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經》中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就當下而言,大家都有聽過靠「顏值」吃飯這麼一句話。但「顏值」從何而來?一個好的相貌如何而來?我們自己能夠控制嗎?對於相貌的變化,我們亦是很難做到「自我」控制,但卻並不是沒有辦法「控制」。
在佛教之中,關於「佛」想必大家或多或少皆有了解。其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那麼佛的三十二相,如何而來呢?這亦是跟佛的「修行」息息相關。在經藏之中我們既已知道「相由心生」那麼這「相」亦能自我控制,其也就能越長越漂亮。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夠越長越漂亮呢?佛教認為,這幾種人的相貌,會越長越漂亮,看看有你嗎?
一、心存「慈悲」之人。
心存「慈悲」之人,相貌亦是會越長越漂亮的一種人之一。佛有三十二莊嚴相,這大家都知道,其慈悲亦是佛三十二相的來源之一。但佛之慈悲,亦是我們需要達到的一個界。亦如經云:「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
一個擁有慈悲之心的人,不管當下相貌如何,其定會因為這「慈悲心」而變得越來越漂亮。為何?因為擁有慈悲之心的人,亦是懂得幫助他人,看不得他人受苦。這種行為不僅會讓外在相貌變得越來越漂亮,其內在而言亦是「最為漂亮」。
二、心中「清淨」之人。
在佛教之中,「清淨」亦是「清淨心」。其意指的是滅除內心之邪曲,遠離汙穢不淨,使之清白淨潔。一個沒有邪思邪念之人,其相貌亦會越來越漂亮。
這就好比,一個常生邪念之人,因為常生邪念,總會因為這邪念做出種種錯事,煩惱重重,從而導致「外相」生出種種變化。但一個沒有邪念,不生邪思邪念之人,往往煩惱將會更少。其在「外相」來說,亦會越來越漂亮。
三、常行「供養」之人。
在佛教之中有諸供養,如大家熟悉的「供花、供燈、供果、供水」等等。在諸多供養之中,其每一種供養皆有相對應的「功德利益」。如供水,亦是讓我們心中「清淨無染」。如供油,亦是讓我們相貌莊嚴、眼睛明亮美好。所以一個懂得常行諸「供養」之人,其相貌亦會變得越來越莊嚴,漂亮。
四、不執「外相」之人。
不執「外相」之人,什麼是「外相」?這外相,亦分很多,但今天所說的亦是「相貌」。一個不執著相貌之人,亦是會越來越漂亮的人之一。
為什麼說不執著「外相」就會越來越漂亮?因為這類人「心善」,不管你說他醜,還是說他漂亮,皆不會執著於其中。因為他們知道,外在的「相貌」永遠沒有「內在」的美好,內在的「善」才是外在的根本。正所謂「相由心生」,你內心邪惡,其外在相貌就算在漂亮,亦會有體現「邪惡」的一面。但內心「善」者,不管外在如何醜陋,如何不堪,其體現出來的永遠都是「善」的一面。
佛教講因果,一切的一切皆有因果,其「外相」亦是體現因果的一種。這就好比,有的人因常行「供養」越變越漂亮,而有的人因「常行邪行」,從而越變越醜陋。不管是越變越漂亮,還是越變越醜陋,其心中的「善」切記,勿忘!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