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革!公斤等國際單位明年重新定義臺灣首當其衝?

2020-12-0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孫武】影響了人類半個世紀的國際計量體系,將在2018年發生重大變革。利用量子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國際單位制中科學家假設的數值,將全部改由自然界的基礎常數來定義。國際度量衡委員會(CIPM)的新草案一旦在明年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通過,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被重構。

包括「千克」(質量)、「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在內的4項國際單位定義在明年初改變,對計量學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卻急壞了臺灣媒體,因為臺灣引以為傲的IC半導體產業良率恐將大幅拉低。

為什麼國際單位要重新定義?

國際單位制的核心是7個基本單位,即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自1971年以來,這7個基本量,一直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新舊國際單位定義對比

在7大國際單位制當中,有6個單位是由沒有實體的自然現象所定義,只有1個單位可以用實際物體來表示,那就是「千克」。定義千克的,是一塊放在法國巴黎近郊的國際標淮局(BIPM)保險箱的標準砝碼——國際千克原器(InternationalPrototypeoftheKilogram,簡稱IPK)。高爾夫球大小的IPK由90%鉑和10%銥打造,平時放在真空封存的三層玻璃罩內。全球還有許多IPK複製品,作為各國自己校正單位的標淮。

國際千克原器件

實物基準易受環境影響,巴黎的IPK已經微量發胖了,過去100年飄移了50微克,相當於一顆直徑0.4毫米的小沙粒,準確度產生偏差。預計到2018年第2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科學界將放棄末代小金屬圓柱,改用普朗克常數定義「千克」。

普朗克常數描述電磁波能量和頻率之間的關係(E=hν,其中,E是能量,ν是頻率和h是普朗克常數),但測量非常困難。也正是因為量不準的困難,質量單位一直無法自然定義。

任職於美國國家標淮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物理學家史蘭明格(StephanSchlamminger)團隊近期宣布,已取得初步成果:他們把已知質量的物體擺在瓦特天平(WattBalance)的一端,另一端則對線圈施加電流產生機械力,與物體因重力下拉的力達到平衡。從電磁力算出普朗克常數的值後,再透過質能轉換公式E=mc2,算出質量,精度可達3.4×10-8。

美國國家標淮與技術研究院的瓦特天平

該團隊預計2017年7月會再次公布他們獨立測量的結果。到2018年國際度量衡大會,從各團隊測量值中挑出最準確的最終值,IPK就可以退休了。

別的單位也將重新定義。如測量電流的單位「安培」,目前定義為: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米的平行而無限長的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1米長度上為2×10-7牛時,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安培。

這樣假想的導線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因此,也將改用可以真正被測量的基本電荷。現在的納米科技裝置已能計算在導線中流動的個別帶電粒子,所以可藉由電子的電荷量來重新定義安培。

同理,開爾文和摩爾,也將分別從水的三相點及相對原子質量,改由明確的波茲曼常數(Boltzmannconstant)和阿佛加德羅常數(Avogadroconstant)來定義。

科學家製造了世界上最精確的單晶矽球

另外幾項國際單位,未來也將變革。加拿大主導此項工作的計量學家史提爾(AlanSteele)說:「如果預想下一次重新定義,可能會以量子力學方法定義發光強度,秒的定義也許會從微波改成光學方式。不過這至少還要等15年,甚至可能更久。」定義的原則在於,無論是在地球上或在仙女座上,任何地方的智慧生物都能夠理解這些新單位。

臺灣半導體產業將受衝擊

面對即將到來的變革,臺灣卻沒有做好準備。臺灣倚仗的半導體業,由於製程精細,若出現單位制度上的誤差,很可能影響良率。

《中國時報》報導稱,若無法在明年跟上最新制度,對半導體業恐造成影響,因為化學溶液量測誤差會導致降低良率。提升檢測設備的費用高達6億臺幣,「經濟部標檢局」目前經費仍無著落。

隸屬臺灣「經濟部」的「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傳出消息,目前仍籌不到經費,無法跟進,千克量測校正標準將降為二級。這樣一來,將衝擊講求精準度的「納米」晶圓製程校正,生產機器、設備校正都會受影響,因國際標準拉高,相對地,臺灣半導體良率會被拉低。

臺灣標檢局官員指出,四項改變中最重要的是「千克」定義的改變。臺灣1995年引進IPK,放在新竹工研院的「國家度量衡研究室」。由於「經濟部標檢局」面臨「無錢可編」的窘境,將無法在明年跟上國際腳步。而在半導體製程中,晶圓表面的清洗、蝕刻與研磨皆要仰賴特定化學溶液,這些化學溶液量測如果有一點點誤差,都會影響良率。

以先進的臺積電與聯電晶圓製程來說,良率均高達95%,新標準改變將被拉低多少良率?據臺灣標檢局官員分析,這將視不同生產線與產品而定,但千克新標準會比舊的精準2到4倍,將有一定程度影響。

大陸做好準備了嗎?

那麼,面對明年的計量變革,大陸做好準備了嗎?可以說,關鍵技術已經有了突破。

據中國計量網報導,今年3月,由中國計量院承擔的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高準確度真空質量測量系統的建立」項目通過驗收。項目首次在我國建立了最大量程1kg的高準確度真空質量測量裝置,真空質量測量重複性、靈敏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解決了2018年國際質量單位千克重新定義後質量量值傳遞技術關鍵問題。

由於未來的質量單位將在真空中實現,而日常生活的質量工作標準——砝碼仍是在空氣中使用的,這給質量量值的傳遞方式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除了需要將保存在真空中的質量標準傳遞到空氣中外,還必須對環境參數進行測量和實時修正。

從2013年起,中國計量院圍繞質量單位新定義之後質量量值傳遞關鍵技術開展了系列研究。經過多年努力,項目組在真空質量測量、真空質量標準的傳遞,以及異型砝碼錶面吸附測量和修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建立了測量靈敏度優於0.1μg、滿載重複性優於0.47μg、測量擴展不確定度25μg(k=2)的高準確度真空質量測量裝置;形成了不同材料砝碼錶面吸附率測量、不確定度評估和吸附修正,空氣密度測量,砝碼交換稱量等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

項目建立的高準確度真空質量測量裝置成功解決了砝碼真空質量測量時系統穩定性和保持高真空度之間的矛盾;採用的非接觸式分子泵散熱方法和多點位多參數循環監測方法,顯著提高了裝置的測量重複性和穩定性。此外,項目還實現了多種砝碼錶面吸附與其逆過程的精確分析,吸附測量擴展不確定度0.0011μg/cm2(k=2),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科學家早已開始行動,不過,相比臺媒的先知先覺,對世界測量技術規則的改變,相關產業如何應對,截止觀察者網發稿,大陸主流媒體並未進行專門報導和宣傳。

相關焦點

  • 重大變革!公斤等國際單位明年重新定義 臺灣首當其衝?
    利用量子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國際單位制中科學家假設的數值,將全部改由自然界的基礎常數來定義。國際度量衡委員會(CIPM)的新草案一旦在明年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通過,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被重構。  包括「千克」(質量)、「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在內的4項國際單位定義在明年初改變,對計量學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卻急壞了臺灣媒體,因為臺灣引以為傲的IC半導體產業良率恐將大幅拉低。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我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是不是感到一頭霧水?沒關係,這就給您細細講解。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發 沈伯韓 邊紀紅 製圖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不少人聽到這個問題時,可能會陷入迷茫,1千克不就是1公斤嘛。可問題又來了,1公斤又是多重呢?其實,千克的定義能夠追溯到128年以前,科學家們將一個直徑與高度都為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作為1千克的標準重量,也就是人們所謂的國際千克原器。現在它還被保存在法國塞夫勒市的國際計量局中。
  • 中國計量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據悉,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千克」等計量單位明年將重新定義 你知道「國際千克元器」長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這是改變國際單位制採用實物計量的歷史性變革,也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進步中不會被忘記的一座裡程碑。」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封面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謝軍所指的「國際單位制歷史性變革」,指的是前不久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的一項決議。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在這次會議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教科書裡的「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我國將加強計量量子化研究並修改教科書  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決議,千克等計量單位將不再與實物關聯,全部通過量子等常數來定義,並於2019年5月20日生效。如何應對國際單位制改革?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 申珅)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千克等四項國際單位制明年將被重新定義
    ……2018年答案又將有重大變化。&nbsp&nbsp&nbsp&nbsp《法制日報》記者從今天在京召開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上獲悉,即將於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 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其初衷是用一種全球一致的『常數』而非某種主觀的標準來定義單位,而這一點隨著SI的修訂真正成為了現實。」國際計量委員會主席白瑞·英格裡斯表示。正如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在公開發表的聲明中所說,此次SI的修訂,用基本常數作為我們認識和定義質量、時間等自然界基本概念的基礎,意味著我們在深化科學認知、推動技術進步、解決許多社會重大挑戰方面的基礎更加堅實了。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新定義將從2019年5月20日世界計量日起生效。這是SI自1960年創建以來最為重大的變革,是科學進步的裡程碑。國際測量體系真正實現通用普適國際單位制(SI)是全球一致認可的測量體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籤署《米制公約》並正式同意推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米制』在創立時的願景即是『為全人類所用,在任何時代適用』。
  • 重新「丈量」世界 ——千克等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
    我們通常通過砝碼來固化這個單位概念。但現在,千克的內涵將發生重大變化,砝碼等測量實物將退出歷史舞臺,走上國際單位制舞臺中央的,將是量子等自然常數。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最終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國際單位制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來定義。
  •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當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北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專題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到明年的5月20日,「國際千克原器」將正式退役,取代它的將是符號為h的普朗克常數。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 「千克」到底多重將有新定義
    至此,國際測量體系的7個基本單位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不少專家表示,SI修訂是科學進步的又一座裡程碑  1千克到底多重?不少人聽到這個問題時,可能會陷入迷茫,1千克不就是1公斤嗎?可問題又來了,1公斤又是多重呢?
  • 量子化變革已到來,「千克」被重新定義
    從明年開始,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不再是熟悉的回答。  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單位制諮詢委員會主席、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烏爾裡奇博士8月31日在北京舉行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上透露,將於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最終審議新的SI(國際單位制)修訂案。電流、質量等7個基本單位將全部與宇宙中恆定不變的量或基本物理常數聯繫起來。
  • 國際單位「千克」的定義變了!對日常生活有何影響
    國際單位「千克」的定義變了!對日常生活有何影響 2018-12-11 17:53:00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訊(記者楊濱)今天上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陳海波/光明日報 2018-11-17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