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泉州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助9歲白血病患者

2020-11-23 大眾網

徐梅琴在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

26日,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的22歲女生徐梅琴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成為福建省第272例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徐梅琴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目前是武夷學院桃源校區旅遊管理專業大四在讀本科生。2017年10月14日,她在武夷學院無償獻血時主動參加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今年8月17日,徐梅琴接到上級紅十字會通知,她與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吻合。得知消息後,她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在捐獻前的工作流程中,她積極配合市、縣紅十字會的嚴格體檢,為實現捐獻做好了充分準備。10月21日,徐梅琴從武夷學院趕到福州,前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進行捐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於10月26日成功捐獻188ml造血幹細胞。

「祝她在未來成長的過程當中,和命運的每一場博弈都能戰無不勝。」這是徐梅琴對受捐者的祝福。造血幹細胞採集完成後,她表示需立即返回學校,參加31日學校教師資格證考試。

徐梅琴告訴記者,接到配對成功電話後,她自己也詳細了解了造血幹細胞的相關資料。起初她的父母並不同意她捐獻,但經過她的耐心勸說和解釋,父母明白了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健康沒什麼大影響後,也轉而支持她。徐梅琴說,父母從小就教育她做人要善良、做好事。

在徐梅琴的觀念中,軍人、醫生、教師都能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其實,我更希望成為一名醫生,能夠救死扶傷,幫患者消除疾病。」可惜她高中時理科學得不是特別好,只好選擇文科,這樣也就與醫生無緣了。「能當一名人民教師,也是很好的選擇」,徐梅琴說,今後走上教師崗位,她希望更多地向學生傳達「善良可貴」「人要向善」等觀念。(來源:泉州網)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9歲患者 謝謝你的「善良可貴」
    【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9歲患者 謝謝你的「善良可貴」】近日,福建泉州,22歲女生徐梅琴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火。採集完成沒休息幾天,她又參加了學校教師資格證考試。她說,立志當一名老師,為了向學生傳達「善良可貴」、「人要向善」的觀念。
  • 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捐獻後張益星獲得榮譽證書張益星了解到,自己的幹細胞將捐給一名白血病患者,而自己的幹細胞與非親緣患者配型成功概率是極低的,達到了十萬分之一。據悉,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約為25%,與父母相合的概率也僅為50%,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大概是數十萬分之一。
  •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原標題: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續  白血病患者又找到合適幹細胞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你有沒有考慮患者的感受呢?」  網民「開心果」評論說,原本是善行,如今卻要變惡舉。讀者梁女士致電本報稱,她是一名在南寧上學的大學生,不想對變卦志願者的行為加以評論,只想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希望陳宇明用得上。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工作人員表示,造血幹細胞匹配率極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捐獻給陳宇明。
  • 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裡,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共同見證下,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與捐獻者朱永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年前,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江黎明的生命;十年後,江黎明不遠千裡從黑龍江來謝恩。據了解,這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首次與受捐康復者見面。捐獻者朱永明是臨朐山旺鎮人,1986年生。
  • 武漢21歲大學生為四川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楚天都市報7月4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丁燕飛 章晟)7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科,21歲的大學生小傑(化名)捐獻出寶貴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救助一名身在四川的血液病患者。2019年8月,中華骨髓庫系統發出捐獻初篩通知,小傑和一名患者配對成功。小傑當即表示願意捐獻,並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經過採集高分血樣、體檢等一系列工作,今年1月16日,他確定年後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不料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一計劃只能暫緩。5月捐獻工作與患者的治療計劃重啟,小傑進行了二次全面體檢,最終如願於7月3日完成捐獻。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全省9萬餘名捐獻者資料入庫  2003年8月12日,送水工人胡玉高捐獻了雲南第一例造血幹細胞,他說:「我獻出一點愛心,就有可能幫助他人獲得生命。」  2020年11月27日,小普這名90後等了6年,如願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雲南第232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這是一場感人肺腑的生命邂逅和生命接力,也是一場情滿人間的愛心傳遞。
  • 江油31歲理髮師捐贈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
    2020年12月30日,江油市民喻小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江油第3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喻小清也是綿陽市第19位捐贈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四川省第298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1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喻小清。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與時間賽跑救助白血病患者
    12月20日,躺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看著自己的鮮血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轉動,空軍戰士範寶強說,自己仿佛在參加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戰鬥」,渾身熱血奔湧,這感覺跟他今年7月接到中華骨髓庫電話時一樣,那天,醫生告訴範寶強,他與一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合,經過後續高分化驗和體檢
  • 海南一幹部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9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委辦公廳工作的增志(化名)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34毫升,用於挽救在浙江某醫院治療的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據了解,增志成為海南省第116例,全國1024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90後嶽陽醫生捐骨髓 救助2歲白血病廣州小女孩
    3月6日上午,一場「愛心接力」在嶽陽市一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溫暖傳遞。嶽陽市一人民醫院南院放射科25歲的醫師黃文軒,捐髓挽救廣州一位僅2歲的白血病小女孩。他是嶽陽市第22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市首例捐獻者。
  • 「95後」小夥捐造血幹細胞 大學生群體捐獻積極性提升
    張江濤捐獻造血幹細胞。 蔡建夫 攝中新網紹興9月22日電(項菁 張銀育 陳飛彩)血液緩緩流入血細胞分離器,5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65毫升……記者22日從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獲悉,日前,22歲張江濤在醫院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其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從陌生擔心到主動「擼袖」,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下簡稱: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0萬人份。
  • 為生命接力——湖州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4月27日上午8時30分,1991年出生的長興小夥曹韌正躺在浙江省中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愛心床上,等待著醫護人員為他最後一次注射動員劑,30分鐘後,造血幹細胞採集過程正式開始,醫生將為他採集造血幹細胞送往蘇州,救助一名患血液病的80後患者,曹韌也將成為全國第9559例、浙江省第
  • 愛心接力!貴州90後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讓河南10歲女孩「生命之花...
    歷經5天的動員治療以及採集當日3個多小時的等待,從小呂體內採集的211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移植病房一名血液腫瘤患兒送去「救命種子」,完成愛心接力!據了解,小呂是貴州省人民醫院今年第21例,全國第990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小呂說:「我自己就是學藥理學的,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
  • 幹細胞捐獻者手術前反悔 母親抽骨髓救兒
    「預處理就是通過大劑量的化療,摧毀患者原有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等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輸入體內。」王志東說。讓王志東沒想到的是,18日,中華骨髓庫忽然通知說,就在他們去接天津這名捐獻者注射術前動員針時,對方不同意捐獻了。中華骨髓庫趕緊聯繫廣東的捐獻者,對方也沒有同意。據了解,此次臨時悔捐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學生。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通過「血細胞分離機」,他的全身血液經歷了體外大循環,造血幹細胞被集中到一個採集袋中。當日下午,採集袋將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高鐵被運往在異地醫院一名等待救援的白血病患者身邊。24歲李建霖正在病床上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他說「整個採集過程沒有痛苦」。
  • 用愛為生命接力,寧波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105例
    9月19日,在寧波舉行的浙江省「致敬600例我們再出發」慶祝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公益宣傳系列活動上,一封來自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的來信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截至今日,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已經達到9.3萬餘人,實現捐獻610例。其中,寧波於今年6月實現100例捐獻,截至今日累計捐獻105例。
  • 為救小女孩他毫不猶豫 捐完造血幹細胞又捐淋巴細胞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蔡櫻柳 見習記者 黃伊娜 通訊員 王宇徵 熊文靚)一部《我不是藥神》,把白血病帶進了人們的視野,讓大家看到了這些吃藥維持生命的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和艱辛。但要想擺脫白血病,光靠吃藥是不夠的,有些患者可能還需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機率很低,有些患者一生也沒能等到。
  • 新疆小夥9年前捐獻造血幹細胞 9年後成功配對(圖)
    中新網庫爾勒1月17日電 (耿丹丹 李伶)「我聽說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率是萬分之一,才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1月17日,新疆庫爾勒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邱煜對記者說道。  邱煜今年30歲,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機關的一名幹部。2008年,他順利通過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招考,從家鄉山東來到新疆開展志願服務工作。
  • 傳遞「生命火種命」 ——訪巴中市第3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郭號
    他是一名大學生,她是一個4歲小女孩;一個在四川巴中,一個在湖北武漢。原本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卻因為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將兩個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因為他的捐贈,讓患有白血病的她迎來了希望。這名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就是目前就讀於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師範系小學教師班的南江縣正直鎮荊江村大三學生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