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一個大新聞:百貨巨頭哈德遜灣斥資28.25億歐元收購德國Galeria Kaufhof百貨

2021-01-15 無時尚中文網

無時尚中文網2015年6月15日報導:加拿大零售商Hudson's Bay Co. (TSE:HBC) 哈德遜灣集團今日宣布已經與Metro AG (MEOG.DE) 麥德龍就收購後者旗下的德國連鎖百貨集團Galeria Kaufhof 達成協議,踏出歐洲擴張並最終發展成為「全球性高級零售商」的第一步。

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將為Galeria Kaufhof 支付28.25億歐元(約合32億美元,含債務),預計在9月底前完成交割。Galeria Kaufhof 的資產包含分布在德國多個重要城鎮黃金地段的103間Galeria Kaufhof 百貨商店、16間Sportarena 門店、16間比利時Galeria Inno 百貨商店以及若干物流中心、倉庫和Galeria Kaufhof 在科隆的公司總部等其它物業。

始創於1879年的Galeria Kaufhof 去年收入約31億歐元,核心盈利EBITDA 為1.93億歐元。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執行主席Richard Baker 在公告中表示集團過去多年一直在歐洲零售市場尋求擴張機會,現在收購Galeria Kaufhof 是在正確的時機的正確投資。

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是北美洲最古老的企業,2008年被Richard Baker 創辦的私募股權公司NRDC Equity Partners 收購,2013年以29億美元現金收購了美國高端連鎖零售百貨商Saks Inc.。集團現在計劃將Saks Inc. 旗下的Saks Fifth Avenue 薩克斯第五大道和折扣百貨Saks Fifth Avenue OFF 5TH 引進歐洲市場,在部分Galeria Kaufhof 門店內或者在新購買或租賃的物業內開店。而Galeria Kaufhof 會得到電子商務擴張、門店樓面優化和生產力提升的改造。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執行長Jerry Storch 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Galeria Kaufhof 會藉助其現有門店扮演的本地配送中心角色來大力發展全渠道零售,以對抗Amazon.com Inc. (NASDAQ:AMZN) 亞馬遜集團等電商的競爭。

Galeria Kaufhof 的2.15萬員工將得以保留,Metro AG 麥德龍主席Olaf Koch 指出這是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贏得與奧地利地產大亨René Benko 班克之間對Galeria Kaufhof 爭奪的關鍵因素,Richard Baker 在發布會上也承諾未來3年不會結束任何門店和裁員。此外,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亦贏在其更穩健的融資結構和對Galeria Kaufhof 的投資和增長計劃。

René Benko 班克是Galeria Kaufhof 在德國的最大競爭對手Karstadt 百貨的擁有者,知情人士稱若兩大百貨合極有可能會導致大規模關店和裁員。René Benko 旗下子公司Signa Retail Gmbh 發表聲明稱對Galeria Kaufhof 落入他手感到遺憾,並表示未來會專注發展Karstadt 百貨。

還擁有加拿大Hudson’s Bay 同名百貨、Home Outfitters 家居用品零售商和美國Lord & Taylor 百貨的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在併入Galeria Kaufhof 後,全球門店總數將增至464間,年收入超130億加元(約合106億美元),當中44%在美國產生、31%源自德國、加拿大和比利時各貢獻23%和2%。

另一方面,歐洲第四大零售商Metro AG 麥德龍預計Galeria Kaufhof 的出售將為其注入16億歐元正向現金流,並使其負債減少27億歐元。擺脫Galeria Kaufhof 後Metro AG 麥德龍將獲得增加對商店現代化改造和電子商務投入的資本,提升其在競爭越加激烈的市場的增長能力。

這是一周內第二起海外零售商對德國零售企業的投資。泰國最大零售集團Central Group 中央集團上周通過旗下全資擁有的義大利高端連鎖百貨集團La Rinascente SpA 購入德國奢侈百貨公司KaDeWe Group 50.1%股權,KaDeWe Group 餘下的49.9%股權繼續由René Benko 班克旗下的Signa Retail Gmbh 持有。

得益於創新低的失業率和極低的利率,當前德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企,為2001年的最高值。不過路透社引述HDE 零售協會稱國內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汽車和房屋,而非衣服。

由於交易價不及投資者期望的30億歐元、債務減少的幅度較小以及不派發特別股息,至無時尚中文網截稿時Metro AG (MEOG.DE) 周一尾盤大跌4.81%至29.51歐元,該股2015年迄今有16.6%的漲幅。而Hudson's Bay Co. (TSE:HBC) 上周五收報24加元,合併迫近的好消息推動全日大漲5.17%。

Hudson's Bay Co. (TSE:HBC) 哈德遜灣集團在最近的一季度收入錄得雙位數增長,不過由於較高的SG&A 開支及銷售成本,集團在截至5月2日的前三個月同比轉虧。

一季度淨虧損達5,400萬加元,或每股虧損0.30加元,而去年同期有淨利潤1.76億加元 ,或每股收益0.97加元,主要得益於出售多倫多一處物業所得的收益。經調整淨虧損從去年同期2,700萬加元擴大至為3,300萬加元。

淨銷售按年增長11.7%至20.72億加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0.8億加元,去年同期為18.55億加元。集團整體同店銷售增長達11.7%,不過撇除匯率影響後同店銷售增幅收窄至2.7%,此外,數字銷售也同比大增37.2%


APP下載

iPhone客戶端:請在微信回復「iPhone」或前往應用商店搜索「無時尚中文網」

安卓客戶端:請在微信回復「安卓」


關於無時尚中文網

*無時尚中文網是中國專業、領先的奢侈品行業研究、時裝零售和投資分析網站;是最完整全面的時尚行業信息數據提供商;品牌諮詢服務商。

點擊閱讀原文 盡覽今日全部要聞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百貨哈德遜灣集團一季度虧損擴大
    一季度該指標按年猛增44.1%至2.51億加元,去年同期為1.74億加元。房產合資公司對經調整EBITDA 的負面影響達6,100萬加元,集團指出隨著下半年進入銷售旺季收入大增,租金的影響將減弱。過去一年對歐洲同業以及美國閃購電商Gilt Group Inc. 的收購推動Hudson’s Bay Co.
  • 加拿大百貨哈德遜灣擬砸3億歐在荷蘭擴張
    加拿大百貨零售商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繼去年9月斥資28.25億歐元收購德國Galeria Kaufhof百貨首次踏足歐洲之後,今天宣布將深化歐洲擴張,進軍荷蘭。哈德遜灣集團透露將於未來兩年在荷蘭開設20間哈德遜灣百貨和Saks Off 5th折扣百貨,最早一間會是選址在阿姆斯特丹的哈德遜灣百貨,預計在2017年夏季開幕。
  • 傳加拿大哈德遜灣收購梅西百貨尚未找到股權合伙人
    觀點地產網訊:3月3日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哈德遜灣公司在表示有意收購梅西百貨一個月之後,尚未安排好股權融資。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哈德遜灣在提出確定要約方面遇到困難,雖然哈德遜灣已告訴潛在合伙人,至少有一個富豪家族願意為收購梅西百貨融資,但哈德遜灣尚未找到一家主要機構投資者作為股權合伙人。
  • 消息指哈德遜灣已赴港尋中資夥伴收購梅西百貨
    原標題:消息指哈德遜灣已赴港尋中資夥伴收購梅西百貨 摘要 2月20日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Hudsons Bay百貨(哈德遜灣,簡稱HBC)執行董事Richard
  • 虧損由1.04億加劇至4.62億加元 北美百貨巨頭哈德遜灣業績惡化
    (TSE:HBC) 哈德遜灣集團(下稱「HBC」)大致完成重組後,業績在最近的二季度卻進一步惡化。HBC 執行長Helena Foulkes 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透露Saks Fifth Avenue 的男裝業務尤其出色,女裝成衣、手袋和美容產品也是暢銷品類,Saks Off Fifth 則主要由新顧客增長和推廣投入增加帶動,而集團重點仍側重於現代化加拿大Hudson’s Bay 哈德遜灣百貨的產品組合,該百貨現已計劃退出超過300個低效益品牌,同時引進大約100個新品牌。
  • 梅西百貨收購全美最大美容產品零售商Bluemercury
    梅西百貨收購美容產品零售商Bluemercury世界五百強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宣布了一項收購計劃,將以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美最大及增長最快的奢侈美容用品及spa 服務零售商Bluemercury,支付方式為現金。
  • 梅西百貨收購美國最大美容產品零售商Bluemercury
    世界五百強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宣布了一項收購計劃,將以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美最大及增長最快的奢侈美容用品及spa 服務零售商Bluemercury,支付方式為現金。Bluemercury的加入將令梅西百貨集團得以接觸更廣的客戶群體並拓展多渠道零售。梅西百貨還宣布了多項高管變動。
  • 轉售市場如火如荼,老佛爺百貨卻把旗下的二手奢侈品電商關了
    老佛爺百貨在2016年收購了這個網站,當時老佛爺百貨表示:「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演變,收購Instantluxe可以幫助老佛爺集團加快多渠道戰略的實施,並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行業為顧客提供新的購物體驗。」但由於Instantluxe在法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和當地更成熟的玩家如Vestiairecollective等網站相比,規模較小且實力不足。
  • 外媒:加拿大哈得遜灣正洽購有158年歷史的梅西百貨
    【TechWeb報導】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加拿大哈得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已向梅西百貨提出有意收購,以進一步打進美國市場。梅西百貨成立至今約有158年歷史。
  • 【走進加拿大】加國百年商業帝國哈德遜海灣公司的轉型之路
    令哈德遜海灣公司更為不安的是,這家私人公司有闖勁,有膽量,也有眼光。他們跳出哈德遜灣,一路向西,開發陸路,將交易範圍拓展到了太平洋沿岸。這兩大公司為了相互競爭,不惜限制中間商,攻擊對方貿易站,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英國政府不能袖手旁觀,遂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雙方衝突的緣由。
  • 哈德遜灣公司
    海灣百貨 該公司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主,其魯珀特地佔據了北美洲的大片土地。整個哈德遜灣流域面積達約390萬平方公裡,佔今日加拿大三分之一多的領土面積,並一直延伸到今天美國的中北部地帶,這使得公司後來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地主。
  • 北美百貨巨頭哈德遜灣股價暴漲兩成 私有化好事將近
    北美百貨巨頭哈德遜灣股價暴漲兩成 私有化好事將近來源:聯商網2020-01-02 09:232020年1月1日:美國連鎖奢侈品百貨Saks Fifth Avenue 薩克斯第五大道母公司Hudson’s Bay Co.哈德遜灣集團
  • 哈德遜灣即將關閉溫尼伯市中心的標誌性商店
    加拿大著名的哈德遜灣公司近日宣布,其在溫尼伯市區的地標性百貨商店將在2021年2月關閉。
  • 蘇寧易購收購萬達百貨,唯品會戰略投資易改衣
    蘇寧易購宣布收購萬達旗下37家百貨門店 北京商報消息:2月12日,蘇寧易購宣布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百貨」)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 對此,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表示,收購只包括萬達百貨,暫不涉及萬達商業旗下包括萬達廣場在內的其他資源,並稱打造互聯場景是蘇寧易購布局智慧零售的核心。
  • 一周時尚要聞回顧:百貨、輕奢、快時尚等品牌發生何事?
    至1.168億歐元,EBITDA 從去年同期的1980萬歐元下降至 950萬歐元。   日本旅遊業放緩 三越伊勢丹百貨去年全年淨利潤暴跌43.5%   在截至3月31日的12個月內,三越伊勢丹百貨全年淨利潤暴跌43.5%至149.8億日元約合1.38億美元,營業利潤則減少27.7%至239.4億日元約合2.21億美元,銷售額同比下滑2.6%至1.25萬億日元約115.9億美元。
  • macy’s(梅西百貨)-梅西百貨海淘攻略-跨境百科-跨境電商雨果網
    關於梅西百貨·梅西百貨其旗艦店位於紐約市海諾德廣場(Herald Square),1924年梅西百貨在第7大道開張時曾被宣傳為「世界最大商店」。梅西百貨還有2個全國性旗艦店,分別設在舊金山的聯合廣場和芝加哥州街。
  • 午報|LVMH中國官網宣布收購Tiffany消息竟然拼錯集團名稱為LVHM...
    其中核心的羽絨服業務收入同比大漲42.9%至25.33億元,貼牌加工管理業務收入則大漲21.9%至13.49億元。財報發布後,波司登今日股價大漲4.8%至3.71港元,市值約為401億港元。淨利潤則大跌25.4%至4.96億港元。
  • 巨頭入局:英國大零售商馬莎百貨(M&S)旗下電商在阿聯上線
    2018-03-05 10:34 英國零售巨頭馬莎百貨 馬莎百貨目前是英國最大的跨國零售集團。它在英國就擁有840多家門店,並同時在歐洲、中東及亞洲的59個地區擁有超過480家門店。 馬莎百貨最早是個「一元店」,是由麥可·馬克(Michael Marks)在英國利茲市經營的一個專售一便士商品的小貨攤。那裡的小商品物美價廉,統統只賣一便士,使得「無需問價,只需一便士」的廣告語一舉成名。
  • 為全渠道建設 老佛爺百貨收購二手奢侈品網站
    6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周二,老佛爺百貨發出公告,公司將全資收購法國二手奢侈品網站InstantLuxe.com,該平臺由網站創始人Yann Le Floch負責,其他交易細節尚未披露。老佛爺百貨在公告表示,此次收購將大大幫助公司布局線上市場、加快全渠道建設步伐,同時,也會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線上購物體驗。
  • 河狸與「哈德遜灣公司」
    問題在於,當你知道這座面積相當於半個歐盟的島嶼,目前只生活有不到8萬以因紐特人為主的居民後,相信就不會為我們只把它當成大航海時代的一個坐標感到不平了。考慮到哈德遜灣與「蘇必利爾湖」的直線距離僅500公裡。如果「世界第一大內海」與「世界第一大淡水湖」之間有水道相連,那麼哈德遜應該很有機會讓自己在「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上,再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