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知識問答

2020-11-29 包頭新聞網

綜合類

1. 包頭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背景是什麼?

答:2005年12月,住建部正式命名包頭為「國家園林城市」,也是自治區首家國家園林城市。自創建成功以來,經十餘年補短板、夯基礎、抓提升,城市建設邁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2016年包頭市提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想法,2018年,包頭市將創建工作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2. 包頭市已經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為什麼還要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答:「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園林城市更高的層次,它要求城市綠地系統分布更均衡、結構更合理,城市功能更完善、景觀更優美,人居生態環境更清新舒適、安全宜人。從包頭市城市發展現狀來看,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3. 包頭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周期多長?

答:爭取用5年的時間創建成功。創建工作於2017年正式啟動,2018—2020年進行全面推進提升,2020年9月份正式申報,2021年具備迎接國家檢查組考核驗收條件。

4.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以人為本、功能完善、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全面統籌、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

5.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否就是大搞城市園林綠化?

答:園林綠化只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包括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市政設施建設、節能減排等多項事業的發展和提升,是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全面考核和要求。

6.作為普通市民,可以通過哪些形式參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中?

答:包頭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關係到每一個人,創建成果也將惠及到每一個人。作為包頭市民,應該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其中,如陽臺增綠、愛綠護綠、綠色出行、愛護公共設施等,每一個微小的行動都是對創建工作的最大支持。

鹿標 婁元藝 攝

百裡綠道 劉衛俊 攝

清寧 劉鑫 攝

美麗的青山區 婁元藝 攝

花開奧林公園 於忠誠 攝

專題類

1.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提到的「城市綠線」是指什麼?

答:城市綠線是指城市各類綠地範圍的控制線,分為現狀綠線和規劃綠線。現狀綠線為保護線,規劃綠線為控制線。綠線範圍內必須按照規划進行綠化建設,不得改作他用。同時,應建立並嚴格實行綠線管理制度,能夠切實保護綠地不被侵佔,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2.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考核指標中為什麼要設置「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

答:本項指標主要考核城市居住用地集中區域公園綠地分布的均衡情況,居民利用的公平性和可達性是評價公園綠地的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內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求公園綠地的布局應儘可能實現居住用地範圍內300-500米服務半徑的全覆蓋。

3.在中心城區綠化可用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如何增加城市綠量?如何提升公園綠地勻布性?

答:一是「挖掘潛力」,挖掘散落在中心城區的小微空間,見縫插綠,補充完善城市綠地系統,解決城市中心區高密度居住區人們對公園綠地的需求;二是「變廢為寶」,通過城市生態修復的手段,盤活城市廢棄地,通過改良廢棄地土壤、重建生態系統對廢棄地進行覆綠,增加城市綠地面積;三是「拓展維度」,因地制宜推廣立體綠化,通過合理利用空間拓展綠化建設維度,增添城市特色,增加城市綠量。

4.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對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率」作何要求?

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城市公園原則上要免費向居民開放」。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考核標準考慮到各地實際,要求公園免費開放率達到95%。包頭市共擁有公園40個,38個免費開放,免費開放率已達到95%,目前,僅有包頭樂園和兵器公園基於公園性質和設施內容的特殊性暫不具備免費開放的條件。

5.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對居住區(單位)綠地有何要求?

答: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考核標準中要求城市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達到60%以上,或者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每年提升率達到10%以上。這項指標是引導性指標,作用在於將城市園林綠化的創建活動由城市向居民區和單位發展,因為居住區(單位)綠地是居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綠地,直接關係著居民的生活質量。

那麼,園林式居住區的標準要達到什麼程度呢?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園林式單位和居住區標準》,分別對居住區(單位)綠化的組織領導、規劃建設和養護管理均提出一定要求,同時明確了「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低於35%,舊城改造居住區綠地率不低於30%;學校、醫院、療休養院所、公共文化設施、機關等單位的綠地率不低於35%」等園林式居住區的具體考核標準。

6.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提到的「林蔭路」如何定義?

答:林蔭路是指綠化覆蓋面積達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車道。林蔭路以高大蔭濃的行道樹為主,綠量大,生態效益好,增添城市道路景觀,市民出行在樹蔭下,大大提升了舒適度,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求應大力推廣道路林蔭路建設。

7.城市生態空間保護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考核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那麼,城市生態空間是指什麼?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對城市生態空間保護是如何要求的?

答:城市生態空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城市山水格局,包括城市規劃區內的水域、山體、綠地、溼地、林地等綠色空間和其所在的自然生態系統。與國家園林城市相比,「生態園林城市」更關注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要求城市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態系統得到較好保護,顯山露水,確保原貌性、完整性和功能完好性。

8.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求申報城市要推進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那麼如何推進?

答:節約型園林綠化也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的一個重要內容,著重從以下方面推進:一是園林綠化建設以植物造景為主,嚴格控制大樹移植、大廣場、噴泉、水景、大人工水面、大草坪、大色塊、雕塑、燈具造景、過度亮化等;二是合理選擇應用鄉土、適生植物,優先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種苗,嚴格控制行道樹樹種更換、反季節種植等;三是因地制宜推廣立體綠化和海綿型公園綠地建設。

9.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何會對「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提出要求?公眾滿意率如何展開調查?

答: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是一項提升百姓福祉的工作,公眾對園林綠化的滿意程度最能反映城市園林綠化的真實水平,是政府決策的依據,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調查是創建過程中重要的環節,有利於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度、支持度、關心度,可促使創建工作達到全民參與、全面展開的良好態勢。實際調查中,申報城市可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50563中《城市園林綠化滿意度調查表》,安排專業的調查機構進行調查,調查人數不低於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

相關焦點

  • 包頭市住建局 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提升
    修補路面賽汗塔拉清理枯枝雜草文明創建宣傳進社區黨員服務入戶安裝彩色樹箅子路燈維護絹花增色添彩自包頭市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市住建局集中力量、全面推進,結合職能實際,抓實抓緊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實地測評反饋突出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
  • 瀘州被正式授牌「國家園林城市」 圓綠色城市夢
    授牌(國家園林城市)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29日訊(記者 嶽東)在昨日召開的全省風景園林工作會議上,瀘州、德陽、眉山、自貢被正式授牌為「國家園林城市」。這是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之後,瀘州市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金字招牌」。
  • 包頭市組合拳打造無廢城市
    包頭市翔耀裝配式PC構件生產基地年可吸收利用固廢3000多噸。自2019年「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包頭市積極推進工業、農業、生活領域固廢廢棄物治理、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循環利用,努力打造包頭無廢模式。
  • 太原市開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森林因城市而升華,城市因森林而美麗;創建森林城市是讓市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民生工程。記者從9月1日召開的太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上了解到,未來三年,我市將全面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我市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提升城市宜居環境,努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為「生態京山」添綠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為「生態京山」添綠髮布時間:2020年11月27日 17:35 來源:中新網湖北 「氧吧」名錄的成功入選也正是京山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一個側影。  綠滿京山,森林為先。在京山「創城」這場硬仗裡,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政治任務。根據京山市委部署,在市創城指揮部辦公室的跟蹤調度下,京山正按照「一年達標、兩年提升、三年省級、五年國家級」的工作要求積極推進。
  • 安義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宣傳手冊
    「創森」知識1.什麼是「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創建省級森林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快「生態立省、綠色發展」和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步伐,改善城市森林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而提出的創建活動。
  • 看得見碧水 聽得見鳥叫 包頭市溼地功能和生態效益日益顯現
    近年來,包頭市把加強溼地保護作為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力實施黃河溼地生態體系建設工程,溼地功能和生態效益日益顯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小白河景觀大道320公裡處,包頭黃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的監測人員趙巍一會兒時間就觀察記錄到這片水域有14種大約500多隻候鳥在嬉戲。
  • 四川:為創國家園林城市做貢獻 瀘州魚塘鎮積極植樹造林
    據了解,為積極響應瀘州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號召,魚塘鎮投入大量精力、資金對轄區內綠化環境進行升級改造,並將此項工作與魚塘鎮「注重民生建設、構建和諧魚塘」的總體目標相結合,不僅對魚塘鎮沿江地段進行綠化升級,同時對棗林園、石堡灣社區居民小區投入3萬餘元,購買各類樹木進行綠化。有效的提升了群眾居住質量,促進了轄區環境質量提升。
  • 【創森學習】國家森林城市基本知識
    「國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國對一個城市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最高評價,是最具權威、最能反映城市生態建設整體水平的榮譽稱號。二、什麼是「創森」?「創森」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簡稱。>三、為什麼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礎設施。
  • 讓市民暢想「綠色福利」—西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紀實
    2013年,西安市政府審議通過了《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制定印發了《西安市2014—2016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提出按照「水韻林城,美麗西安」的建設理念,以城區增綠、綠色廊道、鄉村綠化美化等十大重點工程為抓手,著力打造「一屏、三軸、五環、十塊、百廊、千點」的綠化主體框架,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 承德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獎徵文與知識競賽活動獲獎名單
    日前,由市創森辦、市教育局和承德日報社聯合開展,承德日報社具體承辦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獎徵文活動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知識競賽活動,均已圓滿結束。現將獲獎名單和獎項公布如下:承德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獎徵文獲獎名單(社會組)一等獎《制度建設是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保障
  • 太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進入新階段
    >日前,記者從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山西省太原市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2020-2035)》(以下簡稱《總體規劃》)通過了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組織的專家組評審,標誌著太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 創建文明城市知識知多少?快來答題(31-33)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從8月31日起,陸續推出《創建文明城市知識問答50題》,每天解答三個小知識,以幫助市民進一步加深文明意識,了解創建文明城市的概況。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了解一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的社會公德意識培養,以及移風易俗「六提倡六反對」的內容。
  • ...包頭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在努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今年是包頭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六連冠」之年。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文化品位越好,就證明其城市形象越好。因此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是我們包頭的榮譽,也是我們包頭人的自豪。
  • 園林城市建設中環保酵素的重要角色擔當
    近年來,我國逐漸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強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在園林城市建設過程中,除了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以外,還需要通過一些科技手段來改變城市環境,其中環保酵素的使用可以解決城市綠化問題,促進園林城市的建設。
  •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行動 2019年唐山將造林52萬畝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行動今年我市將造林52萬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徐喆 通訊員 馬樹華)2019年是唐山高質量發展突破年,也是國土綠化攻堅三年行動關鍵之年,更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攻堅制勝之年,我市計劃全年完成營造林72萬畝,其中造林52萬畝(人工造林35萬畝、封山育林17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
  • 2020年版中國城市園林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我國園林綠化水平在**年開始迅速發展,一方面,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城市居住舒適感和房地產消費升級的要求刺激了園林綠化率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國家城市規劃政策和「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等標準也讓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設中重視園林的營造,這是園林行業可能出現「井噴式」發展的外在動力。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低碳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
  • 上慄縣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我參與」輕型越野跑、徒步活動
    為進一步營造全民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氛圍,有效提升群眾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倡導全民健身運動,11月14日上午,上慄縣舉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我參與」主題輕型越野、徒步活動,此次活動由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縣誌願者聯合協會、縣長跑協會協辦,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體幹職工及社會各屆群眾踴躍參與。
  • 河南省"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提速 成最多省份之一
    隨著林業生態效益逐年提升,河南省「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步伐加快。3月19日,記者從省林業部門了解到,鄭州市「創森」行動剛獲得國家林業局批准,至此,河南省已有平頂山、濟源、鶴壁、鄭州4個城市獲批「創森」。據了解,三門峽去年底已通過「創森」驗收,許昌、新鄉、漯河和洛陽4個城市均「創森」成功,河南省已成為全國森林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
  • 城市園林建設帶來的三大效益
    中國園林網6月23日消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在城市有限的土地和空間中應該建立一種新型的綠化模式,既能發揮諸如涵養水源、消洪補枯、防災滅災、改善氣候等多種生態環境功能,又能與景觀美學相協調,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資源達到生態、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的最大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