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全國第一

2021-01-09 南方新聞網

12月23日,25歲的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據介紹,此例捐獻標誌著廣東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

記者從廣東省紅十字會獲悉,截至目前,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

廣東捐獻者男性青年居多

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2020年8月,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黃慶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捐獻。

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黃慶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為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增生並釋放到外周血中,捐獻者需於採集前4天到醫院每天接受皮下注射動員劑。12月19日晚上10點半,剛下晚班的黃慶良,從工作的地方趕到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並於12月23日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經過3個小時的採集,飽含著愛心和祝福的「生命種子」由專人送到患兒所在醫院,移植入患兒體內。

在廣東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中,男性827人,女性173人。從年齡結構上看,18至20歲的捐獻者13人;21至30歲的捐獻者594人;31至40歲的捐獻者318人;41至50歲的捐獻者75人。捐獻者以男性為主,佔比約83%;並且以30歲及以下青年為主,佔比約61%。

捐獻者來自各行各業,以學生、醫務工作者居多,成為捐獻主力軍。此外還有公務員、公司職員、軍人、教師、自由職業者、工人等。

廣東是重症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白血病的發病率也很高,臨床造血幹細胞移植需求量大。目前廣東省分庫已擁有11萬餘人份志願捐獻者資料,但還滿足不了臨床患者的移植需求。

為了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還必須繼續擴大資料庫容量和提高捐獻量。廣東省紅十字會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注血液病患者,關心和支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呼籲更多的健康適齡公民加入志願捐獻者隊伍,挽救更多等待移植造血幹細胞延續生命的患者。

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2001年,深圳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城市。同年8月,志願者潘慶偉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實現了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零」的突破。

每100例所用的時間,見證著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的快速發展:

從第1例到第100例(2009年4月),用時7年8個月;

從第100例到第200例(2012年1月),用時2年9個月;

從第200例到第300例(2014年7月),用時2年6個月;

從第300例到第400例(2015年12月),用時1年5個月;

從第400例到第500例(2017年3月),用時1年3個月;

從第500例到第600例(2018年5月),用時1年2個月;

從第600例到第700例(2019年4月),用時11個月;

從第700例到第800例(2019年11月),用時7個月;

從第800例到第900例(2020年7月),用時8個月;

從第900例到第1000例(2020年12月),僅僅用時5個月。

捐獻數量增長迅速,每百例捐獻所需時間大幅縮短。一個個時間節點,一位位奉獻大愛的捐獻者,彰顯社會公眾對造血幹細胞捐獻認知度的不斷提高和愛心積聚的加速,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從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獲得新生。

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骨髓庫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們也為愛逆行。當得知患者病情危殆亟須移植的消息,眾多的志願者挺身而出,從全省各地奔赴廣州、深圳等定點採集醫院,獻出造血幹細胞。

中華骨髓庫廣東省管理中心積極協同各合作單位,全力以赴做好捐獻者服務保障和安全採集工作,確保了捐獻者安全防護和患者及時救治。今年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廣東省造血幹細胞捐獻量仍然增長。截至12月23日,我省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實現捐獻,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3例,增長22%,捐獻數量全國最多。

【連結】捐獻造血幹細胞問答

問:怎樣捐獻造血幹細胞?

答: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不是「抽骨髓」,而是採用皮下注射動員劑的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問: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答:採集造血幹細胞如同採集成分血一樣簡單、安全。在整個採集過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經過嚴格消毒,耗材一次性使用,確保捐獻者安全,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導。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即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問:怎樣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答: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健康的公民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電話020-38845874)或各地紅十字會、血站聯繫,填寫志願捐獻者登記表並採集約8毫升血樣,即可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志願捐獻者的血樣經HLA分型檢測,相關信息會被錄入到中華骨髓庫資料庫中,等待患者檢索配型。當患者檢索到與某一位志願捐獻者配型相合時,便可以做捐獻準備了。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粵紅

相關焦點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12月23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廣東千例捐獻居全國第一 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廣東又又又實現領跑全國! 廣東的雙「第一」是如何煉成的?
  • 視頻|從第1例到100例 重慶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為何用了17年?
    至此,重慶市已完成100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只是從第1例到今天的第100例,中間經過了17年的時間。第100例!「80後」醫生成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鄭傑是重慶一醫院的醫生。2016年,在醫院義務獻血時同步採集造血幹細胞志願入庫8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12月23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記者獲悉,我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
  • 傳遞生命新希望 江西首例省內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成功
    11月19日早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一簇簇綻放的鮮花,讓這裡生機盎然。一旁的小雯(化名)正在做最後的準備,她將把新生的希望帶向遠方。上午9點,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緩緩啟動,我省首次省內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贈採集正式開始。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黃玥)記者15日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獲悉,截至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當天,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為全國第1萬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林彬彬頒發榮譽證書。「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林彬彬說。
  • 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出
    說這句話時,夏曉雯正躺在病床上捐獻造血幹細胞,一旁的採集機快速地運轉著,紅色的血液通過管路一點一滴地匯聚成一袋淡紅色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昨日11時許,夏曉雯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完成了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
  • 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萬例,如何捐獻?影響健康嗎?
    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以來,中華骨髓庫已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 「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第一萬例捐獻者林彬彬在2017年大二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並於今年8月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青海省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11月19日,記者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青海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11月9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青海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中國新聞網 舉報   中新網西寧11月19日電 (孫睿)記者19日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青海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日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我願意捐獻」濟南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誕生
    1月17日,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中華骨髓庫採集中心,記者在他給素未謀面的弟弟——造血幹細胞受捐者的信中,感受到了這位山東漢子的有情有義。他叫朱建軍,來自濟陽縣人民醫院,是濟南市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6年5月19日,當他再次登上無償獻血車時,經紅十字會負責人向大家介紹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事宜後,朱建軍與很多同事一樣,向中華骨髓庫留一份血樣。也許當時的朱建軍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概念是模糊的,但他卻深知這是挽救他人生命的善行義舉。從那時起,朱建軍這個名字被光榮地記錄到了中華骨髓庫,成為眾多無償捐獻者中的一員。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這個數字 與生命有關
    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京發布,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從1996年首例捐獻以來,我國281萬志願者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隊伍。2012年,我國加入世界骨髓庫,為28個國家的360名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我省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青海省紅十字會的消息,我省已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4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用愛和奉獻點亮了血液病患者的人生路。  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是保護人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業。2004年,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青海省分庫成立,第一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案例發生在2008年。
  • 100例!16年來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和入庫志願者數量均居...
    這句感人的話用來形容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最貼切。他們將珍貴的「生命種子」無償捐獻給陌生人,送上重生的希望;他們用「紅色火種」點亮生命之光,將他人的生命延續。從2004年到2020年,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數量從1例到100例,每一例背後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傳遞著青島這座愛心城市的溫度。
  • 煙臺一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表示自己很幸運(圖)
    水母網6月13日訊  (YMG記者劉曉陽攝影報導)昨天是端午節,煙臺第17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劉興踏上了赴濟拯救生命的「愛心之旅」,用自己的熱血挽救一名等待移植的白血病女孩。2011年3月份,中醫院與紅十字會聯合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宣傳和血樣採集的活動,劉興積極報名參加。從那時起,他的資料便載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今年3月,劉興突然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幹細胞與初配成功,急需要他的幫助以挽救生命。「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劉興告訴記者,經過4月份的高分辨、5月份的查體後,最終確定了他。
  • 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中華骨髓庫位居世界第四
    本報記者 甘南攝在今天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根據紅十字會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已經突破1萬例,資料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幹細胞是一種沒有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其中,造血幹細胞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因此其被廣泛用來治療血液和免疫系統疾病,最典型的就是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捐獻骨髓對供者的健康基本不會產生不利影響。過去捐贈骨髓需要通過骨髓穿刺,對捐贈者會造成很大痛苦。但從幾十年前開始,取骨髓就已經是通過從外周血中分離了,骨髓捐贈和血液捐贈差不太多。
  •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到底有無損害?
    2009年,嘉興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許棟正在捐獻中 本報資料圖片  專業指導嘉興市紅十字會 牛紅梅 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 主任醫師 郭曉珺  28歲的年輕父親、大橋鎮人丁春元日前不幸罹患白血病,其妹妹在淘寶網上開設店鋪為哥哥募捐,引起廣大網友和嘉興市民的廣泛關注。
  • 河北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500例 入庫志願者人數達15.5萬
    今日,為了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來自河北定州的胥女士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成功捐獻了202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生命種子」即刻由專人送往患者所在的醫院,輸入到患者體內。至此,胥女士也成為全國第10665例、我省第5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完成捐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12月3日下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在濟南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捐獻後他感到很驕傲、自豪,自己的捐獻即將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生命,心裡很開心。青島小夥馬廣濤今年25歲,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 2015年9月,正在青島理工大學讀書的馬廣濤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份,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並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順利完成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2014年4月17日捐獻造血幹細胞,全國第4122例,河南省第419例,鄭州市第169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18年1月19日捐獻淋巴細胞,全國第7085例,河南省第663例,鄭州市第247例,河南省第六例、鄭州市第四例為同一患者二次捐獻淋巴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