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的開始,筆者首先要告訴大家:此文只為小白準備,高手千萬莫入。好了,經過一番悉心勸說,高手應該都已經自覺的關閉頁面去尋找下一篇優秀的文章了,好了,筆者這就放心了。
小白們......啊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如從通過最簡單的BIOS設置來優化自己的電腦。什麼?自打裝了電腦以後就從來沒有進過BIOS?那接下來的事,各位就可得好好聽筆者說道說道啦。
記得筆者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網友的控訴,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籌劃攢機很久了,經過一系列的拍板定奪,最終選出一套心儀的配置。在內存方面,他選擇了芝奇的4GB DDR3 1600MHz「紅鋼牙」系列。可是當他裝好機裝好系統以後用CPU-Z檢測才發現,內存頻率怎麼只有1333MHz呢?
BIOS中學問多
值得「表揚」的是,該網友在裝好系統以後,能夠利用軟體進行硬體檢測,說明還是有一定的防騙意識的。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內存頻率運行在1333MHz並不是因為內存的質量問題,而是因為在默認情況下內存將自動運行在1333MHZ,必須將BIOS內存頻率做修改,才可以順利運行在1600MHz。可見BIOS設置有多麼重要。今天,筆者就告訴大家一些最基本的BIOS設置方法,讓大家的錢不白花。
●輕鬆簡單內存就發飆
1600MHz的內存,怎麼就變成1333MHz的了呢?我想很多「小白網友」會想不通。其實筆者也一樣,曾經也是一個一無所知的小白。但是通過努力的學習,才掌握了一些BIOS設置的皮毛。接下來針對剛才那位網友遇到的問題,我們在此做一個詳細的講解。(選用映泰BIOS只因截圖方便,並非廣告,望廣大網友見諒,不要冤枉筆者)
成功進入BIOS界面
調節內存選項
在BIOS界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位於屏幕的最下方,有一橫排菜單。我們選中「O.N.E」。可能大家看著如此多的洋文會很頭痛,那筆者帶大家直擊要害。找到「Manual Memory System」下的「Performance Memory Profiles」選項。從圖中可以看出該選項目前處於「Automatic」模式下。
選擇Manual模式
默認13.33
可以看到,當點選了「Manual」選項後,下方出現了一個全新的選項:「Memory Mutiplayer」,在該選項下顯示著「13.33」,這個數字就表明在默認情況下,內存的頻率為1333MHz。
內存頻率調節選項
可以看到,內存頻率可以在諸多頻率中進行選擇。比如800,1333,2133等等。當然,能否運行在更高的頻率取決於用戶選擇怎樣的內存。
選擇了1867MHz頻率
由於筆者手頭的內存體質不錯,所以在內存頻率選項中選擇了1867MHz。選擇好了之後,選擇「Save&Exit」選項,之後電腦會自動重啟。等到再進入系統的時候,內存頻率就會變成1867MHz啦。像筆者提到剛才那位網友的情況,也可以解決啦。
●動動手指CPU&硬碟坐火箭
經過簡單設置,我們的內存起飛了。其實,不光內存設置存在玄機,其它部分也一樣。下面就來介紹一下CPU怎麼通過簡單設置來達到性能提升。
Intel部分CPU具備的「Turbo Boost」功能
同樣,在「O.N.E」選項中,我們在CPU選項中找到「Turbo Mode」這一欄。該項如圖所示顯示著「Enabled」,則表明筆者開啟了Intel CPU的Turbo Boost功能。如果當各位看到該選項顯示「Disabled」,千萬不要忘了把它選擇到「Enabled」。這個功能是什麼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睿加速」技術。就拿3960X這顆CPU來說,如果關閉睿加速,那它的運行頻率在3.3GHz;而如果開啟,則最高會運行在3.9GHz(非超頻狀態下),差距明顯。當然,3960X可以超頻,筆者只是舉個例子。很多無法超頻的CPU如果關閉睿加速,損失的性能會非常多。
防掉壓功能
經常使用CPU-Z的人應該會有這種經歷:當進入系統打開CPU-Z後,本來應該是3.3GHz主頻的i5 2500處理器,卻顯示為1.8GHz。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Intel的掉壓技術,為的是讓CPU在低負載情況下節省能源,不至於在任何時候都保持高功耗。如果用戶想讓CPU一直運行在額定頻率,很簡單,如上圖所示,只需把「Internal OLL Overvoltadge」選項設為「Enabled」就可以了。
SATA MODE設置
硬碟選項同樣存在小學問。大多數主板BIOS的SATA模式會默認為「IDE Mode」。在XP時代,系統對AHCI模式支持不佳,如果選擇AHCI模式裝系統會非常麻煩,比如先需要用軟碟機安裝AHCI驅動等。如今主流作業系統變成了WIN7,則完全沒有這些繁瑣的步驟。
開啟AHCI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系統之前,大家就需要將「SATA Mode」改為「AHCI Mode」。不然當安裝系統是IDE模式,而之後再改為AHCI模式時,會出現無法進入系統的情況出現。當然,這也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繁瑣的步驟實現的,只是筆者在這裡告訴大家,那會十分麻煩,不如安裝系統之前就設置為AHCI模式。
●AMD平臺實操演示
SATA模式選擇AHCI模式
開啟AMD Turbo Core
和Intel的「睿加速」類似,AMD也有處理器加速功能,名字叫做「Turbo Core」。在這裡,我們將它設置為「Auto」。
3850外頻默認「100」
將外頻調節至「120」
此次測試採用的是A75主板和A8-3850 APU。在這裡我們對3850的外頻進行調節。默認為「100」,在這裡筆者將外頻拉升至「120」。
內存頻率拉至1866MHz
不要忘記保存再退出
此次操作將AMD Turbo Core開啟,將3850的外頻由100拉升至120,內存頻率由默認1333MHz調節至1866MHz,並確認硬碟是否開啟了AHCI模式。
在此說明一下。相比調節功能,處理器超頻屬於「高階操作」。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被嚇到,買來的東西,幹嘛不挖掘一下它的全部潛力呢?其實超頻也非常簡單。
那麼調節這些選項後,平臺性能的提升究竟有多少呢?一起來看看。
●簡單BIOS設置讓平臺性能倍增
通過AIDA64的CPUID功能,我們能夠看到CPU及內存的一些基本信息(CPU-Z同樣可以),如CPU的主頻、外頻及、倍頻以及工作電壓等;內存方面則有運行頻率、CL延遲等等。
調節前後對比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如果採用BIOS默認設置,CPU主頻在2.9GHz左右,內存頻率則運行在1333MHz左右。而通過BIOS調節之後,我們可以看到CPU主頻升至3.45GHz,內存頻率甚至漲至1900MHz,算是額外福利。看來筆者手中的內存體質不錯。
象棋成績對比
「象棋」作為ZOL評測室的傳統測試項目,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A8-3850在默認情況下跑出6924分。而在調節後,成績漲至8506分,上升幅度喜人。
AIDA64內存及緩存測試
AIDA64的內存&緩存測試對內存頻率較為敏感。如果各位手中的1600MHz內存並沒有經過BIOS調節,那麼它們只能工作於默認情況下的1333MHz。鑑於筆者手中內存體質較佳,1900MHz左右不在話下,因此1900MHz對1333MHz造成了壓倒性的優勢。緩存讀寫速度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總結:電腦買回家,BIOS必調
對比測試結果是不是讓大家很驚訝呢?沒錯,花一樣的錢,BIOS調和不調,對平臺的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挑出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成績對比,柱狀圖能夠更直觀的反應性能差距。
AIDA64內存測試對比
象棋測試對比
之前提到了掉壓設計,目的是節省能源。如下圖所示,當開啟掉壓設計時,3960X的頻率在1.2GHz。當關閉掉壓後,CPU穩定運行在3.3GHz不變。如果用戶需要,可以把該功能關閉。但是為了給環保事業出一份力,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在沒有什麼特殊需求的時候,開啟掉壓功能。
掉壓設計
結語:好了,本次BIOS調節「小白教程」到此就要告一個段落了,希望本次解說對大家有所幫助。還是那句話,筆者曾經也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白(當然現在還是比較白),但是通過了解和學習,也掌握了一些BIOS調節的皮毛。簡單的設置就能改變整個平臺的性能,何樂而不為呢?各位還在等什麼呢?趕緊去對自己的平臺「做些手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