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採樣員50天採樣近7000次 近距離面對張嘴病人

2020-11-25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陳菁)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金標準」,通過核酸檢測陽性即可確診。標本質量對於提高檢測有效率至關重要。而採集咽拭子標本時,病毒隨病人張口呼之欲出,採樣員面臨極高風險。

截至3月9日,武漢市第七醫院發熱門診採集咽拭子標本近7000份。這些數字的背後凝結了採樣員無數的辛勞汗水。如今,採樣員依然堅守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嚴把核酸檢測第一關。

克服困難 安全防護

3月8日下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感染科護士長助理肖豔玲如常到七醫院發熱門診採樣室督導工作。從1月22日,七醫院成為發熱病人定點醫院並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管的第一天,她就在這裡支援發熱門診護理管理工作,至今已近50個日夜。她帶領的核酸採樣7人組是門診核酸採樣的主力軍。

肖豔玲難忘在開診初期,七醫院日門診量超過1300人次,患者的情緒極不穩定,「我們要花大量的精力維持就診秩序、安撫病人情緒,人手嚴重不足,我們中南的第一批支援隊員江雲、王丹、伍曉慶和七醫院的戰友常常是加班加點地工作,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又出汗又憋氣,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壓力,但為了救助更多的病人,大家都堅持著,最多的一天我們共採集了800多份咽拭子標本。」

肖豔玲在為採樣組戰友整理隔離服

「核酸採集時會有氣溶膠的產生,屬於高危的一個工作環境,保障人員和環境的安全很重要。」肖豔玲說,中南醫院醫療隊進駐之初,為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中南醫院檢驗科黨支部書記胡漢寧和門診辦公室曹清主任,經過多方調查和溝通,在硬體條件極有限的情況下,儘快建立了單獨的核酸咽拭子採集室,逐漸理順了標本採集的流程,改善了門診患者的聚集情況。

肖豔玲和韓苗苗合影

韓苗苗在做手部消毒

「我們要求採樣員不僅是做好防護,還要對採集室地面和物表進行擦拭消毒,最重要的是手衛生。」肖豔玲介紹,目前,採樣組成員實現了零感染,採集室做過兩次環境監測也都是陰性,「我們希望通過不斷改進安全措施,為採樣員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同時為病人創造相對安全的檢測環境。」

溝通安撫  減輕恐懼

「咽拭子採樣需要深入咽部,難免會引發患者的噁心和咳嗽反射。有的人配合得好,幾秒就能完成,有的人一進去就開始噁心嘔吐,還有的人舌頭放的不對,把咽喉全堵住了,所以要做三四次才能完成,我們要教患者正確的配合方法,耐心地鼓勵病人完成檢測。」採樣員李相林介紹。

29歲的李相林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的一名男護士。他坦言,到採樣室支援前,自己也曾擔心風險,但看到前輩們都義無反顧,還有那麼多無助的病人需要幫助,他就鼓起了勇氣。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給一位4歲的小女孩採樣,那個小不點戴著帽子、口罩,全身裹得嚴嚴實實的,父母帶她進來時,眼神裡充滿了恐懼,淚珠在眼睛裡打轉,強忍著卻沒有哭出來,孩子很乖很懂事,讓人心疼,我彎下腰來安慰小女孩,跟她講不要害怕啊,一會就能做好,並教她先戴著口罩練習深呼吸,孩子很配合地練習了兩遍,我再讓她摘口罩,然後幫她一氣呵成完成採樣,做完後立馬讓她戴上口罩避免暴露。」李相林說,採樣前先和病人多聊幾句很重要,告知病人相關事項,安撫病人緊張的情緒,有助於病人配合完成採樣,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採樣組李相林和韓苗苗合影

有些上了年紀的病人不會上網,採樣員還幫助他們上網查詢和填報相關信息。

「病人都太不容易了,我們希望能盡己所能多做一點,讓病人的痛苦少一點。」李相林說。

小心操作 保證質量

為病人採集咽拭子標本是一份極大的風險挑戰,因為護士採樣操作時要近距離地面對張嘴哈氣的病人,這也意味著採樣員將直接面對呼吸道傳播的高風險。

韓苗苗在為一位穿著防護服的病人採集標本

3月8日下午,戴著護目鏡、外科口罩、N95口罩、防護面屏,穿著隔離衣和防護服的韓苗苗剛為一位病人做完採樣。

「在這樣的束縛下工作,時間一長,人很難受,不過我們已經適應了。」韓苗苗是中南醫院綜合科護士,工作已10年,如今擔任採樣組組長。她說,採樣工作風險高,責任大,但自己完全能勝任。

她的這份信心來源於不斷的努力學習。「我們採樣組的小夥伴每天琢磨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操作中減少病人的不適感,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準的角度保證採樣質量,我們經常交流經驗,堅持學習。」

韓苗苗在採樣前和病人交流

「有的病人摘下口罩後咳得很厲害,我隔著防護屏都能聞到病人呼出的氣味,我心裡也害怕的,但還是要堅持做到好,咽拭子採集對病人確診至關重要,不能因為我的失誤導致結果不準。」 韓苗苗說,每一次採樣,她都會盡全力,輕一點、快一點、瞄準角度、採深一點、多採一點。

大部分的病人做完後都會對採樣員說聲:「謝謝!辛苦了!」每當聽到病人這樣說,採樣員都覺得很暖心。

「下班後脫掉防護服的那一刻是最輕鬆的,有時我深夜從醫院徒步或是騎單車回住處,一路上,那些沉重的、溫暖的、感動的畫面在我眼前回放,我的心裡充滿希望,我們不止自己在戰鬥,還有多少個家庭和全社會在共同努力,我相信這一切終將過去。」李相林說。

相關焦點

  • 咽拭子採樣中的最美身影
    這是一張近期刷爆朋友圈的網紅照片 圖中的醫務人員在室外溫度38度 地表溫度近50度的情況下 身著防護服,全副武裝 跪在地上為小朋友做咽拭子採集 她來自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 是海澱區核酸檢測採樣組的 一名普通的90後女醫生候靜
  • 咽拭子採樣人——田媛媛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2月14日成立核酸咽拭子採樣隊,對住院患者開展咽拭子採集篩查工作,這是早期發現輕症病例以及無症狀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也是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關鍵環節。 咽拭子採集需要近距離接觸患者,他們的每一個咳嗽或噴嚏,每次張嘴採樣時的嗆咳反應,都會引起飛沫噴濺,採樣人員被感染的機率就非常大。
  • 咽拭子標本採集法部位圖 咽拭子檢測要多久時間
    從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咽拭子採集、核酸檢測一直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新冠肺炎的確診必須採集患者咽拭子標本,再進行核酸檢測,咽拭子的採集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是否會感覺特別難受?醫護人員又是如何做好防護的?
  • 廣州白雲區首批2.5萬師生全部完成咽拭子採樣
    測量體溫後進入校園,分批次進入採樣場地,領取寫有自己名字的採樣試管,每名同學排隊要間隔一米……今日下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位於白雲區七星崗的廣州市顏樂天紀念中學,現場直擊該校首批返校師生接受咽拭子採樣。
  • 觀象山 | 3天核酸檢測採樣超882萬人,「青島速度」燃爆朋友圈!
    觀象山 | 3天核酸檢測採樣超882萬人,「青島速度」燃爆朋友圈!2020-10-15 10 : 35 來源:觀象山3天內完成600萬人的核酸檢測,5天完成1100萬人的核酸檢測。面對階段性成果,青島沒有放鬆一絲一毫,全城仍在拼盡全力。青島與時間賽跑講速度,更要以「不漏一人」的行動確保全城全員檢測的真實性、全面性,這是青島的溫度與擔當。這一戰,青島值得被銘記!1、即將實現1100萬人核酸檢測10月14日,青島市全員核酸檢測進入第三天。
  • 北京華諾奧美累計完成核酸檢測20萬個樣本、採樣6萬人次
    截至7月16日,累計完成核酸檢測20萬個樣本,完成採樣6萬人次。華諾奧美總經理李彬17日在發布會上提到以上內容。李彬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為保障北京市復工復產復學復商的需要,華諾奧美停止接收所有商業醫學檢測服務樣本,承擔了豐臺區80%以上的核酸檢測任務,在確保完成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手術病人檢測任務的同時,也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願檢盡檢人群的核酸檢測。
  • 滿洲裡:累計採樣203326人
    滿洲裡市累計採樣203326人,完成核酸檢測145428人。 2名無症狀感染者和1名疑似病例的流調工作正在進行中,已排查出密切接觸者245人,均已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7例,均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所有密切接觸者均在指定場所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全程實行閉環管理,嚴防疫情擴散蔓延。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採樣返回?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凌晨,去去就回的嫦娥五號歷時23天,順利從月球挖土而歸。 而就在11天前的12月6日清晨,日本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跋涉,將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樣品送回了地球。 主動前往太空採回樣品,在人類歷史上還不多見。
  • 從採樣到結果報告,未來的核酸檢測要實現「無人化」
    據介紹,這臺自助採樣機可實現智能化、全天候、無人值守的核酸咽拭子採樣。 自助採樣第二步:咽拭子採樣 >身份登記完成後,被採樣人員可領取專用採樣工具和張口器,然後在視頻引導下,準確找到咽拭子有效採樣部位,並採集到合格樣本,之後由機器人對樣本進行自動化收集、封裝、保存的專用設備。
  • 「石家莊有人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是不是不靈了?_新華報業網
    1月13日,話題#石家莊有人核酸檢測6次才呈陽性#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在12日石家莊市新增確診的84例病例中,一50歲男子曾在1月3日至10日間做了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而1月11日的檢測結果卻呈陽性。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屬於碎石堆結構型小行星,這也是該任務團隊需要花費差不多1年時間調整採樣計劃、確定採樣地點的原因。2019年2月22日,隼鳥二號向龍宮表面發射1枚鉭質子彈撞出碎屑,成功完成第1次採樣,實現對小行星表面物質的採集。
  • 隼鳥2號第二次龍宮採樣全記錄
    通過著陸前的三次下降觀測(詳見:隼鳥2號:準備著,為第二次著陸採樣),隼鳥2號項目組最終決定把第二次著陸點安排在人造撞擊坑附近的C01-Cb區域內第一次著陸採樣點TD1和第二次著陸採樣點TD2的位置。來源:JAXA、千葉工大等 [8]著陸區一帶的三維地形DEM由著陸前的三次下降觀測數據繪製。來源:JAXA [7]第一次vs 第二次採樣:新的困境和挑戰儘管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著陸採樣依然是如履薄冰:隼鳥2號必須精準著陸在相對平坦的預定著陸區裡才是安全的。
  • 央視焦點訪談:武漢十多天檢測近千萬人怎樣做到?準確性如何保障?
    前些天,很多武漢人見面打招呼會說:你核酸了沒?陰不陰啊?從5月14日開始,19天時間,武漢全市沒有進行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常住居民和暫住居民,近990萬人接受核酸檢測,加上此前已做過檢測的人員,武漢累計共有1090.9萬人完成核酸檢測,基本做到人員全覆蓋。檢測結果我們也已經知道了,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症狀感染者300名,檢出率為萬分之0.303。
  • 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告訴你
    為了持續深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評估疫情風險,防範疫情反彈,嚴格落實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區疾控中心按照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從6月14日起全力配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農貿海鮮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重點場所進行現場調查,對環境載體及從業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應急採樣檢測工作。
  • 探訪入境人員核酸檢測實驗室:吸液再注液,每天重複兩千次
    像她這樣的檢測員,在上海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有50多位。從3月17日開始,她們堅守一線,負責浦東新區入境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 日前,記者探訪了王曉燕她們在康新公路上的實驗室,認識了一群可愛的人。 一線在哪裡,就去哪裡 雖然身上穿戴著三級防護服,但一想到會與病毒「近距離」,說不害怕是假的。
  • 鍾南山團隊新研究:如延後5天採取隔離,全國感染或達35萬!相關論文...
    >提前5天實施,全國的病例數將達到40991。該模型使用Adam優化器進行了優化,並進行了500次迭代。模擬結果顯示,全國新感染病例將在2月4日達到高峰,到4月底將有95000例,而新確診病例的實際數量與LSTM預測曲線在1月22日至2010年12月之間有顯著的擬合。
  • 天熱,心裡爽!核酸採樣現場好心人送來冰鎮飲料
    「天熱,心裡爽!」「這水真好喝呀,還是冰的,從來沒覺得喝水這麼舒服!」今天上午,在大觀園採樣點,宣武醫院護士尹迪剛剛結束一個班次的採樣工作。脫下防護服,內穿的護士服都溼透了,汗水順著頭髮往下滴。尹迪接過隊友遞過來的水,大口大口的喝著,「這水真好喝!」
  • 高頻交流信號採樣電路設計
    該電路適合電壓採樣也適合電流採樣,圖中的變壓器,用於電壓採樣,則是變壓器,用於電流採樣,則是電流互感器,變壓器與互感器可以認為是相反使用的,比如變壓器一般用於降低電壓,匝數比50:1,而互感器,則降低電流,匝數比1:50,互感器輸出一般需要有閉合迴路的終端,比如一個小電阻,這個讀者自己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