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打臉,薛丁格為了幹翻量子力學放出的貓撂倒了自己還有愛因斯坦

2020-12-06 胖福的小木屋

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雖然是由普朗克創建,可是對量子力學的發展和完善卻是由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完成的。

哥本哈根領導人玻爾和手下大將海森堡、泡利

哥本哈根詮釋也成為了量子力學的正統解釋。波恩的概率解釋、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和玻爾的互補原理,三者共同構成了量子論「哥本哈根解釋」的核心,他們構成了微觀世界的框架,影響了我們對於整個宇宙的認識,也左右了未來物理學研究的導向。

玻恩認為,由於觀測精度有限,有些物理現象尤其是微觀物理現象要像經典物理那樣精確是不可能的,只能以概率解釋。即使是經典物理,也不能做到絕對的精確,只是有些誤差可以忽略罷了。

泡利和玻恩(敢捏上帝之鞭泡利的可不多。。。)

玻恩的統計解釋認為:波函數在某一時刻在空間的強度,即其振幅絕對值的平方與在這一點找到粒子的機率成正比,和粒子聯繫的波是概率波。波函數Ψ因此就稱為概率幅

玻恩的統計解釋提出之後,波函數Ψ的絕對值的平方因此就稱為概率幅,玻恩成功地解釋了以反對量子力學為目的的薛丁格方程中波函數的物理意義。這種統計或概率方法,和它所伴隨的非連續性波函數坍縮,成功策反了薛丁格方程,成為了量子力學的核心。

物質波的波函數物理意義

玻爾則有一句著名的話:「電子的真身,或者電子的原型?本來面目?都是毫無意義的單詞,對我們來說,唯一知道的只是我們每次看到的電子是什麼。我們看到電子呈現出粒子性,又看到電子呈波動性,那麼當然我們就假設它是粒子和波的混合體。我們無需去關心它「本來」是什麼,也無需擔心大自然「本來」是什麼,我只關心我們能「觀測」到大自然是什麼。電子又是粒子又是波,但每次我們觀察它,它只展現出其中一面,這裡的關鍵是我們「如何」觀察它,而不是它「究竟」是什麼。」

玻爾更是因此提出了互補性原理:原子現象不能用經典力學所要求的完備性來描述。在構成完備的經典描述的某些互相補充的元素,在這裡實際上是相互排除的,這些互補的元素對描述原子現象的不同面貌都是需要的。

所以既然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據互補原理,一個實驗可以展示出物質的粒子行為,或波動行為;但不能同時展示出兩種行為。(提取重點哈~)

戰鬥力彪悍的玻爾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則是指,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於4π(ΔxΔp≥h/4π)。

普朗克常數是在量子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自然常數,也是一個物理常數,可以說在描述量子(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單位)大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德國的著名物理學家和量子學的創始人馬克斯.普朗克 1900 發現的。

普朗克發現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由此普朗克得出來世界上不連續的結論

普朗克常數記為 h,是一個物理常數,普朗克常數用以描述量子化、微觀下的粒子,例如電子及光子,在一確定的物理性質下具有一連續範圍內的可能數值。在第 26 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表決通過,普朗克常數的精確數約為:h=6.62607015×10-34 J·s

這個理論是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於 4π ,這表明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與宏觀物質很不一樣。

大家看得懂這張圖嗎

海森堡指出,要想測量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最好是用光照到一個粒子上的方式來測量,一部分光波被此粒子散射開來,由此指明其位置。但不可能將粒子的位置確定到比光的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更小的程度,所以為了精確測定粒子的位置,必須用短波長的光。

但普朗克指出,不能用任意小量的光,至少要用一個光子,而這個光子會擾動粒子,並以一種不能預見的方式改變粒子的速度。

如果要想測定一個粒子的精確位置的話,那麼就需要用波長儘量短的波,這樣的話,對這個粒子的擾動也會越大,對它的速度測量也會越不精確;如果想要精確測量一個粒子的速度,那就要用波長較長的波,那就不能精確測定它的位置。

總結來說,你選擇以確定電子位置的實驗本身,就導致了你無法對電子的動量進行精密的測量!玻爾為首哥本哈根派認為,這一測不準原理是自然界固有的不確定性導致的!

簡而言之,人類並不能獲得實在世界的確定的結果,只能由這次測量推測下一次測量的各種結果的分布機率,而無法對事物在兩次測量之間的行為做出具體描述。

哥本哈根詮釋的三大核心原理,前兩者摧毀了經典力學構建的嚴格因果性,互補原理和不確定原理又合力搗毀了世界的絕對客觀性。量子力學構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它與我們的常識相違背,與我們所看見的宏觀世界格格不入。但是,它卻能夠解釋量子世界一切不可思議的現象。

在一起互相研究交流的哥本哈根學派眾人

但哥本哈根詮釋恰恰也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無法接受的,相對論雖然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卻仍保留了嚴格的因果性和決定論。

為此他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上帝並不是跟宇宙玩擲骰子遊戲。」

兩個人有趣的回擊

1935年,已經在和玻爾論戰中敗北三次的愛因斯坦發表論文,直言道:「 物體應該有實在的要素——準確的數值和性質,然而量子理論僅僅給出了概率 。」

愛因斯坦領導下的哥本哈根反對派,薛丁格是其中的一員大將,雖然他永遠打著反對量子力學的旗號,可是每次的反擊都是在為量子力學添磚加瓦,對量子力學的完善和成熟發揮了重要作用,堪稱愛因斯坦旁邊的「豬隊友」,數次幫助玻爾撂翻了愛因斯坦。

比如這次,薛丁格同樣對愛因斯坦的論文表示極大的支持。

薛丁格表示「公開地要求那些武斷的量子力學支持者們解釋我們曾在柏林熱切討論過的東西」。愛因斯坦與玻爾相識於柏林,他們兩人就是在這裡開始產生分歧,當時薛丁格也在。

僅僅十天後,愛因斯坦就給薛丁格寫了一封回信說「這場沉浸在認識論中的鬧劇可以休矣」。

而在這份信中,愛因斯坦舉了這樣的一個例子:兩個一模一樣的密閉盒子,在其中一個盒子中放入一個球,在打開任一盒子之前,按常理來說,在第一個盒子中找到球的概率應該是50% 。但愛因斯坦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完備的描述,他相信在原子領域一定有一個合適的理論,可以計算出一個確切的數值。在他看來,僅僅計算出概率還遠遠不夠。

我和大家說一下,正如前面所言,愛因斯坦用找到球的概率來指代量子力學,而他按照自己創立的相對論觀點則認為可以計算出一個確切的數值。

受這封信的啟發,物理史上的最強神獸薛丁格的貓誕生啦,他是薛丁格用來反擊量子力學的終極武器。

薛丁格的貓是指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才能夠知道。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電子雙縫實驗,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的電子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問題,在德布羅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之後,戴維孫和革末通過實驗確認了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後。量子力學認為當人們沒有對粒子進行觀察的時候,它們是以波的形式運動,由於存在幹涉,穿過雙縫後會出現一道道痕跡。一旦觀測後,它們立刻選擇成為粒子,就不會產生幹涉,穿過雙縫留下痕跡。(電子屬於粒子的一種)

這項實驗本來是薛丁格用來打臉量子力學的,因為他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這會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 此時既可以說貓是活的,又可以說貓是死的。 」然而這含生又包含死的狀態不能被用來描述現實的狀況。

可惜,薛丁格忘記了量子力學是旨在探究微觀領域,而非宏觀世界,有時候宏觀世界是無法用來解釋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的一個中心原則就是粒子可以存在於疊加態中,能同時擁有兩個相反的特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波粒二象性。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面對「不是A就是B」的抉擇,而但在微觀世界中是可以接受「既是 A 又是 B」的,就好像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不能簡單判斷他是善惡一樣。

薛丁格的貓被放出不久就成功叛變,成為了量子力學的護法神獸,並且幫助哥本哈根學派撥開了籠罩在量子力學上的迷霧,讓大家看清了量子力學的本質—— 一個量子系統可以處在不同量子態的疊加態上。(量子疊加態原理)

伴隨著薛丁格的貓叛變,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又失敗告終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物理學家成功地在實驗室中實現了多種薛丁格貓態,將物質微粒轉變為「既是 A 又是 B」的疊加態,並探測它們的性質。儘管薛丁格仍然十分倔強地表示保留意見,然而每一次測試結果都符合量子力學的理論預測。

而2015 年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成功拍攝出光同時表現波粒二象性的照片,則更是百分百實證了量子力學的理念。

照片中,底部的切片狀景象展示了光線的粒子特性,頂部的景象展示了光線的波特性。

薛丁格的貓本來是用來挫敗量子力學的一個思想實驗,卻成為闡述量子力學本質的一個經典比喻之一,也向我們揭示了廣闊的微觀世界是充滿神秘、未知、兇險的。

作為愛因斯坦的隊友,薛丁格的貓不僅撂倒了薛丁格也打臉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那句著名的話;」上帝不玩骰子「,薛丁格的貓卻成為最好的論證:上帝似乎是玩骰子的。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與愛因斯坦之間的故事,你知道嗎?
    首先不得不先說下薛丁格在量子力學上的一項重大的成果——薛丁格方程,它奠定了波動力學的基礎,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公式。 1935年,愛因斯坦來聯合同事幾人一起發表了一篇文章,對量子力學發動了總攻,「物體應該有實在的要素——準確的數值和性質,然而量子理論僅僅給出了概率 。」薛丁格見好友放出的大招,認為勝利女神已經在微笑,寫信向愛因斯坦道喜,等著這些認為量子力學的傢伙們自取其辱吧。愛因斯坦微微一笑,指點江山的表示,這些日子的鬧劇可以GAMEOVER了。
  • 愛因斯坦的骰子,薛丁格的貓,你真的懂嗎?
    物理學上有四大神獸,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莫過於是薛丁格的貓。作為討論量子力學就不可能繞過的話題,薛丁格的貓的名氣已經遠遠超出了量子力學的範圍。當然了,有些人只不過是拿它來開玩笑。但是還有更多的人,自以為了解薛丁格的貓,實則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那麼,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竟是為了幫愛因斯坦吵架
    竟是為了幫愛因斯坦吵架20世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當時最重要的兩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學解決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馬克思·普朗克、尼爾斯·波爾、沃納·海森堡、埃爾溫·薛丁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學家共同努力才得以創立量子力學,也就是上面被譽為世界最輕朋友圈的照片!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為何這隻貓將當時的量子力學攪得天翻地覆?
    說起薛丁格的貓,不僅要提到薛丁格,還需提到愛因斯坦,因為薛丁格的貓原本也是為了幫助愛因斯坦才提出來的。1935年,愛因斯坦與羅森、波多爾斯基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直言當時處在萌芽時期的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他們認為物質應該有確定的性質與數值,而不應該全由概率來描述。
  • 量子力學那點事兒華山論劍之二:薛丁格的貓
    本來以為江湖大勢已定,自己就任北武林盟主,愛因斯坦自然是南武林盟主,反正他那一片也就他一個人,還不是他說了算啊。可是愛因斯坦這是幹什麼啊,難道他想一統江湖,當一當武林至尊,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想著武林至尊,上一個武林至尊都是三百年前了。
  • 愛因斯坦誕辰日思考:薛丁格的貓與量子力學的可證偽性
    這幾天連續解釋了電子電子雙縫幹涉現象、時間的基本單元普朗克時間,下面解釋一下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 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與平行宇宙
          【關鍵詞】平行宇宙;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實驗        平行宇宙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人們普遍認為,它是較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更為怪誕的理論。儘管這一理論充滿離奇甚至荒唐,然而多數人們還是樂於接受。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一理論,本人有不同的看法。
  • 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原來是為了諷刺它的,量子之父看完都哭笑不得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9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薛丁格和薛丁格的貓在物理學界有這樣一個笑談:據說當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時,在場的科學家都聽得滿頭霧水,很多科學家對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表示不理解,只有三個科學家聽懂了,後來有一名科學家為了讓物理學界更好的理解相對論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用來幹嘛的?它和量子力學有什麼關係?
    量子力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梗」?一直以來都有民間都有一種說法:「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其實是讓一般人誤解最深的一個科學理論。關於量子力學其實還有很多「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上帝不擲骰子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關於量子力學會有這麼多的「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
  • 愛因斯坦的「上帝不會擲骰子」與「薛丁格的貓」有什麼聯繫?
    EPR論證並沒有質疑量子力學的正確性,它質疑的是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認為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物理學家會想出更完備的量子理論。為了更好的反擊,他們還準備了一個思想實驗。薛丁格當然有許多的科學成就,但流傳至今更為廣大吃瓜群眾所知的卻是這隻「薛丁格的貓」。簡單的說,薛丁格的貓實驗就是假設在一個密封的盒子裡,有一隻貓,還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一系列的機關。放射性物質可能發生衰變,也可能不發生衰變,當發生衰變時,就會觸發機關釋放出毒氣,這只可憐的貓就會死掉;而不發生衰變,這隻貓就會幸運的活著。
  • 量子力學講了什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回事?不懂這些你就落後了
    乍一聽感覺很荒唐,但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科學家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說呢?薛丁格的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目前人類的量子力學研究處於什麼狀態呢?我們這期視頻告訴你。帶你了解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悉的也是正在運用的叫做經典力學。
  • 薛丁格提出「薛丁格的貓」,竟是為了推翻量子力學?
    薛丁格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提出了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構建了量子力學的一種數學形式——波動力學,奠定了近代量子力學的基礎。但是,他在1935年卻提出一個怪異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構建了一隻看上去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的貓,讓人們感覺量子力學十分荒謬。一隻既死了又活著的貓,這還不夠荒謬嗎?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歐文·薛丁格是20世紀初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並在1933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相信物理系的朋友對他不會陌生,薛丁格方程會貫穿整個量子力學課程學習。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 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派之爭鹿死誰手,薛丁格的貓扮演了什麼角色?
    網絡上常有聲音認為,愛因斯坦是竭力的反對量子力學,爭論的是經典物理學還是量子力學誰對誰錯的問題,是有我無他有他無我的問題,其實這是嚴重誤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扯到爭論的是有沒有上帝,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問題上,這就純屬扯淡了,反智反科學的無知態令人可憐可笑。
  • 薛丁格的貓:科學界最出名的貓,憑一貓之力解釋量子力學!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薛丁格的貓。(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薛丁格的貓可謂是科學界最出名的貓了,因為它憑藉一貓之力,靠著自己的生死為大家解釋了讓人迷惑的量子力學。我們先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薛丁格的貓,它是如何為我們解釋量子力學的。
  • 黑洞、薛丁格的貓與愛因斯坦:量子物理學顛覆的世界
    隨後波恩和海森堡介紹量子力學的矩陣理論,而薛丁格介紹波動力學。最後,玻爾在科莫演講的基礎上再次做那個關於量子公設和原子新理論的報告,進一步總結互補原理,給量子論打下整個哲學基礎。這個議程本身簡直就是量子論的一部微縮史,從中可以明顯地分成三派:只關心實驗結果的實驗派:布拉格和康普頓;哥本哈根派:玻爾、波恩和海森堡;還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敵:德布羅意,薛丁格,以及坐在臺下的愛因斯坦。
  •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算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值得信賴的理論之一。從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化假說開始,如愛因斯坦、維爾納·海森堡、歐文·薛丁格、尼爾斯·玻爾……數不清的大科學家的名字與這個理論聯結在一起。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
    量子力學是描寫微觀物質的一種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當時的科學家為了解決當時不能用經典物理學解決的四大問題,所以創立了量子力學,1900年被譽為量子年,當時引用了量子力學去解決了四大問題。氫原子光譜、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和原子穩定性問題的解釋都引用了普朗克的量子論,普朗克被譽為量子力學之父。
  • 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是獨子,家裡人都很寵愛他。1914年至1918年,薛丁格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回到大學教書。1920年4月6日(33歲),他同安娜瑪麗結婚。1921年,他搬到了蘇黎世大學,成為一名教授。當時的物理學界,信奉的是牛頓經典力學,對微觀世界的探秘研究甚少。而量子革命逐漸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的理論激辯中,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導語: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那年,愛因斯坦和普朗克等人論證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