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有的動物站著睡,還有動物飛著睡?

2021-01-15 橙西讀童書

羽毛球的常規發球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網前球、高遠球和平快球。為了讓學員在3個星期內提高發球質量,教練決定每周進行3次訓練,每次1小時。這樣一來,總共有9次訓練課。

怎樣才能夠讓學員快速掌握呢?教練想了三種訓練方式:

A、每一次只練習一種發球方式,比如第一次練習網前球,第二次練習高遠球,第三次練習平快球。

B、每次練習三種發球方式,按照網前球、高遠球、平快球的順序,每種練習20分鐘。

C、讓學員自己決定練什麼球,但是不能連續兩次出現相同的動作。

你們覺得哪種訓練方式更好?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會選擇A,練好一種,再練一種。

但在實際對戰中,C組的練習效果是最好的,B組第二,A組最差。

這個實驗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做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得出結論:

對單一而重複的集中訓練的攪擾,使得受訓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調整,結果反而培養出了總體上的靈活應變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項特定動作的準確度。

也就是說,單一重複的訓練,只是讓學員掌握了方法,但是他們沒有應變能力。在實際的賽場上,面對總是變化的球,他們反而不知道怎麼應對。

如果一開始就是靈活多變的練習方式,學員可以針對自己薄弱的地方多練習,而且在同一次時間裡多次練習不同的種類,他們在打牢基礎的同時,也同時練習了反應能力。

這樣的練習方式和孩子學習知識是同樣的道理。

當我們總給孩子一種類型的書看,想著等到孩子完全掌握了,再去看另外一種時,其實,這樣的效果反而不如穿插交替、一次多提供幾種不同類型的書給孩子。

孩子在看不同類型的書時,可以交叉印證自己之前學到的知識,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作家在給讀者提閱讀建議的時候,會希望讀者能夠廣泛涉獵,做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其實就是以點帶面,將知識發散開來。

最近,我入手了一套介紹動物的科普童書叫做《動物吃飯有講究》和《動物睡覺有講究》。

這套書就很有穿插交替、主題閱讀的感覺。在《動物吃飯有講究》中,捷克作者彼得拉·巴爾季科娃以吃飯為主題,講述了11種不同動物是怎麼吃飯的。在《動物睡覺有講究》中,作者用睡覺的主題,也介紹了11種動物們千姿百態的睡覺方式。

這兩本書和普通的科普童書有很大的區別,就像練習羽毛球常規發球方式一樣,這兩本書介紹知識的方式是穿插交替的,不是將一種動物的習性介紹到底,而是抓住其中一根主線,以此來串聯不同動物的習性,從相同中找出不同點來。

而且這個主題是孩子非常熟悉和感興趣的主題——吃飯和睡覺。從孩子熟悉的、身邊的事物下手,孩子讀起來興趣就更高了。

這兩本書橙子反反覆覆地讓我們講了好多遍。更有意思的是,效果也很顯著。

讀完以前的科普書,她似乎只記得袋鼠前面有個大袋子,長頸鹿的脖子長長的,小刺蝟渾身都是刺,然後再也說不上來其他特徵了。但是這一次看完書,我問她長頸鹿怎麼睡覺?火烈鳥怎麼睡覺的?她都能答上來。

那長頸鹿、火烈鳥到底是怎麼睡覺的?棕熊、鴨嘴獸又到底是怎麼吃飯的呢?

和我們普通人睡覺很不一樣,有一種動物是站著睡覺的,它就是火烈鳥,而且它們還是用一條腿站立。金雞獨立這個詞換一下,就可以稱它們為「粉鳥獨立」了。

長頸鹿因為脖子太長了,要趴下睡覺很費勁,脖子要捲起來,像一個椒鹽卷餅。長頸鹿睡完覺站起來也很費勁,這樣一來,它們在地上睡覺的時候就很可能被獅子偷襲。因此長頸鹿大部分時間都是站著休息的,它們趴著睡覺的時間很短,每次只有幾分鐘。

再比如信天翁,它們睡覺的方式更有趣,它們是一邊飛一邊睡覺。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們不是進入深度睡眠,只是打個盹而已,另一半的大腦是醒著的。

除了睡覺,動物吃飯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只吃一種樹葉,有的甚至會吃自己的便便,有的愛吃香甜的花蜜,有的會吸食其他動物的血液。

比如棕熊,看上去高大兇猛,但是它們最喜歡的食物是香甜的蜂蜜,就算會被蜜蜂蟄,也阻擋不了它們爬樹偷蜂蜜的行為。

再比如,除了人類酷愛吃小龍蝦以外,有一種動物也愛吃小龍蝦,那就是鴨嘴獸。

鴨嘴獸吃東西,就真的是囫圇吞棗的最好詮釋,因為它們既沒有牙齒,也沒有胃。它們吃到小龍蝦以後,用扁扁的鴨嘴將小龍蝦磨碎,然後小龍蝦渣渣就被直接吞進了腸道裡。

看這樣的科普書,對於孩子來說,不止是學習知識這麼簡單,還能夠讓他們明白,原來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種不同的吃飯、睡覺的方式,這是一個多樣化的世界。

在我們大人看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要讓他們明白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難的。

孩子在2-7歲這段時間,在心理學上叫做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思維的最大的特點是中心化。也就是說,他們只會關注情境的某一方面,並且是和自己相關的某一方面,並且以此得出結論——大家都是這樣的。

比如說,他們自己是坐著吃飯,碗和勺子是他們的餐具,他們就會認為其他人和動物也都是這樣吃飯的。

他們是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蓋上暖融融的被子,枕著舒服的枕頭,他們同樣會以為其他人和動物也都是這樣睡覺的。

而通過這套書,孩子們能夠意識到,原來動物們和他自己睡覺的方式完全不一樣,甚至連動物們內部也是各不相同。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奇特的經歷,讓他們認識到了世界的不一樣,也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進一步地去尋找更多動物吃飯和睡覺的方式,這就是讓書「越讀越厚」的道理了。

和孩子們一起讀讀這套書吧,不僅是孩子,父母們也能學到不少關於動物的新知識呢。

相關焦點

  • 躺著睡、趴著睡還能站著睡?動物千奇百怪的睡覺方式
    動物的睡姿千奇百怪,有的喜歡倒掛著,有的喜歡蜷縮著,還有的喜歡站立著。人的生活如果沒有壓力,偷懶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在動物界,它們就更加沒有什麼壓力了。圖為懸掛在樹上小憩的獅子。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動物的睡姿千奇百怪,有的喜歡倒掛著,有的喜歡蜷縮著,還有的喜歡站立著。
  • 大部分動物和人一樣是躺著睡覺,為什麼馬卻是站著睡?可算知道了
    導語:動物基本和人類一樣是躺著睡覺,為什麼馬卻是站著睡的?可算知道了我們睡覺的話一般都是躺著睡覺或者趴著睡覺,當然躺在睡覺是最舒服的,也是最常見的。有一種動物它們睡覺是站著的,有人一定能猜出這種動物的是什麼!沒錯就是馬。
  • 自然界睡眠時間排名前十的動物,有的睡一整天都沒問題
    也就是《瘋狂動物城》中的「閃電」,眾所周知,樹懶的速度慢得驚人,它是移動速度最慢的哺乳動物,遇到危險時最高的移動速度也不過0.2/秒。而且,它還是一種懶得出奇的哺乳動物,什麼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飢一個月以上,靠大量睡眠節省體力,每天能睡20個小時。
  • 大部分馬睡覺都是站著睡,它們幾乎不會躺下!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大部分馬的睡覺方式就是站著睡,它們幾乎不會躺下或者坐下休息,這又是為什麼呢?馬雖然個頭高大,但它溫順謙和,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並不屬於兇猛動物,反而在動物界裡算是弱勢群體,它們的防禦力就僅僅只有前蹄和後蹄,當遇到敵人靠近時它們唯一的逃生方法就是奔跑,否則就要淪為其他動物的美食。
  • 馬站著睡,魚睜眼睡,蝙蝠倒掛著睡,不同睡姿是怎麼出現的?
    長頸鹿是世界上睡眠最少的哺乳動物之一,有統計數據顯示,它們每天只睡大約半小時,而這半小時還是由數個「小睡」組合疊加而成的。與長頸鹿和馬等食草動物不同,食肉動物比如獅子、老虎都是睡眠時間最長的動物候選者與此同時,獅子也不會像長頸鹿和馬那樣站著睡,而是或臥或趴,畢竟作為獵食者,它們無需過多擔憂自己在睡眠時遇到危險,所以睡得也更久更踏實。
  • 馬為什麼是站著睡,難道不怕摔跟頭嗎?看完你就明白什麼是殘酷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地球的物種的多樣化的,地球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在如此時間長河之中,物種在不停的進化與衍生著,根據網絡數據記載,人類已知的動物有150多萬種,這其中還不包括那些已經被滅絕但是又沒有發現的。
  • 世界上最能睡的5種動物:這個階段的人類,居然榜上有名!
    TOP5:貓我們都知道旅行不只是看的是地理風景,更有稀有的動物。比如動物園,就算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景點。而今天寸人跟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首先第一個出場的就是可愛的小貓咪了。我們都知道貓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吃,偷偷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其實我們國家是沒有貓的,貓是西方的一種動物,是後來引進才有的,看了這個,大家以後就不要問為什麼十二生肖中為什麼沒有貓這個動物了。普及了一下貓的知識以後,我們來說說,貓嗜睡的程度吧。貓是一種非常能睡的動物,它們平均的睡覺時間在每天13小時左右,也就是說24小時中,貓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睡覺,是不是非常厲害啊?
  • 「為什麼大部分動物是趴著睡,而人卻是仰著睡?」這本身就沒有聯繫吧,哈哈哈~
    為什麼大部分動物是趴著睡,而人卻是仰著睡?動物本身就有很多不同點吧。
  • 世界十大神秘動物之一,為了保持警惕,每天只睡5分鐘!
    在地球上,存在著很多人們讓人們覺得不可思議的自然現象,也有很多神秘的動植物在不斷地被人們發現,比如一些很早就有的神秘的雜交動物,從古至今一直生存到現在,今天小編要說就是像斑馬又像長頸鹿的動物,而且它還擁有一些非常厲害的技能,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
  • 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用生命在睡覺,網友:動物界的「睡美人」?
    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用生命在睡覺,網友:動物界的「睡美人」? 一直以為動物中最能睡的是豬,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大自然就是有這麼神奇的一種動物存在,總共的壽命大概只有五年,但卻把活著的3/4時間都花在了睡覺上。
  • 這種動物能吃能睡能拉,過著豬一樣的生活卻被人人愛
    熊貓的生活和豬有的一拼: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熊貓一天24個小時,有一半時間在吃東西,一半時間在睡覺。但是因為在地球上的數量太少,所以它們雖然過著豬一樣的生活,但是卻不會像豬一樣被人殺掉並且吃掉。據說世界上大熊貓的數量只有大約1300多隻,圈養的大熊貓300多隻。
  • 貓頭鷹寶寶趴著睡覺的樣子也太像貓了吧!網友:埋頭大睡不憋氣嗎?
    前幾天,文化專欄作家Mark Rees驚奇地發現,小貓頭鷹竟然是臉朝下,埋頭大睡的。趴著睡的小貓頭鷹確實有些神奇。叫不醒被摔醒後的小貓頭鷹,大概就這副委屈巴巴的模樣,飛又飛不起,翻又翻不了身,只好支稜著頭,睜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睛盯著你。
  • 動物們的另類睡姿
    有的動物睜眼睡,有的動物站著睡,有的一天睡22個小時,有的一天睡不到2小時。一起看看動物千奇百怪的睡法。如果海獺數量多,它們還會手挽手睡在一起,也是為了保證不被海浪衝跑。這種動物的「反射弧」似乎特別長,曾經有人試著用手捏了一下樹袋熊,它過了好幾分鐘才發出驚叫聲。樹袋熊一天能睡22個小時左右,只要把身體蜷作一團搭在樹上,就幾乎能呼呼大睡一整天。為什麼它們要睡這麼久?它們吃的桉樹葉營養含量低又有毒性,也許樹袋熊只有通過長時間的睡眠,才能減少能量消耗和降解毒素。
  • 窺探動物那些「奇葩」睡姿
    一看到這本《動物睡覺有講究》就愛不釋手,大開本的繪本,色彩斑斕,印刷精美。它是一本講動物的書,卻是講動物怎樣睡覺的。角度比較獨特,容易引起窺探的興趣。作者是捷克知名出版社童書編輯彼得拉 巴爾季科娃,已出版多部童書作品。繪圖是斯洛伐克的卡塔琳娜 馬楚羅娃,其作品創意十足,曾獲得「美國傳達藝術獎優勝獎」。
  • 海洋動物那些千奇百怪的睡覺姿勢~
    人類都是躺著睡覺而
  • 動物都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睡眠方式?
    這種生活方式讓它們沒有太多時間睡覺,因此它們會邊飛邊睡。高山雨燕也會在飛行時解決睡覺問題,還有遷移性的北美鶇也會打上幾百次小盹兒,每次只有幾秒鐘時間。這些動物能夠讓腿在不用消耗太多肌肉力量的情況下保持站直,這種身體結構叫做「stay apparatus」。雖然這個技能很厲害,但是馬確實需要時不時躺下睡一覺,因為站著睡覺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火烈鳥也是站著睡,不過這是因為它們的棲息地裡通常沒有什麼舒服的地方可供睡覺。
  • 魚兒睡覺嗎,究竟是坐著睡或躺著睡?
    近日讀到漢·樂府的一首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詩中描寫了魚兒在蓮葉之間如同人一樣歡快的遊戲,此時不禁大腦裡出現了一個問號,魚玩累了睡不睡覺,到底怎麼睡覺的,是坐著睡或是躺著睡?
  • 【廣角】泡溫泉、睡地暖...這群動物們的過冬方式不要太舒服
    在提高動物免疫力方面,長頸鹿也吃到了冬季限定的食物麥芽。進入冬天后,飼養員會逐步地增加飼料數量,讓猿猴們適當地養點膘(不能過度肥胖)。大部分食譜上會添加煮熟的土豆和山芋等澱粉類飼料,還有熟黃豆(植物性蛋白質)和麵包蟲(動物性蛋白質)。在丰容時給它們砸核桃、嗑瓜子、吃花生、喝酸奶等,通過增加富含油脂的堅果類小零食,幫助動物們向「圓潤」的身材邁進一小步。
  • 曬浴霸、穿毛衣、睡加熱石……怕冷動物過冬有「神器」
    曬浴霸、穿毛衣、睡加熱石  怕冷動物過冬有「神器」  受強冷空氣影響,北京地區出現寒潮天氣,人們紛紛添衣,防寒保暖。面對降溫,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如何禦寒?昨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看到,在浴霸溫暖的燈光下,剛吃過早飯的大食蟻獸懶洋洋地趴在窩裡,舒服得直搖尾巴。
  • 世界上「睡眠」最少的生物,為了不受到攻擊只睡兩小時,甚至不睡
    睡眠對人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需求,對動物來講,睡眠也同樣被需要。不過,它們的睡眠時長可謂是差距懸殊,貪睡如睡鼠,在冬眠時可以連續睡9個月,是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卻不是它,而是世界上「睡眠」最少的生物,為了不受到攻擊只睡兩小時,甚至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