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烏魯木齊市城北主幹道1~3標段
新建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覆
市政工程建設處:
你處《關於申請烏魯木齊市城北主幹道1~3標段新建工程初步設計批覆的函》(市政建行函〔2018〕273號)收悉。根據《關於烏魯木齊市城北主幹道1~3標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的批覆》(烏髮改函〔2017〕710號)內容,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編制完成了該項目的初步設計文本。項目編碼:2017-650106-78-01-017757。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工程南起北站公路南側,主線以雙向六車道高架起坡,向北連續跨越北站公路、北疆鐵路,貨場鐵路、與機場高速全互通立交工程相銜接,並繼續向東北方向延伸,在迎賓路西南側設置一對平行匝道,主線跨越迎賓路後落地,以地面快速路形式與巳建成的城北4 標段連接。
城北主幹道1-3標段路線全長約3.9千米,地面道路長度約3.9 千米,高架道路約2.4千米;高架道路以雙向六車道由南向北延伸,標準段結構寬度為24.5米,高架路在迎賓路400米之後落地,以地面快速路形式接已建成的城北主幹道4標段。
(一)道路工程
1. 橫斷面
地面快速路採用三幅路的斷面形式,斷面為:主線雙向7車道+輔道雙向4車道。
(1)城北主幹道(規劃嵩山街〜北站公路)
主線釆用雙向六車道,橫斷面寬度為60米,橫斷面布置形式為:4.0米(人非混行道)+2.0米(綠化帶)+7.5米(輔道)+3.5米(主輔分隔帶)+11.5米(機動車道)+3.0米(中央分隔帶)+11.5米(機動車道)+3.5米(主輔分隔帶)+7.5米(輔道)+2.0米(綠化帶)+4.0米(人非混行道)=60.0米
(2)城北主幹道(北站公路南)落地段
橫斷面為:4.5米(人行道)+11.0米(機動車道)+25.5米(中央分隔帶)+14.5米(機動車道)+4.5米(人非混行道)=60.0米;
(3)城北主幹道(北站公路~北疆鐵路)
有兩條平行匝道與高架道路相接,主線採用兩幅路的斷面,地面輔道雙向四車道。橫斷面布置為:4.0米(人非混行道)+7.0米綠化分隔帶+7.5米(機動車道)+30米綠化分隔帶+7.5米(機動車道) +4.0米(人非混行道)=60米。
(4)城北主幹道與北疆鐵路節點
本次設計單向機動車道預留8米,人行道寬1米;中間涵洞機動車道為8米,人行道寬2米。東側涵洞為防洪渠通道。
(5)城北主幹道高架快速路(北疆鐵路~機場立交)
設置集散車道。主線高架為雙向十車道42.5米,地面採用兩幅路的斷面,雙向四車道。橫斷面布置為:4.0米(人行道)+7.5米(機動車道)+7.0米(中央分隔帶)+7.5米(機動車道)+4.0米(人行道)=30.0米。
(6)城北主幹道(機場立交)
主線高架為雙向六車道24.5米,地面與機場高速相交,採用兩幅路的斷面,雙向六車道規模。橫斷面布置為:5.0米(人行道)+11.0米(機動車道)+8.5米(中央分隔帶)+11.0米(機動車道)+5.0米(人行道)=40.5米。
(7)城北主幹道(機場立交~迎賓路)
主線高架為雙向六車道24.5米,在迎賓路西側設置一對平行匝道。地面採用四幅路的斷面,雙向八車道。橫斷面布置為:5.0米(人行道)+4.0米(輔道)+8.5(高架匝道)+11.0米(機動車道)+7.5米(中央分隔帶)+11.0米(機動車道)+8.5米(高架匝道)+4.0米(輔道)+5.0米(人行道)=64.5米。
(8)城北主幹道(石油地調處)
城北主幹道三標段為地面道路,地面採用3幅路的斷面,主線為雙向6車道,輔道為雙向4車道。規劃紅線在該路段控制紅線為60米,局部受限路段按實際寬度記,斷面布置為:7.0米綠地+4.5米(人行道)+1.5米綠化帶+7.5米輔道+1.5米綠化帶+11.5米(機動車道)+0.5米(中央分隔帶)+11.5米(機動車道)+1.5米綠化帶+7.5米輔道+1.5米綠化帶+4.0米(人行道)=60.0米。
(9)城北主幹道(已建成路段)
城北主幹道四標段為地面道路,四標段道路為已建成的城市快速路,道路斷面建設用地紅線為69米,主線為雙向8車道+輔道雙向4車道。該路段斷面布置為:3.0米(人行道)+4.0米(綠化帶)+7.5米(輔道)+4.25米(綠化分隔帶)15.5米(機動車道)+0.5米(中央分隔帶)+15.5米(機動車道)+4.25米(綠化分隔帶)+7.5米(輔道)+4.0米(綠化帶)+3.0米(人行道)=69.0米。
2. 交叉口
(1)城北主幹道-北站公路交叉口
採用地面標線加硬隔離的方式進行車道分離。交叉口採用平面過街方式,設置二次過街。
(2)城北主幹道—機場高速交叉口
交叉口配合信號燈採用平面過街方式,設置二次過街。
(3)城北主幹道—迎賓路交叉口
交叉口採用平面過街方式,設置二次過街。
(4)城北主幹道—北疆鐵路節點
地面道路從北站公路北側開始至機場高速南側,設置雙向4車道。高架主線在該路段設置加寬車道,高架車道為雙向8車道。
3. 路基
(1)地表處理
路基施工前,將現狀地面的積水排除、疏幹。路基範圍內地表的耕植土、腐植土、樹根、生活垃圾等全部清除。地面坡度緩於1:5時,在清表後直接填築路基。陡於1:5時,必須在地面開挖臺階,然後再填築路基。當地表為水田、河塘、軟土或高液限圖等時,應按設計要求。
(2)高架墩臺周邊路基處理
高架承臺在平面布置時應避免伸入地面道路的機動車道範圍。如受條件限制無法避免時,應保證承臺頂面至路面的埋深不小於1.5m;當高架橋承臺伸入地面機動車道範圍時,承臺基坑內的路基回填採用級配砂礫填料,其壓實要求應滿足所在地面道路設計要求。
4. 路面
車行道採用上面層選用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組合路面結構,一般路段人行道面層選用預製彩色人行道板鋪裝。
(1)地面主線(輔路)道路結構:
4cm SMA-13 瀝青瑪蹄脂碎石(+0.1%聚酯纖維+0.3%木質素纖維)
7cm AC-20C 中粒式瀝青砼
8cm ATB 粗粒式瀝青砼
乳化瀝青PC-3粘層(瀝青用量0.6L/m2)
32cm 5%水泥穩定砂礫(7天齡期抗壓強度4MPa)
30cm 天然級配砂礫底基層
土基回彈模量不小於40MPa
(2)高架道路結構如下:
4cm SMA-13 瀝青瑪蹄脂碎石(+0.1%聚酯纖維+0.3%木質素纖維)
5cm AC-20C 中粒式瀝青砼
改性乳化瀝青(SBR)粘層(噴灑0.6L/m2)
8cm 鋼筋混凝土鋪裝
(3)人行道路面結構
6cm 混凝土路面磚
3cm 粗砂找平
15cm C20水泥混凝土墊層
20cm 天然級配砂礫基層
5. 交通設施
交通設施設計包括交通標誌、標線、隔離設施、安全設施(護欄、防眩板、防撞與視覺誘導設施)。
6. 主要技術標準
(1)道路等級
城北主幹道主線:城市快速路,局部地形受限路段按主幹路標準;
地面輔道:城市次幹路,局部地形受限路段按支路標準;
(2)設計速度
地面主線:60km/h。
高架主線:60km/h。(局部困難段按50km/h)
地面輔道:40km/h。(局部困難段按30km/h)
匝道:40km/h。(局部困難段按30km/h)
(3)設計年限
1)道路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時設計年限:20年
2)瀝青路面設計年限
城北主幹道主線:15年。
輔道:15年。
(4)荷載標準
1)主線:城—A級;
2)人群荷載:地面橋梁3.0kN/m2。
3)路面結構計算荷載:雙輪組單軸100KN(BZZ-100)。
(5)淨空高度
1)快速路、主幹路:≥4.5m;
2)次幹路、支路:≥4.5m;
3)北疆鐵路(雙層貨櫃):保證電氣化接觸網0.5m安全距離;
4)貨場鐵路:7.5m。
5)互通立交層間淨空:≥4.5m;
6)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2.5m;
(6)車道寬度和路緣帶寬度
1)主線:
一條車道寬度3.50m;
路緣帶:0.5m(主線及高架);
2)地面道路
一條車道寬度3.5m;
路緣帶:0.5m(主線及高架)、0.25m(輔道及困難路段);
交叉口進口道:一條車道寬度3.5m;
右轉車道寬度3.5m;
交叉口出口道:一條車道寬度3.5m,路緣帶0.25m;
3)上下匝道及立交匝道
上下匝道:一條車道寬:3.5m;
路緣帶:0.5m。
(7)主線出入口最小間距
出入口間距應能保證主線交通不受合流交通的幹擾,並應為合流交通加減速及轉換車道提供安全、可靠的條件。
出入口間距根據出入口的布設位置分為四種情況:出—出、出—入、入—入、入—出。
(8)匝道變速車道標準
本工程加、減速車道均採用平行式,設計取值如下:
單車道進主線(平行式):加速車道長120m,單車道漸變段長50m;
單車道出主線(平行式):減速車道長80m,單車道漸變段長50m。
(9)上下匝道坡腳距交叉口停車線最小距離
考慮到匝道出入車輛在交叉口的蓄車能力,以及減少匝道車輛對交叉口通行壓力,本次設計入口匝道與交叉口之間的距離取值為80~100m以上,出口匝道與交叉口之間的距離取值在140~180m以上。若出口匝道距交叉口之間距離不滿足140m,交叉口交通組織應結合匝道出口進行布置管理。
(10)抗震設防標準
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水平向設計基本地震動加速度峰值為0.2g,橋梁抗震設防類別為B類,橋梁抗震設防措施等級為9級。
(二)橋梁工程
1. 跨徑布置
城北主幹道跨越北站公路、貨場鐵路及迎賓路段採用多箱多室簡支疊合梁結構,跨徑為41~49m。城北主幹道跨越機場高速段採用多箱多室連續鋼梁結構。城北主幹道跨越北疆鐵路段上部結構採用變高度多箱多室連續疊合梁,跨徑為39+76+51(44.03)m。高架橋標準段採用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橋梁跨徑以經濟跨25~30m為主。在高架淨空不足處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在跨越路口或地面重要鐵路線時,採用跨徑相對較大的疊合梁結構及連續鋼箱梁結構。
2. 橫斷面布置
(1)主線橋梁標準寬24.5m,42.5m,16m和12.5m,橫斷面布置為:
0.5m(防撞欄杆)+11.5(車行道)+0.5m(防撞欄杆)+11.5(車行道)+0.5m(防撞欄杆)=24.5m。
0.5m(防撞欄杆)+20.5(車行道)+0.5m(防撞欄杆)+20.5(車行道)+0.5m(防撞欄杆)=42.5m。
0.5m(防撞欄杆)+15.0(車行道)+0.5m(防撞欄杆)=16m。
0.5m(防撞欄杆)+11.5(車行道)+0.5m(防撞欄杆)=12.5m。
(2)主線匝道標準橋寬為8.5m(單車道);
0.5m(防撞欄杆)+7.5m(車行道)+0.5m(防撞欄杆)=8.5m。
3. 結構
(1)上部結構
城北高架主線標準段採用後張法預製小箱梁,城北高架跨越北站公路、貨場鐵路、機場高速段可採用多箱多室疊合梁結構。城北高架跨越及北疆鐵路段採用變高度連續鋼梁。在高架淨空較小處取消蓋梁,採用預應力砼連續箱梁結構。
(2)下部結構
匝道橋墩採用獨柱加蓋梁形式。對於近高速公路路基邊坡較近的墩位採用一柱一樁的形式。在機場立交主線與輔道間設置墩位時,採用樁基礎。
(3)橋面鋪裝
砼橋面鋪裝結構層:8cm C50混凝土鋪裝(表面拋丸處理)+2mm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層(PB(Ⅱ)型)+5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4cm 普通SBS改性瀝青馬蹄脂混合料(SMA-13)。
鋼箱梁橋面鋪裝採用「下層30mm環氧瀝青混凝土+上層40mm改性瀝青SMA-13」,層間粘結層採用環氧瀝青粘結層。
疊合梁橋面鋪裝結構層:2mm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層(PB(Ⅱ)型)+5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4cm 普通SBS改性瀝青馬蹄脂混合料(SMA-13)。
4. 結構耐久性
結構設計基準期100年,環境類別為Ⅱ級,結構耐久性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裂縫控制
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以0.20mm控制。
(2)保護層厚度
按符合現行公路規範取用。
(3)預應力結構封錨混凝土
封錨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50。
(4)橋面鋪裝及排水
設置1.5mm防水層,使雨水不進入橋梁主體結構,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
由橋面引入梁底的雨水,沿墩柱PVC管引入地面集水井,就近排入地面道路上的排水系統。避免雨水對混凝土結構產生腐蝕。
(5)鋼梁防腐
鋼結構防腐塗裝按《公路橋梁鋼結構防腐塗裝技術條件》(JT/T 722-2008)執行。塗層保護年限為長效型,(15~25)年。腐蝕環境類別: C3(城市和工業大氣)。
(6)檢測和維護
在結構正常使用階段要定期檢測和定期維護。
5. 設計技術指標
(1)設計行車速度
高架道路:快速路設計行車速度:60km/h;
匝道及輔道設計行車速度:40km/h。
(2)荷載等級:城-A級;
(3)淨空高度
機動車道:≥4.5m;
人行道:≥2.5m;
(4)橫斷面布置:
1)主線橋梁標準寬24.5m,橫斷面布置為:
0.5m(防撞欄杆)+11.5m(車行道)+0.5m(防撞欄杆)+11.5m(車行道)+0.5m(防撞欄杆)=24.5m。
2)匝道標準橋寬為8.5m(單車道)、7.5m:
0.5m(防撞欄杆)+7.5m(車行道)+0.5m(防撞欄杆)=8.5m
0.5m(防撞欄杆)+6.5m(車行道)+0.5m(防撞欄杆)=7.5m
3)橋面橫坡:主線設雙向1.5%,匝道設單向1.5%;
4)最大填土高度:3.0m
5)防撞等級:SA級;
6)設計基準期:100年;
7)抗震設計標準:按橋梁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水平向設計基本地震動加速度峰值為0.20g,橋梁抗震設防類別為A類;
8)橋梁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9)環境條件:Ⅱ類。
(三)電氣照明工程
1.電氣工程:道路照明及供配電設計內容包括工程範圍內的道路照明設計以及沿線道路照明、景觀亮化照明等供配電設計。道路照明、高架照明、景觀照明等用電負荷均為三級負荷。全線設置箱變。間距1公裡左右,設置一臺路燈專用箱變。每座箱變採用一路10kV供電。共設置4座箱變,每座箱變容量為400kva,設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帶或綠化帶內。
2.照明工程
高架主線:在高架防撞牆上設置照明燈杆,單挑,採用整根拔梢變徑鍍鋅鋼杆,杆高10米,功率220W,縱向按高架跨距間距約30米左右均勻設置。
匝道處:匝道外側防撞牆設置照明燈杆,單挑,採用整根拔梢變徑鍍鋅鋼杆,杆高8米,功率120W,縱向按匝道跨距間距約27米左右均勻設置。
地面無高架處:在機非分隔帶、主輔路分隔帶或人行道上設置照明燈杆,採用整根拔梢變徑鍍鋅鋼杆,縱向間距25米左右均勻設置。燈杆燈具型式採用杆高8/6米,功率120W/60W雙挑燈。
地面有高架處:採用吸頂燈或挑臂燈型式,吸頂或挑臂安裝在高架上,功率120W,縱向間距25米左右均勻設置。
(四)監控工程
包括中心平臺軟硬體擴容,道路監控系統外場設施(快速路監控設備、地面道路監控設備),以及供電、通信、管道、防雷接地等輔助支撐系統設計。監控工程僅實施監控工程的管道及基礎的預留預埋工作,包含預留預埋管線、監控設計設備基礎等主要內容。
(五)給排水工程
包括給水、汙水、雨水工程。僅於道路橫斷面對電力、通信、熱力、燃氣預留管位。設計消防給水管管徑為DN200,選用PE100管;設計雨水管道管徑為DN300—DN500mm,管材採用HDPE雙壁波紋管。給排水管道附屬構築物包括消火栓井、消防水鶴、閥門井、洩水井、排水檢查井井座及井蓋、雨水口、雨水篦子及雨水連接管、高架落水管。
(六)附屬工程
包括交通工程設施(交通標誌、交通標線、交通安全設施)、立體過街、防噪聲屏、人性化附屬設施。
二、工程概算
工程概算總投資98579.25萬元,其中工程費用80123.68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3761.32萬元,預備費4694.25萬元。
請項目法人加強項目管理,嚴格控制工程概算,不準隨意變更和增加工程建設內容,若擅自變更批覆內容,將追究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責任。
2019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