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轉型成網紅
滿天星鬥看百寶
網易娛樂1月15日報導 「肚子裡全是故事」的大克鼎、把「世界戴在身上」的玉組佩、「我們不一樣」的三星堆青銅人像、「肌肉萌」的陶鷹鼎......一件件原本高冷的文物,在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展現出了極具現代感和網感的氣質,成功轉型「網紅」,更因其所散發出的自信,俘獲眾多文博粉。而《如果國寶會說話》本身也因其「短小精煉有內涵」的微紀錄形式,或懸疑、或歡脫、或賣萌的花式風格收穫眾多「來電」。
一刷不夠,二刷來湊,該片霸氣承包央視紀錄頻道八點檔,再次引爆「查收國寶留言」潮。目前,《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的二輪播出將於1月15日收官。網友期待第二季的聲音已經愈來愈大:「Emmmm......像人頭壺一樣賣個萌,播出的時間會不會早一點」,「你看我也有陶鷹鼎的胖胖腿,能?能追上導演讓第二季快點播出」,「我要是能看懂玉版玉龜的信息,我就能算出第二季的播出時間了」。網友將文物的特點和紀錄片文案運用到日常的語言中,讓人感受到曾經高冷的文物,已走下神壇,成為我們身邊溫暖的朋友。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走的第一天、第二天......你會想它嗎?
《如果國寶會說話》火了!它的成功離不開強大的宣傳推廣。該片宣推總策劃、有「紀錄片金牌推手」之稱的央視紀錄頻道宣介組製片人李豔峰,率領團隊全面利用線上線下互動模式,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無縫結合,運用先進的科技呈現手法,結合最新設計構念,通過融媒體產品旨在呈現「讓文物活起來」。如此創新的宣傳方式,更獲得諸多觀眾的好評:「官方賣萌,最為致命,央視爸爸這一波宣傳無論是海報、文案、純享版視頻等等,都刷新了我對紀錄片的看法,期待能獲得同款文物周邊!」
李豔峰說:「文化自信不只是一句口號、一個理論名詞,有其深厚根基,也可以真正踐行。」在此宗旨下,她領導的宣推團隊設計了一系列與文物對話的地鐵現場互動。試想,在人潮湧動的地鐵站,在等候的間隙與國寶親密互動,感受來自千年前的問候,面對活起來的文物,你想和它說什麼?當踏上駛向目的地的列車,靜享一方天地,望向窗外轉瞬即逝的景象,你是否會聯想到那些文物的前世今生?未知的前方等待你的又是什麼?這種融匯古今的設計,受到地鐵乘客的高度關注,引發他們對紀錄片的追捧,都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