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擊敗北大碩士、汽修小夥天文臺工作:你還有何理由不努力

2020-12-04 蠢蛋科技

勁爆!杭州一名外賣小哥雷海為擊敗北大碩士,獲得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冠軍!

七天前,備受矚目的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拉上了帷幕,新一屆冠軍在這幾天中刷屏,沒有讀過大學、只是一個平凡的外賣小哥,他如何能過五關斬六將,成為冠軍?

1981年出生的雷海為老家湖南,之所以來到杭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詩詞中的杭州太美了,「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熱愛詩詞的他因為詩詞來到杭州。

而說到雷海為對詩詞的熱愛,得益於父親從小的培養。父親會把古詩寫出來,貼在廚房的牆上,教他朗誦。「他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有文化涵養的人吧,將山川湖海藏於心中。」

雷海為的讀書經歷比較曲折,前後多次轉學,沒有讀成大學。迫於生計,他做了送外賣這份工作。送外賣,看上去可跟詩詞沒有一點關係,雷海為卻在平凡的工作中堅持對詩詞的熱愛和追求。

當雷海為最終斬獲冠軍的時候,董卿說:「我覺得你所有在日曬雨淋,在風吹雨打當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書店裡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

的確是這樣。

「杭漂」的雷海為總是在工作之餘「見縫插針」地背詩詞。和其他幾個外賣小哥一起租住在朝暉九區一間不足8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裡,白天他和其他快遞小哥看上去沒什麼不同,靠一份份取件送件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晚上工友們都玩手機遊戲,他就靜靜地讀詩。

後來專職送外賣,他的碎片時間更多了,「送外賣有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除此之外就比較空閒了,我就拿這些時間來背詩。」等餐的時刻,等紅燈的間隙,他得空就在心裡默背,「能背一首是一首,背住了,那一天都很高興。」有一次送外賣,電瓶車沒電了,給車充電的同時,他自己還拿著《唐詩三百首》「充電」。

《唐詩三百首》可是雷海為的最愛,他大部分的詩詞儲備都是由此書而來。

雷海為不僅喜歡詩詞,也喜歡漢服,學著演奏笛和簫,並且是個金庸迷,在圈子裡他有個外號叫「令狐衝」。可以說,俠客令狐衝恰恰是雷海為對人生境界的一種期待。他喜歡的詩詞風格是豪放型,也常常希望自己能夠效仿先賢,人如其詩。「生活如舊,能不能贏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我能融入這個過程,享受和詩詞有關的一切,就很知足了。」這樣的寵辱不驚、隨性和豁達,是令狐衝與雷海為一致的地方,也是詩詞對雷海為的薰陶作用。

平凡的生活中也能開出夢想的花朵,外賣小哥獲得詩詞冠軍,汽修小夥子也能成為天文工作者。

「我想做與天文有關的事情,哪怕是最底層的,只要與天文有關,我都樂意去嘗試下。」這是南充汽修工羅亮的話。

羅亮本是四川南充一家汽修廠的機修工,從事這份工作的他卻喜歡高大上的天文。羅亮在初中之後就喜歡剪裁一些與天文、星空相關的圖片,然後貼在自己床頭的牆壁上。那些圖片都是課本上的,有的是小學自然書課本上的。假期時羅亮還到城裡的書店去看一些有關宇宙、天文方面的書籍。

雖然因為高考成績不如意,羅亮沒能進入大學學習天文學,但懷著對天文的熱愛之心,在大學期間,他利用網絡廣泛學習天文方面的知識,並且在新浪微博上註冊了一個帳號,取名「天象預報」(現名「天文在線」)。

大學期間,羅亮在網上也結識了很多天文愛好者,他們互相交流互相鼓勵,羅亮頻繁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在網絡上搜羅的天文科普知識。截至目前,該微博帳號已經擁有了170多萬粉絲,發布的微博數量達到4.4萬餘條。

畢業之後羅亮做了一名普通的汽修工,繁忙的工作使他沒有精力維護「天文在線」的日常更新,他便試圖在網上徵集志願者來幫忙維護。很快得到了一些同樣愛好的天文的網友響應,幫忙一起維護他所經營的微博和微信號。

而這份汽修工作,羅亮坦言,那不是他喜歡的工作,3年多的汽修工作經歷,是自己的天文愛好在支撐著他。即便不喜歡這份工作,羅亮也能盡職盡責,兢兢業業把工作做好。「他是我們廠裡的勞模,工作踏實,很不錯的一個小夥子。」汽修廠負責人楊先生如是說。

正如雷海為在每個點滴讀背詩詞的熱情得到了回報,羅亮在每天關注天文的執著也得到了回報。

羅亮的一位網友,志同道合的天文愛好者,一位在觀測站工作的在讀研究生推薦羅亮去天文臺觀測站工作。開始羅亮以為是玩笑,沒想到不久後就接到了來自雲南的座機電話。對方對他進行了電話測試,邀請他去做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的一名助手,那是是我國最大的太陽觀遠鏡、同時也是世界一流的太陽望遠鏡(NVST)。

去天文臺工作?幸福來得如此突然,羅亮異常興奮,卻遇到了來自家人和朋友幾乎一致的反對。

2018年2月25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一位宋姓負責人,對方在電話裡向成都商報記者確認,觀測站確實招聘羅亮過去當一名參加科學觀測的助手,「職位雖然不高,但是很重要的崗位」。他需要按照科學家指定的目標進行觀測記錄。

「我們很看重他(羅亮)當過機修工這個背景,我們觀測站本來有很多機械部件需要日常維護,他過來了剛好可以參與維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的招聘並不是盲目的招聘。」

如今羅亮已經在天文臺工作了,離夢想如此之近,他的每一天都是開心的。

或許你已經被柴米油鹽磨去了年少輕狂,或許你已經被早出晚歸累得身心俱疲,請看那破土而出的小草在春風中吹又生,請看那夕夕都成玦的月兒仍在等待一夕如環,請回想自己曾經的夢想。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夢想不只是花前月下,不只是西餐咖啡,不只是遍遊山水,更應該是身處困頓和底層,仍不忘抬頭仰望星空,不忘回眸品味過往,更應該是經歷過幾多風雨,仍願意相信,堅持下去,夢想終能在平凡的生活中開出繁盛的花朵。

相關焦點

  • 外賣小哥擊敗北大碩士奪冠!拒絕200萬年薪,向著詩和遠方出發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2018年4月,在那個東風勝,百花開的季節,當時還是「外賣小哥」的雷海為,在高手如雲的詩詞大會總決賽中,擊敗北大碩士彭敏,一舉奪得2018年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
  • 修車小夥突然去天文臺工作?!親戚朋友:你被傳銷騙了吧?!
    不少同事猜測羅亮「是不是被傳銷騙了」,有同事勸他在汽修廠好好上班,工作穩定,離家也近。同事小秦也為羅亮擔心,因為羅亮在汽修廠待了3年,掌握了不少技術,現在為了「網上找的一份工作」,突然放棄,不值得。「他是我們廠裡的勞模,工作踏實,很不錯的一個小夥子。」汽修廠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當羅亮決定辭職時,他還勸過這個性格內向的小夥子,希望他能夠留在汽修廠繼續工作,「畢竟網上找的工作不一定靠譜」。反對的意見,還來自家人。
  • 7萬個外賣小哥是碩士,雖職業無貴賤,但是否辜負了這學歷?
    相關媒體報導,中國外賣小哥近700萬,從學歷來看初中生最多,碩士及以上佔比僅有1%。但從數量上來看,碩士學歷的外賣員有約7萬人,是不是有點點吃驚。外賣員學歷越來越高,說明隊伍素質也越來越高,給用戶的服務自然更好,這對整個社會都有益處。
  • 把他們統稱為「外賣小哥」,暴露了我們怎樣的社交天性?
    同樣被稱為「小哥」的還有快遞員。某電商平臺甚至在快遞站點貼上了圓滾滾的卡通「小鴿」作為吉祥物,多數快遞公司的官方寄件平臺也默認使用了「快遞小哥」的稱呼。比起冷冰冰的快遞員、配送員,快遞小哥、外賣小哥這樣的叫法似乎親切不少。
  • 外賣小夥獲獎一千五百萬,又被平臺撤銷,理由系統出問題
    送一單路途較遠的外賣,竟被獎勵1500多萬元!7月21日一名外賣騎手謝先生像平常一樣接單送外賣,發現有一單由於目的地較為偏遠,連著20多分鐘都無人問津。謝先生點開仔細一瞧,八位數的加價配送費讓他大吃一驚:「點開一看1590多萬,當時我有點愣了,覺是假的。
  • 北大保安小哥英語詞彙量一萬五,沒有最晚的開始,只有遲到的努力
    他還打算明年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生挑戰自己,更好地為北大師生服務。北大的保安小哥用實踐向我們證明了:沒有最晚的開始,只有遲到的努力。如果願意努力,當下就是最好的起點。不要輕易定義自己的人生除了許文龍,保安隊裡還有許多人沒有停止學習,比如焦森,他自學了Python編程,因此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 大學生辱罵外賣小哥「底層豬」反被降維打擊?邏輯思維很重要!
    01 大學生情商智商不在線:當時碰面沒發揮好,我要編個簡訊再補一刀 大學生要求外賣小哥把外賣送到宿舍樓下,外賣小哥表示疫情防控無法進校,只能送到校門口,兩人最後在北門碰面。送完外賣後小哥就收到了大學生的辱罵簡訊。 「老子第一次點外賣?你要說幾遍?」
  • 北大保安又火了!詞彙量1萬5,草根逆襲難嗎?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我不過是在平平無奇的北大當保安罷了。」「我不過是花了一兩天就背下來了一萬五的詞彙。」「我真是覺得有點惆悵,隨隨便便就考上了北大……」如果用凡爾賽文學體來描述最近的北大保安隊,大概就是如此吧。在北京大學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中,保安小哥許文龍介紹自己單詞量達到一萬五,能用英文與留學生流利對話。
  • 30歲的餓了麼小哥堅持自學英語,你努力的樣子閃閃發光!
    繼「泰山送餐」之後,餓了麼又一位外賣小哥火了!如果說被網友「捕捉」是偶然,看到他上熱搜的原因,你就會知道外賣小哥徐小超的走紅將是必然。徐小超懷著夢想,從江西上饒的小縣城出發,隻身一人,來到大上海,在中國最繁華的都市商圈,一邊給人送外賣,一邊自學英語。沒錯,他是外賣小哥,主要是送外賣,有時間才自學英語。他說,自己的偶像是北大保安甘相偉,後者從一名保安刻苦學習,最終逆襲成了北大學子。「我總是夢想自己有一天能夠有機會坐在復旦大學的教室裡,哪怕是蹭一節課也好。」
  • 「寵物」拿餐嚇跑外賣小哥,外賣小哥:太難了!
    說到外賣,國內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手機app上隨便下一單,過不了多久,外賣小哥就會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你的面前,當然,作為見多識廣的外賣小哥而言,大部分的情況也都不能讓他們大驚小怪了,不過,如果你在俄羅斯那邊送外賣,那就要小心了,看看你的心臟能否承受住這樣的衝擊……疫情危機尚未解除
  • 北大尖子生留學美國淪為外賣小哥,58歲時卻震驚了世界
    作者:黑科技露透社 來源:《意林》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一種人,讓你既由衷佩服用「一戰封神」來形容他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在那之後,人們才知道,這位數學大神的一生可謂坎坷不斷。送外賣,僅僅是他坎坷學習路上一段小小的磨難罷了。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電氣工程系教授,母親在機關單位工作。父母工作繁忙,平時根本顧不上管他。
  • 上海一外賣員颱風天送外賣身亡,惡劣天氣,別強制小哥用生命送餐
    惡劣天氣導致的悲劇裡,有一則比較特別:8月10日晚,上海一名40多歲的外賣員,頂著颱風和大雨,騎著電瓶車送外賣,由於道路積水過深,電瓶漏電,導致他不幸身亡。「利奇馬」到來之前,上海等地都發出預警,不少網友因此質疑,外賣平臺在如此惡劣的天氣裡,為何沒有暫停接單。而據媒體報導,不少外賣平臺都存在強制配送行為,外賣小哥若請假或者不接單,將被予以重罰。
  • 七萬碩士在送外賣?先別震驚,我們去查了數據來源……
    最近一則消息在網上熱傳:據統計在國內目前外賣小哥接近700萬,高中以上學歷佔比為56%,而碩士及以上學歷則佔比為1%,如果按照總數700萬來算的話,那麼碩士以上的外賣小哥則接近7萬。7萬碩士送外賣?這一數據迅速在網絡刷屏。
  • 我們需要熱菜熱飯,但誰來「拯救」外賣小哥的安全?
    在經典悖論「極端天氣要不要點外賣」中,不支持「心憂炭賤願天寒」的說法關於外賣小哥的討論,一直以來都有一道經典論題:極端天氣下,要不要點外賣?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到底送不送、多久送到,這不是消費者應該考慮的事。即使從經濟角度出發,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堅持送外賣,可能造成的傷亡概率有多大、外賣平臺要賠多少錢、對企業形象有何影響、對社會責任有何削弱,外賣平臺自己心裡有本帳,由他們做出決策更為合適。
  • 外賣小哥急於送單,卻攤上抓蛇大事,網友:給點面子好不好
    如果你在電梯裡看到一個外賣小哥跟外國人飈英語不用驚奇,人家之前就是學霸,也許你在工地開挖機不熟練,正好小哥給你送外賣看到了,就順便幫你了一把,因為他可能之前是幹這行的老手,所以很樂意幫你。近段時間又火了一位小哥,在送餐的路上抓蛇。
  • 奔馳男與外賣小哥碰撞後,稱外賣員命不值錢惹眾怒,遭眾外賣小哥群毆
    可是有一些人卻瞧不起外賣員,認為他們是生活在底層,比如網上有一段外賣小哥因被豪車車主侮辱對其進行圍毆的視頻引網友關注。    這是發生在江蘇泰州的一件事情,有一名開著背馳的男子與外賣小哥發生了碰撞,就像有人說的奔馳男有些囂張,直接對外賣小哥說,你一條命值幾個錢呀,我這個車險就兩三百萬
  • 商家門口倒地痛哭的外賣小哥,成年人的崩潰也許就在一瞬間
    特別是過去的2020年,每個人都不容易,全世界都降臨過災難,非洲的蝗蟲災害,澳洲的大火,乃至新型流感突如其來的爆發,嚴重影響了經濟,也讓人們內心變得恐慌。可是,2020年又是相當勵志的一年,儘管多災多難,人與人之間卻一直保持應有的溫度,眾志成城,順利挺了下來。這期間,發生了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
  • 外賣小哥在樓道裡「大便」,遭小區業主投訴,現已被平臺永久拉黑
    導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不喜歡做飯就選擇在網上訂外賣,外賣小哥直接送餐到家非常的方便。外賣行業的興起讓不少人紛紛加入了外賣小哥的團隊,我們經常能在大街上看到他們的身影。外賣小哥一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他們最怕送餐超時被客戶投訴,這樣他們一天就白幹了。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網上走紅
    紫牛新聞記者幾經輾轉,採訪到了這位剛從老家養病回到蘇州的外賣小哥王雷。「85後」的他從2010年陪女友學鋼琴開始接觸、喜歡鋼琴,不知不覺鋼琴已經陪伴了他整整10年。這10年裡他經歷了幾次職業轉變、結束了兩段感情、有了讓自己倍感自豪的兒子……琴聲始終伴隨著他,他感嘆歲月如梭、世事變遷,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他對鋼琴的熱愛與堅持,「送外賣是工作,彈鋼琴是我的夢想!」
  • 南充修車小夥去天文臺工作 除了興趣,他的背景也很重要
    作為一個天文迷,原本在南充一家汽修廠當機修工的羅亮(化名),最終找到一份到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當觀測助手的工作。但當他決定辭去工作去雲南時,家人、同事都懷疑他是不是被傳銷組織騙了。這位工作人員舉例說,觀測站有很多天文望遠鏡,如果出現了故障,需要有人能很快找出它的故障位置。 當然,在天文臺觀測站工作,與修車是完全兩個行業。上述工作人員說:「他過來之後,我們會對他進行3個月的培訓,如果他最終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也就只有離開。不過,從羅亮的簡歷看,他不會過不了這個關,並且我們認為他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