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件皮殼包漿製作答疑解難

2020-12-05 蝕刻與仿古

常見的黃銅件,包括黃銅工藝品擺件、把玩件、銅香爐、銅雕塑等往往需要著色處理,所謂著色處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皮殼包漿的製作過程。在製作過程和工藝上,有幾個常見的問題在此回答一下,以解答朋友們的疑問。

一,目前的著色工藝有哪些類型?

目前流行的工藝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傳統的浸泡著色,二就是比較流行的高溫熱著色。傳統的浸泡著色,一般以常溫溶液為主,銅件經過預處理後直接進行浸泡處理,常見的顏色有黃色、褐色、棕色、藍綠、黑色等系列。高溫熱著色工藝則是在高溫下使藥水和銅體發生化學反應或者化學沉積形成顏色膜層。通常使用的藥水有硝酸鹽、硫化物等。以硝酸鹽為例,使用最多的就是硝酸鐵溶液,具體工藝就是使用火槍加熱銅件,邊烘烤邊噴塗硝酸鐵溶液,在高溫下硝酸鐵發生分解生成鐵的氧化物,沉積在銅體表面,根據藥水濃度的不同和噴塗遍數的多少,可以形成黃色、紅色、棕紅等諸多的顏色。除了使用各種化工藥水,也有直接使用顏料進行著色的。總之熱著色相對傳統浸泡著色來說,顏色鮮豔,晶瑩剔透,顏色穩定性強。經過最近十幾年的發展,熱著色工藝擁有了一大批的擁躉和從業人員。

二,使用傳統浸泡著色,為什麼往往進行電鍍紫銅的處理?

電鍍紫銅屬於著色工藝中的前處理環節,之所以進行電鍍處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黃銅件在鑄造過程中,容易形成鑄造缺陷,比如砂眼、裂紋等,所以就促進了修補工藝的產生,修補時可以採用銅焊修補、焊錫修補等多種方法。修補後如果直接進行著色處理的話,由於修補處的材質與銅體本身的材質成分差別較大,所以著色後會形成顏色差異,產生花斑等缺陷,所以為了使銅體表面的著色顏色一致,就很有必要在銅體表面電鍍一層紫銅,電鍍後顏色均勻一致,徹底避免了顏色不統一的弊端。第二個原因就是相對黃銅材質來說,紫銅底胎更容易著色,其著色後的顏色也更加紅潤厚重,所以即使黃銅銅器沒有鑄造缺陷,往往也要進行電鍍紫銅的處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證了著色後皮殼更加好看。

三,製作皮殼包漿周期多長時間?

製作周期的長短,取決於具體的製作工藝,一般說來,傳統浸泡著色適合批量生產,浸泡處理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內,個別顏色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有的皮殼效果甚至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熱著色工藝來說,不適合批量化集中著色,只能一個個的進行製作,普通的擺件、小型香爐等一般都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對於大型的雕塑等,由於體積較大,如果採用熱著色工藝的話,往往需要幾天甚至更久的時間。著色環節完成後,還要進行打蠟、噴塗光油等後期處理。

以上是對網友們提出的幾個問題做的回覆,其他疑問今後逐一進行解答,謝謝各位朋友的信任。

相關焦點

  • 如何從古玩皮殼包漿辨真假
    查看古玩的皮殼、包漿,是鑑別古玩真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行家審視各類古董時,經常稱古董是否有包漿皮殼。  皮殼、包漿是形容古玩表面氧化、老化現象的。各類古玩都存在從新到舊的演變過程,例如瓷器在燒制完成後,瓷釉表面會產生強烈的釉光感,通常稱為賊光。從它的光感效果上看,便能夠初步認為是新品。但瓷器若是經過百年流傳,受空氣中的氧化反應以及人為的擦洗、把玩和移動、房間中的煙塵附著等都會使瓷器的釉光逐漸變舊失亮,這些表現特徵被稱為包漿。
  • 高老師古玉鑑別解析二:皮殼篇
    昨天我和大家分享了古玉鑑定方面的形制,今天我們從古玉皮殼說一下古玉皮殼的外在表現。高老師把自己的藏品結合市面上的基本皮殼認知圖文對比一一解析,給讀者及藏友一個比較直觀的古玉皮殼認知,不玩理論,只出乾貨。喜歡的朋友可以分享轉發。不同建議也可在下方留言。
  • 加工現場:一塊木那包漿皮翡翠原石,出貨天空藍翡翠手鐲,豔麗!
    這是綠水在一個加工現場看到的翡翠原石,這塊翡翠原石首先綠水看到的第一眼大致可以判斷出這是木那典型的木那包漿皮翡翠原石,皮殼整體老辣緊實,沙質細膩皮殼非常薄,上手會有一種柔滑順手感,總體來講這塊分量和手感都是挺不錯的。
  • 電子包漿是什麼梗?電子包漿是什麼意思
    網絡上出現了一個詞彙電子包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電子包漿是什麼梗呢,我們來一起看下「電子包漿」這個詞的具體含義。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包漿一詞原指古玩行業的一種專業術語,指器物由於長時間的氧化作用,其表面形成的一層富有光澤的氧化層。
  • 如何鑑別古代銅器的包漿與偽鏽
    銅器上歷史的積澱在業內被稱為「包漿」。多數經歷一定時間的古董都會形成一層「包漿」,而且時間越久「包漿」越明顯。所以選擇銅器看「鏽」並沒有錯,不過這個鏽是指「包漿」,而不是偽鏽。由於所經歷的環境和時間長短不一,包漿和仿造新鏽是有區別的。
  • 如何看待"太陽系皮殼"陰謀論?
    網上有大量關於「太陽系有一超級皮殼,人類在地球上觀測到的宇宙都是來自它的折射」,這種理論看似毫無根據,又能忽悠很多人以為人類處於地球牢籠,我們通過一定的邏輯分析解釋該現象。從網絡結果來看,這件美國向全世界都隱瞞的機密的事件,最早於2010年在:關於「太陽系皮殼的焦距」博客爆出,之後在人人,貼吧,各種論壇也被轉載過。
  • 樂高學校彩燈賀卡製作 小記者們動手動腦樂在其中
    大眾網東營1月5日訊(記者 盧建宏)1月3日,大眾網組織小記者們來到新華大廈六樓的樂高機器人培訓學校,參加了一場有意義的DIY彩燈賀卡製作活動活動現場,小記者們動手、動腦,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製作了一張閃閃發光的賀卡,送給陪伴自己的父母。  活動之前,老師們給孩子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樂高玩具和機器人,提高了小朋友們的興趣。活動之中,樂高學校的老師使用課件和投影,清晰、認真地為孩子們講解賀卡的製作原理和過程。
  • 太陽系皮殼理論是假的 鐵60已經完全消失?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可怕的太陽系皮殼理論,認為人類看到太陽系以外的都是假象,認為人類殺死了地球原住民,而我們只不過是外星人流放而來的,而且月球是人造的,用來監視地球上的「囚犯」,諸多證明這個世界存在假象,然而這個太陽系皮殼理論才是真的造謠。
  • 荒謬的太陽系皮殼理論:月球是人造、宇宙是投影!
    文\時空通訊   有一類在網絡上謬種流傳的所謂「太陽系皮殼理論」 ,完全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是一夥陰謀論者為了推銷自己的神鬼學說和外星人控制論而編造的謊言。
  • 這6種手串,上手一盤就包漿!
    有些玩家不願意等上五年、十年,希望迫切看到手串包漿變色的樣子,那盤玩君告訴你,有幾種手串,真是挺容易盤包漿的!要不要試試?椰蒂椰蒂,耐盤又易盤。一般印尼料密度大、油性大、棕眼棕線少,盤出來好看,器形加工也比較自然。椰蒂手串,不管單圈還是長串,一上手很容易盤包漿,簡直能滿足所有急性子玩家的想像。
  • 崖柏手串包漿效果圖,正確盤玩其實很簡單,快來收藏
    崖柏手串包漿之後,表面細膩油潤,更為亮澤,十分耐看,那麼應該如何盤玩呢?剛開始盤玩時看到大家分享的步驟心得,會覺得路漫漫其修遠兮,而且那麼多講究會覺得麻煩,實際上也是熟能生巧的過程,每天只是在不斷地重複。接下來就分享下如何盤玩崖柏手串,達到玻璃殼琥珀色包漿吧!
  • 菜譜:石板包漿豆腐,水煮豆腐,菠菜蝦虎餅,仔姜燜魚鰍
    石板包漿豆腐 主料:包漿豆腐 輔料:姜、蒜米、蔥花、側耳根粒 調料:鹽、糖、香醋、老抽、水豆粉 做法: 1、鍋上火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把制好的包漿豆腐下鍋,炸至豆腐定型便撈出來放石板盛器上。
  • 教你如何分析一塊南奇場口翡翠原石的皮殼,得知肉質的好壞
    就下圖這種類型的料子,皮殼特徵是非常容易辨認的,皮殼上很明顯是白色與灰色相雜布滿整個皮殼。如果皮殼上泛白的點比較均勻地分布的話,就說明切開後,底子是有很多一點一點的棉。這個我們切得多,幾乎都是一個樣。所以,這個也是一個經驗之談。如下圖,紅圈圈起來的就是泛白的點,分布較均勻的,而這些也就是棉。整塊皮殼看著還是較有油性,拿著也較壓手,這也就說明了,這塊原石的種水應該不會很差。
  • 什麼樣的順白星月菩提具有包漿的潛能和後期爆發力?
    順白料星月菩提的包漿變色,發力點並不是在前期!而是需要時間和耐心去逐漸「養」出來的,這種包漿的顏色並不會和其他品類的星月菩提一樣,盤到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不會逐漸發生變化,順白的包漿顏色大多是都是需要階段式的進階,而原生態的顏色則是會往「黴」的趨勢逐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