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一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表示自己很幸運(圖)

2020-11-29 水母網

    水母網6月13日訊  (YMG記者劉曉陽攝影報導)昨天是端午節,煙臺第17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劉興踏上了赴濟拯救生命的「愛心之旅」,用自己的熱血挽救一名等待移植的白血病女孩。

    ICU醫生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昨天上午,市紅十字會在市中醫院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歡送儀式,歡送劉興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我很幸運,能有機會救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且是完全不相識的人,我的一生也因此更有意義。」劉興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劉興是中醫院ICU病房的一名臨床大夫,大學期間曾3次無償獻血。2011年3月份,中醫院與紅十字會聯合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宣傳和血樣採集的活動,劉興積極報名參加。從那時起,他的資料便載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今年3月,劉興突然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幹細胞與初配成功,急需要他的幫助以挽救生命。「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劉興告訴記者,經過4月份的高分辨、5月份的查體後,最終確定了他。「我知道100萬人中配成的概率才是一個,機率非常小,比中彩還牛。這也是我和患者的緣份。」

    昨天恰好是端午節,對於自己趕在這天去濟南,劉興還有點小小的歉意:「我們科裡的病號太多,我一走科裡就更忙了。領導和同事為了我,這個節不能休班。」劉興說,回來後自己要多加班補償同事們。

    默默支持,妻子為他增肥5斤

    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後,劉興的妻子擔心捐獻會對身體有影響。劉興陪妻子在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讓妻子明白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也沒有什麼好怕的。「我是一名醫生,知道這對身體沒有傷害。但為了讓家裡人不擔心,我到現在還沒有告訴在老家農村的父母。」劉興告訴記者,3歲的女兒正上幼兒園,妻子的工作很忙,以前劉興負責接送孩子。近日,劉興讓親友幫忙照看老家的農活,把父母接過來接送孩子。他告訴父母要去濟南出差。「走之前我簡單透露了一下,等回來我再和他們解釋,他們會支持我的。」劉興稱。「劉醫生,怎麼感覺你比查體時胖多了?」昨日,市紅會的工作人員一看劉興就驚訝地問道。劉興笑著告訴記者,原來他的妻子近期給他「大補」。「燜魚、紅燒排骨、跑山雞、水果……我胖了5斤。」劉興說,妻子以實際行動支持他,提前好幾天收拾好他的行李。

    雖然不知道受捐者是誰,但是他和妻子已經在心裡默默地為那位病人祈禱,希望她早日康復。「我對象單位最近太忙了,要不她會陪我到濟南。」劉興告訴記者,妻子答應他等最後幾天去濟南接他一起回來。

    煙臺志願者總數達10178名

    市紅十字會安排紅會專職人員全程陪護照顧劉興,為其提供周到、舒心的服務。到達濟南後,劉興將前往省立醫院進行4天時間的造血幹細胞動員,並於17日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隨後其造血幹細胞將由專人送往患者所在地。「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但由於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資料庫信息太少,造血幹細胞在非親緣關係中找到配型的機率只有幾十萬分之一,最終能夠成功捐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煙臺市紅十字會於才己副會長告訴記者,自2006年5月,中國紅十字總會發出迅速擴容中華骨髓庫,拯救白血病患者的號召後,市紅十字會迅速行動,積極組織開展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徵募活動,動員社會各界參與造血幹細胞捐獻。目前煙臺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總數達到了10178名,已有17例成功捐獻。

    「今年計劃集中採集1000名志願捐獻者血樣,採集工作將於6月底全部完成,目前已有棲霞、龍口、招遠、萊陽、福山5個縣市區完成採集任務。」於才己呼籲更多的人加入捐獻志願者行列,用愛心點燃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希望。

相關焦點

  • 北航一本科生捐獻造血幹細胞: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目前,這些被分離出的造血幹細胞已奔向一位患者體內,重建對方的造血功能和生的希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造血幹細胞移植即骨髓捐獻,是目前治療血液腫瘤較為有效的方法。但要尋找與病人組織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卻不容易,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率很低,所以普遍需要從非血緣關係的意願捐獻者中去尋找。
  • 浙江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兌現十年前的承諾很滿足
    4天9次動員劑注射後,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ICU副主任邵雪波成功捐獻了284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該省第56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登記進入中華骨髓庫到配對捐獻成功,邵雪波埋下十年的「種子」終於發芽了,「有一絲生機就必須救,我終於兌現了十年前的承諾,覺得很滿足。」
  •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2019-08-27 19  王先生表示,捐獻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我是比較幸運的,其實我有很多同事都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只是配型未成功」。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患者能配型成功是很難的,只有萬分之一到十幾萬分之一的概率。」
  • 龍口藥師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系煙臺第56例
    11月13日,在龍口市行政中心會議室,龍口市紅十字會隆重舉行鞠佳良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記者了解到,這是煙臺市第5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目前我市醫務人員已經成為捐獻主力軍,佔比近三成。藥師捐獻造血幹細胞,家人全力支持鞠佳良是龍口市南山齊魯醫院藥劑科的一名藥師,2015年6月加入到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行列中。
  • 廣西「95」後消防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也是我的使命
    中新網柳州9月3日電 (林馨)「消防員的使命是進火場裡救人,對我而言捐獻造血幹細胞也是救人,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廣西柳州市「95後」消防員冬冬(化名),3日在柳州市工人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時表示。「那時,也不太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更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功捐獻。」冬冬說。今年8月底,冬冬得知自己與患者匹配成功。「一開始接到消息時還有點懵,擔心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傷害。」冬冬說。後來,冬冬得知捐獻對人身體沒有什麼影響,又能救人一命,便決定捐獻。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冬冬。
  • 廣西「90後」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病房裡迎生日
    廣西「90後」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病房裡迎生日 2020-11-06 21:00:10 黃戀 攝   中新網柳州11月6日電 (黃戀)「我覺得我很幸運,在有生之年能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幫助另一個人,我希望受捐者能夠早日康復。」6日,在廣西柳州市工人醫院新總院內,一場特殊的生日聚會熱鬧而溫馨,躺在病床上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小亮(化名)對著鏡頭,對受捐者隔空送出祝福。
  • 海南一幹部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
    增志(左二)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海南省第11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8日上午9點,增志躺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室的床上,靜靜地注視著鮮紅的血液在採集機器裡流動,為了這一天的成功捐獻,他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心只想完成多年前救人的心願。經了解,增志是一名部隊轉業幹部,愛心仁厚,樂於助人。
  • 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95後」
    2014年,他在安徽理工大學就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新華網 徐梅攝今年9月,衛立強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當他得知消息後,立即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並與家人溝通,為採集幹細胞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 「70後」醫生捐造血幹細胞: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救人
    王勇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會。鄞州二院供圖中新網寧波9月21日電(李典 謝美君)「兩年等到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這既是那位患者的幸運,也是我的幸運!」21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第二醫院醫共體總院胃腸外科的「70後」醫生王勇經過2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捐出12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重新點亮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光」。除了王勇,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兩年前,王勇與同是醫務工作者的妻子一起報名登記入庫,雙雙成為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患者家屬供圖  昨日,本報刊發報導《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引起社會共鳴。讀者對志願者的突然變卦,各抒己見。目前,那名變卦志願者仍未「回心轉意」。但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的工作人員又找到另一名捐獻者,兩人的造血幹細胞很匹配,手術雖然比預定時間推遲了3天,但不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太大影響。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我沒那麼偉大,只是想努力讓自己的光照亮更多的人,其實造血幹細胞捐贈不是那麼恐怖的事情,對身體的影響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我希望能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投入到捐贈造血幹細胞這一公益事業上來。」捐獻完成後,陸科錦說道。
  • 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鄭州一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得到...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通訊員 張予 文/圖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例、河南省第934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時隔10多年,退伍軍人完成「入庫」救人的心願今年39歲的白鵬,目前在滎陽市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服務中心工作。2000年至2005年,白鵬曾在部隊服役,「退伍軍人」是他的另一個身份。
  • 10年圓一夢,河南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身沒什麼危害,卻能帶給別人一次生的希望,於是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然而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
  • 十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 江蘇有800名「勇士」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造血幹細胞的配型十分不容易,親人之間的配型成功率僅為百分之二十五,非血緣之間的配型成功率則只有十萬分之一,所以能配型成功是非常幸運的事。今天(1月13日)上午,來自江蘇常熟的志願者何潔,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她成為了中華骨髓庫江蘇省分庫第800例捐獻者。32歲的何潔是2017年加入中華骨髓庫的。
  • 商丘市婦幼保健院30名醫務人員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
    萬分之一配型成功的幸運,就是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用焦灼的心渴盼的奇蹟!開啟這個奇蹟的鑰匙,就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只不過,我們要付出的是我們的愛心和熱血!捐獻造血幹細胞,讓生命以血脈相連的名義繼續延續!商丘市婦幼保健院自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倡議書後,廣大職工紛紛響應,30名符合條件的醫務人員積極報名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奉獻愛心活動。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疫情日趨穩定,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四川省紅十字「三獻」志願者林彬彬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200ml造血幹細胞採集,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四川省第26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與時間賽跑救助白血病患者
    12月20日,躺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看著自己的鮮血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轉動,空軍戰士範寶強說,自己仿佛在參加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戰鬥」,渾身熱血奔湧,這感覺跟他今年7月接到中華骨髓庫電話時一樣,那天,醫生告訴範寶強,他與一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合,經過後續高分化驗和體檢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而造血幹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既然是自己力所能及事,為何不利用可以再生的造血幹細胞,去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就應該給那些即將失去生命的人、一次繼續綻放的機會。我被深深地刺疼和感動,它觸動我做人良知和同情心,同時、產生了一份強烈的責任感。我來不及和家人商量,當即就填寫了志願者登記表,留取8毫升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資料庫,成為河南較早的一批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臺灣同胞為博野幸運女職工趙娜捐獻造血幹細胞
    臺灣同胞為博野幸運女職工趙娜捐獻造血幹細胞2014-08-05 15:07     來源:燕趙都市網     編輯:馬迪「是董事長出巨資為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臺灣同胞才挽救了我的生命,我要把後半生全部貢獻給企業,以感謝他們對我的大恩大德」。  趙娜和丈夫馬浚朋是同一公司的後整理車間的職工。在2004年5月份的一次職工例行體檢中,該縣縣醫院和中醫院分別檢查出她的白血球比正常值高出了10倍,脾大2倍,是明顯的白血病症狀,後又經解放軍252醫院進一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