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吻仔魚
英文名:White bait
學名:為各種魚類幼苗,故無專屬學名
俗名:魚勿仔魚、苦蚵仔
盛產期:全年皆有
外形:外形細小透明狀,長度約1 ~3釐米,身體顏色偏黃色。
產地:印度洋至太平洋,中國臺灣全島與離島皆有。
市場上所購買的吻仔魚,多是煮熟的,因為這樣比較容易保存。不過在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重視的現今,如果要避免吃到含有漂白劑的吻仔魚,最好還是買魚身透明,也就是未煮熟的吻仔魚。
新鮮的吻仔魚買回家之後,切記不要用水洗過,要保持海水含量、比較容易保存其鮮度。
可以一次買很多吻仔魚,依每一餐主食所需要的量,分別用保鮮袋裝起來,再裝入保鮮盒之中,放入冷凍庫保存。也可以把所有吻仔魚放入一個保鮮袋之中,用筷子分出一每一餐煮食需要的量,再放入保鮮盒之中,要煮食的時候,就能很方便取出其中一份退冰。
吻仔魚並不屬於特定魚種,大多是鯷科及鯡科魚種的魚苗。吻仔魚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磷、鐵、等各種維生素,向其中鈣含量在諸多魚類中更是數一數二,對於人體骨骼保健有很大的益處。且吻仔魚還含有對腦部有益的高量EPA及DHA,這是發育階段的孩童最為需要的營養來源之一。
新鮮吻仔魚的顏色,為透明且帶點黃色,但一些商販為了讓賣相好看,會對吻仔魚進行漂白,所以消費者在挑選上,應注意避免選購顏色過白的吻仔魚,以免造成身體健康的危害。
因吻仔魚為魚苗的緣故,因此這幾年已有許多聲音,正在呼籲少吃吻仔魚,藉以維持海洋生態平衡。
吻仔魚富含蛋白質與鈣質,能提供人體足夠的營養,且脂肪含量極少,又減少油脂負擔。將吻仔魚做成湯品,是瘦身時期飲食的絕佳選擇。
將海萊以及吻仔魚放入沸水中煮滾,轉小火煮3分鐘,不需添加住何調味鹽就很好喝。因為吻仔魚本身帶有鹹鹹的海味,自然釋移至湯頭中,與海萊鮮甜一起豐富了湯品的美味。
食材:吻仔魚100克,蒜2顆切成末,雞蛋3顆
調味料:鹽少許,調和油1大匙
做法:
微信ID:
水產協會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本文由「水產協會」整理髮布,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