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天眼」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如今FAST的首要目標是尋找脈衝星,其次才是尋找地外文明。脈衝星是高速自轉的中子星,能夠發射嚴格周期性脈衝信號。具有極其穩定的周期性,被譽為自然界最精準的天文時鐘。因此,脈衝星能夠成為人類在宇宙中航行的燈塔,為近地軌道、深空和星際空間的太空飛行器提供自主導航信息服務。脈衝星的觀測研究在時間尺度、深空自主導航等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短短兩年時間FAST就已經發現了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並且有44顆已經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FAST這一項目不得不被世界各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所嘆服。具有中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ST在基礎研究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可作為被動戰略雷達為國家安全服務。
FAST在天文研究中擁有這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未來二三十年都能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將為祖國的天文研究做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