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市民肖成剛前往成都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獻,用自己的造血幹細胞點燃另一人的生命希望,他也成為了2021年我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昨天(1月7日),肖成剛乘坐飛機返攀,市紅十字的志願者們在機場為他進行了迎接儀式。
中午1:30分,距離肖成剛所乘坐的航班落地還有半個小時,市紅十字會的十多名志願者身著統一的服裝,手捧鮮花,舉著寫有「英雄歸來」的手牌,等待肖成剛的歸來。
走出機場後,肖成剛的氣色看上去不錯,他向大家展示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
「我很感謝中國紅十字會和造血幹細胞庫能夠給我這個機會,也很感謝,造血幹細胞庫的工作人員全程給我照顧和關懷,當你在看到那麼多無助絕望的人,我更堅信我的決定是正確的。」肖成剛說。
肖成剛是攀鋼釩軋鋼廠鍍鋅作業區的一名操作工,從2003年開始無償獻血,獻血量累計一萬零三百毫升。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肖成剛得知可以捐獻造血幹細胞,於是他將自己的信息進行了登記。去年7月份,肖成剛突然接到中國造血幹細胞庫成都分庫打來的一個電話,稱有一個人造血幹細胞和自己相匹配,問他是否願意捐獻。
肖成剛將這一消息告知了家人,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經歷了初次配型吻合、完成二次配型和配型前體檢等工作,1月6日,肖成剛在成都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了今年我市首例、全省第三百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不少人對捐獻骨髓有誤解,肖成剛告訴記者,其實捐獻過程很簡單,時間稍微比獻血要久一點,有一點點痛,但是一兩個小時之後,吃點東西便恢復了。
據了解,肖成剛的造血幹細胞將會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在他離開成都前,還收到了這位患者的感謝信。
「讓我十分感動,也從中感受到生存的渴望,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去。」肖成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