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 冰
記得有位時尚博主曾經徵集讀者包包內的物品,結果出人意料,排第一的居然是——kindle。讀者紛紛留言:用kindle看了許多一直想看而又沒有看的書,把大把刷手機的時間都利用起來了,總而言之,人醜就要多讀書!
當然,書不是白讀的。忘記什麼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讀過的書,最終都將刻在你的骨血裡,讓你在人群中閃閃發光——沒錯,書讀多了,人也會變得美麗,不論男女。
沒有了紙張的溫潤,沒有了油墨的清香,對著電子屏幕的手機閱讀時代,終究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我不知道這樣的快速閱讀能給人多少營養,抑或是多麼酷炫的視聽體驗,只是希望那些讀書APP能夠逃脫「3個月斃命」的厄運,像閱讀一樣源遠流長,讓人更加睿智、從容。
眼花繚亂的閱讀軟體
要說閱讀軟體,首先必須要提一下蘋果手機自帶的iBooks。iBooks支持的電子書格式較少,而且需要通過 iTunes 電腦端導入——這個操作也是有點煩人。但,你可以隨時通過內置的iBookstore 下載最新的暢銷圖書或最愛的經典著作,當然這是要收費的。你也可以在精緻的書架上瀏覽你的書庫,輕按一本圖書,打開它,通過手指推移來翻看頁面,翻頁效果出類拔萃。同時還可以給喜愛的段落,加上書籤或添加筆記。這點跟kindle很像,而這也是讀電子書的一大好處,查找和做筆記都比較方便,還能看到其他人做過筆記的地方。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閱讀器是「多看閱讀」。在知乎上,有專門討論閱讀APP哪家更強、閱讀體驗更好的帖子。網友大多把票投給了多看閱讀。多位網友指出多看閱讀最大的亮點和優勢,就是界面做得很漂亮,操作非常人性化,各種書摘批註筆記功能無比體貼,字體、字距、行距等等細節都可以自定義。而且還有閱讀數據統計,翻譯(直接在書內就能查看單詞,對閱讀外文書籍超級有幫助),Wifi傳書。本地上傳的書也可以上傳到不同平臺,還能同步閱讀進度、書籤和書摘。還有特別重要的一個功能,PDF閱讀。多看閱讀支持PDF字體重排,可以調整字體、字號,還能下劃線做筆記書摘,這樣的貼心設計絕對是業界良心。「總有人為精緻付費」。多看的口號俘虜了一大批真正的讀書人。
與此同時,「豆瓣閱讀」一直被網友拿來和多看比較。在網友看來,豆瓣閱讀界面和排版樣式不好看,書籍少,而且基本功能缺失,使用也不順手。但豆瓣勝就勝在有一批高質量的原創內容作者,「他們真誠,有才華,也出現了很多讓人欣喜的作品。豆瓣比多看好的地方是文藝氣息十分濃厚,多看太商業化,好像它就是一家賣書的超級市場,而豆瓣就像一家有咖啡、有好朋友和音樂的小書店那樣」。真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豆瓣的小眾導致其客戶端體驗很差,使得一大批用戶轉投其他閱讀軟體。不過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文青匯聚地,豆瓣也是一代讀書人心中美好的回憶。即便不用它家的閱讀器,也一定不會忘記時刻上豆瓣溜達溜達。
「掌閱iReader」則是一款不容忽視的閱讀器。在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掌閱的iReader就開始做手機閱讀產品了,前期是通過大量手機的預裝,培養了一批忠實的用戶。iReader支持TXT、UMD、HTML/HTM、PDF、EBK2、EPUB等多種手機閱讀格式,號稱擁有超過3億用戶,30多萬冊熱門圖書,應該算是國內手機閱讀第一品牌。暢銷小說《盜墓筆記》《花千骨》《心理罪》都可以看到,不過客戶端整體設計中規中矩,使用下來無功無過,唯一的驚喜可能就是可以橫屏閱讀。書籍內容以大眾閱讀為主,比較豐富,換另一種說法就是:內容相對比較雜。
好了,接下來要說一說被大佬們霸佔的電子書江湖了。
2015年6月,京東收購了社交閱讀應用「拇指閱讀」,由此完成了電子圖書前期試讀、中期購買、後期評論互動的全程布局。「拇指閱讀」由前媒體人左志堅創立,致力於為高端人士提供一個嚴肅的閱讀平臺,強調以書會友,用戶可分享筆記、發表書評、發起書單,亦可評論好友動態、借閱書籍。還可加入各類書吧,找到自己的閱讀圈子,發現自己的soulmate。可惜在娛樂至死的年代,真正嚴肅的手機讀書需求還是太小,不但用戶增長很慢,變現更慢。要想活下去,走到最後,創業者也只有被大公司招安這一條路可走。
騰訊很強大,不僅有「QQ閱讀」,還有「微信讀書」。感覺我們的一切娛樂似乎都要被這家公司承包了,細思恐極。QQ閱讀秉承著騰訊產品一貫的風格:簡單好用,帶給用戶舒適、方便的體驗,支持多種文檔格式,同樣支持微盤,界面也簡潔清新。
2015年8月28日,「微信讀書」低調上線,卻成為業界一件大事。畢竟這款基於微信關係鏈而產生的官方閱讀應用,簡直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啊,而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通過微信關係鏈,看到好友們在讀什麼,推薦什麼。只不過,做遊戲起家的騰訊似乎很熱衷於排名這件事情——打遊戲有排名,微信運動要排名,連閱讀也要搞個好友排名。可是,閱讀真的有必要排名嗎?超愛讀書的人肯定不在乎排名(而且似乎更喜歡閱讀紙質書的感覺),不愛讀書的人有了排名也還是提不起興趣讀書,那些在喜歡和討厭之間搖擺的中間派們,又有多少時間是花在閱讀嚴肅作品而不是言情八卦、網絡小說上?不過仗著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高度的用戶黏性,微信讀書能做成什麼樣子,還真不好早下論斷。
而騰訊的老對手阿里,也出過「淘寶閱讀」,再加上百度有「百度閱讀」,噹噹有「噹噹讀書」,小米收購了「多看閱讀」,還有專門為追網絡小說而生的一堆小說閱讀APP……眼花繚亂的閱讀軟體,你會選擇哪一款?
聽書時代來臨
書不光是用來看的,還可以用來聽,尤其是在電子書時代。書看多了,眼睛容易累;網逛多了,容易倦。這時候,我們不妨換個方式來閱讀,那就是最特殊最新潮的「聽書」。如果你真的很懶,或者你是有車一族,而恰巧正堵在了路上,那麼「懶人聽書」就是你最好不過的選擇了,隨時下載,隨時聽書,既可消磨時間,又可增長知識,對於有小朋友的家庭,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童話故事很好聽。
除了懶人聽書,還有一堆類似的聽書軟體可供選擇。「氧氣聽書」號稱擁有國內最大的正版有聲書庫,並提供媲美CD音質的高保真收聽體驗。「酷我聽書」則提供了包括《太子妃升職記》《蜀山戰紀》《花千骨》《羋月傳》《琅琊榜》《盜墓筆記》《鬼吹燈》《大秦皇陵》《東莞打工妹的故事》等一大批網紅小說,還匯集了網易輕鬆一刻、海洋現場秀、搞笑工廠、歡樂集結號、暴走大事件、東北二人轉、胥渡吧等一系列段子內容,全部都是好玩的小咖秀素材……
作為繼視頻行業之後的另外一個主戰場——音頻行業而言,許多網絡電臺也提供聽書功能,比方說「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豆瓣FM」等。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包括《曉松奇談》《楊瀾訪談錄》《羅輯思維》《東吳相對論》《金星秀》《愛情保衛戰》《許川知乎時間》《老梁觀世界》等等在內的一大批脫口秀內容,還可以聽到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嘻哈包袱鋪、小二班、趙本山、單田芳、田連元、劉蘭芳、袁闊成等人的相聲評書。如今讓許多人喜歡得不要不要的「小嶽嶽」——嶽雲鵬,早就在各個平臺上成了相聲界的新一哥。在手機APP 網絡電臺的多個播放軟體上,他的個人相聲頻道點擊率已經超過他師父郭德綱,而一臉「賤兮兮」的小嶽嶽這幾年已經憑藉著他「娘們兒唧唧」的表情,成為了大眾最為熱烈追捧的草根相聲演員。
更有意思的是,在這些網絡電臺上,你可以開創專屬於自己的個人電臺,變成真正的主播。前央視主持人王凱從央視離職之後,就把給兩個女兒講故事的親子活動變成了一門生意——他推出「凱叔講故事」微信公眾帳號不過兩年時間,就成功圈粉400萬,成為閱讀推廣領域最大的音頻故事平臺。點擊超過100億次、故事音頻累計播放2.5億次,微信公眾帳號PV超過400萬每月。「凱叔講故事」在孩子和媽媽群中有了相當影響力,畢竟這專業的講起故事來就是比媽媽這個人肉故事機更撩人啊——王凱聲音好,經驗豐富,還會從聽眾的呼吸變化中觀察故事的效果,並隨時作出調整,聽過他故事的孩子都離不開他的聲音。很多媽媽甚至抱怨,凱叔故事講得太過生動。孩子聽完不願睡覺時,王凱就在每個故事後面加讀一首唐詩,唐詩讀七遍,每一遍都降低一些分貝,直到聲音輕得像和孩子說悄悄話。
「凱叔講故事中」,點播率最高的是《西遊記》。70後、80後小時候都是聽過孫敬修爺爺講的《西遊記》故事的,可惜孫敬修只講了28集。王凱花精力自己改寫了全本《西遊記》,並針對低幼兒童可能聽不懂的地方特別設置了問題,將問題融入故事,讓孩子們聽起來不會有情節上的障礙。故事講得好了,也變成了一種認證——但凡王凱讀過的童書,當月都會銷量激增。於是出版商開始將「凱叔講故事」變成了「凱叔盒子」,裡面是各種精心挑選的童書,上面還附有「凱叔講故事」的二維碼,方便孩子獲取故事的音頻資料。
兒童教育APP異軍突起
由於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我還發現,眼下有許多關注兒童教育的APP非常流行。我的手機中就裝了「納米盒」「嘰裡呱啦」「一起作業(學生版、家長版)」「小猿搜題」「Kiddo書友會」等一系列有關學習的APP。特別說明一下,推薦這些APP純屬一個二孩媽媽的個人使用心得體會,沒有任何商業利益牽扯其中。
最初關注納米盒,是因為裡面涵蓋了小學生全科課本磁帶錄音內容。實在搞不懂上海的教委為什麼還在不斷給孩子發語文、英語和數學三科的磁帶資料,而且每學期都有將近10盒!對於連walkman長啥樣都不知道的零零後小朋友來說,用步步高(002251,股吧)複讀機之類讀書好像應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我還翻出讀大學時代的愛華隨身聽給兒子聽了兩天,可新鮮勁一過,他就把這個古董扔到了柜子的角落深處。能用手機完成的事情,為什麼還要回到卡帶時代?幸好了有了納米盒,課本隨時學,分段點播,按需點讀,甩掉麻煩的複讀機,方便得超出想像。還有錯題記錄本,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關鍵是在這個APP裡還增加了許多課外內容,比方說國學、中英文經典繪本、連環畫和精選視頻,反正都挺好用的。
「嘰裡呱啦」是一款英語啟蒙產品,號稱「為0-6歲的孩子打造專屬的浸潤式英語學習環境,讓孩子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吸收知識」。它讓孩子被有趣的聲音、圖片和動畫所吸引,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是一種感染,從英語的韻律上培養孩子們對於英語的熟悉程度,使得他們在未來成長中能夠更快地掌握這一門語言。它會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段和英語能力,為它隨機播放英文歌曲磨耳朵,推送相應的動畫短視頻和教學視頻,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此外,它還有一個社區,讓爸爸媽媽交流分享。
據說這個APP的創始人是一對有兩個孩子的夫妻,之前在Google 收購的 Slide 公司工作,擁有非常豐富的矽谷和科技公司的經驗。他們之前在北美已經做過一款幫助新生兒至學齡前小朋友開發各種能力的手機應用「Knoala」,現在又在國內推出「嘰裡呱啦」。就我的使用感受來說,APP的更新很快,社區也挺活躍,但是我家的孩子堅持度不夠,一方面是我們的督促不夠,另一方面是他的時間已經被其他許多APP霸佔了,而他已經是個小四眼,我們實在不敢讓他看太多手機了。
在英語老師的推薦下,我們現在使用的是「一起作業」。因為所有的英語作業老師都布置在這個APP上,而且可以通過手機實時監測小朋友的作業情況。上面還設有獎勵,感覺兒子為了爭做「學霸」和爭賺「學豆」,做英語作業的積極性超高。這個APP還分學生版和家長版,家長也能夠看到孩子的錯題和全班排名——感覺就是一個電子作業本。
「Kiddo書友會」則是一個純粹的親子閱讀社區。在這裡,你可以幫孩子發現好書、和書友共享圖書資源,並獲得來自眾多父母的真實推薦和經驗分享。你還可以用這款APP,給自己建一個強大的電子書架。其中的「曬書房」功能,可以把家裡的書快速掃描進來,分類整理,隨時查找,做好閱讀記錄。你還可以訪問別人的書架,看看大家都在給孩子讀什麼書,或者大家互相借閱。不過,正如任何社區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育,而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雖然兒子已經擁有並且閱讀了幾百本圖書,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一本本掃描上傳家中的藏書,更沒有時間去這個社區一本本寫書評,分享孩子的讀書心得,以及跟更多的同道中人互動。雖然使用不多,還是可以感受到創立者的努力與真誠——「Kiddo書友會」的上線時間不長,希望將來能有更多喜歡的讀者加入進來。
連結:Kindle 2015年度電子書閱讀行為報告
2016年1月22日,亞馬遜中國發布了「Kindle 2015年度電子書閱讀行為報告」,顯示出許多出人意料的信息。
治癒系作品受追捧 私密閱讀悄然流行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在中國一直深受讀者歡迎,其中《解憂雜貨店》更是斬獲了年度付費中文電子書的冠軍,《三體》全集、《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分獲第二、三名。與2014年榜單相比,治癒系文學作品在2015年受到讀者熱捧,《乖,摸摸頭》《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也在榜單前列,與亞馬遜中國2015年度圖書排行榜趨於一致。
受2015年全民炒股和萬眾創業熱潮的影響,炒股入門類電子書《從零開始學炒股》以及經管創業類圖書如《從0到1》《風口上的豬》表現也相當亮眼。
在付費進口電子書榜中,一本在全世界暢銷25年的單身女性婚戀指導書 《If I’m so wonderful, why am I still single》(如果我如此美好,為什麼依舊單身)悄然登頂。這或許得益於Kindle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相比紙書更加私密的閱讀設備,使得Kindle讀者可以在任何場合閱讀各類領域和題材的作品,無需擔心書的封面會洩露閱讀內容。
在免費電子書排行榜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均排名靠前,《紅樓夢》和《三國演義》更是分列第三名和第五名。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知乎周刊·新技能 get》摘得榜眼。除卻免費這一因素外,《知乎周刊》的超高人氣也得益於它的輕閱讀特性,以及其讀者群體與Kindle用戶的高重合率——都是愛學習、好閱讀的人群。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不敵二三線城市
亞馬遜以各城市Kindle用戶的平均電子書銷售量為標準,評選出Kindle十大最愛閱讀城市,昆明榮登榜首,同時進入前十的城市還有蘭州、烏魯木齊、深圳、上海、南京、北京、貴陽、呼和浩特和西安,北京、廣州、深圳無緣前十。
在付費中文電子書閱讀完成率(下載並看完一本電子書)城市榜中,武漢市的平均完成率排第一,成為「最書蟲城市」,東莞市和哈爾濱市分獲二三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無緣前十。其中部分原因在於:二三線城市的生活節奏相對較為閒適,有更多時間實現「沉浸式閱讀」。
在進口電子書閱讀完成率城市榜中,南昌市的閱讀完成率高達97%,意外登頂最愛英文閱讀城市榜榜首,鄭州、濟南分獲二、三名。榜單前十儘是二三線城市的天下。這也顯示出二三線城市對英文讀物的喜愛以及學習英語的熱忱。
(責任編輯:鄧益偉 H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