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續
白血病患者又找到合適幹細胞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
患者陳宇明在醫院接受治療。 患者家屬供圖
昨日,本報刊發報導《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引起社會共鳴。讀者對志願者的突然變卦,各抒己見。目前,那名變卦志願者仍未「回心轉意」。但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工作人員又找到另一名捐獻者,兩人的造血幹細胞很匹配,手術雖然比預定時間推遲了3天,但不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太大影響。醫院表示,10月21日,就能將新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植入陳宇明體內
變卦者仍未現身
打算給陳宇明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被父親帶回柳州後,已「失蹤」多日。目前,從她身上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時間已過,但她仍未現身。不少讀者對她及其家人的行為表示不滿。網民小新說:「不管怎麼樣,既然你答應人家要捐獻,直到手術前化療也一直同意,結果卻等到人家化療完了才反悔,這不是將人家推向深淵嗎?你有沒有考慮患者的感受呢?」
網民「開心果」評論說,原本是善行,如今卻要變惡舉。讀者梁女士致電本報稱,她是一名在南寧上學的大學生,不想對變卦志願者的行為加以評論,只想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希望陳宇明用得上。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工作人員表示,造血幹細胞匹配率極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捐獻給陳宇明。
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曾去柳州,與當地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那名捐獻志願者家附近等候了兩天,都不見這家人出現,電話也不接,疑為這家人已暫時搬離以「避風頭」。
患者家屬不抱怨
這場捐獻者變卦風波,牽動了不少人的神經。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專幹李俊偉告訴南國早報記者,據統計,全國骨髓初配成功後,志願者的反悔率達20%。目前,廣西已有100多例捐獻者成功地將造血幹細胞捐給他人。這次事件中,患者化療進入最後階段,手術無法停止下來,而捐獻者突然變卦,十分罕見。
「我們家人不抱怨這名變卦女捐獻者,畢竟她有勇氣前往醫院,進行到採集準備階段已經不容易了。」患者的大哥陳宇聰說,他們體諒這名捐獻者的行為,有時候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希望她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事情能深思熟慮,充分聽取親友的意見後,再做出重要決定,避免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找到了新捐獻者
「患者很幸運,我們又為他找到了一名捐獻者,他們的造血幹細胞很匹配。」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陳宇明已算不幸中的大幸,雖然捐獻風波曲折坎坷,但在大家的努力下,還是化險為夷。目前,找到的這名捐獻者來自廣西桂林,也是一名女子,與陳宇明都是24歲,兩人生日僅相差5天。為了避免發生類似的情況,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工作人員已陪同她前往廣州某醫院,做採集造血幹細胞前的準備工作。
10月19日,記者從廣州市某醫院血液內科的副主任醫生聶大年處了解到,經過全面檢查,這名新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與陳宇明的造血幹細胞非常匹配。這是很幸運的事情。這個手術雖然比原來預定的推遲了3天時間,但不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太大的影響。10月21日,醫院將把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注入患者體內,兩周後,患者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就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得知這一信息後,陳宇明大哥陳宇聰從廣州給記者發來簡訊:目前,弟弟病情穩定。我們全家人很感謝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工作人員和所有關心弟弟的人,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工作人員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救人的努力,也許是他們感動了上天,很快又為弟弟找到了一名捐獻者,並派工作人員陪同捐獻者乘飛機連夜趕往廣州,展開救人行動。萬分感謝他們和這名新捐獻者及其家人,感謝大家,是大家又為陳宇明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 相關連結 ]
救人承諾更應該履行 答應了就不要反悔
@雨文:捐獻前就要想清楚,如果想得到些補償也可以提,臨時決定不捐獻無異於害病人。如果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病人病情惡化,那麼救人就變成了害人,請問你的良心會得到安寧嗎?如果哪一天你的家人也遇到這樣的事,請問你會怎麼辦?
@冰雪聰明110:捐獻志願者的父親愛女心切,可以理解,但這關係到一條人命啊!
@八達嶺:如果當初不願獻,你也不會去登記,現在病人做了前期治療,一點免疫力都沒了,你再反悔,那不是害人嗎?
@開心果yy:一念是善,一念是惡。原本是善行的,如今卻要走向反面!如果這樣危及一條生命,讓人情何以堪?
捐贈幹細胞要先考慮清楚
@Serena_芊芊芊芊:請一幫到底,別中途放棄!生命的延續有時候要的僅僅是一個承諾,兌現了,生命得以再生;反之,既是對生命的不敬,也是對自己的褻瀆。
@杏林春滿:答應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要一幫到底,不能反悔。何況這是人命關天的事。若是家屬想要點補貼費,也不妨提出來,協商解決,但是決不能一走了之。救人要緊。
@漁舟唱曉:在生與死的臨界關頭,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給患者和家屬的打擊是無法想像的,也無異於直接扼殺患者的生命。希望以後的捐贈者事先充分考慮,然後再作決定,既已承諾,就應該說到做到。
加強科普,消除誤解
@小姨媽在江湖:這個社會需要相互幫助。志願者的父親,你也不知道哪一天你會不會也需要其他人的救助。能幫就幫,這又不是一命換一命,而是一命救一命。
@chrnn:正確認識造血幹細胞捐獻,拯救珍貴的生命!希望那個女孩和他的家人能儘快想通,希望那個男孩能見到奇蹟的出現!
@灘頭在河邊:其實捐獻造血幹細胞就像獻一次血小板那麼簡單,不知道家屬在擔心什麼。
@漁舟唱曉:應該多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幹細胞捐獻的科學知識,消除誤解,以提高人們的捐獻意識。
@ckx:這事體現出現行法律法規的缺陷。只提到受捐人的受益關係,沒說到捐獻者的受益關係,怎麼去完美完成雙方的真實意願?也就是說,如果捐獻者家裡比較困難,受益人家裡又有一定的幫助能力,為什麼不可以相互幫助?(記者 劉飛鋒整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