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2021-01-09 青瞳視角

當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最後的救命稻草,捐獻造血幹細胞,是用一個生命挽救另一個生命的大愛之舉。

在9月15日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餘例;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在世界骨髓庫中,中華骨髓庫位列世界第四。

疫情日趨穩定,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

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

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四川省紅十字「三獻」志願者林彬彬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200ml造血幹細胞採集,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四川省第26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天,林彬彬來到了活動現場。「2015年初,歌手姚貝娜身患重疾救治無效去世,她在生命的盡頭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光明留在了人間。那一年,我18歲,決定要做姚貝娜一樣的人……」 林彬彬說,2017年,在她大二時,登記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

今年8月6日,林彬彬有幸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生命傳遞的任務我完成了,可我知道還有很多人能夠和我一樣為生命護航。如果未來有人需要幫助,我希望能夠幫得上忙的那個人會是我,也是你,被別人需要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快樂和幸福。」

造血幹細胞捐獻對健康沒有長遠影響

捐獻造血幹細胞到底安不安全?這是令不少公眾疑惑的問題,對此,中華骨髓庫專家委員會委員許蘭平教授給出了權威回答:「一開始捐獻的時候需要打針,會有低熱,疼痛等不適,但是長遠來看並沒有發現有影響。我工作30多年一直在從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臨床工作,見證了大量的供者獻愛心,且沒有發生過安全事件,我們對這些供者進行長期隨訪也沒有發現對健康的影響,根據2019年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資料顯示,近萬例的志願者都成功捐獻。最小的捐獻者不到8歲,最大的72歲,都成功捐獻,我們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安全的,對健康沒有長遠的影響。」

此外,捐獻者是最有說服力的例證,中華骨髓庫第222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主持人唐子人也現身說法:「我本身是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在2011年完成捐獻,捐給了蒙古族的一位母親,到現在已經9年了,如今我非常健康,還跑了馬拉松,目前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總隊總隊長,帶領志願者活躍在無償獻血的工作中。」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

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是否受到疫情影響?開展了怎樣的應對工作?對此,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東英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使中華骨髓庫的工作受到挑戰,中華骨髓庫根據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的有關防疫措施,及時起草了相關幹細胞志願者遴選、運輸等措施方面全新的管理規定,指導全國分庫志願者保證採集、運輸工作有序進行,確保整個鏈條沒有一個人受到感染。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捐獻工作圍繞供者健康展開,與醫生做好配合。

高東英透露,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部分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我們也經常能收到境外骨髓庫的檢索需求,但受到國際航運所限,很難運送幹細胞。我們號召全球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疫,攜手面對疾病。」高東英說。

目前,世界骨髓庫已經擁有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的136個成員庫,中華骨髓庫作為國家骨髓庫,在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截至去年,世界骨髓庫總庫容3834萬人份。截至目前,中華骨髓庫庫容達到281萬人份,在世界骨髓庫中,中華骨髓庫緊隨德國、美國、巴西之後,排在第四。去年中華骨髓庫全年實現捐獻1429例,在全世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排名中,僅次於德國和美國。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蔣若靜編輯/高豔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已恢復正常
    原標題: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已恢復正常   本報訊(記者 劉歡)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到來之際,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東英透露,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已恢復正常,今年1月至8月共完成捐獻799例,其中8月捐獻量為156例,已超去年同期。
  • 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萬例,如何捐獻?影響健康嗎?
    ,造血幹細胞捐獻已經突破一萬例,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成為世界第四大骨髓庫。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以來,中華骨髓庫已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 「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第一萬例捐獻者林彬彬在2017年大二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並於今年8月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正能量:大一加入中華骨髓庫,大三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陝西西安的長安大學的大三男生林啟和,在大一加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於2019年初被告知配型成功,在同年5月進行了第一次捐獻,由於患者恢復不佳,其又於12月進行了第二次捐獻。林啟和表示,國家給了他助學金,他也要也回饋社會。
  • 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中華骨髓庫位居世界第四
    本報記者 甘南攝在今天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對於捐獻者來說,可能只是存在於骨髓靜息狀態的備用細胞。但對患者而言,這些細胞就是「生命火種」。捐獻後,由於造血幹細胞能夠自我複製,很快恢復之前狀態,因此,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 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全國第一
    廣東捐獻者男性青年居多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2020年8月,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黃慶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捐獻。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黃慶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 浙江省4月份捐獻造血幹細胞8例 創歷史月捐獻量最高
    27歲的裘可傑也成為目前浙江省第174例幹細胞捐獻者。  在裘可傑之後,緊接著捐獻的是,來自浙江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胡哲。胡醫生救助的患者是廈門的一位8歲白血病女孩。  據統計,剛剛過去的4月份,僅一個月中就有連續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創浙江省歷史月捐獻量最高。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採集造血幹細胞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二是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即捐獻者在注射動員劑後,進行血液成分單採術,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造血幹細胞,安全、方便、無痛苦。中華骨髓庫提倡的採集方法是從外周血(靜脈)中採集造血幹細胞。
  • 中華骨髓庫第106例向香港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杭州完成採集
    新華社杭州10月22日電(記者 魏董華)22日,在浙江省中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一位1993年出生的安徽小夥畢昌林靜靜地躺在床上,身旁運行著幹細胞分離器。4個小時後,他成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一位20多歲的血液病患者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
  •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到底有無損害?
    而在骨髓配型過程中,臺灣骨髓庫和中華骨髓庫都曾出現過初級骨髓配型符合的對象,但臺灣捐獻者年齡較大,造血幹細胞活性相對較差,中華骨髓庫中捐獻者則在高解析度基因配型前夕退卻了,現在丁春元仍在北京等待骨髓移植。目前我國共有13億人口,但中華骨髓庫中卻只有100多萬名志願者,在獻血如此普遍的今天,人們卻因為對骨髓移植的不了解和恐懼而鮮有主動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者。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2020年8月,經檢索,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之後,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黃慶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這個數字 與生命有關
    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京發布,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從1996年首例捐獻以來,我國281萬志願者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隊伍。2012年,我國加入世界骨髓庫,為28個國家的360名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蘇州體育局一職工加入中華骨髓庫 捐獻造血幹細胞
    7月26日,蘇州市體育局一職工捐獻造血幹細胞,蘇州市體育局為其舉行歡送儀式。據了解,該職工是蘇州市體育系統捐贈造血幹細胞的第一人,畢業於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是一名中共黨員。2005年8月8日參加工作,成為蘇州市體育專業運動隊管理中心的一名職工;2009年3月到體育局機關工作,現任市體育局辦公室副主任兼局團委書記。自參加工作以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中共黨員,一直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無論是工作態度、業務水平還是待人處事,都深受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正是他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曾榮立江蘇省體育局個人二等功1次、蘇州市人民政府個人二等功1次,是體育局年輕幹部的傑出代表。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黃玥)記者15日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獲悉,截至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當天,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為全國第1萬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林彬彬頒發榮譽證書。「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林彬彬說。
  • 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一萬例
    光明日報北京9月15日電(記者田雅婷)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一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15日在京舉辦,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代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廣大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志願者、工作者表示敬意。
  • 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心裡話:愛心會「傳染」
    12月5日,第35個世界志願者日,記者走訪了河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部分志願者,感受他們「志願服務,你我同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志願服務精神。張潔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02年採樣進入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但是,截至目前她也沒能和患者配對成功,未「真正」進行過造血幹細胞捐獻。
  • 青海省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11月19日,記者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青海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11月9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即中華骨髓庫)為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提供了尋找HLA配型相合的供者的平臺。造血幹細胞採集的三個途徑根據造血幹細胞採集途徑不同可分為三種: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 江蘇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實現第800例:她兩年前加入中華骨髓庫 如今...
    2002年的時候,中華骨髓庫江蘇省分庫是正式啟動了。那18年來,全省已經有17萬多人成為了志願者。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是十分不容易,連親人之間的配型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五,非血緣之間的配型成功率就只有十萬分之一了,所以說,這能配型成功是非常幸運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