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早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一簇簇綻放的鮮花,讓這裡生機盎然。一旁的小雯(化名)正在做最後的準備,她將把新生的希望帶向遠方。
上午9點,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緩緩啟動,我省首次省內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贈採集正式開始。「老實說我有點緊張,但想到我的一點付出就能換來一條生命,我覺得一切的疼痛都不算什麼。」小雯告訴記者。
小雯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中的一員。2017年6月,她成功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去年,小雯接到電話,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留樣與外省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後,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捐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次捐獻卻因為患者的原因中途終止了。「因為雙方信息都是保密的,我無法得知他們的情況,對方提出終止不僅令我有些遺憾,也有些擔心。」小雯說,直到今年5月,小雯再次接到電話,詢問是否仍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小雯立馬同意了。令人欣喜的是,接下來的各項檢查都很順利,小雯的血樣與患者高分辨配型成功。
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平時的小雯膽子比較小,也怕打針,但從11月15日開始,小雯每天都要來醫院注射一次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為正式採集做好充足的準備。「動員劑用了以後會有一些輕微的肌肉酸痛感和類似感冒發燒的不適感,但都是在一般人可承受範圍內的,而且現在這些症狀已經基本消失了。」躺在病床上,正在接受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小雯告訴記者,「非親緣關係之間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成功率非常低,因此有這樣一個機會讓我能用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他人生命,我覺得太值了!」
11點10分,採集順利完成,這些「生命的種子」將被立即送往外省,傳遞生命新希望。
記者從南昌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我市現有入庫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1.65萬人,小雯是我市第30例、全省第17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我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贈採集工作均在北京、湖南、湖北、廣東等省外定點採集醫院完成,此次成功捐獻,結束了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必須在外省完成採集工作的歷史。記者了解到,從配型成功到採集血樣,再到造血幹細胞分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的醫護人員一路陪同著小雯。截至目前,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我省首批2家具備造血幹細胞採集資質的醫院之一。「非血緣關係之間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成功率低,因此對設備、技術的要求更高,現在我們也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今後能夠實現更多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為更多患者提供幫助。」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黃先豹說。(湯慧婷 南昌日報記者 張瑞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