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一本科生捐獻造血幹細胞: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 實習生 張釋珍

血從右臂靜脈流出,順著輸送管,經過血液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後,又從左臂流回……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大四本科生汪喻坤在兩天內經歷了兩次造血幹細胞提取。目前,這些被分離出的造血幹細胞已奔向一位患者體內,重建對方的造血功能和生的希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造血幹細胞移植即骨髓捐獻,是目前治療血液腫瘤較為有效的方法。但要尋找與病人組織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卻不容易,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率很低,所以普遍需要從非血緣關係的意願捐獻者中去尋找。

2018年10月12日,一位同學院的學長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讓汪喻坤內心很有觸動。於是,他主動通過學校紅十字會諮詢了關於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相關問題,並了解到在獻血時留下血樣即可完成造血幹細胞入庫,入庫後就有機會與有需求的患者進行匹配。

據悉,已經入庫的血樣配型成功率極低,約為十萬分之一。沒想到,經過一年多的等待後,汪喻坤等來了「配型成功」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很驚喜,因為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因此,在北京紅十字會和中華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來問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時,汪喻坤毫不猶豫答應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之後,他進行了第二次採血和高分辨配型,並配型成功,接下來便是等合適的捐獻時機。等待期間,為了防止捐獻時暈倒或身體「吃不消」,汪喻坤開始控制飲食、加強鍛鍊,比如常去操場跑步,在宿舍做些無器械健身運動等——這些習慣從接到配型成功消息起一直堅持到現在。

在11月30日進行正式捐獻前,汪喻坤需要提前入院進行動員劑注射等相關準備。所謂動員劑,是一種用於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液中的藥物。在注射動員劑後,汪喻坤出現了腰酸以及類似感冒的反應。「但他從沒有因此動搖過捐獻的決心,他總跟我們說『沒事』『好多了』。醫生說也可以選擇吃感冒藥時,他說,『我還是可以繼續頂一頂』。」 汪喻坤的輔導員王萌說。

捐獻時,看著血液從手臂流出,汪喻坤很平靜,「沒什麼好擔心的,我了解過相關的資料,骨髓捐獻對人體不造成風險和傷害。倒是對方,那位血液病患者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但第一次採血完畢,醫生鑑定分離出的造血幹細胞數量不足,所以第二天需再採一次。聽到這一消息,汪喻坤擺擺手說:「明天再來唄,沒事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據了解,這次造血幹細胞捐獻已是汪喻坤第三次進行血液捐獻。平日裡,他愛參加志願活動,志願時長約為400小時,還曾擔任學生助教,幫助老師批改作業與試卷,為學弟學妹提供同輩輔導等。汪喻坤說自己更習慣給予,沒想著去獲得什麼回報,「做這些事情,最大的收穫可能就是快樂與幸福感。」

這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性格較為內斂低調的他也沒告訴太多人,因為他覺得捐獻對自己來說「只是件小事」,但他認為有必要讓更多人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從社會來看,骨髓捐獻的案例太少了,我們需要正向的引導,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煙臺一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表示自己很幸運(圖)
    ICU醫生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昨天上午,市紅十字會在市中醫院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歡送儀式,歡送劉興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我很幸運,能有機會救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且是完全不相識的人,我的一生也因此更有意義。」劉興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劉興是中醫院ICU病房的一名臨床大夫,大學期間曾3次無償獻血。
  • 十萬分之一,3年,第4位!北航學子,大愛點亮生命之光!
    受到同院學長黃文歡捐獻事跡的感染少年在心中埋下了種子如今,他也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為他人帶來生的希望他就是北航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第二天,採血兩次的汪喻坤才終於結束了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捐獻。
  • 10年圓一夢,河南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身沒什麼危害,卻能帶給別人一次生的希望,於是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然而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
  • 臺灣同胞為博野幸運女職工趙娜捐獻造血幹細胞
    臺灣同胞為博野幸運女職工趙娜捐獻造血幹細胞2014-08-05 15:07     來源:燕趙都市網     編輯:馬迪「是董事長出巨資為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臺灣同胞才挽救了我的生命,我要把後半生全部貢獻給企業,以感謝他們對我的大恩大德」。  趙娜和丈夫馬浚朋是同一公司的後整理車間的職工。在2004年5月份的一次職工例行體檢中,該縣縣醫院和中醫院分別檢查出她的白血球比正常值高出了10倍,脾大2倍,是明顯的白血病症狀,後又經解放軍252醫院進一步確診。
  • 寧波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今天是小孫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日子,躺在寧波市第一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看著自己的鮮血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轉動,他仍然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一年多,我就實現了救人的心願,這也太幸運了!」小孫有點靦腆地告訴記者。
  •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2019-08-27 19  王先生表示,捐獻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我是比較幸運的,其實我有很多同事都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只是配型未成功」。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患者能配型成功是很難的,只有萬分之一到十幾萬分之一的概率。」
  • 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路上,母子倆爭相愛心接力
    央廣網鄭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文梅英)11月26日上午,來自河南南陽的愛心女士李廷英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花季少女的生命。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準備期間,李廷英高興地告訴工作人員:他和兒子比賽,看誰先完成捐獻,沒想到,她贏了。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我沒那麼偉大,只是想努力讓自己的光照亮更多的人,其實造血幹細胞捐贈不是那麼恐怖的事情,對身體的影響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我希望能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投入到捐贈造血幹細胞這一公益事業上來。」捐獻完成後,陸科錦說道。
  • 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海南一幹部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
    增志(左二)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海南省第11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8日上午9點,增志躺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室的床上,靜靜地注視著鮮紅的血液在採集機器裡流動,為了這一天的成功捐獻,他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心只想完成多年前救人的心願。經了解,增志是一名部隊轉業幹部,愛心仁厚,樂於助人。
  • 鄭州一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得到...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通訊員 張予 文/圖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例、河南省第934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時隔10多年,退伍軍人完成「入庫」救人的心願今年39歲的白鵬,目前在滎陽市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服務中心工作。2000年至2005年,白鵬曾在部隊服役,「退伍軍人」是他的另一個身份。
  • 金華市首位醫務工作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1月24日上午,金磊帶著家人與同事的祝福,在浙江省中醫院,為這名白血病患者捐獻了26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他成為東陽市第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金華市首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醫務工作者。配型成功,家人鼓勵支持金磊今年37歲,吳寧街道人,是東陽市紅十字會醫院信息科科長。
  • 10年圓一夢 愛心換新生 !滎陽退伍軍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暖意融融,滎陽市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滎陽市第26位、鄭州市第317位、河南省第93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三位90後因愛而遇 為三位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11上午,來自商丘、南陽、許昌的三位90後王坤、李正陽、楊霄分別在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三名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希望。三位捐獻者分別成為河南省第935、936、937位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人要有大愛 生命面前不計得失
  • 北航20歲女孩赫採捐獻骨髓救陌生人,所需較多經歷兩次採集
    她是十萬分之一概率的「中獎者」是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的「學霸」也是勇敢、善良、愛笑的鄰家女孩她在5月24日、25日分別完成兩次採集捐獻出珍貴的造血幹細胞但要尋找與病人組織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卻不容易,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率約為萬分之一,普遍需要從非血緣關係的意願捐獻者中去尋找。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但是仍然會有很多人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很可怕,下面我將會對一些常見問題作出解答。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而造血幹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既然是自己力所能及事,為何不利用可以再生的造血幹細胞,去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就應該給那些即將失去生命的人、一次繼續綻放的機會。我被深深地刺疼和感動,它觸動我做人良知和同情心,同時、產生了一份強烈的責任感。我來不及和家人商量,當即就填寫了志願者登記表,留取8毫升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資料庫,成為河南較早的一批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為生命接力——湖州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一個電話帶來拯救生命的責任自己的血液能救人,曹韌覺得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他已有多次的無償獻血經歷,2018年5月,他在朋友圈看到長興人民醫院接收了一名車禍傷者,顱內出血,需要緊急定向獻血。二話沒說,他第一時間報了名,並成功獻血400毫升。
  • 十年之後 滎陽熱血男兒白鵬不忘初心捐獻造血幹細胞
    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捐獻者自身沒什麼危害時,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