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母親為捐造血幹細胞增重18斤 已有十餘年獻血經歷

2020-12-04 環球網

「非常幸運我能和你配型成功,我希望你重獲新生後,繼續你的學業,實現心中的夢想。祝你在以後的日子裡身體健康、學業有成,每天開心快樂,心想事成。」這封署名為「遠方的姐姐」的信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而這名捐贈者朱燕娜是一名「80後」的母親,為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特意增重18斤。據湖州吳興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朱燕娜也已有十幾年的獻血經歷。

12月2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吳興區紅十字會了解到,因為朱燕娜曾有多次獻血經歷,所以在5年前血站護士動員她加入幹細胞庫時,朱燕娜便留了底。這次的患者是一名患有血液疾病的16歲少年,患者病情比較急,在今年10月份做了加急高分辨配型和體檢,和朱燕娜配型成功後,便通知了她。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接到通知後,朱燕娜幾乎沒有猶豫便答應要捐獻,雖然丈夫不太同意,但是朱燕娜還是堅持下來,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做準備。

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量是根據患者的體重來計算,「患者如果是孩子,捐獻量會少一些,如果是成年人或是體重比較重的人,那麼捐獻的幹細胞量就會多一些。」工作人員稱,另外對於捐獻者而言,重一些會讓血容量更加充足,利於捐獻,所以朱燕娜也在短時間內增重了18斤。

因為捐獻地在杭州,工作人員也給朱燕娜安排了住宿。但因為朱燕娜的兒子目前在上初中,為了照顧孩子生活以及功課,在注射動員劑前兩天,朱燕娜也特意回家照顧孩子生活和功課。

12月20日,朱燕娜完成了第一次採集,在當天趕回湖州後,又接到通知稱採集量不夠。在第二天一早,朱燕娜和工作人員趕第一班高鐵回到杭州,完成了第二次採集。「第一次就採集了4個小時,兩次一共採集30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工作人員介紹。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接受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也給朱燕娜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及,「因為得了這種病,家裡為了治療已經山窮水盡,為了略表感激之情,在病房身體不痛的時候為你畫了一幅畫。我們沒見過面,但是我想像您是一位又美麗又熱心腸的人!」在信中,少年也多次表達對朱燕娜的感謝,「也許是很久以前我們就是同一族人,我們就是一家人。」

據工作人員介紹,捐獻造血幹細胞無損健康,朱燕娜捐獻完後身體情況良好,精神狀況也不錯。朱燕娜也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9273例,浙江省537例,湖州市第13例,吳興區第3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琳琳

相關焦點

  • 揚州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2013年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14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500ml。今年7月30日,他接到安徽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
  • 揚州儀徵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3年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14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500ml。今年7月30日,他接到安徽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
  • 為捐髓救父 女孩吃胖十斤
    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值得高興的是,接受女兒骨髓捐獻的周先生手術非常成功。
  •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 捐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原本沒有100斤的她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一天吃四五頓飯,還要強迫自己吃到非常的難受。 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增肥了16斤,最終捐獻了自己205ml的造血肝細胞。受捐的少年在事後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非常感謝這位女孩子給了他第二次的生命,而這位女孩表示這都是她應該做的,她的捐獻不圖任何的回報。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全省9萬餘名捐獻者資料入庫  2003年8月12日,送水工人胡玉高捐獻了雲南第一例造血幹細胞,他說:「我獻出一點愛心,就有可能幫助他人獲得生命。」  2020年11月27日,小普這名90後等了6年,如願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雲南第232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這是一場感人肺腑的生命邂逅和生命接力,也是一場情滿人間的愛心傳遞。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 28歲美女捐獻者爆紅,浙江造血幹細胞捐獻電話諮詢量增十倍
    據澎湃新聞9月19日報導,記者近日在杭州採訪到了許艾菲,一位因發布造血幹細胞「捐獻日記」走紅網絡的28歲姑娘。日記發布後,浙江造血幹細胞電話諮詢量增長了十倍。 「抱歉啊,這幾天採訪的媒體太多,只能約在吃飯時間了。」9月18日中午,在杭州富陽區的一家咖啡館,許艾菲一邊吞著披薩,一邊接受了記者採訪。
  • 準新郎為捐獻造血幹細胞2個月減重20多斤
    11月24日,在泰州市人民醫院血液科的血液採集室裡,28歲的張晨雨正在採集自己的造血幹細胞。他的造血幹細胞將被送往千裡之外,救助一名患者。張晨雨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早在2013年上大學時,張晨雨就報名,將血樣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5年捐獻全血2400毫升,本月又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花果山景區這個...
    一次偶然的機會,許雲看到父親無償獻血後拿回的獻血證,萌生了獻血的想法。「能幫到別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父親也會為我感到驕傲。」從2015年第一次無償獻血300毫升,到今年6月,5年來許雲先後7次成功捐獻全血2400毫升。「血能夠再生,每次捐獻完多吃點豬肝、豬血補補就回來了。」許雲笑著說。在她看來,既然自己身體條件符合捐獻條件,就要堅持捐下去。
  • 無償獻血 激活器官捐獻卡 籤捐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18歲少年成年日送...
    本人供圖  無償獻血  籤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18歲,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成人禮?是一雙盼望已久的AJ籃球鞋,是一頓平時捨不得花錢吃的大餐,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那一天,是2019年7月24日。因為還沒到18周歲,樊思旭被告知「登記內容需等報名人18周歲方可激活」。  樊思旭說,因為這事,母親還訓斥了他一頓。  那是幾天後,母親突然給他打電話:「你在外面都背著我們幹什麼了!別跟我裝傻,器官捐獻是怎麼回事?這麼大事兒,你連商量都不商量?」
  • 12歲珠海女生增重10斤,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得知父親患白血病,12歲的她每天吃6餐,14天增重10多斤,只為捐出骨髓,救父生命。日前,在珠海工作的周某在接受女兒的骨髓移植後,再次到醫院複查,結果顯示其骨髓微小病變殘留檢測陰性,病情趨於穩定。一年前,38歲的周某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移植是唯一可能徹底治癒該病的方法,擺在他面前的只有骨髓移植一條路。
  • 南京80後女孩完成新年幹細胞首捐 將挽救一位父親的生命
    1月12日,南京80後市民劉珍鳳,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她也是南京新年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份寶貴的捐獻,將挽救千裡之外,一位父親的生命。 劉珍鳳,80後溧水女孩,在南京一家企業做工程審計工作。
  • 12歲女孩為給爸爸捐獻骨髓 一天吃6餐14天增重10斤
    增重後的小周。  「我只想爸爸早點康復!」聽說父親患白血病,需要她捐出骨髓救命時,12歲的小姑娘毫不猶豫。然而,小周只有70多斤,體型偏瘦。為了更好地採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增重計劃。她開始每天吃6餐,有時甚至吃到吐。「一想到爸爸的病,我就希望自己胖得再快一點,我早一天體重達標,爸爸就可能早一天康復。」14天內,她迅速暴增體重10多斤,順利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值得高興的是,接受女兒骨髓捐獻的周先生手術非常成功。
  •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2020-11-16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9歲的馬子彥為父親捐獻造血幹細胞。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因為我大爺和大娘年紀大了,不適合捐骨髓,只能讓子彥試試,9月份,配型成功後就決定讓他來捐骨髓。」
  • 十年後我終於見到了你!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2006年,他在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便毅然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09年上半年,他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並於2009年12月赴北京為對方捐獻造血幹細胞。如今,十年過去了,朱永明擁有了幸福的家庭,一雙兒女承歡膝下。受捐康復者江黎明是黑龍江省虎林市人,今年57歲,十年前患了急性白血病。
  • 為生命接力——湖州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4月27日上午8時30分,1991年出生的長興小夥曹韌正躺在浙江省中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愛心床上,等待著醫護人員為他最後一次注射動員劑,30分鐘後,造血幹細胞採集過程正式開始,醫生將為他採集造血幹細胞送往蘇州,救助一名患血液病的80後患者,曹韌也將成為全國第9559例、浙江省第
  • 青島「90後」小夥赴濟捐造血幹細胞,為在讀醫學博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1月6日,冒著數十年一遇的嚴寒,「90後」在讀醫學博士王一休踏上了開往濟南的列車。他將在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1名白血病兒童的生命,捐獻成功後,他將成為山東省2021年度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青島市第102例捐獻者,同時是青島市首例在讀博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一休是棗莊人,出生於1992年,2011年考入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學期間,他熱心公益,2012年開始多次參加獻血活動,同年加入中華骨髓庫,隨時準備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生命。
  • 2020年 貴州捐贈造血幹細胞57例
    12月30日,由貴州兩位志願者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分別被送往河北、鄭州兩地,為當地醫院的兩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年禮物」,這些象徵著生命火種的造血幹細胞將為兩名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兩位志願者完成捐獻後,今年我省造血幹細胞捐贈實現完美收官,全年成功捐獻57例,是我省造血幹細胞庫成立以來,實現捐獻數量最多的一年。
  • 廣西「95」後消防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也是我的使命
    當天,記者在柳州市工人醫院病房中看到,冬冬正躺在病床上,雙手插著血液循環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採集造血幹細胞懸混液。為促進血液流出,他右手不停地捏著彈力球,並且雙臂不能彎曲。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冬冬。 林馨 攝1997年出生的冬冬,2017年6月2日加入中華骨髓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