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跳出水面就一定好釣?從這4個方面著手分析,才能釣好魚

2020-12-06 大別山小農人

作為一個老釣魚人,一般出釣的話至少要釣一天時間,而我們坐在水面,看著浮漂的時候,心情是很安靜的,此時水面上的任何動靜都是能察覺到的。所以就能經常看到水裡的魚,躍出水面,魚體的大小都不等,種類也不盡相同,細心的釣友也會發現它們的姿勢也可能有所不同。而此時的魚情肯定也是不同的,有時看到魚跳出水面的時候,魚口還是不錯的;但有時候魚就在窩點前面蹦躂,就是不吃鉤,急壞了施釣者,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望魚興嘆。而魚跳出水面,不一定就是口好或者不好,還是要看具體情況來判斷的,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具體如下。

一、因安全問題而跳出水面

原因分析:魚的天性具有趨利避害的特徵,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對危險都是會主動躲避的,但是因魚個體大小不同,其對安全的預見性和反應程度也是不同的,大魚肯定是老奸巨猾,有一點風吹草動不對勁的地方,立馬逃之夭夭;但是小魚的話就不同了,可能是生存經驗不足或者是對危險的感知程度不夠,往往是在危險到來的時候才會去躲避。這就是為什麼大魚能吃到小魚的原因,而跳出水面的,有大魚也有小魚,大魚肯定是捕食者,小魚就是被捕食者。我們經常能看到掠食性魚類追逐小魚,並不斷跳出水面的景象。應對方法:針對這種情況,小魚我們肯定是不會去釣的,即使想釣也釣不到,它處在逃亡驚恐的狀態,哪有心思進食呢。我們的對象魚就是那些捕食者,對於掠食性魚類來說,它們擁有先天性的殺戮工具,所以會攻擊遇到的一切小魚,此時使用假餌或者掛上小魚,肯定會有所收穫,作釣也非常簡單,使用臺釣或者路亞更好。

掠食性魚類捕食

二、因食物問題而跳出水面

原因分析:其實掠食性魚類捕食小魚也是屬於此原因,但是一些雜食性或者純素食性魚類,也會因食物問題跳出水面,就是為了吃水面上的,植物上的食物,甚至是低空飛行的昆蟲動物。只要魚的技巧能達到,體力充足,跳的夠高,如果魚嘴再大一點的話,捕食到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大個體的魚類。其實我們也能經常看到,當一些蟲子在水邊大規模繁殖的時候,就是魚類不斷跳出水面的原因所在。應對方法:如果真的是因為食物而跳出水面,那麼我們作釣的機會就來了,因為這已經表明此時水裡的魚,活性是非常高的,對食物的需求也是非常強的,那麼魚口就比較好,願意進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打窩誘魚,最好使用活餌,並提高拋竿的頻率,讓鉤餌在水中做自然的下落運動,加上活餌的不斷蠕動,對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可以在它們頻繁跳出水面的地方,下杆作釣,這樣就更方便,更節省,也不會引起魚的警惕心理。

草魚捕食

三、因疾病問題而跳出水面

原因分析:自然水域的魚,一般是不會輕易得病的,有兩種情況下,可能會引起魚生病,一就是魚體受傷了,可能因為傷口太大或者自身的抵抗力太低,就會引發疾病;二就是水體環境的改變,比如:水質變的很肥的時候,水裡的微生物細菌,就會增加,魚被感染的風險就高,尤其是身上有寄生蟲的時候。所以魚會通過與水草,樹枝等障礙物碰撞來刮掉或者甩掉寄生蟲,那麼就會表現出跳出水面的景象,讓我們產生很多的誤會。應對方法:在魚體有感染疾病的情況下,作釣是不容易的,可以先觀察一下水質如何,再考慮下杆。但是魚真正因此而不斷跳躍的話,還是要等到水質變好的時候,或者作釣一些健康魚類,也可以在降雨之後出釣,此時新的水源匯入,水體不再那麼肥,溶氧量也大增,魚也會活躍一點,覓食積極性提高,我們作釣的機會就增加。

鰱鱅跳出水面

四、因產卵問題而跳出水面

原因分析:魚類的產卵是需要在晚春的時節進行的,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左右,當水溫達到15度以上的時候,魚類就會大規模的產卵。為了將肚子裡的魚籽更好的甩出來,就會使勁躍出水面,有時也會在水草中遊動,尤其是大個體的魚,跳出水面後的動靜非常大,但是大部分是在晚上的時候進行的,那聲響簡直會讓釣魚人心潮澎湃。應對方法:當魚在產卵的時候,可以說任何事情都是不能打斷它們的,此時會一心一意的產卵,因為它們知道留給它們的時間不多,所以就不會去進食,只等產卵過後才會主動進食補充體力。這樣的話,我們只能在它們產卵之後作釣才行,但是要把握住時間,因為一旦進食完成,這些魚的覓食頻率就會減少很多,會做好準備進入夏季的狀態,尤其是個體比較大的魚。

產卵躍出水面的魚

最後總結

當我們看到魚跳出水面的時候,激動是肯定的,哪個釣魚人看到魚不高興?但還是要冷靜一點,通過具體的觀察水情和魚情,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判斷它們跳出水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如果小魚是因安全問題跳出水面,那就要有針對性的釣掠食性魚類;如果魚是因食物而跳出水面,就要在它們出沒的地方下杆;當因疾病跳出水面的話,就要等它們解決自身問題,或者等水情合適的時候作釣;而因產卵跳出水面的話,就得等到它們完成產卵之後,把握住時間點才能釣得更好。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各位釣友關注,評論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釣魚時發現魚總是跳出水面是咋回事?有一種情況知道後就別再釣了
    是釣魚的人,都遇到過魚跳出水面的情況,有心的釣魚人如果繼續觀察,就會發現有些老釣友就離開了,而有些釣友會繼續在哪裡釣,不過也有些情況,一些釣友會爭先恐後地去魚跳水的地方釣,這到底都是為什麼呢?本期《漁課堂》我們就來詳細地講一下。
  • 魚頻繁跳出水面還能垂釣嗎?弄清這些原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最近我一直在釣鯽魚,收穫倒是不差就是個頭偏小,實在不能過癮,畢竟夏天嘛誰不想體驗一下大彎弓啊。所以今天在釣完以後,我就去溜達了一圈,看看有沒有好的釣點,或者自己開個新釣位打點窩料提前聚聚大魚。找釣點過程中,偶然看到一釣友在收拾裝備,看樣子是準備走了,於是我快步上前詢問漁獲。
  • 野外釣魚時,為什麼有時候魚跳出水面,魚口反而不好
    大家好,我是釣魚人老吳:「為什麼有時魚跳出水面的時候魚口反而不好」針對這個問題 ,結合本人垂釣經驗,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們經常釣魚的人都會或多或少,遇到過魚跳出水面的情形,以為這樣是魚兒非常興奮,而且有活力,心裡暗自欣喜 ,做著黃粱美夢,打著如意算盤,會認為今天魚口會很好,肯定會以為這是要爆護的節奏啊!便興致勃勃,堅守作釣 ,然而有時候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 釣魚:雨前好釣,還是雨後好釣?
    到底是雨前好釣,還是雨後好釣,不同釣魚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倘若說釣魚就釣雨後,而非雨前,顯然是不準確的。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另外同樣是雨後,垂釣水域的大小也有關係,如果是農村的小魚塘,可能水位大幅度上升,水體渾濁、大量流水衝擊而來的食物匯入,魚容易躁動,即使攝食,也不缺少食物;但對於大水面的河流,水位上升幾乎忽略不計,相對而言水溫變化略小,魚情穩定,此時可能有較好的魚情,所需也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 在黑坑為什麼釣不到魚?黑坑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
    眾多的釣魚人在黑坑釣魚時,能夠釣很多魚的人總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釣不到魚或僅僅能釣幾條魚。因為放魚數量是固定的,魚就那麼多,要想釣得比別人多,在激烈的黑坑競技中取勝,需要釣魚人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別人強才行。
  • 4點大風天釣魚技巧,讓你依舊釣好魚
    魚諺講:「風動水動,水動魚動」。從這句話能說明颳風對於釣魚還是很有利的。我們知道,風力分為12個等級,等級越高,風力越強,這個是一般的常識。雖然颳風有利於釣魚,但並不是所有的颳風天氣都是適合釣魚的。一般來講,刮1-3級風是適合作釣的。下面我基於上面兩點,來具體聊聊大風天如何作釣的問題。
  • 路亞野釣鱸魚,大口鱸魚作釣教學,學會基本功你就能釣到魚
    對於路亞野釣鱸魚,首先我們去作釣前必須要去了解它,關於大口鱸魚,它值得研究的東西太多,未解之謎也很多,很多釣友也在研究,淺層的中上層魚種你要懂,它的追擊餌的水層絕不僅僅限制於中上層潛伏、追擊、悠閒都是它,但是有一點經驗告訴我,在某些時間段,它的攻擊欲望會變換水層,也就是這段時間水面系好用,下個時間段底層搜索好用,餌魚在哪魚在哪一個方面,再有鱸魚興許在變換水層玩耍,至於是不是我們也不知道。
  • 冬季如何用手竿釣翹嘴魚!
    翹嘴魚在春季和夏季都特別好釣,無論是臺釣還是路亞釣法都能釣到不少,但是在冬季天氣轉涼以後,想要釣到翹嘴魚就非常困難了,尤其是喜歡臺釣的釣友,想要釣到翹嘴魚,那就要講究方法了?第二種釣法,就是我們使用活泥鰍打窩,然後掛泥鰍釣底,這個要注意,我們用泥鰍釣的時候,打窩的量一定要足,因為泥鰍它本身的腥味並不大,翹嘴雖然喜歡吃它,但是由於它味性比較弱的原因,我們每次至少要打個五斤以上的泥鰍進去,才能取得不錯的漁獲,使用泥鰍垂釣的時候,把魚鉤從泥鰍的背部穿過去,掛在水下釣中下層即可,不過現在很多區域已經禁止使用泥鰍釣法了,因為這種釣法可能把整個魚塘的翹嘴全給釣乾淨了,
  • 冬天釣鯽魚用哪種窩料好?冬天釣鯽魚誘魚和留魚效果好的窩料配方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柳宗元釣的是什麼魚呢?答案是鯽魚。鯽魚是適應性最強的淡水魚類之一,鯽魚的食性很廣、對水溫要求不高,即使在較為寒冷的冬季,依然可以釣到鯽魚。但是,到了冬季以後,鯽魚的食性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冬釣鯽魚的窩料和餌料配方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 冬季水庫好釣,還是野河好釣?淺析冬釣水庫、野河的技巧
    所以說冬季作釣水庫,相對在找魚群上要難一些,如些魚便也不好釣了!2:冬季作釣水庫的技巧雖然說冬季水庫的魚不好釣,但是這並不表示不能釣!只要我們掌握好一些技巧,冬季在水庫還是可以釣的。首先:釣位選擇在下遊水庫面積較個,一般都會有上下遊之分。大分水庫的上遊,為較淺的溝汊或大面積淺灘!到了冬季,因上遊水位較淺,所以水溫相對來說也就稍低一些!
  • 冬季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魚窩這樣找,深淺都上魚!
    冬季釣魚在選擇釣點上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冬釣陽,一個是冬釣深,各有理論支撐,好像都正確。冬季在選擇釣點上到底是釣深還是釣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釣點的特點以及天氣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到魚窩。
  • 紅尾魚成群瘋狂覓食,這些年越來越難釣,結果還是被我釣了不少
    紅尾魚學名叫川鯝,平時我們都叫紅稍或者紅尾子。這種魚一斤就算大的了,聽別人說釣到過五斤、六斤的,但一般都在半斤左右。此魚的肉非常百實、味道更美,但是小刺特別多、容易死也容易腐爛。提到這種魚我相信我們四川這邊的釣友都聽過吧!我們這邊的釣友都喜歡喜歡釣這種魚。
  • 我釣黑魚的4種方法,曾經一次釣了8條大傢伙
    我愛釣魚,尤其愛釣黑魚,此魚兇猛異常,體型優美,總覺此魚不同凡魚,似有靈性。另一小水庫因大旱水淺而管理者趁機捕魚,每網拉上來俱有水桶般粗的大洞,分析俱為黑魚所為,當地人稱每當初春,就有大批野鴨在此水面嬉耍,時常驚起,並有被拉入水下者,概是黑老兄所為。
  • 還說起釣紅尾魚就抓耳撓腮嗎,這樣釣每天都清一色的!
    有時跳出水面,濺起細小的浪花;在風平浪靜的寂靜時刻,可以聽到「啪啪」跳水擊波的響聲。8月以後天氣轉涼紅尾開始洄遊聚集成群,在江河選擇適當的地方,也可釣到不少紅尾,因河水溫度降低,紅尾個頭大而更肥美好吃。紅尾為中下層魚類,紅尾怕光好靜所以一般選擇譁尖或陡岸水質較渾的深水區。在江河中釣紅尾魚要根據水位漲落的情況和河中流水的水形適當地選擇釣位。
  • 夏天這樣釣翹嘴魚,這幾個技巧讓你在拉到手軟!
    夏天這樣釣翹嘴,這幾個技巧讓你在拉到手軟!翹嘴魚,味道鮮美,不論是做湯還是清蒸以及紅燒香煎都是一道美味。翹嘴魚也是我們釣魚人愛釣垂釣的幾種魚類之一,尤其是喜歡路亞的釣友對翹嘴是鍾愛有加。翹嘴吃口乾脆,嘴巴大而且拉力中等偏上,基本上鉤了就跑步釣。只不過近些年大部分水域過渡捕撈,再加上部分河流汙染嚴重,翹嘴的數量和釣獲的最大個體幾乎每年都在不斷下降。
  •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今天晴空萬裡,豔陽高照,氣溫二十多度,非常適服的野外釣魚天氣,這就是為什麼我跋山涉水前來探釣的原因。提著魚竿開車奔去那段熟悉的清泉溪流,邂逅野生馬口魚,偶遇名貴軍魚和稀有的野生紅尾魚。
  • 都說秋季好釣魚,為什麼你釣不到魚呢?這多是天氣影響了野釣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對於釣魚人來說,這也是釣魚的黃金時節。很多釣友都認為秋季好釣魚,但秋季的魚真的很好釣嗎,那為什麼依然有很多釣友會空軍呢?到了秋季在自然水域釣魚,釣魚人都知道沒有夏季的高溫,魚兒會更加活躍起來,同時有又要臨近寒冷的冬季,很多魚類會大量覓食,為抵抗寒冬存儲能量,秋季這時魚兒最為肥美,也是野釣的好時機,那為什麼秋季好釣魚的季節你釣不到魚呢?
  • 春季釣魚要釣早,上午要比下午好!原因就在這4點
    其實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晴天,特別是氣溫連續上升的晴天更明顯,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一、受魚本身的覓食習慣影響,上午要比下午好釣1:覓食習慣影響上午魚好釣的原因細心的釣應該能發現,其實不只是早春的早上魚好釣!
  • 水中的含氧量,是魚生命安全的保障,也是影響釣獲的關鍵
    如何簡單的判斷出魚是否缺氧呢? 我們可以觀察水面是否有魚群在水的上層浮頭,張嘴呼吸呼吸空氣。在作釣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頻繁的錨魚去確定魚是否缺氧上浮,但這個並不一定能確定是缺氧造成起伏,也有可能是我們的餌料在中上層霧化導致的魚起伏吃餌。
  • 冬季釣魚使用餌料,牢記這4點,釣好魚不難
    釣魚當中是不能沒有餌料的,這是釣魚必不可缺的,因此用好餌料是釣魚的關鍵。當下正是冬季,因此使用餌料跟其它季節有所不同,如果用好了讓魚開口不難,如果用不好那麼想釣到魚就很難!冬季釣魚很不容易,所以為了讓釣友釣好魚,今天給大家分享冬季用餌要點,牢記這4點釣好魚不難,大家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