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臍血庫
2019年7月4日,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科移植病房,一份承載著生命希望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低溫中被喚醒,順利注入到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軒軒體內,又一個小生命因臍帶血而獲得重生機會。
悄然而至的病魔
敲碎了小家庭的平靜
6歲的軒軒(化名)是黑龍江大慶市大同區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生活卻其樂融融。軒軒父母熱愛做公益,幫助很多家庭走出困境,一家人信奉「好人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還教導兒子一定要心懷善意,相信美好和希望。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今年3月,軒軒不明原因地發燒感冒,並發展到肺部感染,在哈爾濱醫院被查出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而且是高危型,轉到北京兒童醫院,再次確診了病情。在病魔和死神面前,生命是那麼渺小那麼無助……
骨髓移植術前遭毀捐
愛心臍帶血燃起新希望
在轉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治療期間,本來骨髓配型已經成功,但在接受治療前夕,遭遇了骨髓捐獻者的悔捐,軒軒命懸一線,全家人陷入了絕望……
面對骨髓移植無望,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醫生團隊及時調整了治療方案,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父親半相合外周血來挽救軒軒的生命。軒軒的主治醫生說臍帶血對病人的配型要求低,且移植後免疫排斥率低,能幫助減少排異反應,增加手術成功率。
很快,找到了一份與軒軒4/6個位點配型相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2019年6月27日,小軒軒在媽媽的陪伴下進入了移植倉,7月4日,經過多方努力,軒軒的移植手術順利完成。7月19日,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軒軒由移植倉轉入普通病房,軒軒的病情處較為平穩的狀態。這份臍帶血為軒軒燃起了新的生命希望。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幹/祖細胞惡性疾病。以骨髓與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特徵,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和發熱、臟器浸潤、代謝異常等,多數病例病情急重,預後兇險,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危及生命。該病佔小兒白血病的30%。在分子生物學改變及化療反應方面兒童AML與成人(<50歲)相似。嬰幼兒比成人更易發生髓外白血病。
臍帶血醫療價值寶貴
80餘種疾病應用空間廣闊
臍帶血是繼骨髓、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後的第三大造血幹細胞來源。與其它來源造血幹細胞相比,臍帶血屬於實體儲存,臨床如需緊急移植,如配型成功,復甦後即可立即移植使用。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明確規定了臍血造血幹細胞的適應症,包括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惡性疾病,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放射病、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非惡性疾病。
除了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外,目前,臍帶血用於再生醫學的研究涉及疾病種類包括:腦癱、衰老、自閉症、缺血性腦卒中、腦損傷、糖尿病、糖尿病足潰瘍、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克羅恩氏病等,疾病種類超過35種,這為臍帶血的應用開闢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
目前,臍帶血移植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全球臍帶血應用已超過50000例。在我國移植成功案例超過12000例。相信臍帶血的接力還會繼續,為更多患兒帶去生命的奇蹟!
更多閱讀
盛京醫院黨委書記趙玉虹視察瀋北院區,察看了臍血庫
自己的臍血救自己,3歲男童造血幹細胞移植重獲新生
自存臍帶血移植成功 弟弟助地中海貧血姐姐重獲新生
本文新聞源來自北京臍血庫官方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