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向塵世外多看一眼。科幻小說《三體》的這句話,或許讓羅亮(化名)感受到一二。這個之前在南充一家汽修廠當機修工的27歲小夥子,是個天文迷。年前,一位同樣愛好天文的網友為他介紹了一份雲南天文臺的工作,這使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原來離夢想如此之近。當他決定辭去汽修廠的工作去雲南上班時,家人、同事卻異常驚訝,這個性格內向的小夥子,會不會是被傳銷組織騙了?
當羅亮決定去雲南天文臺上班的消息傳開後,沒有人相信,這個在汽修廠當機修工的小夥子會被天文臺看中。這是2017年12月份的事情。
網友介紹去天文臺工作大家都猜測「被傳銷騙了」羅亮在南充城區一家汽修廠上班,作為天文迷,他也是新浪微博「天文在線」的博主。去年12月,一位網友通過微博聯繫上他,介紹他到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當一名觀測助手。這是羅亮做夢都想不到的,他第一次覺得,夢想距離自己如此之近。他最初也不相信,但是幾天後,一個顯示為雲南區號的座機號碼打到他手機上,對他進行了一番電話面試後,對方稱他可以過去到觀測站當一名觀測助手。羅亮決定過完春節之後再去,這樣至少可以在老家陪父母一起過年。但羅亮被雲南天文臺看中的消息,沒有人相信。不少同事猜測羅亮「是不是被傳銷騙了」,有同事勸他在汽修廠好好上班,工作穩定,離家也近。同事小秦也為羅亮擔心,因為羅亮在汽修廠待了3年,掌握了不少技術,現在為了「網上找的一份工作」,突然放棄,不值得。「他是我們廠裡的勞模,工作踏實,很不錯的一個小夥子。」汽修廠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當羅亮決定辭職時,他還勸過這個性格內向的小夥子,希望他能夠留在汽修廠繼續工作,「畢竟網上找的工作不一定靠譜」。反對的意見,還來自家人。羅亮父親記得,當天兒子下班回家,站在院子裡興奮地告訴他,準備辭工去雲南天文臺上班時,他當即反對,「不靠譜,萬一被騙了呢?」「我做夢都夢見他們在說我,千萬不要去。是搞傳銷的。」羅亮說,為取得家人的信任,他還在網上找了一些雲南天文臺的資料給父母看,但是家人仍舊對這份「高大上」的工作持懷疑態度,「身邊的朋友只有表妹支持我,他們(其他人)都不信我。」「感覺這些人都在歧視你,歧視你的水平就這樣,只能一輩子修車。」羅亮吐槽說。儘管只是個人痴迷天文,沒有絲毫貶低修車工作的意思。羅亮還是覺得,自己當初如果說「是去天文臺那邊修車,可信度還會更高一些」。周圍的質疑聲,並未打消羅亮的辭職計劃。2018年春節前夕,他向汽修廠老闆提出辭職,決定「做更『大』的科普」。

雖沒考上天文專業 但他從未放棄愛好其實,就連羅亮自己,偶爾也會懷疑,自己在網上找到的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羅亮自己也說不清楚,是什麼時候喜歡上天文的。「可能是上小學的時候吧,老師組織我們去電影院看《宇宙與人》(國產科普大片),然後就對天文科普類的知識感興趣了。」坐在記者對面的羅亮,似乎思考了一下,才給出了這個他自己也不太確定的答案。在父親的印象中,發現兒子對天文感興趣,是在初中之後。羅亮喜歡剪裁一些與天文、星空相關的圖片,然後貼在自己床頭的牆壁上。「那些圖片都是課本上的,有的是小學自然書課本上的。」羅亮說,當時家境不好,沒敢找父母要錢去書店買書,大多數時候,自己是趁假期到城裡的書店去看一些有關宇宙、天文方面的書籍。羅亮原本希望通過高考進入一所好大學,選一個與天文相關的專業,畢業後再找到一份與天文相關的工作。但是,當年的高考成績並不如他所願,他最終報考了攀枝花一所專科學校,就讀冶金專業。但對於天文的愛好,他並未放棄。2010年上大學後,羅亮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可以在網上看天文世界,那個時候,我對天文的熱愛又高了一個層次,因為網上的天文信息非常寬廣」。剛進入大學,羅亮就在新浪微博上註冊了一個帳號,取名「天象預報」(現名「天文在線」)。2010年9月2日,羅亮在微博上發布了第一條微博,只有簡單的4個字:喜歡天文。羅亮說,上學期間在網上也結識了很多天文愛好者。「我比較內向,不太愛與人交流,所以,也不太敢去人多的地方」。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羅亮開始頻繁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在網絡上搜羅的天文科普知識。「這仍不算一個「大號」,「有一些是僵死粉。」羅亮自己也承認。他發布的微博基本上都是自己在網上搜羅的,包括一些國外網站上發布的天文知識,藉助翻譯軟體翻譯後發到微博上。偶爾,自己也會寫一點,但是比較簡單。

在網上得到網友支持生活中卻沒多少人理解只有在網絡上的天文愛好者圈子裡,羅亮話語才會多起來。「幾乎每天業餘時間都花費在天文上面,但自己的天文知識功底可能還不如其他同好(天文愛好者)。」羅亮說,自己對天文的熱衷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持,有網友送他一些天文方面的書籍。2014年,一位網友甚至送了他一臺天文望遠鏡,他藉助這臺望遠鏡,第一次看到了木星的表面,這讓他興奮異常。但在現實生活裡,羅亮就像一個孤獨的鬥士。上班間隙,同事們掏出手機玩遊戲打發時間,羅亮卻躲在一邊搜羅天文知識發微博。這種舉動讓他看起來像個另類,「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他喜歡天文,我們不懂,也不了解他說的那些」,一位同事告訴記者。2016年,當時在汽修廠上班的羅亮,決定不再發布「天文日誌」,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時間去發布文章,「除非現在我放棄修車工作,就有時間去弄,但生活需要金錢來維持」。後來,他試圖在網上徵集志願者來幫忙維護。很快,他的徵集令得到一些同樣愛好的天文的網友響應,幫忙一起維護他所經營的微博和微信號。「其實汽修廠的工作,也提不起興趣早就想放棄了,但是沒有找到更好的。」羅亮告訴記者,他不喜歡之前的汽修工作。他覺得,這3年多的汽修工作經歷,是自己的天文愛好在支撐著他,上班間隙,自己還有時間上網去搜羅天文科普知識。也因此,當後來網友介紹他到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當一名觀測助手時,羅亮幾乎絲毫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不過,這份「高大上」的工作,卻讓他第一次成了「眾矢之的」。因為幾乎沒人相信他,一個汽修廠小夥能夠到天文臺去上班。

怕他上當受騙父親決定陪著一起去雲南2月24日,在南充城郊的一個農家小院裡,記者見到羅亮的父親。在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父親意識裡,天文是屬於高端的科學技術,兒子只是一個汽修廠的機修工,怎麼可能去那種地方上班呢?擔心兒子上當受騙,他試圖阻止兒子的決定,不僅如此,相比起雲南,他更希望兒子能在南充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為了說服家人,羅亮讓為他介紹工作的網友給家裡人打電話,還用一些工作環境的圖片試圖說服父母,但他們仍不相信。2月25日,記者聯繫上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一位宋姓負責人,對方在電話裡向記者確認,觀測站確實招聘羅亮過去當一名觀測助手。記者也第一時間告訴了羅亮父親,這份工作的確是真實的。事實上,在羅亮表妹的勸說下,羅父也漸漸理解了兒子的決定,「年輕人的想法嘛,跟我們不一樣,那也是他的愛好。」羅父想起了樓頂的那臺天文望遠鏡,在晴朗的夜晚,兒子經常會獨自一人上到樓頂,藉助望遠鏡遙望星空。但他還是不放心,他決定買一張火車票,3月份陪兒子一同去雲南,他想去看看兒子的工作環境。最終得到家人的支持,羅亮心情舒暢了不少:「人生在世,也不一定只是為了賺錢而生,要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我想做與天文有關的事情,哪怕是最低層的,只要與天文有關的,我都很樂意去嘗試下。」幾年前,北大曾拍過一部宣傳片《星空日記》在這裡,分享給每一個仍懷揣夢想仰望星空的人願前行的你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