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傳遞大愛!武漢21歲大學生為四川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11-2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7月4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丁燕飛 章晟)7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科,21歲的大學生小傑(化名)捐獻出寶貴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救助一名身在四川的血液病患者。

小傑是95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他一直熱心公益,曾利用暑假前往鄉村支教,並參加了武漢軍運會的志願服務。2017年小傑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他說:「當時沒有多想,只是希望加入骨髓庫後,能有機會儘自己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19年8月,中華骨髓庫系統發出捐獻初篩通知,小傑和一名患者配對成功。小傑當即表示願意捐獻,並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經過採集高分血樣、體檢等一系列工作,今年1月16日,他確定年後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不料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一計劃只能暫緩。5月捐獻工作與患者的治療計劃重啟,小傑進行了二次全面體檢,最終如願於7月3日完成捐獻。

當天一早,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科周芙玲主任、陳飛主任醫師及團隊為小傑進行了採集前的治療及護理。上午10時許,小傑躺上病床,伸出胳膊,開始捐獻。據介紹,他捐出的造血幹細胞將空運至四川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

小傑是湖北省第425位造血幹細胞捐贈志願者。

相關焦點

  • 傳遞「生命火種」!鄖西小夥赴武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捧鮮花到車站迎接這名傳遞「生命火種」的小夥回家。12月30日,車城十堰冬陽普照,給凜凜寒冬帶來了融融暖意。當天中午12時許,在武漢已捐獻完造血幹細胞的鄖西小夥陳先生坐高鐵回到十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捧鮮花到車站迎接這名傳遞「生命火種」的小夥回家。
  • 濟南26歲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祝願我的捐獻對象早日康復,你的背後不僅有你的家人還有我們。」11月26日,志願者東元棟在濟南完成了非親緣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捐獻,從他身體中採集出的「生命的種子」將用於救治一名瀕危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東元棟同時成為濟南市第96例、歷城區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城市大愛!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赴濟南捐獻
    」今年25歲的馬廣濤於11月28日,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將成為青島市第10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青島市也成為山東省首個突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城市,彰顯了城市大愛。目前,青島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居全省第一。馬廣濤現任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
  • 宜春學院首例在校大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電話裡說到,林偉鑫的造血幹細胞與國內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初步成功,詢問他是否有捐獻意願。在確定事情屬實後,林偉鑫很快就作出了捐贈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經過了高分辨、體檢等工作,11月3日,林偉鑫趕赴長沙湘雅醫院,歷時一周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林偉鑫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文明之城|捐獻造血幹細胞 傳遞無私大愛
    11月20日下午,馬鞍山市紅十字會、中國寶武馬鋼集團特鋼公司以及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為全市第5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勇舉行歡送會。2008年5月10日,中華骨髓庫馬鞍山工作站啟動當天,李勇特地趕到活動現場——大華廣場獻血車無償獻血300毫升並留樣。如今,他已累計獻血2100毫升。
  • 當陽小夥赴漢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4日湖北省定點採集醫院血液科迎來了湖北省新年的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1994年出生的來自湖北當陽的朱先生他為遠方一歲白血病患兒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湖北省第440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90後暖男低調捐獻造血幹細胞「其實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沒有想像中那樣可怕與難受,只要有愛心,多一點勇氣,就能救人一命,我感覺到很榮幸,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 嶽西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完成捐獻
    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9月28日,嶽西縣交通運輸局見習生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歷經了藥物動員造血幹細胞和連續三個多小時的採集,滿載生命與愛心的216ml造血幹細胞搭上高鐵,將生命的大愛傳遞到一名白血病患者體內,劉暢也成為嶽西縣首例、全省第269例、全市第1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1歲的劉暢是溫泉鎮湯池村人,今年畢業於宿州學院。2017年6月,他在學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並加入中華骨髓庫。
  • 三位90後因愛而遇 為三位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11上午,來自商丘、南陽、許昌的三位90後王坤、李正陽、楊霄分別在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三名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希望。三位捐獻者分別成為河南省第935、936、937位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人要有大愛 生命面前不計得失
  • 「95後」醫護人員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南寧雲—南寧晚報訊(記者韋薇)日前,在柳州一家醫院血液科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餘女士成功捐獻了 200 毫升左右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給遠在千裡之外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生活的希望。她也成為全國第 9578 例、廣西第 345 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海南消防指戰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血液病患者
    人民法治網訊(通訊員 羅科凱)8月21日,海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某基層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李華(化名)在海口市某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歷時4個多小時,成功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170毫升。這些懸液將帶著他的「愛」被送到千裡之外的一位不知名血液病患者。
  • 為挽救1歲患兒,當陽26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挽救1歲患兒,當陽26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01-05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遞「生命火種命」 ——訪巴中市第3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郭號
    他是一名大學生,她是一個4歲小女孩;一個在四川巴中,一個在湖北武漢。原本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卻因為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將兩個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因為他的捐贈,讓患有白血病的她迎來了希望。這名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就是目前就讀於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師範系小學教師班的南江縣正直鎮荊江村大三學生郭號。
  • 我省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青海省紅十字會的消息,我省已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4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用愛和奉獻點亮了血液病患者的人生路。  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是保護人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業。2004年,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青海省分庫成立,第一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案例發生在2008年。
  • 武漢重啟造血幹細胞移植,迎來首批捐獻者
    「封城」期間,武漢所有造血幹細胞移植計劃被迫叫停,亟需移植造血幹細胞的重症血液病患者們在病情和疫情的雙重生死線上苦苦掙扎。4月22日,中華骨髓庫第9548、955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雪峰、宇寧為武漢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結束「封城」的武漢患者送去重生希望。一位武漢移植醫院的協調員非常激動地說「感謝骨髓庫!致敬捐獻者!武漢已重啟!」
  • 海南一幹部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9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委辦公廳工作的增志(化名)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34毫升,用於挽救在浙江某醫院治療的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據了解,增志成為海南省第116例,全國1024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9歲患者 謝謝你的「善良可貴」
    【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9歲患者 謝謝你的「善良可貴」】近日,福建泉州,22歲女生徐梅琴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火。採集完成沒休息幾天,她又參加了學校教師資格證考試。她說,立志當一名老師,為了向學生傳達「善良可貴」、「人要向善」的觀念。
  • 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一句「我願意」陌生患者獲得希望
    呼和浩特日報訊 6日,28歲來自四川廣元的小夥母春茂躺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血液科中華骨髓庫內蒙古分庫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室的床上,三個半小時後,採集出的140毫升淋巴細胞被緊急送走。這是繼2016年9月,母春茂捐獻造血幹細胞兩年後,他再一次為這位陌生人帶去生的希望。
  • 90後大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兩次"出手"挽救同一名患者
    就是這個略顯瘦弱的身體,剛剛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壯舉——在7個月內,21歲的他為同一名患者先後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事實上,李溢新也是廈門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既捐獻造血幹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願者。
  • 河南新鄉:幼兒園教師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11月18日和19日,河南省新鄉市育才幼兒園教師趙華佳,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外地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患者的生命續航。奉獻大愛,救助他人。這次她捐獻造血幹細胞,得到了家人和同事的支持。該市紅十字會和她所在單位,專門為她舉行了「人間大愛,生命續航」歡送會。趙華佳說,2019年,她加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隊伍。這次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感到很幸運,因為配型率較低,僅有萬分之一甚至十萬分之一。真情奉獻,無尚光榮。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