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知道的人不多吧?知道白蠟是從一種叫白蠟樹的樹上取下來的人更少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白蠟跟白蠟樹吧。
白蠟的用途極為廣泛,是重要的軍工業、機電等製造業重要的原料,同時又可用於高檔的生物醫藥、保健食品、天然化妝品、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新興領域,所以說白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
白蠟,是由一種叫白蠟蟲的昆蟲在白蠟樹上分泌的蠟質,它具有熔點較高,顏色潔白,等等優點是我國的特產之一,其中懷化芷江產的白蠟又稱「中國臘」。
白蠟樹除了能結成白蠟以外,這種樹的本身也是很好的一種木材,它木材堅韌,很耐水溼,可製作成家具、農具、膠合板等等,枝條可編成筐,或者其他漂亮的工藝品。樹皮可入藥,又被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藥。
湖南芷江是全國有名的「白蠟之鄉」,全國其他地方也有產白蠟,但是只有芷江白蠟的歷史最為悠久,質量最為上乘,也只有芷江產的白蠟能被稱為「中國臘」。芷江全縣目前有森林面積1800 多畝,每年白蠟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
白蠟,它外觀亮似水晶,潔白如雪花,故稱之為「八月雪」。在每年的農曆八月間,芷江侗鄉那一片一片白茫茫的蠟林,仿佛會把你帶入雪的世界,這美不勝收的景色會讓你有種進入北國雪霜的感覺。
芷江白蠟的由來其實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自古以來,芷江只產白蠟,但是沒有「白蠟蟲子」,那怎麼辦呢?聰明的侗寨人在每年的春季就會遠赴貴州去進「白蠟蟲」。
相傳芷江城外有座山,名叫花山寨,山下有一個名叫玉貞的美麗侗族姑娘,她與名叫白郎的男子結婚後,過著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有一年,天氣久旱不雨,導致很多田地裡的秧苗都快乾枯了。這時聽貴州逃荒過來的人說:有一條孽龍在湟水河的上遊把水的源頭給堵死了。聽到這個消息的白郎誓死要為民除害,把孽龍給殺了。於是他立馬叫上一名好友——東子,連夜趕到飛龍洞,找到了飛龍,他倆勇敢的跟可惡的孽龍搏鬥了好幾個回合,最後白郎丟出一把明晃晃,鋒利無比的飛叉擊中了龍的頸部,孽龍在作最後的垂死掙扎時,用它那大大的尾巴將受傷的白郎彈到空中,又重重地落在旁邊一棵樹上,血濺樹林。當場孽龍就死了,勇敢的白狼也就壯烈的死去了。
當地善良的父老鄉親得到消息後。從四面八方趕來,把為民除害的白郎遺體按照當地最高規格給下葬了。正在下葬的那天人們看到了當時沾滿鮮血的樹上,凝結出了無數個豆子般大小紅色的硬殼,裡面還住著很多鮮紅色的大蟲子。人們便把它稱為「白郎蟲」。
當跟白郎一起去殺孽龍的東子帶著白郎的弓箭,以及飛叉和粘滿鮮血的花荷包急忙趕回花山寨時,卻發現玉貞也死了。隨後打聽原因才知道:原來正是在白郎不在家這段時間,財主的兒子看上了玉貞,想搶她做姨太太。玉貞誓死不從,最後跳崖自盡了。有情有意的東子趕到玉貞的墳地,把白郎的花荷包掛在玉貞的墳頭。輕搖樹枝,便出花荷包裡飛出無數的「白狼蟲子」,這些蟲子爬過的樹葉樹幹上頓時就結出了銀光閃閃的白蠟……直到現在的每年清明節前夕,成群結隊的芷江人便前往貴州給白郎掃墓,順便帶回了白郎蟲。由於天長日久,人們漸漸的就把「白郎蟲」也稱之為「白蠟蟲」。
這就是民間傳說白蠟的由來,雖然故事的真實性現在無法考證,但是每年去貴州進白蠟蟲還是事實。據有關部門檢測,芷江白蠟的各項指標均高於林業部所頒布的米心蠟標準。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大型媒體都曾對芷江白蠟作了專題報導,外國也有很多學者曾經想向中國索取白蠟的資料,芷江出產的白蠟,由此得名,在國際上稱為「中國蠟」,它的優質質量一再贏得了顧客的好評,芷江白蠟的大名也聞名四海,產品遠銷國外。
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目前芷江白蠟的種植面積還是有限,非常希望有志之士能大力開發推廣芷江白蠟,讓更多的人認識芷江白蠟,也讓白蠟能造福更多人群。好了,今天的這個白蠟話題就聊到這裡了,如果你也對農村的生活感興趣,你也喜歡了解農村的奇聞異事請給我一個免費的關注,也歡迎大家把你想說的話留在評論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