造血幹細胞可拯救地貧患者?「骨髓」捐獻,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2020-12-04 醫聯媒體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紅細胞先天性疾病,在中國,地貧發病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及周邊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在廣東,幾乎每6人中就有1人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

輕型的地中海貧血的危害較小,可能只是在體檢時發現的,不需要特殊治療。中間型地中海貧血患者只有在特殊時期需要輸血,比如說受傷、感冒時。而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由於血紅蛋白數量不夠,時刻需要血紅蛋白的補充,造成極度輸血依賴,並且必須做幹細胞移植才有可能得到治癒。

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由於大多數人對於骨髓移植的誤解和恐懼,導致如今骨髓庫供應不足,也有捐獻者在配型成功之後悔捐,讓很多地貧患者再次失去救助的希望。那麼,骨髓移植就是要抽取骨髓嗎?

骨髓捐獻就是要抽取骨髓嗎?

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就是用新的造血幹細胞來替代患者的造血幹細胞,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包括重度地中海貧血在內,造血幹細胞移植還可以治療惡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等75種疾病,並且是白血病、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唯一根治方法。

很多人認為,骨髓捐獻就是從脊骨中抽取脊髓,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無需抽取捐獻者的骨髓,而是抽外周血就可以了。

首先,滿足條件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需要先留取6-8ml血樣,如果有配型成功的患者才會通知捐獻。並且,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可能要數年或數十年才會實現捐獻,甚至可能一直都沒有捐獻的機會。

如果登記入庫後有,出現配型成功的患者,此時才會通知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由於正常情況下外周血中的造血幹細胞較少,捐獻者在採血之前需要注射「動員針」,促進造血幹細胞增殖入血。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採集血液時,需要捐獻者的肘部靜脈進行穿刺,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之後其他血液成分仍然會輸回捐獻者的體內。

骨髓捐獻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由於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複製功能,健康人捐獻造血幹細胞後,1-2周內即可完全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並不會減弱捐獻者的免疫能力和造血能力。因此可以說,骨髓捐獻對的健康基本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總而言之,骨髓捐獻並不是真正的抽取骨髓。只需一個小小的善舉,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甚至挽救一個家庭。

相關焦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真的那麼「可怕」嗎?你想多了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聽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就是抽骨髓,非常痛,是不是?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己身體會不會有危害?提出這些疑問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大眾對於造血幹細胞並不了解。正因為有很多的誤解,不少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都望而卻步。造血幹細胞是用來幹嘛的?造血幹細胞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生成血液細胞的細胞。它們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能自我更新,並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僅產生供機體生理需要的血細胞,其他處於相對靜息的狀態。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到底有無損害?
    造血幹細胞是怎麼捐獻的  因為「骨髓移植」的說法,很多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了解還停留在通過骨穿捐獻骨髓上。過去,的確需要直接從髂骨處進行穿刺,直接取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因為這種方式看起來很痛苦,讓不少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望而卻步。其實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與捐獻成分血很相似,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與時間賽跑救助白血病患者
    醫生為範寶強做捐獻前準備工作。隨著採集袋中收集的造血幹細胞容量不斷增多,範寶強與身邊的醫生愉快地交談著。「這些造血幹細胞很快就能輸給患者吧?」「這一袋夠不夠啊?」「希望需要的人能儘快好起來!」……「就像一次時間比較長的獻血,不需要打麻藥,沒有什麼疼痛。」當筆者問範寶強感覺如何時,他一臉雲淡風輕。醫生進行採血。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經過七年多的漫長等待,就在2013年6月9日,我接到咱紅十字會顧老師的電話,我與廣東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的消息。自己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幾百萬分之一甚至是幾千萬分之一的概率,真的有緣降臨到我身上,想著能夠用自己微薄之力,去挽救一個垂危的生命,能拯救一個、甚至是幾個家庭的幸福,當時覺得比自己升了職、晉了級還要興奮。
  • 造血幹細胞捐獻方法
    造血幹細胞捐獻問答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l-2 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
    原標題: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服務窗) 隨著醫學的進步,被診斷為白血病,不再像被判了死刑,超過70%的患者可以通過骨髓移植實現長期生存,而且骨髓移植能救治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不少人存在誤解,一聽捐獻骨髓,就害怕不敢。骨髓移植,真的需要獻骨髓嗎?
  •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要抽骨髓嗎 大學生直播捐獻全過程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要抽骨髓嗎   90後大學生直播捐獻全過程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想像中那麼恐怖,根本不是抽骨髓,現在都是採外周血……」近日,在某社交平臺,來自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工程力學專業的90後大學生王向東,開始直播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
  • 杭州女生流水帳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
    「很多人對捐獻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  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捐獻造血幹細胞?  許艾菲:小時候知道白血病患者可通過骨髓移植治療。我有定期獻血的習慣,從高三第一次獻血,差不多每年一到兩次,總量目前是3200毫升。
  • 杭州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希望更多人加入捐獻隊伍
    「很多人對捐獻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    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捐獻造血幹細胞?  許艾菲:小時候知道白血病患者可通過骨髓移植治療。我有定期獻血的習慣,從高三第一次獻血,差不多每年一到兩次,總量目前是3200毫升。
  •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鋪墊了那麼多,終於要講到骨髓了造血幹細胞是由骨髓這個工廠生產的(骨髓就是筒骨煲裡,你最愛吸的那個)幸運的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已經有能力治癒部分白血病患者而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原標題: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續  白血病患者又找到合適幹細胞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患者家屬供圖  昨日,本報刊發報導《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引起社會共鳴。讀者對志願者的突然變卦,各抒己見。目前,那名變卦志願者仍未「回心轉意」。但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工作人員又找到另一名捐獻者,兩人的造血幹細胞很匹配,手術雖然比預定時間推遲了3天,但不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太大影響。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14歲的曉燕是一名重型地貧患者,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這一刻,曉燕自己和家人都苦等了13年。曉燕移植的成功,對李春富教授團隊救治的近4000名地貧患者裡可能是一小步,但對於因配型困難而遲遲得不到移植的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次生與死的大進步。
  • 黃江市民歐碧池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延續別人的生命,真的很...
    談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歐碧池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他認為「只是做了一件本應該做的小事,不值得那麼大的關注」。10月29日,黃江鎮政府為市民歐碧池舉行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歸來歡迎會。歐碧池是黃江第4例,也是東莞市今年第18例(總79例)、廣東第963例、全國第1033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歐碧池在2014年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於今年6月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 骨髓移植真的那麼恐怖嗎?
    就在移植手術的當天,配型成功的二哥和三哥突然改變主意,不同意給身患白血病的妹妹捐獻骨髓了。丈夫範林俊在醫院門口跪求嶽父和小舅子們被拒。可磕破頭卻換來親人的轉身,妻子也錯過了最佳的移植時期。事情傳到網絡上後,不少網友被這對苦命夫妻打動,提供捐助,也有網友看不下去,譴責女方家人。
  • 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對方稱:「經血液中心檢測篩查,您的血液跟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跟您確認一下您的聯繫方式和當初的捐獻意願有沒有改變。」「沒有!」張益星在電話中回答。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我沒那麼偉大,只是想努力讓自己的光照亮更多的人,其實造血幹細胞捐贈不是那麼恐怖的事情,對身體的影響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我希望能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投入到捐贈造血幹細胞這一公益事業上來。」捐獻完成後,陸科錦說道。
  • 醫院兩醫生捐獻骨髓 挽救生命義不容辭
    ■能救人一命 捐獻有痛苦也值得 8月上旬,市人民醫院特需醫療科的病房裡,曾慶往剛剛上完一個通宵夜班,下班後與梅州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一起趕赴廣州,為與他配型成功的患者捐贈骨髓。 ■踐行醫生救人天職 捐獻後再告訴家人 曾慶往沒有猶豫。不過,為了避免家人擔心,他在接到通知後決定先瞞著家人,等捐贈完骨髓後再與家人解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面對患者的希望,作為醫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