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0年山東三支一扶備考進行中,為了助力考生備戰筆試,山東中公三支一扶考試網向考生分享三支一扶考試模擬試題,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招考信息】【報考指導】【公共基礎知識】【面試】【時政熱點】【考試題庫】
1.一位美國遊客在中國旅遊,看到財神趙公明一手拿鋼鞭,一手託金元寶的塑像,感嘆道:「搶奪資源還如此受尊重,這種思維與我們國家沒有什麼區別。」這表明:
A.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
B.文化環境和知識素養影響認識的深度和廣度
C.文化的不同對人們的風俗習慣有著很大的影響
D.文化背景差異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
2.認識的主體是指:
A.有生命感覺的人 B.從事一定活動的人
C.從事實踐活動的人 D.人的主觀思想
3.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
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觀點 B.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觀點
C.對立統一的觀點 D.實踐觀點
4.綜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就是把獲得的材料進行加工分析,去粗取精,由表及裡,進行加工改造,使之上升為:
A.基本結論 B.理性認識 C.本質結論 D.感性認識
5.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是:
A.感覺、知覺、表象 B.概念、判斷、推理
C.實踐、認識、再實踐 D.抽象、具體、再抽象
1.【答案】D。解析:題幹中對趙公明的理解,中國人認為是金錢的代表。外國人認為是搶奪資源,產生兩種不同認知的原因在於兩者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樣的,故本題答案為D。
2.【答案】C。解析:認識的主體是指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故本題答案為C。
3.【答案】D。解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故本題選擇選項D。
4.【答案】B。解析: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是指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要完成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掌握大量的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第二個條件就是對感性材料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故本題答案選B。
5.【答案】B。解析:感性認識具有生動性、形象性、直接性的特點,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理性認識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藉助於抽象思維所獲得的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繫的反映,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具有抽象性、間接性的特點,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故本題答案選B。
相關推薦:
2020山東三支一扶考試7月公基模擬試題匯總
2020年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內容公基模擬試題(7.31)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syq60938)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