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Hanson 臨床科研
「Publish or Perish.」(發表或湮滅。)
「Unread science is lost science.」(沒有被閱讀的科學成果,是消失的科學成果。)
這是學術圈最有名的兩句話。說出了 「發表」 和 「發表後閱讀」 的重要性。論文是知識的載體,發表出來,成果才能被承認。而發表論文的目的是交流,只有被閱讀及引用,論文才有價值。
但是隨著投稿論文數量的急劇增長,論文如何吸引到編輯的注意,從而通過初審進入到同行評議;以及發表的論文如何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成為作者面臨的重大挑戰。
論文的標題,對於吸引雜誌編輯和讀者的注意力,都至關重要。
尤其是目前論文基本上都收錄入電子資料庫中,題目的檢索權重遠遠高於其他部分。所以,給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研究論文起個好名字(Title)非常重要。至少不能讓人一讀到你的論文題目就覺得檔次很低,水平很差。
好的題目什麼樣?
好的論文題目應該回答 「你研究的是什麼」;需要:信息量足,簡潔、客觀準確;從而引起讀者 / 雜誌編輯的興趣。而且讓你研究領域內的同行一看就懂。
即科研論文有 「三要」。
1、信息量足
對於臨床科研課題來說,也就是涵蓋PICOS的核心要素。
P- Participant or Population or Problem 和 I - Interference or Exposure 通常是題目中必備的兩個關鍵詞。
其他三個,O- Outcome;C- Control or Comparison 和S- Study design 則也要出現在摘要中。
2、簡潔
使用主動語態,避免名詞字句及其他不必要的信息。一個好的題目通常低於 10 到 12 個字之間,太長的標題會模糊焦點。
3、客觀準確
嚴格區分開是分子生物學、動物實驗階段、臨床上的橫斷面調查、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還是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等等。對應的題目,也就應該充分而準確地表明出階段性結果,用準 XX 細胞、XX 動物、XX 疾病 / 患者等關鍵詞。
如果是 RCT 研究,就毫不猶豫地在題目中(或者在摘要中)加上標示,以彰顯研究設計上的高度。
舉例:
Mutation Clearance after Transplantation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Drug-coated balloons for smal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BASKET-SMALL 2):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2018)
比較糟糕的論文題目
知道了好的題目什麼樣子,還要避免寫成糟糕題目。根據我的體會,糟糕的論文題目可以歸為以下幾種,也是科研論文題目的 「五不要」。
1、題不對文的題目
這類題目不用說應該是排在第一位最糟糕的題目。嚴重的題不對文不太多見,但偏離文章內容的題目卻時有發生。尤其是一些富有想像力的題目 (fanciful titles) 應避免。
如某藥在體外實驗發現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你在寫論文題目就不能寫成 「某藥是治療腫瘤的有效藥物」。畢竟,在體外發現藥物對腫瘤有效和能治療腫瘤病人還差十萬八千裡。所以論文題目要安得準確客觀。
2、「Effect of ...on...」 之類的題目
這種題目沒有明顯的錯誤。在我剛做科研發表中文論文時也時常用 「... 對... 的影響」 作為論文的題目。去年我在 NIH 參加了一期論文寫作培訓班後,我終於明白了為何在論文寫作中要儘量避免使用這樣的題目:
1)任何研究都應該有 Effect,不管是陽性還是陰性;如果沒有 Effect 就等於沒做科研,所以說 「The Effect of ...」 是廢話;
2)The Effect of ...on... 之類的題目過於含糊,沒有能直接告訴讀者你的重要發現是什麼。
3、Preliminary study...
在中文裡,「preliminary study...」(初步研究) 是一種謙虛的表達方式,但在科學研究裡沒有謙虛,只有對錯,如果是一個 preliminary study,說明你的研究結果尚未證實,應不宜發表。
在英語裡,通常 preliminary study (data) 只用在申請課題(Grants),意味著在你有了一些初步結果後,提出你的假說,表明有重大意義,並有繼續研究的必要。在已發表的論文裡仍然有一些文章還用 「preliminary study...」 做題目,但多發表在比較差的雜誌。
4、其他如 「Study...on」、 「Contributing to...」、「 Ananlysis of」、 「role of 」
這些用詞跟 「Effect of ...」類似,屬於廢話類題目,而且過於籠統,缺乏針對性,應儘量避免在論文題目中使用。例如:
Poor:
A Study of Matrilysin-1 on bronchiolization of alveoli, apotential premalignant change in lung cancer
Better:
Matrilysin-1 mediates bronchiolization of alveoli, apotential premalignant change in lung cancer
5、過長的題目
題目的長短,每個雜誌都有規定,儘量不要超過規定的詞數,通常不要超過 100 字母或 10~12 個英文單詞。過長的題目不容易讓人記住。
如何起論文名字?
寫文章題目時,我的習慣是:
1、對於臨床研究 / 試驗。
先按照 PICOS 原則,把關鍵詞列出來,然後組合到一起;也就是 PICOS 的組合。這是臨床研究最常用的方式。
2、對於有基礎研究的臨床科研。
只用一句話來說清這篇文章的核心結果,這句話也就是文章題目的核心。如經典的生物醫學領域研究題目:A 基因 / 蛋白通過 B 途徑影響 C 疾病的 D 功能。
如何修改論文題目
舉例說明
來源:https://www.slideshare.net/editage/how-to-write-an-effective-title-and-abstract-and-choose-appropriate-keywords-13205103
總之,論文題目一定要仔細推敲,堅持 「三要五不要」,起個好名字。特別是,科研論文的題目可不能象博文或新聞稿的題目那樣 「越聳人聽聞,越能博得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