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品取樣的試紙分別放置6小時至24小時後,並無明顯的微生物反應出現 本版圖片由華商報記者 葉原 攝
實驗用大腸桿菌與大腸菌群試紙,將飲品取樣後放在無菌恆溫箱中
嚴冬,一杯溫熱的橙汁或咖啡,會帶給我們溫暖,而一到這個季節,保溫杯很受歡迎。但你用的保溫杯安全嗎?用保溫杯裝著的飲品能保質多長時間?日常生活中,到底用哪種材質的杯子喝水最安全?近日,華商報記者採訪相關部門的專家,並進行了實驗,為你揭開保溫杯的秘密。
降溫了 保溫杯銷售火爆
華商報記者走訪西安幾家大型超市發現,不鏽鋼保溫杯、保溫壺已被擺在貨架的最顯眼處,價格從一二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而在一些微信、淘寶店,海外代購保溫杯的生意也特別火爆,這些保溫杯的價格在三四百元。
在城東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市民們不僅能找到各式各樣的保溫杯,若單位訂購,還可以在杯身印上文字,作為禮品。在一家攤位前,華商報記者問起保溫杯的質量時,商販拍著胸脯保證:「不管便宜的還是貴的,都能保溫5小時以上。」
昨日,西安一位質監部門的專家表示,在以往對保溫杯的檢測中發現,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保溫杯,在飲水安全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主要差別就在保溫性能上。價格昂貴的保溫杯保溫性能會更好一些,有時一整天水還是熱的;而便宜的保溫杯,可能一小時後水就涼了,達不到相應的保溫效果。
網傳不鏽鋼好壞的判斷方法靠譜嗎?
不鏽鋼材質的杯子該如何鑑別?網上流傳幾種方法,有人說可以用磁鐵識別不鏽鋼製品優劣,也有人說可以用滴檸檬汁的方式鑑別。
網帖中說:「若磁性很強,幾乎可以判定是純鐵的,而鐵產品又這麼亮,說明是電鍍產品。真正的不鏽鋼產品也含鐵,但因鐵含量較低,加上經表面處理鍍膜以後,會有強烈的阻止磁鐵的特性。」
對此,金屬材料的從業者屈少勃表示,用磁鐵鑑定不鏽鋼的方法並不靠譜,因為不鏽鋼的種類分很多種,有的不鏽鋼有磁性,有的沒有,並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為,有磁性的不鏽鋼不好,沒有磁性的就都好。
網帖中也說道:「檸檬也能輕鬆識別不鏽鋼製品優劣。把檸檬汁滴在不鏽鋼製品中,十幾分鐘後擦乾檸檬汁,如果在不鏽鋼表面留下明顯痕跡,就說明質量不佳。」
對此屈少勃表示,如果連檸檬酸都能腐蝕的不鏽鋼,說明根本就不是不鏽鋼。因為不鏽鋼是耐強酸的,不會輕易被腐蝕。
實驗過程
實驗一
28元的保溫杯塗上檸檬汁,擦拭後留下痕跡
網傳用檸檬汁鑑別保溫杯內膽不鏽鋼質量的好壞有效嗎?
昨日,華商報記者買了三種不鏽鋼製品,分別是4.5元的不鏽鋼圓盤、28元不鏽鋼內膽保溫杯和價值400多元的品牌不鏽鋼內膽保溫杯。將檸檬汁分別滴在不鏽鋼表面,放置15分鐘後,擦拭檸檬汁,結果顯示,不鏽鋼圓盤和價值400多元的品牌保溫杯均可擦拭乾淨,而價值28元的保溫杯內膽擦拭後仍有明顯痕跡。
實驗二
保溫杯攜帶熱飲6小時不變質
冬天來了,有家長外出會給孩子帶一杯熱牛奶。那麼長時間裝在保溫杯裡的飲品是否會變質?再喝是否安全?就此,華商報記者進行了實驗。
實驗目的:檢測飲品在保溫杯中放置6小時後是否會滋生細菌
實驗地點:西安營養學會生活實驗室
實驗時間:11月24日、25日
實驗顧問:西安營養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營養師王勇健
實驗指導老師:西安營養學會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張嫿
實驗人員:西安營養學會營養師李奇璋
實驗材料:
4種常喝飲品:嬰兒奶粉、咖啡、橙汁和白開水
400多元的品牌保溫杯
實驗步驟:
一、11月24日上午10時許,將煮沸的白開水和橙汁分別裝入保溫杯;將用開水衝泡的嬰兒奶粉和咖啡分別裝入保溫杯。
二、對四種飲品進行初始測試,檢測其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大腸菌群。整個實驗過程為無菌操作。從保溫杯中吸取1毫升液體,均勻地滴在大腸桿菌/大腸菌群測試片上,放入37℃恆溫培養箱中,培養24小時。11月24日下午4時許,對放置了6小時的四種飲品,用相同的方法,再次進行檢測。為檢測該實驗過程是否被汙染,另取一張測試片,滴加1毫升無菌水,作為空白對照。
三、培養結束後,將測試片取出,觀察大腸桿菌/大腸菌群生長數目。由於測試片中本身含有無色色素,該色素會與大腸桿菌或大腸菌群發生反應,顯示出不同顏色。如果液體樣本中含有此類細菌,那麼就會顯示相應的顏色。結果顯示,空白對照測試片無顏色產生,表明在實驗中沒受到大腸桿菌/大腸菌群汙染。
四種初始飲品的測試片均無顏色產生,表明該初始飲品中無大腸桿菌/大腸菌群。放置6小時的四種飲品測試片也無顏色反應,表明其中也無大腸桿菌/大腸菌群。(由於咖啡顏色較深,可能會掩蓋顏色反應所表現出來的顏色)
實驗結論:
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剛裝入的四種飲品,還是在保溫杯裡放置了6小時的飲品,均未檢出大腸桿菌/大腸菌群。營養師李奇璋說,由於加熱煮沸本身就是一個殺菌的過程,而且保溫杯密封性和保溫效果都較好,所以四種飲品長時間處於一種高溫密封的狀態下。在這種條件下,大腸桿菌/大腸菌群是無法滋生並存活的。有了煮沸、保溫、密封這三重保障,即使放置6小時,保溫杯裡的水依然可以飲用。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想要飲品不被汙染首先盛裝的器皿必須殺菌消毒,並且氣密性要好。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趙瑞利 採寫
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