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法》」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

2021-01-21 華夏經緯網

臺灣退役上校李天鐸質疑,蔡當局知道「滲透」兩個字怎麼用嗎?在軍事行動上,是滲透敵後,破壞、接應、打擊;情報作為則是派遣、滲透、建立據點。他炮轟「綠委」為了貫徹「聖旨」,一定要在31日前完成「立法」。一個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情況的「法案」,「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舉行記者會呼籲民進黨不要為了選舉趕在31日通過「反滲透法」。(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說31日要通過「《反滲透法》」,引發議論。退役上校李天鐸在臉書發文,知道「滲透」兩個字怎麼用嗎?他認為,這不是防止滲透的問題,這是讓海內外所有的人民受到嚴重戕害,違反言論、思想自由,令人動輒得咎、窒息,最惡劣的選戰策略。


李天鐸在臉書PO文,聽過滲漏、滲水、逆滲透,前兩個是動詞,逆滲透是名詞,為了選舉,民進黨把它當成「形容詞」,變成反滲透,還加上腳鐐手銬變成「反滲透法」!


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許文彬也在媒體投書,「《反滲透法》」應從長計議,慎重行事。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針對「反滲透法」,建議民進黨三思,應待下任「立委」充分討論後再通過「立法」。(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反滲透法》」尚未「立法」,工商企業界已經感受到「綠色滲透」的威力。有企業人士透露,綠陣營透過各種可運用的管道,勸說、威嚇企業不得對「《反滲透法》」發表反對意見。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昨天特別發出新聞稿指出,臺商已經因為害怕被無端亂扣帽子,深怕成為「《反滲透法》」的祭品而產生寒蟬效應。


一位長年為企業界發聲、批評時政的上市公司老闆,在民進黨當局府執意推「《反滲透法》」後,就接到綠營支持者的朋友先是好言相勸,不要出頭反對「《反滲透法》」,當他對外發言指出,「《反滲透法》」草案有太多模糊、定義不清,且易羅織他人入罪的看法時,沒想到這位他認為是朋友的人竟出言恫嚇:「我會把你的資料收集起來,給民進黨的『立委』,對付你!」


這位上市公司老闆真的是嚇到了!他花了一天的時間,將他在網絡社群裡的所有批評時政的貼文、發言、文章全數刪除,並關閉社群。他會嚇到是因為他知道「《反滲透法》」一旦「立法」通過,只要有人檢舉,就會成案,是不是有被對岸「滲透」,是被檢舉人要舉證,不論結果,「訴訟過程,就是一種創傷。」


這位老闆說,只要攸關企業發展的政策,企業界多會挺身發言,「《反滲透法》」在臺灣地區為何總是只看到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商總理事長賴正鎰這兩人發聲?很少有其他企業人士表達看法,是因為對企業影響不大嗎?他說,「因為並非只有我被這麼警告。」如果「《反滲透法》」是一張羅織罪名的網,綠陣營則是鋪天蓋地的編織這張天羅地網。


賴正鎰認為,「《反滲透法》」對兩岸交流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因此而停滯,民進黨應該要自己好好分析思考一下,這樣做會對選舉加分嗎?


民進黨堅持「反滲透立法」,將掏空臺灣民主價值。圖為國民黨選前中臺灣大造勢在臺中七期重劃區舉辦「韓國瑜大臺中勝選晚會」,雖然大雨下不停韓粉熱情不減,現在座無虛席。(馮惠宜攝)

近日民進黨「立院」黨團主導的「反滲透法」即將強行通過,草案內容如「任何人不得接受滲透來源的指示、委託或資助,進行捐贈政治獻金及影響選舉罷免、公民投票,違反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0萬元(新臺幣下同)以下罰金。」等規定,均關乎人民重要的權利、義務,卻沒有經過社會各階層廣泛溝通,或博採學者專家的意見,及透過行政部門整合,民進黨如此蠻幹,非要在大選之前火速通過不可,其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這種「立法」程序嚴重違背正義,為選舉可以不擇手段,將法制破壞殆盡,吃相難看極不堪入目,連綠營自家人也有人看不下去了,無怪乎,坊間最近盛傳對該黨的問候語就是「吃飽了沒?」

馬英九29日轟蔡英文為獨裁領導人,認為「反滲透法」將對臺灣造成極大災難。(何冠嫻攝)


蔡英文要強行通過的「反滲透法」,如果得逞,將是臺灣的人權浩劫,因為這個法一旦通過,將會是「人人都有犯罪嫌疑」,都可能被羅織入罪。

多年前我就讀北一女時據說曾發生過一起慘案。學校某位男老師10月間被警總帶走,蹲了幾天苦牢,後來查悉是學生惡作劇所害,釋放後,學校把這個小綠綠記了大過,總算還老師清白了。


事情是因為那時北一女樂隊的成員必須是全班前5名。我的樂隊學妹小恬第一次月考這科考了低分,擔心會被父母責罵,就把38分塗改成88分,籤名後的考卷被老師當場拆穿。惱羞成怒的小恬打電話到警總,檢舉老師預謀從北一女中的光復樓4樓刺殺領導人。當晚老師就被逮捕入獄。10月慶典期間一切料敵從寬,不容任何差池。


以上情節並非虛構,只因那是寧可錯殺一百,不能錯放一個的戒嚴時期;更是一個他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恐怖年代。


解嚴32年了,萬萬沒有想到我們與那個時代的距離如此之近。

「反滲透法」把臺灣每個人置於可以隨時被起訴調查的地位。任何民眾只要與大陸有所接觸,不論是經商、旅遊、求學、工作、社交,全都可以被懷疑而逮捕調查。


民進黨將「反滲透法」徑付二讀,對於外界的質疑充耳不聞,決定強行通過,是何居心?


從此臺灣人人自危,深怕陷於罪網羅織。反對中國大陸的西方勢力則開香檳歡呼慶祝,慶祝臺灣地區從此成為西方勢力的附庸。


蔡英文、縣市長和民意代表全都會領取西方勢力的津貼,為西方勢力服務,徹底成為西方勢力的哈巴狗或是攻擊大陸的獵犬。臺灣從此被高聲喊「愛臺灣」的民進黨徹底出賣了。

相關焦點

  • 「反滲透法」的恐懼如同鬼魅
    &nbsp&nbsp&nbsp&nbsp最近一段時間,民進黨頻繁炒作「反滲透法」,讓整個臺灣社會好像倒退了幾十年,回到緊張的戰爭年代。其實,主張「臺獨」的民進黨是害怕戰爭的,他們炒作「反滲透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用讓人恐懼的方式,操控人心,在陰沉的社會氛圍下,實現對臺灣人思想和行動的控制。
  • 海水淡化—反滲透法具體概念是什麼
    海水淡化—反滲透法具體概念:  海水淡化—反滲透法(RO)反滲透法一直是具有競爭力的海水淡化技術之一。原海水通過RO膜之前必須先經預處理,其目的是除去可能阻塞薄膜的物質或破壞其構造的成分,如氧化劑等。處理的方法包括凝集沉降、過濾及添加抑制結構的藥劑等。
  • 誰會是「反滲透法」第一批囚徒?說不定是我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反滲透法」年底通過引起島內廣泛爭議,在你來我往的政治口水裡,一則相關新聞花絮映入眼帘: 「反滲透法上路,金門模範街一邊一國旗景消失」。無論是否去過金門的大陸朋友可能都知道,這條街一邊是五星紅旗,一邊是青天白日旗,是兩岸遊客都必然取景拍照的著名街景。
  • 「反滲透法」來勢洶洶:誰在「滲透」,「反」的又是誰?
    &nbsp&nbsp&nbsp&nbsp之#蕭蕭話兩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立法院會」日前將「反滲透法
  • 「反滲透法」寒蟬效應已現
    「反滲透法」條文只有12條,也因為定義模糊且太過簡略,未來只要與中國大陸接觸往來,涉及到捐贈政治獻金、捐錢公投、違法從事競選活動、遊說、集會遊行等活動,就可能誤踩紅線。「反滲透法」卻是管制源頭,候選人只要拿到「滲透來源」的政治獻金,無論有無從事破壞等行為都可能犯罪。民進黨和蔡英文口口聲聲強調,民主國家都有類似反制滲透的法令,但多數國家只要求登記,原因就在於「滲透來源」難以辨識,一不小心就可能陷人入罪,但臺灣地區卻是反民主而行。
  • 搞「反滲透法」,民進黨淪為「災難製造者」
    來源:海外網以「阻絕大陸滲透」為由,臺當局近日下令強推所謂「反滲透法」。該法案一旦過關,將令島內所有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面臨被羅織構陷的風險。由於民進黨在「立法院」有席位優勢,「反滲透法」極有可能強渡關山。「反滲透法」若過關,島內支持兩岸交流的民眾都將陷於真正的「綠色恐怖」。據島內媒體報導,所謂「反滲透法」,全文只有12條,內容粗糙且模糊不清,對於所謂「境外敵對勢力」及「滲透來源」等名詞的定義空泛模糊,民進黨當局大可任意解釋,指哪打哪,想辦誰就辦誰。
  • 民進黨提出的「反滲透法」獲通過,被指新版「戒嚴法」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立法院」31日召開「院會」,民進黨憑藉「立委」多數席次優勢,表決通過以民進黨團版本為主的「反滲透法」,全文共12條。「反滲透法」三讀通過後,「立法院」國民黨團隨即在議場外召開記者會,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怒斥「反滲透法」如同新的「戒嚴法」,將侵害2300萬民眾的基本人權,侵害言論自由、強暴新聞自由。根據「反滲透法」內容,若接受「境外勢力」的指示、委託或贊助,從事選舉相關活動,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罰金一千萬(新臺幣)。
  • 兩岸解讀|去年通過所謂「反滲透法」後,民進黨又捲土重來了
    臺媒報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近日提出「境外敵對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並針對大陸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一舉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去年臺灣通過的所謂「反滲透法」,其本質都是為了阻擾兩岸人民的正常交流,製造兩岸緊張局勢,為民進黨當局謀取利益。
  • 填補《反滲透法》不足?民進黨為「反中」,不計手段
    導讀:自民進黨上臺以來,就一直對大陸採取敵視政策,用「境外敵對勢力」暗指大陸官方,為了對大陸進行防範,甚至還專門制定了所謂的「反滲透法」,面對各方質疑,依舊矢口否認。近日,民進黨「民代」王定宇又提出了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明確表示此草案是對「反滲透法」的補充,其用心昭然若揭。該法案表示,明定與境外敵對勢力具有代理關係,或者意圖影響選舉、罷免、公投等事項者,「應登記為境外敵對勢力代理人」,可對其進行罰款及刑拘。簡單的來講就是一旦存在臺灣人員與大陸官方進行上述交往,就會被扣上「敵對勢力」的帽子。
  • 遭告發違反「反滲透法」 綠議員王世堅:我不認識告我的人
    而曾參選過臺北市「立委「、民眾黨黨員的何景榮認為事關重大,告發王世堅涉違反「反滲透法」。對此,王世堅今(24日)受訪時表示很莫名其妙,指他並不認識對方,並要對方不要浪費司法資源。日前王世堅就因批評「衛福部長」陳時中,而和王浩宇槓上,王浩宇更嗆王世堅,「那你還待在民進黨幹嘛」。
  • 王浩宇被罷免嚇到尿褲,致同黨議員王世堅被控犯「反滲透法」?
    而曾參選過臺北市「立委」、民眾黨黨員的何景榮也至宜蘭地檢署告發王世堅涉「反滲透法」。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直言,王浩宇被罷免行動嚇到快尿褲子了。王世堅近來批評蘇貞昌的言論,讓王浩宇無法忍受,而日前他也在臉書上發文批評王世堅,「開始造謠蘇貞昌將在年後去職,替大陸挑撥蔡英文與蘇貞昌的關係。這樣的行為,真的非常不應該」。
  • 反凡爾賽文學到底反的是什麼
    敲黑板,忘記的同學在溫習一下 微博  由微博博主@小奶球發起,@蒙淇淇77帶出圈,在凡爾賽文學不斷發酵之下,#反凡爾賽文學  無論是凡爾賽還是反向凡爾賽,能不斷霸佔我們的屏幕,背後可能不僅僅是戲虐這麼簡單。  凡學真的只能反?
  • 什麼是反物質?怎麼理解?宇宙的終極能源,反物質到底有多強?
    反物質是什麼?反物質就是與正常物質狀態相反的物質,比如原子的原子核帶正電,核外是帶負電荷的電子。而在反物質的世界裡,他是由帶負電的原子核和帶正電的電子構成的。也就是說,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質都會相反。最早提出正電子存在的是,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他從理論上論證了正電子的存在。
  • 【水處理】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有什麼區別?
    納濾(NF):   過濾精度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脫鹽率比反滲透低,也是一種需要加電、加壓的膜法分離技術,水的回收率較低。也就是說用納濾膜制水的過程中,一定會浪費將近30%的自來水。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於工業純水製造。
  • 反滲透成為海水淡化主流工藝
    為達到淡化海水的目的,研發者們設計出各種方法和設備將海水中的鹽分去除以得到淡水。常見的方法中,一個是蒸餾法,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但這個過程所涉及的汽源一般要求比較高,設備控制較複雜。現有海水淡化裝置,控制比較複雜,運行過程不穩定,且受到環境的限制不宜大規模的使用,並且在同等產值的情況下設備耗電比較高,成本不宜控制。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為什麼要研究反物質?
    本來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情,但是另一種奇怪的東西出現後,我們就陷入了理解的困境,這種東西就是反物質。    根據我們對宇宙起源和反物質的了解,物質和反物質都應該是不存在的。因為,反物質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當它和物質結合時,會相互湮滅抵消,並產生巨大能量(光子)。另一方面,物理定律表明,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應該創造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
  • 反滲透膜河南定製廠家設備要點說明
    反滲透膜河南定製廠家設備要點說明 ,「vpkgs」反滲透膜河南定製廠家設備要點說明電滲析設備主要基於含鹽水在陰陽離子交換膜和隔板組成的電滲析槽中流過時,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發生離子遷移,陰陽離子分別通過陰羊離子交換膜,從而達到除鹽的目的。初濾層的阻力小,對細顆粒又起到了定的捕集作用,從而使濾餅層結構合理。
  • 水處理技術剖析:反滲透計算公式詳解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壓力,即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