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燒紅的玻璃融化後滴入水中,形成的蝌蚪狀物質被稱為魯伯特之淚,這項工藝極其簡單,但就是這個普通的玻璃製品和手槍子彈相撞,竟然把子彈撞碎,自己卻沒事。
同距離下,需要用威力更大的AK47的7.62mm子彈或狙擊槍子彈才能將它擊碎。
為什麼普通玻璃製品也能如此堅硬?
玻璃融化後滴入水中的瞬間,外層玻璃迅速冷卻變成固體,內層玻璃被包裹尚處於高溫液態,當內層玻璃逐漸冷卻時會出現熱脹冷縮效應,緊緊地拉著外層玻璃向內收縮,這使魯伯特之淚的外層玻璃受到向內的壓應力,為了抵抗這個應力不讓玻璃崩盤,玻璃的主要組成物質二氧化矽會在外層緊密結合,分子間距離減小產生張應力與壓應力抗衡,這兩個力一直處於平衡狀態,當外界在魯伯特之淚的頭部施加壓力時,張應力會增大繼續保持平衡,這就是魯伯特之淚堅不可摧的原因。
但玻璃始終是玻璃,一旦壓力超出它的斷裂強度臨界值時也會破碎。
物理學家通過光偏器和紅外光照射,構建了整個魯伯特之淚內部的壓力分布,顯示頭部的表面壓力達到了700兆帕,約為7000個大氣壓,這個強度可以抵抗20噸的液壓力量,和高速飛行的子彈碰撞也不落下風。
魯伯特之淚的外層強度高是以犧牲內層強度為代價實現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外層玻璃被向內拉,內層玻璃也同樣被向外拉。如果可以直接破壞內層釋放應力,整個魯伯特之淚將徹底瓦解。就像拔河比賽中一方突然放手,另一方就會猛然倒地,魯伯特之淚尾部的點是最靠近內層的,尾部所產生的應力也小,所以只要對尾部稍加作用力,手指輕輕一掰,整個玻璃內部力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瓦解。
高速攝影技術觀測應力在玻璃上釋放產生裂紋的速度,可達2000米/秒。
我們現在用的鋼化玻璃就是在魯伯特之淚的基礎上改良的,鋼化玻璃的成分與普通玻璃相同,將玻璃均勻加溫到550℃的塑性狀態後進入風柵急速冷卻,此時玻璃會形成表面為壓應力中間為張應力的永久性力學狀態,一旦形成後就無法對玻璃進行機械加工,否則會整體粉碎。魯伯特之淚的原理,同樣也應用在了蘇聯T64B坦克的第一代抗衝擊複合裝甲上。
脆弱的玻璃可以變成堅硬的魯伯特之淚,那麼將熔融態的金屬滴入水中,能產生更堅硬的物質嗎?玻璃是無規則結構的非晶體物質,而金屬是晶體物質,晶體物質內部原子排列順序具有周期性,所以各部分的相對密度、膨脹係數、導熱率等性質都相同,無法產生像玻璃一樣的內外層物理性質具有差異的物質,所以答案是不能。
實驗表明,利用同樣的方式製作金屬魯伯特之淚,熔融金屬滴入水中形成的物質形狀千奇百怪,即便人為地將金屬融化製作成形狀與魯伯特之淚一樣,也不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