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立強出生於1995年,今年7月大學畢業,成為修建呼和浩特地鐵二號線的一名盾構機操作手。 2014年,他在安徽理工大學就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新華網 徐梅攝
今年9月,衛立強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當他得知消息後,立即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並與家人溝通,為採集幹細胞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新華網 徐梅攝
衛立強說:「年輕人就要勇敢一點、堅定一點,科學對待,沒什麼擔心。」新華網 徐梅攝
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裡,衛立強積極配合完成了高分辨血樣檢測、健康體檢、制定採集計劃等各個流程。直到11月15日,他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呼和浩特市第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新華網 徐梅攝
據介紹,2004年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正式啟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現完成血樣採集、資料入庫4740人,實現捐獻4人。新華網 徐梅攝
醫生在觀察血細胞分離機的工作情況。新華網 徐梅攝
在開始抽血時,醫生對衛立強進行叮囑。新華網 徐梅攝
醫生守在血細胞分離機旁,觀察機器工作情況。新華網 徐梅攝
醫生實時觀測分離出來的造血幹細胞。新華網 徐梅攝
血液分離機正在抽取衛立強的血液。新華網 徐梅攝
血細胞分離機正在進行血液採集、分離。新華網 徐梅攝
這是經過近2小時,從血液中分離出來的幹細胞。新華網 徐梅攝
守在衛立強身邊的護士,每隔一段時間對他進行一次輸血檢查。新華網 徐梅攝
同事在給衛立強餵水。完成這次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持續約4小時,採集完成後,造血幹細胞將由配型成功患者所在醫院的醫生帶走,去完成接下來的「生命接力」。新華網 徐梅攝
採集結束後,衛立強說:「完整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幸福。」 圖為衛立強獲得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紀念章。新華網 徐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