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4月份捐獻造血幹細胞8例 創歷史月捐獻量最高

2020-12-05 浙江新聞

     

        五一節前,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採集,來自舟山的大學生村官裘可傑,在浙江省中醫院幹細胞採集中心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贈,他的造血幹細胞將用於救助上海兒童醫院一位年僅7歲的白血病患者。27歲的裘可傑也成為目前浙江省第174例幹細胞捐獻者。

  在裘可傑之後,緊接著捐獻的是,來自浙江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胡哲。胡醫生救助的患者是廈門的一位8歲白血病女孩。

  據統計,剛剛過去的4月份,僅一個月中就有連續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創浙江省歷史月捐獻量最高。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

  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據介紹,大學生村官裘可傑是於2012年在舟山定海區白泉鎮平湖社區加入中華骨髓庫的。當年他剛剛當上村官不久,負責把所在單位組織的獻血活動信息發布出去,當他看到原定名額已滿,但還有5個額外名額可自願報名,他第一時間主動把自己名字加入到裡面。

  在獻血過程,他還自願把自己的血樣放到了中華骨髓庫,希望日後有白血病患者需要時,捐獻造血幹細胞以拯救他人生命。

  今年2月,他接到中華骨髓庫通知,說與一名上海白血病小朋友配型成功,很快就進行高分辨確認,結果是十個位點全相合,體檢也完全合格。「當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我,我的造血幹細胞和一位上海的白血病小朋友高度配型,第一時間感覺很意外,但同時感覺非常開心,因為可以用自己的血幫助最最需要幫助的人。」

  經過初配、高分辨、體檢等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流程後,裘可傑躺在省中醫院病床上經過三個小時的採集,就順利捐出了自己的造血幹細胞。

  據了解,造血幹細胞的配對機率僅在幾千分之一到幾萬分之一之間。這也讓裘可傑感覺非常驚喜。

  「我了解到的造血幹細胞的配對機率非常低,現在配對成功,感覺自己像中了大獎一樣啊。」裘可傑開玩笑的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都會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了。」

  我也曾受別人無私的幫助

  我要知恩圖報

  躺在床上笑著的裘可傑,很難看出他是一位貧困家庭出身的農村娃娃,父母都是當地普通農民,常年身患疾病的父親只能做些零工來維持家用。

  記者了解到,裘可傑是2009從浙江海洋大學畢業的,在四年大學裡,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積攢父親看病需要的錢,在學校期間他勤工儉學,打掃教室衛生、在食堂做零工。同時學校和社會積極提供各種機會,他因此也受到過很多助學金、獎學金的幫助。

  「當時多虧這些好心人的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四年學業,不然自己也不會有今天,這些我永遠都忘不了的。」裘可傑說。

  大學畢業後,裘可傑選擇到舟山嵊泗枸杞鄉當大學生志願者,從事一些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基層事務。他自己坦言,在基層工作讓他回到了從前,因為自己從小就生長在農村,這才是他的根,2010年他順利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幫助村民寫證明、寫文書、申請低保、做義工。

  「雖然沒有幫助到我自己的恩人,但我相信他們更希望我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會更有意義。」裘可傑笑著告訴記者,「我特別希望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據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負責人介紹,中國造血幹細胞資料庫浙江分庫庫容量目前已經達到4.5萬多份,裘可傑是浙江第省第174例捐獻者。而在裘可傑之後,來自浙江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胡哲成為了第175例捐獻者。

  造血幹細胞是指骨髓中的幹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移植造血幹細胞是救助血液病患者,特別是白血病的最佳方式。同時骨髓的造血能力極強,骨髓最高的造血能力可達到正常造血情況的9倍,當抽取部分骨髓後,造血幹細胞會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內完全恢復原來的水平。

相關焦點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疫情日趨穩定,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四川省紅十字「三獻」志願者林彬彬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200ml造血幹細胞採集,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四川省第26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全國第一
    12月23日,25歲的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據介紹,此例捐獻標誌著廣東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記者從廣東省紅十字會獲悉,截至目前,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2001年,在深圳市紅十字會和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城市,以無償獻血為基礎,率先開展了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發動。同年8月,志願者潘慶偉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實現了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零」突破。
  • 我省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青海省紅十字會的消息,我省已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4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用愛和奉獻點亮了血液病患者的人生路。  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是保護人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業。2004年,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青海省分庫成立,第一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案例發生在2008年。
  • 用愛為生命接力,寧波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105例
    9月19日,在寧波舉行的浙江省「致敬600例我們再出發」慶祝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公益宣傳系列活動上,一封來自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的來信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截至今日,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已經達到9.3萬餘人,實現捐獻610例。其中,寧波於今年6月實現100例捐獻,截至今日累計捐獻105例。
  •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工科長欒宏偉捐獻造血幹細胞——給...
    12月20日,讀完這封市紅十字會轉來的沒有署名的感謝信後,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長欒宏偉微笑著說,希望這份29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能為千裡之外的那位患者延續生命。欒宏偉,從軍20載,是部隊首批現役轉改文職人員。2018年3月,欒宏偉了解到,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臨近轉業,他想再以軍人身份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 日照已有5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資料連結   20日,來自莒縣人民醫院的杜德傑,將奔赴濟南為浙江一四歲女童捐獻造血幹細胞。他將是日照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11年,記者採訪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於傑。他是莒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的一名職工。
  • 青海省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11月19日,記者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青海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11月9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1966年6月8日出生,1993年10月3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2014年4月17日捐獻造血幹細胞,全國第4122例,河南省第419例,鄭州市第169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濟南又有兩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分別成為濟南市第94例、第95例造幹捐獻志願者。  胡善磊是濟南市平陰縣玫瑰鎮人大副主席、黨政辦公室主任,濟南市第94例、平陰縣第6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年8月,胡善磊接到平陰縣紅十字會電話,北京的一位白血病患者與他之前在造血幹細胞資料庫留下的白細胞抗原初配成功,問他是否願意為這位「陌生人」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接到電話的那一刻,胡善磊感到了不可思議,自己當年留下的一小管血液樣品,竟然在4年之後配型成功了。
  • 青海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青海省紅十字會供圖  青海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安麗麗是青海大學崑崙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於2018年登記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青海省分庫志願者。  2020年8月,經中華骨髓庫系統檢索,安麗麗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
  • 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萬例,如何捐獻?影響健康嗎?
    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以來,中華骨髓庫已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 「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第一萬例捐獻者林彬彬在2017年大二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並於今年8月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10萬例,挽救了無數人生命。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第101例!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完成捐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12月3日下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在濟南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捐獻後他感到很驕傲、自豪,自己的捐獻即將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生命,心裡很開心。青島小夥馬廣濤今年25歲,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 2015年9月,正在青島理工大學讀書的馬廣濤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份,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並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順利完成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
  • 「我願意捐獻」濟南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誕生
    1月17日,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中華骨髓庫採集中心,記者在他給素未謀面的弟弟——造血幹細胞受捐者的信中,感受到了這位山東漢子的有情有義。他叫朱建軍,來自濟陽縣人民醫院,是濟南市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17日10:00左右,在千佛山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朱建軍躺在病床上,他不時地看著不停運轉地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機器,他堅定的眼神似乎充滿了力量:「希望這位素未謀面的弟弟能夠早日康復,早日踏入社會。」朱建軍就職於濟陽縣人民醫院,自2013年起每當單位組織無償獻血時,他都積極參與,至今已參與過4次。
  • 新年第一例!嘉興大叔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2020年元旦剛過,浙江省紅十字會迎來了新年的第一位捐獻志願者,家住平湖廣陳鎮的楊先生(化名)來到寧波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47歲的楊先生是廣陳鎮民主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從事自由職業工作,同時,他還是一名平湖市景舟應急救援中心的志願者。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黃玥)記者15日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獲悉,截至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當天,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為全國第1萬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林彬彬頒發榮譽證書。「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林彬彬說。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山市一共有3624人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截至目前,中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達39例,其中本地戶籍有20例。國慶假期後,我市獻血人數開始增加,獻血量逐漸上升,有不少市民在獻血的同時詢問如何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就市民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了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