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講堂】全球學術加拿大篇(一)加拿大的科研機構簡介

2020-07-20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加拿大的科研機構包括聯邦政府資助的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或私營科研機構等。除了企業和基金會等提供科研經費資助外,加拿大聯邦政府是科研經費的重要來源。加拿大三大聯邦科研資助機構是指加拿大健康研究院、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及加拿大社會科學及人文研究理事會。

加拿大是科技比較發達的國家,有數據顯示,在20個關鍵科學技術領域中,加拿大有16項處於前二十名,4項處於世界前五,加拿大在人工智慧、臨床醫學、信息通訊技術、天文物理、心理學及認知科學等研究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加拿大自然資源儲藏豐厚,石油及天然氣等專業方面的研究也相對的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等世界知名科研機構在研究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研究機構舉例如下:

加拿大原子能研究公司(Atomic Energy of Canada Limited Research Company)

加拿大原子能研究公司是一家高度綜合的核技術與工程公司,為世界各地的核電業主提供產品與服務。該公司擁有一大批在物理、冶金、化學、生物學以及眾多工程領域內的世界級專家。該研發基地擁有世界上第三大的研究型反應堆。這一性能優異的研發設施為現有CANDU電站和先進CANDU反應堆的設計,提供燃料和材料等方面的試驗支持,為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中子散射項目提供中子,並且為世界市場提供了大部分用於診斷和治療癌症及其它疾病所需要的醫用同位素。

加拿大地質調查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加拿大地質調查所是加拿大主要的地質調查研究機構,隸屬於加拿大能源礦山及資源部。GSC的主要任務是為有效地開展礦產和能源資源勘查,更好地利用土地、估算資源基礎和制定政策,提供加拿大陸海全面的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的資料,提供有關的技術和專門技能服務。該所在背斜儲油理論、海底擴張作用的地磁逆轉現象、含鐵層和噴氣相、地表物質快速踏勘填圖法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加拿大貝德福德海洋學研究所(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加拿大的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62 年,該研究所研究範圍非常廣,涉及物理海洋、氣候變化、海洋生態、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和海洋觀測儀器研發等領域。該所目前有超過600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自然資源和環境管理者以及支撐人員在不同的學科領域進行研究,已經成為加拿大最大的海洋研究中心。該所主要研究計劃與項目包括描述和模擬加拿大大陸架毗鄰海洋的循環及其過程的深海研究計劃以及海洋監測項目。該所有著很強的科研實力,在海洋預測模型研究、魚類與水產養殖研究等重點研究領域的部署和規劃方面有其獨特性和前瞻性,還建有專門的耳石研究實驗室。此外,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近些年來也越來越偏重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

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1970年,加拿大國會創立了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目的是促進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為其本身利益所進行的科技研究。中心強調科學家們對國際發展的作用,鼓勵第三世界國家應用它們本國科技界的人才。為發展中國家今後的研究建立紮實的基礎,是大部分受該中心資助的項目的一個重要目標。該中心在農業、糧食和營養科學學科重點研究穀物、農田系統以及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綠化,在衛生科學學科集中支持五大領域的應用研究,供水和衛生、產婦和兒童健康、熱帶疾病和傳染病、職業和環境衛生以及衛生運籌學等研究,在能源領域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的重大活動之一是協調國際能源研究小組,為發展中國家確定能源研究的優先項目,並建議如何更好地分配給國家、地區和國際研究資源。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anada)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是加拿大政府負責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的主要國家研究和技術組織。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在1916年成立,是加拿大的領先研發機構,下屬20多個研究機構和國家計劃,廣泛跨越多種學科,並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其研究機構和計劃主要分布於三個主要領域理學與工程學、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學、工藝學與產業支持。其中,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生物技術研究所是國家研究理事會裡目前規模最大的研究所,在研究任務中:人類健康課題佔40 %、農業課題25 %、環境課題10 %、公共事業25 %。

此外,加拿大還有一些非營利的私立科研機構。他們與常規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不同,它通過社會、科學、技術等領域科研項目合作的獨特方式來吸引和資助世界各地的優秀科研人員,以激發他們的創見。如;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就屬於非營利的私立科研機構,目前有超過300名研究人員圍繞12個項目在開展研究,其中來自加拿大以外國家的佔1/3。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聯邦政府支持和鼓勵學術成果的開放共享。加拿大規定,自2015年5月1日起,所有獲得三大聯邦科研資助機構(加拿大健康研究院、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及加拿大社會科學及人文研究理事會)資助的項目,要將經同行評議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和其它研究成果於一年內在網上公布,以供公眾免費獲取。將使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成果更為公開和更易獲取,從而為研究人員、企業乃至普通大眾提供更多機會來創造新思想。(責任編輯邵鶴楠,榮譽主編李志民,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1]www.aecl.cn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A0%E6%8B%BF%E5%A4%A7%E5%9C%B0%E8%B4%A8%E8%B0%83%E6%9F%A5%E6%89%80/6393251?fr=aladdin

[3]王琳, 於維櫻, 馮志綱. 加拿大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概況及科研實力分析[J]. 海洋信息, 2015(4):11-15.

[4]彭以祺, 魏志遠, 王蓉芳,等.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及其應用基礎研究特點[J]. 中國基礎科學, 2002(6):59-62.

[5]竺肇華, 張藝華. 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J]. 世界林業研究, 1994, 7(5):94-95.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加拿大篇(一)加拿大的科研機構簡介

相關焦點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加拿大篇(一)加拿大的科研機構簡介
    加拿大的科研機構包括聯邦政府資助的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或私營科研機構等。除了企業和基金會等提供科研經費資助外,加拿大聯邦政府是科研經費的重要來源。加拿大三大聯邦科研資助機構是指加拿大健康研究院、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及加拿大社會科學及人文研究理事會。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日本篇(一)日本的科研機構簡介
    僅舉幾例如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agaku KENkyusho/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RIKEN)是世界著名的科學研究機構,由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Eiichi Shibusawa)於1917年創立。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英國篇(九)英國皇家學會簡介
    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又稱倫敦皇家學會,成立於1660年,全稱為「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最開始是由約12位科學家自發組織而成,當時稱作「無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於1662年由國王查理二世授予皇家證書,是世界上歷史最長而又從未中斷過的科學學會
  • 【主編講堂】科研系列文章(一)科學研究應該有追求卓越的心態
    科學研究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實踐活動,必須要與人類發展的核心價值和目標相一致,與人類長期形成的倫理文明相和諧,因而科研工作應該受到一些基本倫理原則的約束和指導。科學研究的基本倫理原則是指科研活動中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倫理原則,主要包括尊重與無害原則、客觀性與公益性原則。
  • 盤點加拿大安大略省有哪些大學?
    學校經過接近二百年的蓬勃發展及本對知識嚴謹考究的學術精神已成為加拿大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更成為一所享譽北美乃至全球的頂尖高等學府,多倫多大學共分三個校區UTSC,UTSG,UTM。其中聖喬治校區(UTSG)位於多倫多市中心。多倫多大學科研水平高,規模大,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具備最新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材,擁有世界級教學設備,被公認為是加拿大綜合實力第一的頂尖學府。
  • 加拿大莎省大學留學費用簡介
    加拿大莎省大學留學費用簡介   薩斯卡切溫大學,簡稱薩省大學,成立於1907年,位於加拿大中部的薩斯卡通市,是加拿大15所醫學博士級大學之一,也是加拿大最大的教學和研究型大學之一。薩省大學治學嚴謹,有著很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建校近100年來,培養了超過13萬的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
  • 加拿大國家簡介
    領土面積為998.467萬平方公裡,僅次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人口概況: 3705.8856萬(2018年)華人數量已達180萬,華人數量佔總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是加拿大裔,英國裔,蘇格蘭裔、法國裔、愛爾蘭裔和德國裔。
  • 【人文學院】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來校交流
    近日,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社會學系哈利·迪金森教授應邀為學院師生做了題為「食品安全相關社會科學研究的結構與焦點」的專題報告,與現場百餘名師生分享了其團隊在食品安全相關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
  • 「主編講堂」預印本平臺arXiv簡介
    近年來,預印本平臺因其快速高效的發表速度,越來越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歡迎,很多平臺可以將長達半年到一年的期刊出版時間大幅縮短到以天計算。各學科預印本平臺層出不窮,而作為最早的預印本老大哥,是arXiv.org開創並引領了這一進程。始於1991年8月的arXiv由Paul Ginsparg創建,可以說它和全球資訊網(WWW)是同時代的前輩。
  • 加拿大科技產業七大「金字招牌」
    由加拿大卑詩省的Powertech Labs開發,是適用於大型複雜電力系統離線(系統規劃)和在線(實時運行)動態安全評估。PCI Geomatics公司(總部位於安大略省萬錦市)開發。PROCOM(PROcesses of COMpounds) 一種提供2D與3D模擬的仿真軟體,讓用戶觀察半導體薄膜在常見的金屬有機化合物化學氣相沉積(MOCVD)下的成長;GeoStudio: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巖土工程和巖土環境模擬的仿真軟體
  • 加拿大「麻省理工」——麥克馬斯特大學offer寄到
    距離多倫多約一小時車程。 麥馬以其獨特的創新性和求實理念而成為加拿大最著名的公立大學。學校擁有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加拿大一流大學評比中,麥克馬斯特大學連年被譽為最富有創造力與革新精神的學府。 學校擁有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和各種先進的設施,是北美僅有的擁有自己核反應堆的大學。
  • 深圳港中大教授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RSC,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宣布已評選出今年的新增院士其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的張大鵬教授被評選為院士。張大鵬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計算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校長講座教授,參加創建理工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張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於1982年和198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 加拿大十大名校,你知道嗎?
    憑藉其規模、聲望以及影響力,多倫多大學正吸引著加拿大國內及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麥吉爾大學加拿大大學排行榜第一名麥吉爾大學簡稱麥大, 始建於1821年,坐落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 ,是一所蜚聲全球的世界頂尖學府,百年來在國際上聲譽崇高,研究水平享譽世界。
  • 華高萊斯:德國的基礎科研體系(上篇)
    作者丨簡菁 城市諮詢事業部簡介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政策專業碩士。對會議會展產業、氣候康養產業、現代網紅農業、城市文博區等領域有深入研究。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將近佔總人數的一半。
  • 引領生命科技前沿 為人類健康謀福——專訪加拿大北方藥業集團董事長龐軍博士
    文/本刊記者 齊力 加拿大北方藥業集團(北藥集團)董事長龐軍博士被加拿大當地媒體稱為「北美華商的楷模,加拿大華商的驕傲」。搞科研出身的龐軍有著傲人的學術履歷,畢業於國內名校,堅持在醫藥醫療領域的前沿研發近30年。目前加拿大北方藥業集團逐漸發展成為一家大型新興科技產業集團公司,涉及領域包括醫藥、醫療、醫療器械、化學化工等等。
  • 原來加拿大的生物專業這麼有實力!
    裡賈納大學生物系提供來自加拿大最優秀科學家的指導,他們同時在國際動植物科學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裡賈納大學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研究成果位列全球所有動植物科學部門的前1%。 作為一名生物專業的學生,學生將能夠自行設計實驗和項目,開展實地和實驗室科研,學習分析、批判地思考。
  • 加拿大警方從P4病毒實驗室帶走了一位中國女人!
    同時她也是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的特殊病原體計劃的疫苗開發和抗病毒治療部門的負責人。這個P4實驗室,是全球15個具有四級生物安全水平的實驗室之一,在整個加拿大也僅此一個。其丈夫程克定(Keding Cheng,音譯)也是該實驗室的生物學家,發表了關於愛滋病毒感染、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大腸桿菌感染和克雅氏病的研究論文。
  • 諾貝爾獎人數全球第八!加拿大是如何做到的?
    第3位:1957年,加拿大前總理萊斯特·皮爾遜(Lester Bowles Pearson)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第4位:1966年,查爾斯·布蘭頓·哈金斯(Charles Brenton Huggins)因為發明了以荷爾蒙控制癌細胞擴散的療法,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豐華生物海外遊學之加拿大篇
    豐華生物海外遊學之加拿大篇
  • 兩校友分獲加拿大統計學會金獎、CRM-SSC獎
    日前,加拿大統計學會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4年度各個獎項的獲獎人名單,其中,我校7801校友陳家驊和9617校友姚方分別獲得金獎(SSC Gold Medalist)和CRM-SSC Prize獎(CRM-SSC Prize in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