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無需模板,用刷子在牆上直接寫出的字,就如同噴繪印刷一般。安徽合肥蜀山區的任士民,因為這個「絕活」,最近在「網上」火了。網友們紛紛點讚他是「行走的印表機」。
記者見到任士民的時候,他正在合肥市欄杆集鎮胡大郢村的村民廣場上寫字。
合肥市蜀山區居民 任士民:我現在應該寫正的左邊一筆了,往豎,豎寫了。這個筆拐彎你看,手不動以這個為支撐點,一轉就過來了。……主要是手穩就可以了。
不到20分鐘,行楷、黑體、綜藝體等不同字體匯聚的字就寫好了。
大郢村村民 陳芬:看著不像寫的,就看著像印的,剛看他們寫出來,其實挺佩服的。
任士民說,自己能練就這樣的功夫,一是因為喜愛,二是堅持。從小上學的時候他就喜歡寫字,如今每天堅持練字的習慣,已經保持了有三四十年。平時逛書店,買的最多的也是字帖,家裡各種字體的書寫教材書籍有不下數百本。
合肥市蜀山區居民 任士民:紙面上是把字寫好的基礎,那才是真正的硬功夫,這是在基礎的基礎上把體現出來。
和在紙上寫字不同,到牆上寫字,等於是把平面變成了立面,控筆用墨是關鍵。
合肥市蜀山區居民 任士民:你看我一天寫下來,肩膀到時疼的,始終胳膊是這個姿勢, 這些東西都是在邊工作邊總結邊學習的。
因為寫一手好字,任師傅慢慢有了名氣,附近的十裡八鄉甚至是其他地市,都會邀請他承擔寫文化牆標語的工作。
最近,任師傅的兒子給他註冊了網絡帳號,把他寫字的這些視頻發在了網上,很快被大量網友轉發、點讚,還親切地叫這位合肥大叔為「行走的印表機」。
合肥市蜀山區居民 任士民:這是粉絲對我的美稱,也是對我的鼓勵,正因為他們的鼓勵,我越有動力去把這個字寫好,要對得起大家的稱呼。
不過任師傅說,比起被網友送的稱號,他更喜歡「城市美容師」的稱號。今後,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就會繼續寫下去。
合肥市蜀山區居民 任士民:不但美化了鄉村而且豐富了農村的精神生活。感覺到為鄉村建設能貢獻一點微薄之力,感覺這是我很欣慰的事情。
(總臺央視記者 彭德全 李屹 李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