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鐵門關市2020年「三支一扶」招募計劃,由兵團組織統一啟動,累計報名2000餘人,經過線上筆試、面試兩輪篩選後,選拔出100人從事師市「三支一扶」工作。目前,100名「三支一扶」大學生已分配至各團場並報到上崗。
01
33團文廣中心 張力三
畢業於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工商管理專業
才上崗一周的張力三在33團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在經歷了近半年的等待,我最終通過了層層考驗來到了33團。這裡為我們提供了寬敞的住所,一下班就能吃到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無微不至地關懷關照讓我很快地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會把這裡建設得越來越好。
02
30團黨政辦 何蘭花
畢業於石河子大學物流管理專業
家在30團的姑娘何蘭花,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建設家鄉。她是30團發展歷程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上崗已有一周時間,團領導和同事在工作生活中很關照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30團人,我見證了團場從大片平房到樓房林立的變化,目睹了團場環境越來越好的蛻變,我相信30團會發展得更加美好!
03
21團文廣中心 王馨敏
畢業於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電子商務專業
舞蹈的魅力讓王馨敏迅速適應了新環境,在舞蹈排練中認識了新朋友,讓她對基層服務充滿了期待!
剛來21團就趕上了國慶中秋文藝匯演,被分到文體廣電中心的我排演了兩支舞蹈。與隊友一起排練撒下的汗水和歡笑讓我融入了這裡,跟大家達成了默契。這裡的人們熱情淳樸,大家臉上洋溢的都是幸福和滿足的笑容,我很期待未來的新生活,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開始,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要充實地度過這兩年的時光!
04
22團黨建辦 徐夢嬌
畢業於石河子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
被分配到22團工作的徐夢嬌踐行著學以致用的箴言,將知識帶出學校,傳遞給身邊人。
到22團工作後,我接到了一項重要且充滿挑戰的工作,向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教授維吾爾語。經過前期積極備課,使得培訓順利開展,我相信精彩才剛剛開始,在未來兩年裡,我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大家一起熱愛工作、積極生活、保持熱情!
05
25團社綜辦 歐雲格日麗
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廣播電視學專業
美麗的蒙古族姑娘歐雲格日麗決心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揮灑熱血與汗水,將「小我」融入邊疆建設的「大我」之中……
『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三支一扶』志願者更應在奉獻中展現我們的青春風採,用奮鬥創造歷史,用實幹成就未來!
06
37團中學 華茂昌
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華茂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工作中,他用真誠與耐心幫助更多懷揣夢想的孩子看見更大的世界!
來37團中學已經兩個星期了,作為教師,最大的幸運莫過於遇到這樣一群可愛和懷揣夢想的孩子。今後,我將帶著真誠的心和最大的耐心,為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傳授知識。
07
35團中學 趙旭東
畢業於伊犁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三尺講臺、三寸筆、三千桃李。35團中學嚴謹的校風、完善的教學環境、溫馨的人文關懷,讓趙旭東很快適應了角色的轉變,他將在這裡辛勤耕耘、播種希望。
不知不覺已經在35團中學工作兩周了,樸實而上進的校風感染著我,各位教師對我的親切關懷感動著我。我相信,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我會變得更好。
08
38團 謝宏江
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園藝專業
農村孩子謝宏江來到38團下地做實驗,從茫茫戈壁灘到如今的沙漠綠洲,謝宏江感受到了兵團人在這裡開荒墾種的艱辛與不易。
來到38團支農,我隨同事一起下地做畝產量試驗,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每天都忙碌在田間地頭,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兵團先輩們開拓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是我今後學習的榜樣。
來源:第二師鐵門關市人社局
編輯:張靜 責編:朱蕾
審核:馬強
電話:2019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