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是一種以缺席為特徵的虛無。它不僅僅是一種不存在;它也可能是我們通常期望的一些存在。
要理解任何事物,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認為的,我們必須理解它不是什麼。古希臘人說要理解物質,我們必須理解 "虛空",或物質的不存在。在公元前五世紀,留基伯認為如果沒有虛空,就不會有運動,因為沒有空的空間供物質運動。未滿,更多是意識的表現。所有的未滿,都是存在和不存在的證明。
如果沒有人聽見一棵樹的倒下,那它究竟發出聲音了嗎。
克萊因瓶的秘密
世界上有一種所有海洋的水都填不滿的瓶子叫克萊因瓶。它的結構可以表述為:一個瓶子底部有一個洞,現在延長瓶子的頸部,並且扭曲地進入瓶子內部,然後和底部的洞相連接。和我們平時用來喝水的杯子不一樣,克萊因瓶沒有「邊」,它的表面不會終結。它和球面不同 ,一隻蒼蠅可以從瓶子的內部直接飛到外部而不用穿過表面,即它沒有內外之分。正是因為如此,克萊因瓶是永遠裝不滿水的。
想像自己當很寒冷的時候,用冰冷的中指觸摸嘴唇。意識存在於這種接觸中。它在這些自動變形的點上增大和膨脹,當皮膚組織摺疊在自己身上時。皮膚上的皮膚變成了有意識的。如果沒有這種摺疊,沒有自我在自身上的接觸,就不會有真正的內在感覺,沒有真正的身體形象,更沒有痛苦;我們將生活在沒有意識的狀態下,赤裸,處於消逝的邊緣。克萊因瓶是一種身份的模型。我們是歪斜的、不甚平整的、不可複製的表面的承載者;我們是意識稍縱即逝的沙漠,沒有留下任何記憶。
無花果無花
摘自《杜伊諾哀歌》
哀歌之六
無花果樹
從何時起我覺得這意味深長
你幾乎完全超越了花期
不曾炫耀
把你純粹的秘密
逐入早早決斷的果實
在無花果樹下
但無花果無花
分號
分號是矯情和過度活躍的。
分號在1494年出生於威尼斯。介於逗號和句號之間,分號最初被用作大聲朗讀時指示暫停的一種方式,例如音樂中的休止符。逗號表示最短的停頓,其後是分號,冒號和句號。
分號的未滿狀態可以讓一個句子暫時不結束,是一種慢下來、停下來和思考的方式;它比其他符號更能靜心地衡量時間,而且它能漫不經心地在任何句子中代替任何其他標記。
重構時間
我們能像行星一樣生活嗎。或者說,行星能像我們一樣生活嗎。"行星"一詞的希臘語詞源是 "流浪者"的意思。它指的是那些曾經似乎圍繞著我們旋轉的天體,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比如太陽、月亮和金星。如果我們像行星一樣生活,我們會在軌道上相遇嗎。
時間是一個維度,在這個維度中,事件可以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進行排序,還可以度量事件的持續時間,以及它們之間的間隔。時間可以被認為是現實的第四維度,描述三維空間中的事件。它不是我們可以看到,觸摸或品嘗到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衡量它的通過。
太陽東升西落,月相更替,背後蘊含的都是一種變化。變化是真實的,但時間不是。時間只是變化的反映。從變化中,我們的大腦構建了一種時間感,仿佛它是流動的。所有我們所擁有的關於時間的證據,都被編碼在靜態的配置中,我們看到或主觀體驗到的,所有這些配置合在一起,使時間看起來是線性的。
如果人生是一部電影,那時空就像DVD。DVD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即使電影裡有這些戲劇性的東西在展開。我們有一種錯覺,在任何一個時刻,過去已經發生了,未來還不存在,事情正在發生變化。但人類所意識到的只是我現在的大腦狀態。我們覺得自己有過去的唯一原因,是我們的大腦裡有記憶。
我們的時間感似乎源於人類進化的產物,它不是純粹的自動或先天的過程,而是一種複雜的活動,隨著我們的成長而發展並積極地學習。據我們所知,人類是唯一有意識地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以及我們自身無常和死亡的動物,並且擁有過去的意識,而不僅僅是純粹的本能和行為調節。
而就宇宙而言,時間是一個開始,起點是137.99億年前的大爆炸發生。曾看到過關於時間起源的一種說法是,如果它無限地向後延伸,則夜空將充滿來自較舊恆星的光。
時間會結束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未知的。如果宇宙永遠擴展,時間將會繼續。如果發生新的「大爆炸」,我們的時間表將結束,而新的時間表將開始。在粒子物理實驗中,隨機粒子是由真空產生的,因此宇宙似乎不可能變成靜態或永恆的。只有時間證明一切。
時間的狀態是未滿的,因為人類持續地,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改變它的存在。
燈亮著
燈一直亮著
火在燃燒
火一直在燃燒
一月未滿
All images © 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