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神傳奇 佳能RF50mm F1.2鏡頭的前世今生_佳能 RF 50mm f/1.2L...

2020-11-28 中關村在線

    對於50mm定焦,幾乎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發燒之路上的必備之品,這一焦段被稱為標準定焦,因為這一焦段不僅光學設計容易實現,而且視角接近於人眼視角。正因如此,在50mm之下,既有著600元價位的入門鏡頭,也有著諸如佳能50mm f/1.2此類高端鏡頭。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要聊一個經典鏡頭系列,也就是佳能50mm定焦家族中的武林盟主:      RF50mm F1.2 L USM鏡頭的前世今生。


    一般情況下,從40mm到60mm之間的鏡頭,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標準定焦,例如早期徠卡、祿來、蔡司等品牌更熱衷於40mm,而尼康更熱衷於58mm。但是隨著時間變化,50mm這一焦段逐漸成為了最主流的標準定焦焦距。

    50mm標頭的演化歷史中,大光圈的進化是最瘋狂,也是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技術話題。例如1966年,蔡司曾經推出過為NASA定製的Planar 50/0.7鏡頭用於太空拍攝。但是這些瘋狂的鏡頭大多用於特殊用途,不僅存世稀少,而且價格絕非一般消費者可以企及。


蔡司為NASA製作的Planar 50/0.7

    在民用50mm鏡頭的大光圈進化史上,有兩個品牌具有推動性作用,一個是佳能,一個是徠卡。徠卡以Noctliux 50mm f/0.95聞名於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支徠卡Nockliux鏡頭髮布於1966年,光圈為f/1.2;我們熟知的徠卡Noctliux 50mm f/1.0發布於1976年。但是在1961年,佳能就與Canon 7旁軸相機一同發布了佳能歷史上第一支50mm大光圈神鏡:Canon S-Type 50mm f/0.95。


Canon S-Type 50mm f/0.95鏡頭與Hexar RF(圖片來自digiphoto:時候尚早)

    佳能Canon S-Type 50mm f/0.95問世於1961年,當時的主流相機還是旁軸結構,因此這是一枚旁軸大光圈標準鏡頭。當時,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鏡頭很難超過f/2.0,可以看到,佳能當年廣告詞正是:「這枚鏡頭的速度是普通鏡頭的4倍」(編者註:膠片時代習慣將大光圈鏡頭成為高速鏡頭,因為可以在弱光下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

    對於膠片相機而言,感光度由膠片決定,因此攝影師想要在弱光下獲得足夠的快門速度,必須依賴更大的鏡頭光圈,佳能這枚鏡頭,在當時為攝影師提供了一套幾乎完美的弱光拍攝解決方案。


Canon 50mm f/0.95實拍圖片(圖片來自digiphoto:時候尚早)

    當然,高水準的鏡頭也對應著高昂的價格。在1961年,佳能這枚鏡頭是與Canon7一同銷售,銷售價格高達86000日元,以日本公布的貨幣通脹率計算,這枚鏡頭如果在2019年,上市價格將會超過4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徠卡直到2008年才推出Nockliux 50mm f/0.95,也就是說佳能這枚鏡頭一直保持了50mm民用鏡頭最大光圈記錄47年。

    在70-80年代,是50mm大光圈鏡頭最輝煌時代,這個時代不僅有徠卡Noctliux系列,尼康、柯尼卡、福倫達、奧林巴斯均推出了光圈大於f/1.2的50mm定焦鏡頭。這個時代,佳能正在經歷發展歷史上最大的改變。

    1971年是佳能相機大爆發的年份,同年佳能推出了FD卡口系統。在FD時代,佳能也推出了眾多大光圈鏡頭,例如曾經著名的FD 55mm F1.2 SSC APSH。


FD時代,佳能同樣有55mm f/1.2這樣的經典鏡頭


FD 55mm f/1.2實拍樣片(圖片來自chan.nds,作者:chansony)

    但是由於自動對焦大潮的到來,佳能FD卡口並不能很好適應自動對焦的信息交互,因此佳能決定將卡口全面電子化,1987年,佳能下定決心,放棄FD卡口,全面推行EF電子化卡口,我們最熟悉的佳能EF卡口由此誕生,並延續至今。

    1987年,EF卡口發布同時,佳能就公布了50mm f/1.0這麼一個可怕的鏡頭設計。2年之後的1989年9月份,佳能帶來了一顆真正意義上的紅圈超大光圈50mm定焦鏡頭:EF 50mm f/1.0L USM。這顆鏡頭可以看做是現在兩枚50mm f/1.2鏡頭的真正鼻祖。


佳能50mm f/1.0L USM (圖片來自微博:中性灰)

    EF 50mm f/1.0L USM在當年集合了佳能所有的黑科技,首先達到f/1.0光圈的自動對焦技術在當時看已經是不可思議。為了達到大光圈,這枚鏡頭的淨重達到了985g,這使得對焦系統想要驅動大尺寸的玻璃鏡片,是異常困難的事情。正亦如此,這枚鏡頭用上了當時剛剛誕生的USM超聲波對焦馬達,使得鏡頭可以在機身上實現真正的自動對焦。


和同期一些手動50mm f/1.2相比,佳能50mm f/1.0體積相當驚人(圖片來自無忌論壇,作者:casinoking)

    當然,這枚鏡頭最大的閃光點,依然是獨特的光學設計和超大光圈。這枚鏡頭是1989年最大光圈的單反鏡頭,時至今日,依然保持著量產單反鏡頭中的最大光圈記錄。鏡頭採用9組11片光學設計,包含了2片非球面鏡片、4片高折射鏡以及浮動鏡片設計,鏡頭有著巨大的前鏡片組和眾多大尺寸光學鏡片。這枚鏡頭在當時與一代EF 85mm f/1.2L USM幾乎同時發布,代表了當時佳能光學設計的最高水準。

佳能50mm f/1.0光學設計圖與MTF曲線

    在1992年,佳能發布了一本名為《Lens Work》的特刊,介紹了佳能歷史上的所有鏡頭。在特刊封面,以及尾頁,都以50mm f/1.0作為唯一鏡頭,足以見到這枚鏡頭的價值所在。


1992年佳能特刊《Lens Work》封面


專業之眼,這可以算是佳能對50mm f/1.0的官方名稱

    如果大家以現代鏡頭看50mm f/1.0,可能會認為這枚鏡頭全開畫質偏肉,色散和眩光不盡人意等等。但是要知道,膠片時代大光圈代表了弱光拍攝的一切,大光圈代表了使用更高快門速度的可能性。佳能50mm f/1.0追求的是儘可能的中央高解析度,更何況這枚鏡頭還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對於膠片時代的攝影師,這枚鏡頭代表了真正的專業。


佳能50mm f/1.0弱光照片(圖片來自:kenrockwell)

    EF 50mm f/1.0L USM的輝煌一直持續到2006年。2006年,50mm f/1.0與85mm f/1.2同時迎來更新。這一次佳能對鏡頭光圈有所收縮,新鏡頭為EF 50mm f/1.2L USM,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這顆50mm f/1.2。


2006年,大家最熟悉的EF 50mm f/1.2 L USM發布

    收縮光圈的原因很簡單,在超大光圈下,50mm f/1.0和f/1.2有著幾乎相近的虛化表現,但是f/1.2不論是光學設計還是生產成本都更容易得到控制,價格能夠做到真正讓大眾消費者用得起。正因如此,這一代鏡頭的價格相比於50mm f/1.0大幅下降,後續價格一直穩定在萬元左右,這也讓這枚鏡頭成為了很多攝影發燒友身邊的必備鏡頭。


左側為50mm f/1.0,左側第二個為50mm f/1.2(圖片來自微博:中性灰)

    佳能50mm f/1.2下降的不僅有價格,還有鏡頭的體積和重量。與上一代誇張的9組11片設計不同,這一代鏡頭設計為6組8片,鏡頭重量也由1kg下降到了590g,這枚鏡頭是一枚真真正正可以帶出門隨時拍攝的高端50mm定焦鏡頭。


佳能EF 50mm f/1.2,是一顆可以真正帶出門的50mm大光圈定焦

    EF時代的50mm f/1.2,全開銳度就可以接受,而且鏡頭的色散基本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因此大光圈的可用度極高。如果收縮光圈到f/1.4,將會獲得比同時代大部分50mm f/1.4更好的成像畫質。當然,這枚鏡頭最出色的,是柔美的焦外虛化效果,朦朧而夢幻的焦外成像,是很多人像攝影師喜愛的中焦段人像鏡頭。


佳能EF 50mm f/1.2帶來的極致虛化體驗,是其他50mm鏡頭難以替代的

    2018年,佳能在12年之後帶來了全新的RF50mm F1.2 L USM,這枚鏡頭繼承了EF 50mm f/1.2的衣缽,也是佳能最新一代的光學典範。在2018年的眾多鏡頭評測中,筆者認為這是2018年全年各品牌鏡頭中,最值得購買的一顆鏡頭。


2018年發布的RF50mm F1.2 L USM,是筆者及同事認為2018年最值得購買的鏡頭

    相比於EF時代的那顆f/1.2鏡頭,RF的鏡頭可以說從頭到腳全新設計的一枚鏡頭,不僅僅是換用了最新的對焦馬達、最新的鍍膜技術,而且在光學設計上也做了全面革新。

    新鏡頭最大的亮點,就是f/1.2下的極高畫質。對於新一代的RF50mm F1.2 L USM,RF卡口的法蘭距只有20mm,這其實降低了鏡頭光學設計的難度。鏡頭採用了3片非球面鏡片與1片UD(超級色散)鏡片的搭配,並使用了新玻璃材料鏡片,這使得新鏡頭在f/1.2下銳度極高,幾乎可以理解為全開就是鏡頭最佳畫質,這讓F1.2的大光圈更具有實際意義。


佳能RF50mm F1.2 L USM光學設計


RF卡口可以讓大口徑鏡片後置,降低了設計難度同時可以提升鏡頭畫質

    高畫質保證了足夠的拍攝細節,使得這枚50mm鏡頭適合各類拍攝環境。不論是人像,還是街頭,或者拍攝一些特定題材,這枚鏡頭都能帶給攝影師全方位的畫質保證。


佳能RF50mm F1.2 L USM在全開下就能保證出色的畫質


鏡頭色彩迷人,保留了高端鏡頭真實而飽滿的色彩取向

    藉助於計算機的大量模擬運算,因此光學設計更加全面均衡,在f/1.2全開下鏡頭的色散非常輕微,不用擔心紫邊或者綠邊對於畫面的影響。另外,這枚鏡頭在鍍膜上採用了佳能最新一代的ASC空氣鍍膜技術,減少了逆光拍攝時的眩光和鬼影。


逆光下,新一代鏡頭畫質控制更好,色散也非常輕微

    對於大光圈鏡頭,最大的魅力就是柔美的焦外表現。RF50mm F1.2 L USM採用了10葉片光圈,因此不僅焦外成像柔美,而且光斑可以呈現自然而均勻的圓形,並且RF卡口大大減少了光圈蝕,相比於EF時代的兩枚f/1.2鏡頭,RF50mm F1.2 L USM焦外光斑表現更加漂亮。


10葉片光圈,保證了柔美的焦外和光斑的圓潤

    從1961年Canon S-Type 50mm f/0.95誕生,到2018年RF50mm F1.2 L USM發售,佳能在50mm這一經典焦段耕耘了半個多世紀。這其中有著諸如50mm f/1.8這一類親民定焦,更有著f/1.2甚至於f/1.0鏡頭帶來的震撼。

    在過去,f/1.0光圈代表了更高的拍攝速度,使得夜晚手持拍攝成為了可能。如今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高感瓶頸已被突破,f/1.2光圈代表了更好的虛化、更好的色彩以及更好的成像質量。


如今的RF50mm F1.2 L代表更好的畫質和更出色的鏡頭拍攝體驗

    佳能RF50mm已經不能再叫高速鏡頭,這枚鏡頭代表了佳能目前最好的成像質量,是從f/1.2到f/16畫質均出色的高端定焦鏡頭。對於這枚鏡頭,目前鏡頭售價在13000元左右,從成像質量到拍攝價值多方面考慮,這樣的價格毫無疑問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夜神傳奇 佳能RF50mm F1.2鏡頭的前世今生http://dcdv.zol.com.cn/718/7186396.html

dcdv.zol.com.cn true http://dcdv.zol.com.cn/718/7186396.html report 7724 對於50mm定焦,幾乎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發燒之路上的必備之品,這一焦段被稱為標準定焦,因為這一焦段不僅光學設計容易實現,而且視角接近於人眼視角。正因如此,在50mm之下,既有著600元價位的入門鏡頭,也有著諸如佳能50mm f/1.2此類高端鏡頭。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要聊一個...

相關焦點

  • 佳能RF50 F1.8 RF70-200 F4 12月上市
    佳能正式發布了rf50mmf1.8stm和rf70-200mmf4lisusm鏡片,將分別於12月初和12月中旬上市。Rf50mmf1.8stm使用五組六種光學結構,包括一個最大孔徑為f1.8的非球面透鏡和最小孔徑為F22的非球面透鏡。利用STM步進聚焦電機,最近的焦距為0.3m,放大倍數高達0.25x。
  • 實力強大的重武器 佳能RF28-70mm f/2評測(全文)_佳能 RF 28-70mm...
    相機界向來都不缺各種神兵利器,但是f/2恆定光圈的標準變焦鏡頭,確實是相當罕見的重武器。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看一下拖延很久的一個鏡頭評測,那就是佳能RF28-70mm f/2。這枚鏡頭最大的特點在於f/2的恆定大光圈,所以讓這枚鏡頭有了更大的替代作用,可以替代很多定焦鏡頭來拍攝很多特定題材。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枚鏡頭的實際測試。
  • 風光攝影的必備武器 佳能廣角鏡頭的進化史_佳能 RF 15-35mm f/2.8...
    f/4、FD24mm f/2.8、FD28mm f/3.5、FD35mm f/2(I)、FD35mm f/3.5,以及一枚魚眼鏡頭FD7.5mm f/5.6,佳能的廣角鏡頭系統,算是湊齊了。    因為傳統光學結構,大多是為了解決50mm-135mm的光學設計而誕生的,而到了28mm以下時,鏡頭的球面像差、慧差和散光現象,往往難以得到很好解決,特別是大光圈廣角鏡頭,需要使用大尺寸的非球面鏡片進行校正。這還只是定焦鏡頭,如果到了變焦鏡頭,前後移動的鏡片組,是光學設計上的噩夢。    1974年,佳能發布了FD24mm f/1.4 S.S.C.
  • 大三元的頭牌 24-70mm f/2.8鏡頭發展史_佳能 RF 28-70mm f/2L USM...
    例如1976年推出的FD28-50mm f/3.5 S.S.C.、以及FD80-200mm f/4 S.S.C.,1978年推出FD24-35mm f/3.5 S.S.C. 。我們如今所謂的大三元鏡頭,已經有了雛形。
  • 佳能RF50mm F1.8 、RF70-200mm F4鏡頭 12月上市
    RF50mm F1.8 STM、RF70-200mm F4 L IS USM兩款鏡頭,它們分別將於12月上旬和中旬上市。    RF50mm F1.8 STM採用了5組6片光學結構,其中一片非球面鏡片,最大光圈為F1.8、最小光圈為F22,使用STM步進對焦馬達,最近對焦距離達到了0.3
  • 佳能RF85 F2微距、RF600、800mm定焦及RF100-500mm鏡頭髮布
    2020年7月9日,佳能在線上新品發布會上,公布了EOS R5和R6兩款全新的全畫幅無反機身產品,還公布了四款全新的RF系列鏡頭:RF85mm F2 MACRO IS STM、RF600mm F11 IS STM、RF800mm F11 IS STM和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鏡頭。
  • 佳能RF 50mm f/1.4和RF 35mm f/1.4專利出爐
    根據外媒消息,佳能在日本公布了35mm和50mm兩個焦段的鏡頭專利,從畫面高度來看為全畫幅設計,但也有猜測稱這兩支鏡頭或許不會很快到來,但預計RF50mm F1.4鏡頭將是一支很優秀的標頭定焦。佳能RF 50mm f/1.4和RF 35mm f/1.4專利出爐
  • RF卡口新鏡 佳能50mmF1.8鏡頭專利曝光
    據悉,佳能近日註冊新款RF50mm F1.8鏡頭專利(專利編號:2019-184748),專利內包含三種不同的設計方案。作為全新的RF卡口鏡頭,新的RF50mm F1.8應當會在光學素質等方面較此前的EF卡口版本有所提升,而鏡頭設計的具體信息也已經在專利中披露。
  • 佳能是否會帶來RF 35mm f/1.2L USM DS?
    至今已經有大量傳聞稱佳能正在研發目前暫時空缺的35mm L級大光圈鏡頭。其中傳聞最多的莫屬RF 35mm f/1.2L USM鏡頭,並且將帶來加入DS焦外柔和鍍膜版本(同RF85 1.2的兩個版本)。此外海外也出現有許多RF 35mm f/1.4L USM的專利資料,並且也有DS版本的消息。因此佳能究竟會帶來哪款35mm頂級定焦呢?
  • ...佳能EF 24-70mm F2.8L_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_數碼...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是一枚擁有卓越光學素質的標準變焦鏡頭,24-70mm的焦段範圍,無論是拍攝風景、人像還是人文題材都非常的好用,而F2.8的恆定大光圈也為用戶帶來了出色的虛化效果以及弱光環境下足夠的通光量
  • 當女神遇見三裡屯 佳能RF 50mm F1.2人像體驗
    拍攝人像有很多鏡頭焦段可以選擇,但最萬能的莫過於50mm這個定焦鏡頭焦段,可以拍全身、可以拍半身、可以拍特寫。鏡頭雖然很保值,但新款鏡頭終究會有更好的光學素質,這不筆者剛剛借到了朋友購買的佳能RF 50mm f/1.2L USM,今年9月份剛發布的大光圈鏡頭。
  • 佳能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和佳能RF 85mm f/2 IS STM【參數...
    佳能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和佳能RF 85mm f/2 IS STM有什麼區別 report 3789         在攝影初學者選擇第一支鏡頭時
  • 放大倍率1:1 佳能100mm F2.8L微距鏡頭
    佳能100mm f2.8L IS USM鏡頭搭載了能夠在微距攝影時發揮出良好效果的雙重IS影像穩定器。因此,EF 100mm f/2.8L IS USM鏡頭能夠在通常的拍攝距離下實現約相當於4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
  • 佳能RF 70-200mm f/4 L照片曝光 外變焦設計
    在RF70-200mm F2.8 L IS USM上,佳能使用了外變焦設計,重量從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的1480g降低至1070g,厚度也有縮短了27%。不過作為代價,RF70-200mm F2.8 L IS USM喪失了安裝增倍鏡的能力。
  • 恆定F2.0大光圈最牛變焦鏡頭 佳能RF28-70mm F2 L USM評測
    鏡頭光學結構為13組19片,其中包括2片研磨非球面鏡片、2片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1片超級超低色散(UD)鏡片以及2片UD鏡片,具備9片光圈葉片,藉助大量特殊鏡片,RF28-70mm F2 L USM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均可獲得出色的畫質表現。
  • 佳能RF 70-200mm f/4 L IS USM或很快到來
    佳能在俄羅斯註冊了一款代號為SKU 4318C005的無反鏡頭,預計將為佳能RF 70-200mm f/4 L IS USM鏡頭。通常新鏡頭會在註冊後30-90天內發布,但目前尚未公布更多相關的規格參數。這款鏡頭是否會像佳能RF 70-200mm f/2.8 L IS USM鏡頭一樣在體積上給出驚喜嗎?
  • RF卡口大三元 佳能15-35mm F2.8L IS USM
    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鏡頭是佳能全幅微單系列專用「大三元」鏡頭,得益於佳能自主研發的大口徑RF卡口與短後對焦距離帶來的光學設計靈活性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鏡頭
  • 全幅微單用大光圈鏡頭 佳能RF 50mm F1.8
    佳能RF 50mm F1.8 STM是一款EOS全幅微單專用的大光圈定焦鏡頭。在擁有F1.8大光圈的同時,這枚鏡頭的體積也非常的小巧,重量僅為160克左右。與同樣輕量化的R系列微單相機搭配非常的合適。
  • 佳能發布兩款RF大三元鏡頭 RF15-35mm和24-70mm
    >大三元鏡頭新品RF15-35mm F2.8 L IS USM及RF24-70mm F2.8 L IS USM。>正在實現更多設計可能,進一步延續佳能大三元的傳奇。RF15-35mm F2.8 L IS USM鏡頭樣片   作為佳能配備F2.8恆定最大光圈鏡頭的新一代產品,佳能
  • 超廣新星 佳能EF 16-35mm f/4鏡頭評測(全文)_佳能 EF 16-35mm f/4...
    ,佳能湊齊了EF 16-35mm f/4L IS USM、EF 24-70mm f/4L IS USM和EF 70-200mm f/4L USM三枚鏡頭,佳能「小三元」也真正的組合完成。從最早的20-35mm f/2.8鏡頭到後來的17-35mm f/2.8,再到大三元的16-35mm f/2.8mm鏡頭。這些性能優異的佳能廣角鏡頭都給攝影愛好者們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不過這些鏡頭也著實不便宜,高昂的價格多少讓一些用戶望而卻步。而隨著新款EF 16-35mm f/4L IS USM的推出,佳能的用戶們又多了一個保持高畫質前提下,相對便宜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