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琴在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
26日,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的22歲女生徐梅琴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成為福建省第272例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徐梅琴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目前是武夷學院桃源校區旅遊管理專業大四在讀本科生。2017年10月14日,她在武夷學院無償獻血時主動參加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今年8月17日,徐梅琴接到上級紅十字會通知,她與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吻合。得知消息後,她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在捐獻前的工作流程中,她積極配合市、縣紅十字會的嚴格體檢,為實現捐獻做好了充分準備。10月21日,徐梅琴從武夷學院趕到福州,前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進行捐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於10月26日成功捐獻188ml造血幹細胞。
「祝她在未來成長的過程當中,和命運的每一場博弈都能戰無不勝。」這是徐梅琴對受捐者的祝福。造血幹細胞採集完成後,她表示需立即返回學校,參加31日學校教師資格證考試。
徐梅琴告訴記者,接到配對成功電話後,她自己也詳細了解了造血幹細胞的相關資料。起初她的父母並不同意她捐獻,但經過她的耐心勸說和解釋,父母明白了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健康沒什麼大影響後,也轉而支持她。徐梅琴說,父母從小就教育她做人要善良、做好事。
在徐梅琴的觀念中,軍人、醫生、教師都能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其實,我更希望成為一名醫生,能夠救死扶傷,幫患者消除疾病。」可惜她高中時理科學得不是特別好,只好選擇文科,這樣也就與醫生無緣了。「能當一名人民教師,也是很好的選擇」,徐梅琴說,今後走上教師崗位,她希望更多地向學生傳達「善良可貴」「人要向善」等觀念。(來源:泉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