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卡麥拉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科學家發現人體4個大腦基因區可能促使嬰兒成為「左撇子」,同時,這4個大腦基因區也可能是左撇子擁有較好語言技巧的原因。
雖然當前科學家對左撇子的研究未能有效確定任何精確的「左撇子基因」,但能夠將其縮小至人類基因組中的特定區域,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左撇子行為特徵可能是胎兒大腦在子宮和身體微管中發育過程的副產物。
英國牛津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員阿基拉·維貝格(Akira Wiberg)博士分析稱,我們發現左撇子測試者的左右腦語言區域的協調性更好。
這對未來研究提出一個有趣的可能性,左撇子在執行語言任務時可能具有優勢,但必須記住這些優勢差異只被視為多數受調人群的普遍水平,但不是所有左撇子行為特徵都是相似的。
依據之前的研究,左撇子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左右,該群體出現的四分之一病症是由左撇子獨特基因引起的。維貝格博士說:「大約90%的人是右撇子,這種情況至少已經持續100多萬年。研究人員曾研究過左撇子人群的生物學基礎,但通過英國生物銀行大型資料庫,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分析左撇子的形成過程。」
這項最新研究基於英國生物銀行40萬名參與者的基因進行分析,其中包括38332名左撇子,該研究作者多米尼克·弗尼斯(Dominic Furniss)教授稱,縱觀人類歷史,左撇子人群曾被認為是不吉利的,甚至對其他人懷有惡意。事實上,通過人們對左撇子的態度,也反映了不同語言中表示左和右的單詞含義,例如:在英語中「右」意味著正確或者恰當;在法語中「左」既指左撇子,也指笨拙的人。
目前最新研究已證實左撇子是大腦發育生物學的結果,部分是由許多基因複雜相互作用促成,左撇子的出現成為人類豐富生物多樣性特徵的一部分。
導致左撇子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是發表在《大腦》雜誌上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左撇子與4個遺傳特質或者「基因區」有關。其中3個基因區與蛋白質有關,而蛋白質又與細胞內類似於骨骼的微小結構有關,這些結構被稱為微管。
微管形成細胞內部的部分「腳手架」,或者指引細胞構造,研究人員發現左撇子的基因特質會影響大腦中連接語言區域的細胞骨架。
格溫納勒·道奧德(Gwenaelle Douaud)教授說:「許多動物在發育過程中都表現出左右不對稱,例如:蝸牛殼向左或向右彎曲,這是由細胞支架的基因驅使,我們稱其為『細胞骨架』。我們首次在人類身體上發現這些與左撇子相關的細胞骨架存在差異特徵。」
我們知道其他動物,例如:蝸牛和青蛙,這些影響是由非常早期的基因引導事件誘發的,因此這種利手性發展特徵形成於胎兒大腦中。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 喬俊婧_NBJ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