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科研機構包括聯邦政府資助的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或私營科研機構等。除了企業和基金會等提供科研經費資助外,加拿大聯邦政府是科研經費的重要來源。加拿大三大聯邦科研資助機構是指加拿大健康研究院、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及加拿大社會科學及人文研究理事會。
加拿大是科技比較發達的國家,有數據顯示,在20個關鍵科學技術領域中,加拿大有16項處於前二十名,4項處於世界前五,加拿大在人工智慧、臨床醫學、信息通訊技術、天文物理、心理學及認知科學等研究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加拿大自然資源儲藏豐厚,石油及天然氣等專業方面的研究也相對的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等世界知名科研機構在研究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研究機構舉例如下:
加拿大原子能研究公司(Atomic Energy of Canada Limited Research Company)
加拿大原子能研究公司是一家高度綜合的核技術與工程公司,為世界各地的核電業主提供產品與服務。該公司擁有一大批在物理、冶金、化學、生物學以及眾多工程領域內的世界級專家。該研發基地擁有世界上第三大的研究型反應堆。這一性能優異的研發設施為現有CANDU電站和先進CANDU反應堆的設計,提供燃料和材料等方面的試驗支持,為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中子散射項目提供中子,並且為世界市場提供了大部分用於診斷和治療癌症及其它疾病所需要的醫用同位素。
加拿大地質調查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加拿大地質調查所是加拿大主要的地質調查研究機構,隸屬於加拿大能源礦山及資源部。GSC的主要任務是為有效地開展礦產和能源資源勘查,更好地利用土地、估算資源基礎和制定政策,提供加拿大陸海全面的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的資料,提供有關的技術和專門技能服務。該所在背斜儲油理論、海底擴張作用的地磁逆轉現象、含鐵層和噴氣相、地表物質快速踏勘填圖法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加拿大貝德福德海洋學研究所(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加拿大的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62 年,該研究所研究範圍非常廣,涉及物理海洋、氣候變化、海洋生態、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和海洋觀測儀器研發等領域。該所目前有超過600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自然資源和環境管理者以及支撐人員在不同的學科領域進行研究,已經成為加拿大最大的海洋研究中心。該所主要研究計劃與項目包括描述和模擬加拿大大陸架毗鄰海洋的循環及其過程的深海研究計劃以及海洋監測項目。該所有著很強的科研實力,在海洋預測模型研究、魚類與水產養殖研究等重點研究領域的部署和規劃方面有其獨特性和前瞻性,還建有專門的耳石研究實驗室。此外,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近些年來也越來越偏重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
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1970年,加拿大國會創立了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目的是促進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為其本身利益所進行的科技研究。中心強調科學家們對國際發展的作用,鼓勵第三世界國家應用它們本國科技界的人才。為發展中國家今後的研究建立紮實的基礎,是大部分受該中心資助的項目的一個重要目標。該中心在農業、糧食和營養科學學科重點研究穀物、農田系統以及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綠化,在衛生科學學科集中支持五大領域的應用研究,供水和衛生、產婦和兒童健康、熱帶疾病和傳染病、職業和環境衛生以及衛生運籌學等研究,在能源領域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的重大活動之一是協調國際能源研究小組,為發展中國家確定能源研究的優先項目,並建議如何更好地分配給國家、地區和國際研究資源。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anada)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是加拿大政府負責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的主要國家研究和技術組織。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在1916年成立,是加拿大的領先研發機構,下屬20多個研究機構和國家計劃,廣泛跨越多種學科,並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其研究機構和計劃主要分布於三個主要領域理學與工程學、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學、工藝學與產業支持。其中,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生物技術研究所是國家研究理事會裡目前規模最大的研究所,在研究任務中:人類健康課題佔40 %、農業課題25 %、環境課題10 %、公共事業25 %。
此外,加拿大還有一些非營利的私立科研機構。他們與常規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不同,它通過社會、科學、技術等領域科研項目合作的獨特方式來吸引和資助世界各地的優秀科研人員,以激發他們的創見。如;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就屬於非營利的私立科研機構,目前有超過300名研究人員圍繞12個項目在開展研究,其中來自加拿大以外國家的佔1/3。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聯邦政府支持和鼓勵學術成果的開放共享。加拿大規定,自2015年5月1日起,所有獲得三大聯邦科研資助機構(加拿大健康研究院、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及加拿大社會科學及人文研究理事會)資助的項目,要將經同行評議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和其它研究成果於一年內在網上公布,以供公眾免費獲取。將使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成果更為公開和更易獲取,從而為研究人員、企業乃至普通大眾提供更多機會來創造新思想。(責任編輯邵鶴楠,榮譽主編李志民,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1]www.aecl.cn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A0%E6%8B%BF%E5%A4%A7%E5%9C%B0%E8%B4%A8%E8%B0%83%E6%9F%A5%E6%89%80/6393251?fr=aladdin
[3]王琳, 於維櫻, 馮志綱. 加拿大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概況及科研實力分析[J]. 海洋信息, 2015(4):11-15.
[4]彭以祺, 魏志遠, 王蓉芳,等.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及其應用基礎研究特點[J]. 中國基礎科學, 2002(6):59-62.
[5]竺肇華, 張藝華. 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J]. 世界林業研究, 1994, 7(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