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也震!居民睡夢中被晃醒,比佛利山下竟有斷層帶!專家:大地震不可避免!

2021-01-17 旅美華裔信息直通車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官方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5日凌晨3點左右,美國加州南方發生芮氏4.0級地震,深度10.1公裡,震央位於特拉布科峽谷(Trabuco Canyon, CA)東北方13公裡。





另外,本月23日阿拉斯加灣附近(北緯55.96度,西經149.13度)也曾發生芮氏7.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美國政府一度發出海嘯警報。

科學家警告說,由於地球自轉的輕微變化,未來地球地震的頻率可能會更加明顯



在華人的微信群裡,2點09分發生的地震,2點10分就有人詢問是否發生地震了。住在奇諾崗的華裔Annie表示,今天凌晨突然感覺到床在晃動,然後聽到走廊裡樓梯好像有人上下跑動的聲音,幾秒鐘就停止了,當時嚇了一跳,幸好很快就過去了,家裡並沒有什麼損失。


另一位住在羅蘭崗的陳先生家裡損失就大了,摞了一層碗放在壁櫥邊上,沒想到地震把碗震下來了,全部摔碎了。「當時是被碗摔碎的聲音嚇醒的,開始還以為家裡遭賊了,後來豎起耳朵聽了幾分鐘,也沒有其他響聲,看手機才知道是地震了。」


比佛利山是明星的聚居地,也是很多高檔奢侈品專賣店的聚居地。但24日,加州地質調查所(CAGIS)公布最新數據卻顯示,在人口密集、車水馬龍的比佛利山、世紀市與聖塔蒙尼卡地底下,竟然有一條聖塔蒙尼卡地震斷層帶(Santa Monica fault),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極高。此前洛杉磯東區的聖伯納汀諾谷社區學院因為在地震斷層帶上,拆掉了七棟樓宇。但比佛利山寸土寸金,建築密集,未來該市如何應對將成為頭痛的問題



加州地質調查所公布的最新地圖上,比佛利山的Rodeo Drive以及比佛利山知名的購物中心正好處於斷層上。這條名為聖塔蒙尼卡斷層區(Santa Monica Fault Zone)從比佛利山最核心通過。而去年的地圖斷層地圖則顯示到比佛利山西側即結束。但最新的地圖卻顯示斷層一直延伸到了該市最核心的「黃金三角地」,即Santa Monica大道和Wilshire大道等沿線。



Santa Monica大道是知名的購物區,但現在這條街地下卻幾乎都是斷層,一直延伸到世紀城(Century city)以及洛杉磯加大(UCLA)所在的西木區(Westwood)。專家表示,這條地震斷層帶很可能會導致芮氏規模七的大地震,而該斷層帶上次發生地震是1000至1300年前。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加州政府一直關注貫穿加州的Alquist-Priolo Earthquake斷層帶區。在這個斷層上會限制土地開發。而房地產所有者也被要求聘僱地質學家確定新建築或翻修工程不會直接建在斷層上。


比佛利山購物中心有全國最貴的零售商在這裡營業,並且已經開發了很多商用大樓和中等高度的辦公樓。但現在不清楚該市是否拒絕了新的營建開發申請。在比佛利山經營一家起司店的民眾表示,大家都很害怕地震,現在得知這裡處於地震帶上,更是非常害怕。直接建在斷層上的房屋將會面臨倒塌的危險。



(斷層與地震風險。)


加州地質調查所地質學家Tim Dawson表示,1971年的Sylmar地震和2014年的Napa地震都表明,建在地震斷層帶上的房子受損嚴重,有的直接倒塌。而距離斷裂帶僅幾百呎的房子,損失要小很多。越高的房子,風險越大。尤其是不能將消防站、醫院或學校建在斷層帶上。


由於斷層帶的關係,當局甚至要求拆除建在斷層帶上的建築。2000年左右,由於房屋修建在了San Jacinto斷層帶上,聖伯納汀諾谷學院因此拆除了七幢建築,1991年,洛杉磯西南學院也因為房屋建在Newport-Inglewood斷層帶上而拆除兩幢房屋。


開發商面對加州地質調查所陸續公布的地震斷層地圖,也採取因應措施,避免新建築建在斷裂帶上。在信號山(Singal Hills),開發商小心翼翼地避開了斷層帶,但修建小公園或健行步道卻不受此限。


更令人擔心的是,Santa Monica斷層帶和其他斷層帶是相連的,尤其是連接Raymond斷層帶,這條斷層帶一直延伸到巴沙迪那和華人聚居的聖蓋博谷,還連結了Hollywood斷層帶,而且這三條斷層帶有可能同時「抖起來」,將造成橫貫南加的大地震。


不過幸運的是,這「斷層帶三兄弟」的活動烈度遠低於他們的「大哥」,即南加最知名的San Andreas斷層帶。這條斷層帶每年的移動速度大約為25至34毫米,比三兄弟快得多。這意味著,如果San Andreas斷層帶會導致每100至200年發生一次的大地震,那麼這三兄弟可能每1000年才帶來一次大地震。


最新消息儘管令人震驚,但它並不意味著比佛利山很快就會出現地震。斷層每年移動1-2毫米,很可能數千年發生一次地震。


但美國地質勘探局警告,加州大地震的風險還是急劇上升。專家說,今後30年發生八級以上大地震的風險從4.7%上升到7.0%。


南加州地震中心主任、研究報告作者喬丹(Tom Jordan)說,幸運的是過去一個世紀,加州處於地震活動較低時期。但我們知道構造力量正在上緊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發條,大地震不可避免

相關焦點

  • 成貴鐵路部分班列因地震晚點停運是怎麼回事 網友:在睡夢中被震醒來
    天氣網訊,今天(13日)上午,關於四川宜賓市珙縣4.1級地震的新聞登上熱搜,受地震的影響,成貴鐵路部分班列因地震晚點停運。據了解,11月13日凌晨3點18分,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發生4.1級地震。地震過後,不少網友表示在睡夢中被震醒來。
  • 加州發布地震預警, 南加或遭強震襲擊 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恐被激活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次群震發生在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末端以南地區,是加州最複雜地震帶之一,此區包含一個斷層網,科學家們擔心有一天該斷層網會觸發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發生大地震。聖安德烈亞斯斷層自從1680年以來就沒有發生過斷裂,至今已有約330年了。這個地區通常平均150-200年就會發生一次大地震,因此專家們認為,這個地區早該發生大地震了。
  • 臺灣地震廈門民眾百態:打赤膊穿睡衣衝下樓
    南投三次地震  1  9·21大地震是20世紀末期臺灣最大的地震,位於南投縣集集鎮,車籠埔斷層上面。震源深度8000米,芮氏規模達7.6。此次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千米的破裂帶。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死亡(含失蹤)人數為2378人。
  • 日本歧阜縣一天地震30多次:居民睡夢中被震醒 聽到巨大轟鳴聲
    歧阜縣飛騨地區連續發生地震(weather news電視臺)【海外網5月19日編譯報導】據日本信越放送報導,當地時間19日凌晨2時至17時,日本歧阜縣飛騨地區已發生超過30次有感地震,最大一起震級芮氏5.3級,震源深度10公裡。
  • 今天凌晨,東川再發地震!有人睡夢中被晃醒,有人毫無感覺
    昆明市東川區發生4.2級地震 嵩明震感強烈 網友:床都在搖時隔2天今天(7月11日)5時3分東川再次發生2.8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0-07-11 05:03:32在東川(北緯25.98度,東經103.12度)發生2.8級地震。
  • 加州又發生地震,查詢自己是否處在地震帶!隨時發生7.5級強震!
    震感明顯,許多居民在睡夢中被驚醒。截止目前沒有收到任何損害報告。在4月5日,聖巴巴拉郡的海峽群島曾發生5.3 級地震。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學家Egill Hauksson說,星期二的地震發生在聖安地列斯斷層帶的一部分地區,該斷層帶以較小的地震和較大的地震而聞名。它被稱為「San Gorgonio結」,因為聖安地列斯斷層從西北至東南方向,有很多小斷層相交。
  • 南加華人區多在地震帶
    南加州和聯邦政府部門本月兩度在長堤和洛杉磯舉行地震演習和專題研習,對於南加州面臨的「可能會在百年之內發生,也可能在下一秒發生」的地震,最新研究預測顯示,華人聚居的拉朋地-惠提爾斷層及附近城市,一旦發生地震,將是南加州地震受創最嚴重地區。
  • 南加「震」驚 6.4強震 20年最大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指出,震央位於洛杉磯東北部182公裡附近的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靠近裡奇雷斯特市。美國地質調查所的地球物理學家保羅卡魯索說,這次地震為自1994年北嶺(Northridge)地震以來,南加州最大的地震。
  • Science: 三維斷層結構控制震群的動態發展
    考慮到大地震和小地震的發生頻度不同,理解斷層帶地震的發生發展過程可以通過對破壞性大地震的時空破裂過程研究,以及中小地震序列的時空演化過程開展高解析度探測等途徑加以實現。通常認為,斷層的結構會控制地震破裂的起始、傳播和停止,且斷層形態在地下淺部比深部更複雜。但科學家對地下斷層結構的探究比較困難,雖可通過鑽井等方式直接觀測斷層的物性特徵,但空間採樣非常有限。
  • 移民生活 2020第一天,整個加州就被震醒了!灣區、LA雙雙地震
    2020年1月1日早北加灣區地震,3小時後,南加洛杉磯也有了更明顯的震感。北加地震最新情況:地震時間:當地時間1月1日周三晚上,11點16分地震級別:芮氏3.9級地震震中位置:震中距Morgan Hill 摩根山市中心約6英裡,距聖何塞最南端約11英裡。震感範圍:摩根山和南聖何塞震感較為強烈。
  • 美國舊金山大地震在所難免?地下斷層成定時炸彈,威脅700萬人!
    世界上最著名的地質活動帶當屬環太平洋地區,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從北美洲一直延伸到亞洲的印度尼西亞,環繞整個太平洋。在這條地震帶上,發生過許多著名的大地震。儘管聖安地列斯斷層可能更被人所知,但USGS警告稱,海沃德斷層是美國最活躍且最危險的斷層之一。在過去的1900年裡,海沃德大約每100 - 220年發生一次重大破壞性地震,最後一次較大地震是1868年的6.8級地震。地質專家認為,鑑於其歷史上臭名昭彰的地震歷史,這意味著加州目前的破壞性地震可能在任何時間到來。
  • 也說郯城地震|蕞爾彈丸之邑,久被凋敝
    然後這片土地就像是一隻水晶玻璃球,被一隻看不見的手用力搖晃,非得把裡面的物件都晃起來看它們再落下。睡夢中的人們也被這隻看不見的手搖醒,屋子裡面的桌案、擺設的各色家什一一傾覆,頭頂上的屋架更是讓人後背出汗,發出讓人牙酸的磋磨吱呀之聲,空氣裡面也全是各處揚起的土灰。
  • 澳洲遭遇7.2級大地震!CBD緊急疏散!居民慌亂逃竄,最近全球都在震?
    目前,沒有任何新聞報導稱,這一次地震有人員傷亡出現。一位名叫Domenic Fracaro的男士回憶地震發生時的場景:「我還以為有噴氣式飛機從我家房頂上飛過,直到我的妻子告訴我地震了,我們才一起跑出了房子。」
  • 江蘇如東海域10天2次地震 專家稱非大震前兆
    10天後,這個地域再次發生地震,震級驚人一致:3.8級,只是,這次距離海岸線更近了一些,深度更淺了一些。由於這次地震震中和南京市相去較遠,所以,南京沒有震感。而震中距離上海市中心僅132公裡,所以,上海部分高樓市民有震感。就江蘇而言,南通、蘇州的市民都有震感。而網絡上,網友們也「炸開鍋」了。「我們公司的人也都說感覺到明顯晃了一下。我屁股明顯晃了3下,嚇死我了!
  • 八進老北川地震遺址的專家:房子必須抗震,斷層必須遠離
    他認為,必須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城市規劃必須遠離地震斷層;需要提升應急設施和指揮機構建築抵抗極端地震事件的能力;對大震巨災孕育發生演化機理的研究亟待加強。房子必須提高抗震能力高孟潭在回憶中寫道:「步入老北川地震遺址,一片片廢墟映入眼帘,很多人長眠於此。一座矗立於廢墟裡的墓碑非常醒目。」
  • 洛杉磯港驚現地下斷層,可引發最強地震!
    南加州民眾已經被地震專家經常提醒大地震快來臨而惶惶不安,如今他們又來「嚇人」說,洛杉磯港海邊地下有個沉睡已久的斷層看來已經睡醒
  • 加州這裡突發地震,華人聚集區震感明顯!專家警告更驚心
    周五深夜11點38分,一場裡氏4.5級地震毫無徵兆的襲擊了南加地區,震源深度為17.6千米,不少洛杉磯居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動,由於震中正處在華人聚集區,一時間朋友圈被各種地震消息刷爆。01小震怡情?同時地震專家Lucy Jones博士表示,這次地震與發生在1987年Whittier-Narrows地震區域相當,但當時震級為芮氏5.9級,造成了3人死亡,這次規模要小很多。不過她同時警告,這次地震或是大地震的前兆!
  • 清晨被震醒!震!震!震!加州大地震,專家預言要成真?
    上個月18號,舊金山就剛發生了一場地震。當時專家就提醒,應該隨時注意,它們可能是一種預兆,時刻在提醒我們,發生大地震的概率正在一步步上升。而生活君再把時間線往互推,發現在今年1月4日舊金山灣區也發生過一場4.5級地震。不久前,《每日郵報》也發生過讓不少華人後怕的新聞,新聞說美國紐約市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隨時遭遇百年一遇的大地震。
  • 福建莆田福州交界4.8級地震 兩月震7次網友稱習慣了
    圖片說明:今日06時23分福建莆田福州交界發生4.8級地震。  東方網記者毛麗君9月4日報導: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日06時23分在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福州市永泰縣交界(北緯25.6度,東經118.8度)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統計,這是兩個月來莆田仙遊發生的第7次地震,被震醒的網友們紛紛表示此次震感明顯,然而對於啟動了「地震模式」的仙遊,不少網友顯得很淡定,甚至有網友表示「我已經習慣了!」
  • 長寧地震多地有震感,居民:床晃時以為是自己「太胖了」
    大家都下樓了,甚至有人沒有穿衣服裹著被子就下來了。」地震發生後,有重慶市民裹著被子跑的大街上避險。受訪者供圖趙戩告訴新京報記者,地震發生時自己正在睡覺,起初以為是自己太胖了,換姿勢把床搖動了起來,但一看新聞才知道,是四川發生地震了。家住成都的吳佳下午10時59分在朋友圈說,「又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