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生用科學儀器實驗選擇防護PM2.5口罩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京華時報製圖覃超

  新學年伊始,《北京市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意見》正式發布,突出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中小學必須有10%以上的課時是在社會大課堂中進行,並計劃在中考物理和化學中增加實驗探究考查比重……如今,《實施意見》發布已有一個多月,與之相關的學科教學陸續啟動調整和改革,北京中小學課業大變臉正在發生。

  □新政

  每周半天時間校外上課

  新學期,北京市明確要求全市中小學校各學科平均應有不低於10%的課時在社會大課堂進行。據此推算,中小學生每周須有半天時間在校外上課,走進社會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的課時如何保證?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每個學科10%的內容和時間,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時間改變,因為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改和高中課改已經打破了原本界限分明的課內和課外的邊界。「校外上課」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帶著學生離開校園到很遠的地方上課,有可能是在校園內,也有可能在周邊的社區,這些都可算作「10%課時」以內。

  《意見》發布後,將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如何安排社會大課堂的課時進行細化要求。未來,北京市中小學語文教學中10%以上的課時將在博物館、紀念館等「中小學社會大課堂」單位中進行。

  從今年起,全市中小學正式實施「一十百千工程」。該工程要求北京每個學生在中小學學習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分別走進一次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抗日戰爭紀念館;至少參加十次集體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觀看百部優秀影視作品,閱讀百本優秀圖書,學習了解百位中外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和優秀品格;在圖書館、博物館等千餘個社會資源單位培養和聘用千名課外輔導教師,邀請千名傳統文化名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進校園、進課堂。

  按照北京市教委的部署,從10月底開始,《小兵張嘎》、《嶽飛出世》等274冊連環畫將陸續配送到全市1093所小學,每所小學都將配備7套小人書,學校圖書館或閱覽室配備一套。據了解,在274冊推薦書目中,包括紅色經典題材119冊,傳統文化題材100冊,科學、歷史、童話、神話題材27冊,外國題材28冊。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10月底,第一批連環畫將免費配送到北京市各小學,市教委將為全市小學共免費配備7651套各種題材的連環畫。目前,西城已經開始為全區小學圖書室配備小人書,並嘗試將其推薦給小學生們作為必讀書目。

  □反應

  初一首開物理課

  《意見》發布後,市教委已著手修訂各學科指導意見,其中,北京初中校的化學和物理變化最大,擬在中考中增加對物理化學實驗探究成績比重。老師將帶領學生在化工廠、環保單位、汙水處理廠、科技館、天文館、高校開放實驗室等場所進行體驗、觀察和探究,加強與其他相關學科的教學整合。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室主任陶昌宏介紹,今後,物理學科教學將發生改變,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培養知識。今年起,全市新初一年級將統一開設物理活動課,通過學生小製作、小發明以及老師演示等方式帶學生走進物理學科的大門。

  據陶昌宏介紹,此前在小學有科學課,裡面涉及一些基礎物理知識。中學後,直到初二才開設物理課。「初二開設的物理課,直接就讓孩子學習阿基米德定律等定論、概念,實際上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很生澀。」同時,陶昌宏認為,以以往的課程設置來看,小學和初中之間的物理學習是「斷檔」的,現在新開設物理活動課有利於將知識銜接起來。

  據了解,物理活動課每周開設一節,各個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制定課程內容。市教委要求,物理活動課採用校內外活動結合方式,由初二初三物理老師負責授課,該課程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不能提前學習初二初三的知識。為此,北京教科院組織市級教研員對全市初中物理教師進行集中培訓,開展教學指導。目前,北京五中分校、94中學已提前開始試點探索。

  博物館開出課程表

  今後,將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把課堂搬到博物館、科技館等校外場所。目前,全市參與社會大課堂的市級資源單位有500多家,區級的資源單位有700多家。為了讓社會大課堂活動真正有實效,不是「走馬觀花」、「春遊秋遊」,實現豐富的資源與學校課程結合,市教委遴選了北京市資源比較豐富的100家單位,制定課程表,學校可從課程表中各取所需,開展針對性的活動。

  結合北京新推出的中小學「一十百千工程」,國家博物館制定了社會大課堂實踐體驗教學項目實施方案。國家博物館宣教部主任黃琛介紹,考慮到時間有限,帶領學生在博物館進行教學實踐時,並不會簡單地按展覽單個去參觀,而是把固有的《中國古代錢幣展》、《古代中國》、《館藏現代經典美術作品》、《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等八大陳列展覽開發出《古人之娛》、《畫布上的苦難輝煌》、《小禮物大外交》等12個主題線路,實現展覽課程化。

  黃琛透露,下一步國博將會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開發更多的主題線路,給學校提供菜單式的主題線路參觀。同時,學校還可根據國博提供的展覽內容設置不同類型的學案,學生在參觀之前先對專題的內容進行了解,觀看後進行分享交流,開展進一步深度主題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旅行社轉型尋商機

  中小學增加校外教學比重後,意味著將來學校要把更多的課時放在校外進行,但由於受人力和資源所限,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能力組織好每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部分中小學校長坦言,目前學校並無專人負責綜合實踐課程,一節課如果要放到校外上,老師從查閱資料、備課到組織實施,僅靠一人之力很難完成。同時,校外活動帶來的安全問題,也讓學校開展活動時顧慮重重。如果有專業機構提供支持將大大減輕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學校的這一需求讓部分旅行社嗅到了新的商機。北京金澤和國際旅行社是一家專門從事中小學遊學、社會實踐活動的旅行社。負責人孫樹強介紹,今年開學以來,已有不少學校與旅行社聯繫組織學生外出秋遊的事宜。

  「過去的秋遊就是帶學生們出去參觀遊覽,現在不同了,更加側重社會實踐主題,希望學生每次出去都有所收穫。」孫樹強表示,針對這一新的變化,旅行社開發了近30門綜合實踐課程,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設計成不同主題的課程和相應的課時。如一年級第一學期的主題「尋找北京的秋天」,組織學生到北京植物園參觀;二年級則是到海洋館探索「海底世界的秘密」……所有課程設計突出北京地域特點,解決了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單一、簡單和零散的問題。順應新學期新推出的「校外上課」這一新要求,實現了課程與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與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科技教育超市將開進中小學

  《意見》發布後,各區縣也根據自身特點,整合區域資源,豐富中小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海澱區教委將高科技企業引入中小學,籌建「科技教育超市」。明年,海澱高科技企業和高校實驗室均將出現在「科技教育社會資源菜單」中,供全區中小學選擇。

  目前已有100家企業成為首批學校科技教育校外基地。海澱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李雲飛介紹,海澱區僅國家級高科技企業有4000餘家,目前選定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涉及生物科學、光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百度、聯想、小米等企業將有望進入科技教育菜單。屆時,這些高科技企業將對學生開放,學生們可以根據菜單中提供的參觀、高科技產品進校園巡展,以及高科技人才進入中小學做講座等方式,自主選擇想去的企業或科研院所的實驗室,近距離接觸最前沿的科技。

  此外,海澱教委還與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與電子學院籤訂合作協議。這些高校內的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將向中小學開放,並派出教師為中小學培訓科技輔導員。據李雲飛介紹,目前,海澱區每年撥款2000多萬用於科普教育,僅海澱科協每年用於科普教育的經費就達600多萬。今後,預計將以10%逐年遞增經費,用於整合社會資源,支持中小學科技教育。

  □學校做法

  十二中:學科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

  針對擬在中考中增加對物理化學實驗探究成績比重的變化,北京十二中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入手進行改革,在學生各個學年的階段性考查中,將物理實驗納入評價體系,計劃初中三年的實驗教學佔30分,每學年佔10分,每學期5分。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設置不同的探究實驗形式。

  據十二中主管初中教學副校長郝文玲介紹,學校針對初一年級學生開設物理探究實驗課,以參與趣味實驗和小製作為主要形式,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激發物理研究興趣,提高動手能力。這類課程基本會在學校實驗室、操場等校內場所進行。初二年級的教學,則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的滲透。比如,讓學生嘗試完成一些實驗探究活動,從中體會科學研究方法,積累物理知識。初三注重培養學生們研究問題能力,鼓勵他們開展社會調查,書寫簡單的調查報告的能力,拓展學習空間。讓學生更加關注社會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使物理學習更「接地氣」。

  在物理學科的評價方式也調整為注重學生的過程評價,即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表現力。原本在初三才開設的化學課,十二中也將該課程提前一年,在初二開設化學探究性課程,通過簡單實驗讓學生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同時,十二中今年加大了校外實踐活動的力度。該校曾在學生中做了一份問卷調查,100%的學生都喜歡走出校園,走進博物館開展社會大課堂實踐考察活動。但有76.4%的學生表示大部分參觀流於形式,對參觀的內容缺乏深入的了解,又由於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能力有限,對於很多參觀內容反映出的歷史信息很難做出更進一步的理解和分析。

  該校歷史教師楊冬梅表示,針對這情況,學校深入開發和利用博物館資源,把這些優勢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補充相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在參觀活動之後,更深入地展開探究。因此,在參觀故宮、首都博物館等博物館之前,歷史、美術等相關科目老師會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比如故宮的建築美體現在哪等,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博物館。

  人大附小:科技教育實行課題研究

  人大附小通過「小課題研究」的創新模式,實現了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校園,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

  據學校頭腦風暴中心科技主任朱靖宇介紹,學校利用校本課程、綜合實踐周等時間,組織全校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學生不僅可以使用圖書館、體育館、食堂等校內資源,還可以根據孩子的選題方向,選擇國家圖書館、北京植物園、天文館、研究所等相關領域的校外資源進行調研。朱靖宇表示,基礎教育階段的科技教育只憑科學課是不夠的,學生經常會提出一些老師都無法解答的問題,因此,學校定期組織全校學生針對自己的興趣方向選擇最想研究的主題,並確定選題方向。老師會鼓勵學生組成團隊,尋找能幫助自己課題研究有利的資源,比如三年級八班的鄧博陽通過爸爸在清華工作的朋友,完成了用科學儀器證明小學生戴哪種口罩更能有效防護PM2.5的實驗。

  小課題研究是學校老師、學生全員參與的活動,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滲透了科學研究思想和方法。比如數學課上,學生將在老師帶領下,親自測量小菜地的面積,為小菜地的播種、收穫進行測算。朱靖宇介紹,對於那些研究能力強、對科學問題充滿興趣和研究欲望的學生,科學老師將利用每周五校本選修課時間,進行更深入地培訓與指導。為了使小課題研究逐步向常態化發展,每學年學校設定一周為綜合實踐周,全校師生打破年級界限,在師生雙向自主選題的基礎上,圍繞科普、生活、人文、地理、動物、植物、心理七大類、144個小類的題目開展研究活動。其間,學校圖書館、計算機教室、科學教室等專業教室供學生查閱資料、進行實驗。

  京華時報記者張靈李琦

相關焦點

  • 專家實驗證明:活性炭口罩攔截PM2.5不靠譜(圖)
    從「謠鹽」風波到北京水安全傳言,各種偽科學、假科學充斥網絡,時時考量公眾的認知,甚至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安全。   還原真相,幫助公眾明辨是非,是媒體的重要職責。本報今起開設《這事兒靠譜嗎?》欄目,邀請權威機構和專家,通過科學實驗闡明真相、澄清事實,讓不實之說不再混淆視聽。
  • 防pm2.5口罩如何正確佩戴
    最近幾年,各大城市相繼出現霧霾,且出現霧霾的情況年年似乎有加重的趨勢,為了健康,外出時戴口罩的人也越來越多,特別是戴那種專門防pm2.5顆粒的口罩的人越來越多,那麼防pm2.5的口罩應該如何正確使用佩戴呢。首先在佩戴之前,應洗淨雙手,防止手上的細菌感染到口罩的內部。
  • 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
    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PM2.5防護口罩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分級和標記,技術要求,檢測方法,產品說明和包裝。 本標準適用於在日常生活中,民眾所佩戴的防止空氣中PM2.5吸入的口罩。 本標準不適用於防護有害氣體和蒸汽的吸入,不適用於缺氧環境、逃生、消防、醫用以及其他職業用的防塵口罩。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 pm2.5口罩可以防止病毒感染嗎?
    Pm2.5口罩是指能有效過濾空氣中PM2.5顆粒的口罩,比如說霧霾以及空氣中的塵蟎、花粉、細菌、病毒等,主要適用於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主要存在於飛沫中,為直徑大於5um的含水顆粒,PM2.5口罩的防護功能不佳,而且有的Pm2.5口罩含有呼吸閥,呼吸閥為單向防護,即對佩戴口罩的人有防護作用
  • 預防霧霾pm2.5的電子口罩?
    口罩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儘量減少人們吸入微塵及病菌的可能,但是隨著口罩發展越來越快,口罩的種類也逐步增加,口罩類型也是越來越多,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PM2.5口罩的特點性質,PM2.5口罩比傳統的口罩功能更多,普通口罩能做到的,PM2.5口罩一樣可以,並且還增加很多防範,比如其鉛炭布可以起到(
  • 真能防PM2.5?8款熱銷口罩防護大對比-PM2.5,口罩,防護,3M,睿世堡...
    真能防PM2.5?8款熱銷口罩防護大對比 2013年,中國各地霧霾肆虐,74個監測城市近半數PM2.5數值高達300,1月的北京僅有五天不是霧霾天。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和北非已經成為全球PM2.5最高地區。
  • pm2.5的危害及應對辦法
    今天一無所知的小鳥了解了一些關於pm2.5危害及應對辦法,知道了pm2.5在什麼情況下最嚴重,最傷害人體,以及要通過何種辦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去應對pm2.5對人體的傷害。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一些哮喘或是慢性支氣管患者也是同樣會被pm2.5折磨的異常痛苦。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防PM2.5吸入可戴N95口罩
    防PM2.5吸入可戴N95口罩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1.15 星期二 選擇口罩有學問,專家一致認為,戴N95型口罩能有效防止霧霾顆粒被吸入肺裡。    昨天,記者探訪了市區的幾家醫療器械店,發現主要銷售的是2.5元一個的一次性口罩,以往受到青睞的棉紗口罩每個2元。陽信路一家醫療器械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島城的霧霾天比較嚴重,很多市民前來購買口罩。這裡銷售的主要是一次性口罩,價格相對便宜。
  • 真能防PM2.5?8款熱銷口罩防護大對比
    2013年,中國各地霧霾肆虐,74個監測城市近半數PM2.5數值高達300,1月的北京僅有五天不是霧霾天。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和北非已經成為全球PM2.5最高地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4年初,並且情況沒有得到好轉,甚至更加惡劣。
  • 警惕PM2.5風險,除了戴口罩外,還有4招自我防護空氣汙染
    而這些研究中,主要通過pm2.5指數來推斷空氣的汙染程度。那麼什麼是PM2.5? PM2.5指的是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直徑小於2.5微米,可以做下比較,這些微小顆粒直徑約是人類頭髮的三十分之一。PM2.5可以來自於各種的汙染物,比如汽車的尾氣、燃煤、油煙以及某些化學品的反應等等。
  • PM2.5口罩管用嗎?呼吸科專家:實際效果有限[圖]
    而「霾伏」之下,各類口罩熱賣,特別是「PM2.5口罩」,更是在網上被搶購一空,多家網店都呈現供貨緊張的狀態。那麼,「PM2.5口罩」真的管用嗎?  實驗表明:口罩抵擋PM2.5功效有限  2012年以前,口罩在藥店裡幾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可能好幾天都賣不出一個,而去年以來,我國接連遭遇嚴重空氣汙染,口罩一下子成了搶手貨,東方網記者了解到,近來滬上不少藥房的口罩幾乎賣斷貨。而在網上,一些品牌口罩的旗艦店,一周就能賣上1000多盒。
  • 個別地鐵站PM2.5高於室外 商場PM2.5數值與室外無差
    近一個多月來,北京出現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7日,北京市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首次啟動。口罩成為市民的出行必備品,不過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僅習慣於在室外行走時佩戴口罩,進入室內則馬上將口罩摘下。近日,新京報記者在霧霾天走訪地鐵站、公交、商場、5星級酒店、醫院、圖書館等多處公共場所,使用兩種品牌不同的手持式空氣品質檢測儀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室內PM2.5的數值與室外接近,而在個別地鐵站內數值甚至會高於室外。專家及醫生建議市民,霧霾天除在室外需注意防護外,在室內同樣應做好個人防護。
  • PM2.5口罩多久換一次合適?
    霧霾來襲的時候,PM2.5口罩便成為了出行必備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PM2.5口罩戴多久換一次合適。今天,就為您普及一下有關PM2.5口罩的小知識。PM2.5口罩哪種比較好?市面上的口罩材質有很多,如一次性醫用口罩、棉布口罩、面紗口罩、帶濾芯的棉口罩、活性炭口罩、無紡布口罩等。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口罩適合霧霾天佩戴呢?
  • pm2.5防護口罩選用常識
    三活性炭口罩。減除某些異味,但不能做到對顆粒物的防護,過濾工作。四醫用防護口罩。可有效的過濾空氣中的微粒,阻隔飛沫,體液分泌物,主要用於疾病的預防。五防霧霾口罩。kn95是我國的製造標準,過濾率與美國n95類似。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阻擊PM2.5,一個公式告訴你口罩怎麼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根據中央氣象臺14日6時發布的大霧黃色預警,預計,11月14日早晨至14日上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西北部等地都有大霧,部分地區還會有濃霧和強濃霧,其中,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
  • 用20w的儀器實測40款口罩,發現真正防霾的只有2款
    編者的話:霧霾天又來了,走在街上人人都戴口罩,口罩的款式五花八門,究竟哪款口罩才能真真正正地防霾呢?可以參考下面的科學實驗。有人可能會質疑說,這是幫某些品牌打廣告?但畢竟人家也是拿出了數據和實驗,信不信由你了。如果對本文覺得有道理,請自己收藏,並轉發給有需要的人。
  • 哪種口罩能真正防霧霾PM2.5?
    隨著PM2.5被官方公布以後,PM2.5這個詞一直是熱門中的熱門,於是各種防護用品開始熱賣,特別是口罩,2013年1月份部分地區已造成口罩脫銷,但到底哪一種口罩能真正過濾淨化PM2.5呢。目前市場上防PM2.5口罩、防流感病毒口罩種類繁多,紛繁複雜,諸多魚目混珠的現象比比皆是,但經過細分類別和防護等級主要有如下幾類,希望各位購買時注意區分。 一、化纖類口罩:推薦指數:1顆星! 化纖類口罩材料的主要成分為化學纖維材料,口罩本身沒有加入防護阻擋作用的過濾材料,因此對塵土的阻擋隔絕作用相當有限,就更別說PM2.5或者流感病毒了,但是戴一個總比不戴強一點。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