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冰城,黑龍江的省會,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9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53100平方公裡,建設區面積435.28平方公裡,2018年底常住人口為951.5萬,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與俄羅斯的地緣關係被稱為「東方莫斯科」,今天我們在衛星地圖上看到這座城市,它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松花江中遊,以及與俄羅斯的關係。
如圖所示,哈爾濱是沿河而建,市區建在河兩岸的平原地帶,發展空間很大,說到哈爾濱的莫斯科元素,我們應該談談它的歷史,清政府時期,根據1898年的《中俄密約》,由中俄兩國組成的中東鐵路公司,受權由俄羅斯修建鐵路,在清政府代表許慶成先生的堅持下,中東鐵路的特紐站設在哈爾濱,因此,中東鐵路管理局從符拉迪沃斯託克遷往了哈爾濱,俄羅斯等國家的工匠工程師們聚集在一個叫哈爾濱的小漁村,10年後開始了一場城市建設運動,在這裡聚集了19個國家的領事館,30多個國家的10萬名僑民,帶來了歐洲近代工業文明,把俄羅斯、法醫、英等跨國建築文明帶到了哈爾濱。
為了平息來自別國的大批移民思鄉之苦,俄羅斯的設計師和建築商將這片土地打造得更具鄉土氣息,在城市形態上與本國相同或相似,用來平息異國生活中大量香水所帶來的痛苦,如圖中所示,哈爾濱和莫斯科是兩座城市靠近的地方,兩座房子四面環山,道路布局上強調不重視正南正北,從中心向外延伸讓我們再來看一下哈爾濱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位於哈爾濱市多裡區圖隆街59號的聖索菲婭教堂,是設計俄羅斯建築設計師 Koyashikov典型的拜佔庭式東正教教堂,整體教育是法定式建築,中央有一座標準的圓頂紅石碑,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松花江上的江中道太陽島為視角,總面積達八十八平方公裡,是一個以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組成的多功能景區,現已成為中國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松花江沿岸是哈爾濱大劇院,也是哈爾濱的地標建築,以與哈爾濱文化島位置和設計相匹配的水景建造,體現了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理念,我們從松北區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集文化旅遊、休閒娛樂、多元商業體驗於一體的37萬平方米的冰雪主題購物中心,這是全國第四座規模最大的萬達木建築,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是一座超限、超高、超大、超重的建築,典型的長距離空間重型鋼結構工程,建築體量與鳥巢相仿,施工難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