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加拿大聯邦文化遺產部曾公布一份民意調查,顯示中國人對加拿大的了解相當有限。多數中國人只知加拿大冰天雪地、楓樹遍野、山清水秀、南臨美國,幾乎沒有人提到它的石油資源。實際上,加拿大不僅石油豐富,而且儲量位居前列。
在2013年以前,加拿大已探明石油儲量排在全球第二位;之後,僅次於沙特和委內瑞拉,排在第三位。2014年,加拿大常規原油剩餘探明儲量計有65.3467億立方米,加上輕質碳氫化合物戊烷(Pentanes),兩者合計為73.0135億立方米;在露天開採項目中,非常規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516.6億立方米,在原位開採項目中,非常規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2126.5億立方米,兩者合計2694.76億立方米。常規石油與非常規石油加起來,總儲量為2767.7735億立方米。
說實話,這些儲量在全球石油總儲量中所佔的份額,不過百分之十一、二,並不是很扎眼。但是,具體到一個國家,就不是小數目了。更何況,加拿大人口只有3600萬,自身根本享用不完。
對於華人來說,最熟悉的加拿大省份,莫過於西海岸的卑詩省和東部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可是,如果你到這些地方旅行,是很少見到油礦、油井的。那麼,加拿大的石油資源究竟「藏」在哪兒呢?它的產業分布到底如何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加拿大的行政區劃。
加拿大行政區劃圖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當年,英、法殖民者登陸加拿大後,主要開發五大湖區和東部諸島,陸續建立了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愛德華王子島、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1870年,哈德遜灣公司將土地轉讓給聯邦後,又陸續出現了馬尼巴託省、育空地區、薩斯喀徹溫省、阿爾伯塔省和努納武特地區。後來,西海岸兩塊區域也加入聯邦,分別成為卑詩省和育空地區。所以,目前加拿大共有10個省和3個特別行政區,其中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和努納武特地區合稱大陸地區(Mainland Territories)。
在旅遊界,阿爾伯塔省的班芙國家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鼎鼎有名,去過的人都說,這是世界上少有的仙境。其實,美景只是阿爾伯塔省表面上的財富,其數之不盡而又實實在在的資源,是蘊藏於地下的石油。2010年,加拿大能源保護委員會(ERCB)表示,阿爾伯塔未經開發地區的石油瀝青儲量高達4000多億桶,將來很有可能會超越沙特,成為全球石油儲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加拿大石油儲量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阿爾伯塔省土地面積66萬平方公裡,尚不及中國的青海省大,這麼大藏量的石油,無疑是一筆巨大財富。不過,上天造物的時候,似乎故意留下了一些缺憾。阿爾伯塔省的石油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多為高密度、高雜質、高開採成本的油砂,很難進行開採,所以在產量上遠遠不能望沙特之項背。最近十幾年,隨著全球油價高漲,投資者才紛紛進駐這裡,掀起了一波開發熱。
阿爾伯塔油砂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其中儲量最大的是阿薩巴薩卡礦區(Athabasaca),其次是冷湖礦區(Cold Lake),最後是和平河礦區(Peace River)。阿薩巴薩卡礦區面積7.5萬平方公裡,油砂儲量1887億立方,油層平均厚度26米,密度1.000-1.30g/cm3。5月份發生森林大火的石油重鎮麥克默裡堡,就屬於這個礦區;冷湖礦區面積9000平方公裡,油砂儲量319億立方,埋藏深度在300-600米之間,密度0.985-1.000g/cm3;和平湖礦區面積6200平方公裡,油砂儲量205.18億方,密度0.916-1.014g/cm3。目前已經探明的世界油砂儲量,85%都集中在阿爾伯塔,你說它幸運不幸運?
阿爾伯塔省油田分布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阿爾伯塔守著一個聚寶盆,自然會想盡辦法「吃」石油。過去10年中,油氣產業為阿省政府貢獻了105億加元稅收,餵得省府財庫飽飽,根本不需要居民繳納消費稅。2015年,阿省平均每天生產常規石油53萬桶、油砂237萬桶,佔全國石油產量的70%。
相對於阿爾伯塔,加拿大其他省份的石油少得有點可憐。瀕臨太平洋的卑詩省,地下天然氣儲量豐富,接近3000兆立方英尺,足夠開發150年,具體到石油儲量,則非常有限。截止2014年,其已探明的剩餘儲量只有1.81億立方米左右。2015年,卑詩省平均每天生產原油2.09萬桶,對其經濟影響不大。當地主打旅遊牌,特別重視自然環境保護,對於阿爾伯塔借道卑詩向西輸送石油的管道建設方案,頗為反感。
阿爾伯塔省北邊是三個行政特區。西北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2億桶左右,育空地區為8億桶左右,努納武特地區儲量尚不明朗。目前,這三大地區由於地勢偏遠、天氣寒冷、人煙稀少,油田開發非常有限,2015年平均日產原油1萬桶。去年,有消息說西北地區發現了高達2000億桶的頁巖油儲藏,與美國巴肯油田(Bakken)相當,其中至少70億桶具有經濟價值。如果此事為真,應該是當地人的一個福音。
阿爾伯塔的東邊,依次是薩斯喀徹溫省和馬尼託巴省。薩斯喀徹溫是加拿大的「糧食搖籃」,以牧場和小麥著稱。截止2014年底,其已經探明的剩餘石油儲量為10億桶,2015年平均日產原油48.6萬桶,佔加拿大總產量的13%。馬尼託巴境內以森林、草原和苔原為主,也是農業大省。2015年,平均日產原油4.55萬桶,在加拿大各省石油生產中排在第四位。前幾年,阿爾伯塔、薩斯喀徹溫和馬尼託巴的石油工人工資高、補貼多、假期多,個個住著別墅,生活甚是瀟灑。現在,油企舉步維艱,他們的日子想必很難風光依舊。
日落中的薩斯喀徹溫油井
圖片來源:全景網站
從馬尼託巴繼續向東走,依次是安大略和魁北克。安大略東南部為五大湖—聖勞倫斯河谷地,交通便利、工業發達,是加拿大的經濟中心。從前,華人技術移民到了加拿大,多選擇西海岸的溫哥華,現在則多趕赴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因為那裡工業多、工作機會多。多倫多大學排名加拿大第一位,位於安省東端的渥太華又是首都,這裡的人氣自然最旺。不過,提到石油儲量,安大略省頓時會矮半截,因為其探明的儲量十分有限,基本上依賴進口美國原油。2015年,其石油精煉量為每天39.5萬桶,佔全國原油精煉能力的20%左右。
魁北克是法裔集中地,至今都呈現著濃鬱的法蘭西風情。它的情況與安大略省非常相似,都是交通便利、工業發達,但是沒有石油生產能力,基本上依賴從美國進口。目前,其境內擁有191家石油公司,每天精鍊石油40.2萬桶,比安大略省略高。
從魁北克再向東走是東海岸各省。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的附近海域盛產鱈魚,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歐洲移民。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鱈魚瀕臨滅絕,當地政府不得不頒布禁捕令,使得傳統捕魚經濟一落千丈。好在,最近幾年,其近海發現了總儲量達60億桶的石油資源。目前,它已經開發出三塊海底油田,即Hibernia、Terra Nova和White Rose,平均日產原油20萬桶。在2014-2015財政年度,石油產業為紐省提供了27%的財政收入,成為當地支柱性行業。另據報導,它的第4塊油田Hebron已經進入開發階段,預計2017年能夠投產。
紐省南邊是愛德華王子島,其面積為5660平方公裡,人口14萬,是加拿大最小的一個省份。該島土地肥沃、風景秀麗、歷史悠久,近年來,有不少華人移民到了這裡。早在二戰期間,這裡就曾開發了加拿大第一座海上油井,但是今天的愛德華王子島,已經放棄了石油致富之路,基本沒有石油產業。位於其南邊的新不倫瑞克省主要生產天然氣,石油項目也是幾乎為零。新斯科舍省倒是擁有一定石油儲量,並於1992年開發了加拿大第一個海上石油項目。根據調查,新斯科舍近海擁有80億桶的石油儲量,基本上都處於尚未開發狀態。
總起來說,加拿大的石油儲量有三個鮮明特點,一是分布集中,絕大多數位於西部沉積盆地,尤其是阿爾伯塔省;二是常規石油較少,油砂佔到總儲量的95%以上;三是開採和運輸成本較高,對環境的影響較大。這幾個特點決定了加拿大在全球石油產業中難以獲得話語權,只能看全球油價走向行事。全球石油價格突破七八十美元時,加拿大石油開發的餘地比較大;全球油價低於七八十美元時,加拿大石油產業就必須「謹慎行事」了。
(本文主要參考了加拿大石油生產商協會、李志明論文中的數據)
【專欄自序:近年來,隨著中加經貿往來的迅速發展,國人對於加拿大的關注與日俱增。但是,加拿大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其政治和經濟情形到底如何,恐怕沒有多少國人真正了解。即使有心移民加拿大的人,也未必能夠掌握多少有關加拿大的信息。有人可能會說,加拿大差不多就是美國第51個州,根本沒什麼可說的。確實,加拿大在經濟上高度依賴美國,與美國聯繫密切。但是,如果據此斷定加、美「親如一家」,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無論政治還是經濟,加拿大與美國都存在很大差異,兩者並非「一家」。我們如果想投資中加貿易,或者想赴加留學、投資移民,都有必要近距離觀察加拿大,了解它的民族精神、政治走向、行業經濟以及未來中加貿易的發展趨勢。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的閱讀和體驗,為大家描述一個相對清晰的加拿大。】
(胡家駿先生獨家為FX168財經網提供《走進加拿大》系列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姓名,感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