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首例!「熊貓俠」捐獻造血幹細胞 概率千萬分之一

2020-11-23 騰訊網

對洛陽志願者劉小華、婁輝來說

20日是非同尋常的一天

因為,他們捐獻的造血幹細胞

將給兩名白血病患者帶去新生的希望

劉小華還是洛陽首位

稀有血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神奇的是,與稀有血型志願者劉小華配型成功的是一名普通血型患者,兩人配型成功的概率低至千萬分之一。受捐後,這名患者體內的血液也將慢慢變成「熊貓血」。

40歲的劉小華,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老城區三通巷開了個小小的裁縫鋪,平時做些修補衣服、縫製被罩的活計。2013年,她在生育第二個孩子時,被醫院告知是稀有血型,從此加入洛陽市中心血站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群體,至今已累計獻血5次2000毫升。

2017年,劉小華在稀有血型微信群看到了河南省首位稀有血型志願者鄭洋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消息。劉小華當即打算和幾位好友一起加入中華骨髓庫,可是當年洛陽的志願者招募工作已經結束,大家只能繼續等待。

2018年5月,劉小華如願以償加入中華骨髓庫。「據說非血緣關係之間的配型成功率是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稀有血型更是高達千萬分之一。

「7月15日早上7點,紅十字會打來電話告訴我配型成功了,問我還願意捐獻嗎,我當然願意!」在劉小華看來,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順利通過高分辨配型和體檢後,劉小華得知受捐者是一名吉林的男性白血病患者。9月20日上午8點到11點40分,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劉小華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238毫升。

洛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劉小華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將加急送往吉林,並儘快輸進患者體內。

從此前的捐獻案例來看,普通血型的患者植入「熊貓血」志願者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後,經過一段時間,自身的血型也會轉變為「熊貓血」。

和劉小華一樣,20日,在洛陽市中心醫院,37歲的木工婁輝也為一名體重僅10公斤的白血病小患者帶去了重生的希望。

家住汝陽縣城關鎮洛峪村的婁輝,曾是該縣紅十字會飛龍救援隊的一名志願者,2016年5月加入中華骨髓庫。

「捐獻骨髓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還可以救人,多有意義的事!」完成捐獻後,婁輝說,如果有第二次,他依然會義不容辭。

洛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劉小華、婁輝分別是我市第27位、28位,我省第788、789位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多讀一點

「熊貓血」志願者為啥能跟普通血型的患者配型成功,並為對方捐獻?

解答: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是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移植過程中,HLA(人類白細胞抗原)是決定移植排斥反應高低的重要因素。

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患者和捐獻者之間HLA相容程度越高,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就越低;

反之,就越容易發生排斥反應。因此,患者和志願者之間配型成功,是指患者和志願者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與當事人的血型關係不大。

相關焦點

  • 2021年甘肅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2021年我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每日甘肅網1月1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4日,我省第4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秀鵬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成功完成捐獻。甘肅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任進全、省衛生健康委有關領導親切慰問了捐獻者,並為其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省紅十字會博愛金獎。王秀鵬,是我省民樂縣基層衛生院的一名臨床醫生,2015年在就讀甘肅中醫藥大學期間積極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行列中。
  • 宜春學院首例在校大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電話裡說到,林偉鑫的造血幹細胞與國內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初步成功,詢問他是否有捐獻意願。在確定事情屬實後,林偉鑫很快就作出了捐贈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經過了高分辨、體檢等工作,11月3日,林偉鑫趕赴長沙湘雅醫院,歷時一周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林偉鑫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據了解,陸科錦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江蘇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目前,我國兒童白血病(15歲以下)發病率約為4~5/10萬,每年有18歲以下新發患兒1.5萬人左右,每例療程平均為2~3年,每年在治總人數約4.5萬人。其中,骨髓移植成為治癒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 2021年攀枝花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近日,我市市民肖成剛前往成都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獻,用自己的造血幹細胞點燃另一人的生命希望,他也成為了2021年我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昨天(1月7日),肖成剛乘坐飛機返攀,市紅十字的志願者們在機場為他進行了迎接儀式。
  • 嶽西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完成捐獻
    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9月28日,嶽西縣交通運輸局見習生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歷經了藥物動員造血幹細胞和連續三個多小時的採集,滿載生命與愛心的216ml造血幹細胞搭上高鐵,將生命的大愛傳遞到一名白血病患者體內,劉暢也成為嶽西縣首例、全省第269例、全市第1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1歲的劉暢是溫泉鎮湯池村人,今年畢業於宿州學院。2017年6月,他在學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並加入中華骨髓庫。
  • 宜州一名「95後」教師成功為陌生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2017年,他還是一名學生,在參加無償獻血活動時,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留下了樣本。2020年下半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黃老師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電話,詢問他是否仍有意願進行捐獻,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經過高分辨配型和體檢過後,他將前往南寧完成最後的捐獻。當知道他要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之後,他所在學校的領導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並為他協調好假期。
  • 十萬分之一的機率!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捐獻後張益星獲得榮譽證書張益星了解到,自己的幹細胞將捐給一名白血病患者,而自己的幹細胞與非親緣患者配型成功概率是極低的,達到了十萬分之一。據悉,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約為25%,與父母相合的概率也僅為50%,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大概是數十萬分之一。
  •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2019-08-27 19  王先生表示,捐獻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我是比較幸運的,其實我有很多同事都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只是配型未成功」。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患者能配型成功是很難的,只有萬分之一到十幾萬分之一的概率。」
  •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到底有無損害?
    2009年,嘉興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許棟正在捐獻中 本報資料圖片  專業指導嘉興市紅十字會 牛紅梅 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 主任醫師 郭曉珺  28歲的年輕父親、大橋鎮人丁春元日前不幸罹患白血病,其妹妹在淘寶網上開設店鋪為哥哥募捐,引起廣大網友和嘉興市民的廣泛關注。
  • 2021年東莞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順利完成採集
    1月15日上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與此同時,一位捐獻者正在東莞康華醫院血液科的採集室裡進行捐獻。這是東莞今年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也是自2010年東莞正式啟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以來第82位捐獻者。捐獻者名叫張曉陽,30歲。
  • 青島首例在讀醫學博士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又一白血病患兒迎來新生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1月6日,「90後」在讀醫學博士王一休冒著數十年一遇的嚴寒,踏上了開往濟南的列車。他將在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1名白血病兒童的生命,成為山東省2021年度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作為青島市第102例捐獻者,同時是青島市首例在讀博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95後」
    2014年,他在安徽理工大學就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新華網 徐梅攝今年9月,衛立強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當他得知消息後,立即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並與家人溝通,為採集幹細胞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 2021年甘肅首例!為了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推遲了婚期
    2021年甘肅首例!為了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推遲了婚期 2021-01-15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白山首例!90後「警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你點讚~
    90後「警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你點讚~ 2021-01-0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幾十萬分之一的成功機率,上海民警為廣東2歲幼童捐獻造血幹細胞
    許曉涵也成為今年上海第23例、全市迄今第50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說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小許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剛接到電話的時候,我都把這個事情忘了,畢竟已經很多年了,當初報名的時候,還是在高中,但既然報名了,又有機會幫助別人,哪怕很多年過去了,肯定也不會退縮。」小許的回答很堅定。
  • 浦東可以採集造血幹細胞了!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仁濟醫院血液科今年6月獲準成為浦東新區唯一一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捐獻採集移植中心昨日,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在此完成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出
    說這句話時,夏曉雯正躺在病床上捐獻造血幹細胞,一旁的採集機快速地運轉著,紅色的血液通過管路一點一滴地匯聚成一袋淡紅色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昨日11時許,夏曉雯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完成了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
  • 北航一本科生捐獻造血幹細胞: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目前,這些被分離出的造血幹細胞已奔向一位患者體內,重建對方的造血功能和生的希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造血幹細胞移植即骨髓捐獻,是目前治療血液腫瘤較為有效的方法。但要尋找與病人組織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卻不容易,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率很低,所以普遍需要從非血緣關係的意願捐獻者中去尋找。
  • 漳州長泰首例!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續航!
    首 例 上矩形 2020年12月25日上午,在福建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協和醫院醫護人員的見證下,來自漳州市長泰縣的楊明穎在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上鄭重籤下自己的名字。
  • 淮師大研究生楊帆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該校首例捐獻者
    淮師大研究生楊帆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該校首例捐獻者 2020-11-26 21: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