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則消息時,小編感動得熱淚盈眶。
3月6日上午,一場「愛心接力」在嶽陽市一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溫暖傳遞。
嶽陽市一人民醫院南院放射科25歲的醫師黃文軒,捐髓挽救廣州一位僅2歲的白血病小女孩。他是嶽陽市第22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市首例捐獻者。
「90後」黃文軒是放射科一名優秀的醫師,2015年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同時籤訂了一份同意書,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19年9月黃文軒接到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說他與一白血病患者配型,詢問他是否願意捐獻。接到電話的他,毫不猶豫地回覆:「我願意捐獻!」
2019年11月14日,經過HLA高分辨檢驗、體檢,黃文軒符合捐獻條件。為了保證捐獻的萬無一失,他開始調整飲食,堅持鍛鍊力爭以最健康的狀態去幫助患者。
在採集現場,陪在黃文軒身邊的父母激動地說:「我們也是一名從醫三十多年的老醫生,今天兒子的愛心、善舉,我們做父母非常感動和支持,雖然對他身體也有些擔心,我們不能去阻止。」
黃文軒說:救死扶傷是他作為一名醫生的本職,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只要他被需要,不管是誰,不管是什麼時間,他都會全力配合。
嶽陽市一人民醫院院長張壯軍表示,臨床上,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希望之光」,而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僅為十萬分之一。疫情期間,黃文軒義無反顧,成為最美逆行者,這種挽救生命的善舉令人感動,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隊伍中來,給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短評:什麼是大愛?明確一點說就是對社會的責任,對社會的擔當,和對社會的無目的的純粹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