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上仿施瓦辛格機器人亮相:能表達600多種表情
在2020年CES展會上,以施瓦辛格為原型的一款機器人首次亮相。這款機器人名為Android Robo-C,是俄羅斯機器人初創公司Promobot推出的新產品。這款機器人不僅會講笑話,還可以回答諸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是哪國?」、「你對人類的感覺如何?」之類的問題。
Promobot聲稱,Android Robo-C是「世界上第一個類人機器人」。可以用逼真的人臉構建,臉上有16個移動部件,能夠表達600多種面部表情。Android Robo-C有機載人工智慧(AI),其中包含10萬個語音模塊,它可以通過對話與人進行交互。根據用戶規格的不同,它的售價在2萬到5萬美元之間。
軟銀支持下的機器人初創公司Zume宣布裁員50%
軟銀集團支持下的機器人初創公司Zume將裁員360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50%。另外,該公司還將關閉機器人披薩送貨業務,專注於食品包裝。軟銀在2018年向Zume投資了3.75億美元,當時這家初創公司的估值為10億美元。根據美國創業分析公司Pitchbook的數據,此前Zume的估值僅為2.18億美元,總籌資額為7100萬美元。
海南首個「馬路機器人」亮相海口
1月8日凌晨,海南省首個「馬路機器人」在濱海大道與玉蘭路交叉口投入使用。執勤交警只需通過手機遙控操作,就能輕鬆實現潮汐車道的隔離切換,整個變道可在短時間內完成。
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北京完成
1月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TKA)手術近日在北京完成。此次使用的HURWA關節手術機器人是中國自行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尖端科技醫用設備。據介紹,該手術由北京協和醫院關節外科林進、王煒團隊實施。
浙江:打造全國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
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近日印發了《浙江省打造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0-2025年)》,力爭到2025年,智慧機器人前沿理論研究水平在國內領先,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性能品質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機器人集成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全國標杆,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成為全國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
2019年蕪湖市機器人產業產值預計同比增長18%
據報導,蕪湖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繼續呈現良好的集聚發展勢頭,預計全年實現產值150億元,同比增長18%。2019年全市新籤約機器人項目26個,總投資達到50億元。截至目前,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集聚上下遊企業120多家,鳩江經濟開發區作為全市機器人產業核心區已集聚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80多家。
廣州花市將設AI分會場 機器人現場跳舞助興
廣州今年花市科技範更足,將設AI分會場。全新打造的AI(智慧)花市嘉年華,集花藝、動漫、非遺、美食、時尚和科技互動於一體。5G終端設備互動區設有兩套智能拍攝裝置,可讓參觀者可拍攝「時尚大片」,現場列印紙質版帶回家;智慧機器人專區,56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國產智慧機器人將跳起新年舞蹈等,為佳節助興;首次設置的電競區,將引入MR全息競技遊戲,讓玩家們在豐富逼真的場景中面對面「對決」。
廣州啟用新一代人工智慧機器人「警察」護航春運
新一代警用AI(人工智慧)——2000機器人「平平警官」8日亮相廣州海珠客運站廣場,為旅客春運平安出行護航,配備雷射雷達傳感器、超聲陣列、紅外陣列、深度相機、觸控屏、智能語音交互設備等多種先進設備,將協助「羊城突擊隊」及其他警種執行站崗巡邏、「語音+視頻」播報、便民服務查詢、客流監測預警以及配合安檢等勤務。
青島企業自主研發的環保機器人下水 為大船「洗澡」
近日,青島企業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全國首臺環保水下船體清洗機器人在青下水運行。該款機器人首創運用無接觸式高壓空化射流自動清洗功能,成功實現垃圾自動回收,綠色環保,避免對海洋二次汙染,代表著國內最先進的船體及石油平臺清洗科技水平。環保水下船體清洗機器人是瑞清海洋科技自主研發完成的六自由度水下清洗機器人系統。該系統可使用水下機器人進行船體、石油平臺的清洗和檢測服務,替代潛水員人工進船塢清洗,回收清洗垃圾的同時保護海洋環境。
機器人產業「領頭雁」落戶江都
揚州市江都區政府與新松機器人投資有限公司日前舉行籤約儀式,共建江都新松智能製造產業園「一平臺、兩基地」。新松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領頭雁,此次江都新松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包括「一平臺、兩基地」,即智能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智能製造生產基地和機器人應用示範基地(未來社區),為江都打造高質量先進位造業基地添加了新動能。
科沃斯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計劃公告
1月8日,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公司大股東泰怡凱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份數量合計13,795,900股,即不超過公司目前總股本的2.44%。
號稱最強的消費級機器人公司Anki倒閉後 如今宣布被收購?
去年4月Recode爆料說,為Vector、Cozmo和Overdrive提供支持的消費機器人公司Anki因未能在年底獲得新一輪融資突然倒閉。但日前,有外媒報導稱,Anki的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和數據)被位於匹茲堡的教育技術初創公司Digital Dream Labs收購。其CEO聲稱一直在與前Anki員工和製造商討論如何購買新機器人,目標是讓整個Anki機器人家族(Vector,Cozmo和Overdrive)在2020年假期中都可以使用。
QliqSOFT推出醫療聊天機器人平臺Quincy
2020年1月9日,QliqSOFT宣布推出其醫療聊天機器人平臺Quincy。Quincy提供聊天機器人模板,這些模板可以解決特定於護理的用例,其中包括預先配置的意圖和對話流程,或者根據用於特殊需求定製聊天機器人。作為一個聊天機器人平臺,Quincy使醫療保健提供商能夠構建和部署符合HIPAA、AI驅動的對話式聊天機器人,以幫助他們將更多與保健相關的信息掌握在患者手中,促進自助服務,改善工作流程,推動更好的結果並降低成本。
2020年,全球首個正式開售的雙足機器人Digit向我們走來了!
美國創業公司Agility Robotics宣布其雙足機器人Digit現已開售,這是一款可以應用在物流行業(包括上下樓梯)的雙足機器人產品。Digit外觀與一個成年人類似,可以藉助自帶傳感器進行半自動導航,其手臂可以搬動18kg的箱子,該公司表示,Digit可以應用於多種行業,包括物流、倉儲、工業環境等等。
韓國推出預防痴呆症的機器人 激活老年人記憶力
據韓媒報導,韓國首爾九老區為了率先應對高齡化社會造成痴呆症發病率增加的現象,開設「與機器人一起預防痴呆症的教室」。凡是轄區內使用九老區痴呆安心中心的滿60歲的老人,都可以參加該項目的課程。據悉,課程將利用機器人來激活老年人的記憶力、時空間認知、推斷力、判斷力等大腦內的20多項內容。
仿生學的一大成就,讓機器人完成多個仿生動作!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軟體機器人研究中心和葡萄牙的雷比科夫-尼格勒基金會(FRN)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機器人結構,其結構靈感來自於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類鵜鶘鰻。在《科學機器人》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他們的機器人結構。科學家構建了一個模仿鵜鶘鰻魚並複製仿生雙重形態行為的人工生物。通過將基本的雙變形單位細胞組合到傳統的摺紙框架中,科學家展示了軟機的體系結構,這些體系結構展示了部署-組合的自適應抓取,爬行和大範圍的水下運動。
DeepMind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解決機器人控制問題的混合方案
機器人技術的基本問題既涉及離散變量(比如控制模式或齒輪切換的選擇),又涉及連續變量(比如速度設定點和控制增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DeepMind的研究人員最近提出了一種技術:連續-離散混合學習,即可以同時優化離散和連續動作,以其本來的形式處理混合問題。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org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工作,這篇論文也在去年10月日本大阪的第三屆機器人學習會議上被人接受。
日本研發高效機器人用制動器 小型高效深度學習能聽音會縮寫
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推進了「新一代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核心技術開發項目」,與橫濱國立大學共同開發出了小型、高效、高功率的機器人用制動器。採用該制動器的機械臂可以精確控制關節,針對外力能靈活動作,今後有望廣泛應用於協作機器人、輔助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等的關節部件,以及純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等。
日本做出一個沒有臉的機器人寶寶!
日本機器人公司Vstone製造出一張沒有面孔的治療機器人寶寶Hiro-chan,專門面向老年人。Vstone表示,給Hiro-chan一張臉會降低機器人的說服力和情感滿足感。Hiro-chan會是根據擁抱動作做響應,實現從悲傷到快樂的情緒過渡。如果人們不管機器人,任其情緒發展,Hiro-chan的情緒會逐漸惡化,並且會開始哭泣。如果將它抱起來並安慰起來,機器人上面的加速度計將感應到運動,Hiro-chan的心情會改善,直到開始大笑為止。Hiro-chan的售價為5,500日元(約合50美元),以便可以真正對養老院的老年人提供幫助。
WHOI水下機器人從海洋中獲取第一個已知的自動化樣品
WHOI的機器人Nereid Under Ice(NUI)在希臘聖託裡尼島附近的Kolumbo火山富含礦物質的地面上採樣了一部分沉積物。這是海洋中的機器人首次獲取的自動化樣品。NUI略小於智能汽車,配備了基於人工智慧(的自動計劃軟體,其中包括一個名為「Spock」的計劃器,它使ROV能夠決定在火山中訪問哪些地點並自動進行採樣。
2020年1月7日到10日,被譽為「科技風向標」的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業盛會——2020 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4500家企業參展。
優必選推全新仿人機器人Walker:開瓶倒水、寫字畫畫
優必選在CES 2020上推出了全新迭代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Walker可以實現開冰箱、遞傘、關門、跳舞等一系列家庭服務動作。今年,Walker作為「家庭智能助手」,在本屆CES現場展示了推餐車、瑜伽互動、開瓶倒水、寫字畫畫等技能,實現了運動性能、柔性交互、環境感知等方面的算法迭代和功能提升。
九號機器人發布智能短途移動工具「Segway S-Pod」
在CES2020上,九號機器人發布了一款智能的短途移動工具——Segway S-Pod。它形似一個移動「座椅」,能提供廣角視野,並根據人的體型和乘坐習慣設計,裝備重心自動控制系統,通過一個控制杆即可控制重心的前後移動、實現自由行走、剎車,最高時速達40公裡/每小時,一次續航可達70公裡。另外,S-Pod還通過可拆卸的iPad進行遙控操作。
樂森機器人亮相2020CES,全球化布局加速推進
樂森攜星際特工亮相CES,作為全球唯一一款能實現量產的全電動智能變形機器人,星際特工配備22個自主研發的伺服舵機和23顆專業晶片,支持語音和APP雙操控,可以在車形態和機器人形態自如切換,既是遙控車又是機器人。在教育方面,搭載手掰編程、圖形化編程以及3D編程三種方式,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在寓教於樂中接觸學習編程,培養和鍛鍊其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潛行創新CES2020期間發布全新水下機器人「潛鮫Ⅱ」
CES2020消費電子展期間,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全新產品——八推專業觀察級水下機器人「潛鮫Ⅱ」,正式打開輕B端政企行業市場。潛鮫Ⅱ是一款為專業用戶和行業應用設計的專業觀察級水下機器人,最深可下潛100米。它首次採用全矢量布局的8組推進器,使機身能夠實現平移、俯仰、浮潛、進退、旋轉六大維度的水下全姿態運行,定深能力提升,操控更穩定。
瑪塔創想攜新款編程機器人Lite亮相 助力兒童成為科技創作者
深圳市瑪塔創想科技有限公司(Matatalab)攜最新款編程機器人Lite亮相CES,帶來兒童科技新體驗。這款機器人是面向3歲以上兒童的,通過遙控模式、編程模式和傳感器模式,引導兒童從方向操控到實物程序創作再到APP編程不斷進階,培養編程興趣和計算思維。瑪塔創想的編程機器人基礎版(Coding Set)已經在歐盟European Schoolnet-EUN旗下的20多家Future Classroom Lab教研中心用於教學。
雲洲智能水面救生機器人參加CES 展示水上救援智能化創新
雲洲智能再次攜「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參加CES展會,為水上救援帶來智能化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海豚1號」是一款可遙控操作的小型水面救生機器人,尺寸1.15mx0.83mx0.21m,自重僅有13kg,有效浮力達32kg,可載重150kg以上,速度大於3m/s,續航時間達到30分鐘,可廣泛應用於江河湖庫、海濱泳場、抗洪救災等多場景中的人員落水救援。
博雅工道新品「蛋」形水下機器人亮相2020 CES
2020 CES,博雅工道ROBOSEA重磅推出一款水下助推器——SEAFLYER OVAL。SEAFLYER OVAL是ROBOSEA自主研發的一款水下推進器,是ROBOSEA爆款水下推進器SEAFLYER 1.0的升級版本。作為水中輔助運動裝備,OVAL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強勁的水下動力,適用於泳池娛樂、專業潛水等領域。OVAL採摺疊起來是一個圓潤的蛋形,重量僅僅3.3kg,單推進動力筒驅動,單筒推力強勁,三擋變速,最快速度可達2.5m/s,續航時間長達75min,下潛深度可達40米。
科語發布首臺商用掃地機器人
中國品牌科語發布了年度重磅新品——商用掃地機器人BLNE01。BLNE01的體積小巧,操作方便,支持無線遙控和手機APP等多種方式操控,內置17400mAh超大容量電池,充電一次即可完成1000平米內的清潔覆蓋,滿足絕大多數商用空間的清潔需求。此外,科語還展出了3款擦窗機器人:包括CC901擦窗機器人、CC910擦窗機器人以及W902擦窗機器人。
三星發布家居生活伴侶機器人Ballie,預計在未來2-3年內正式商用
在CES2020前夜,三星發布基於AI技術的機器人生活伴侶Ballie。它支持IoT設備連接、語音控制、配備攝像頭,配備滾輪可實現移動。預計在未來2-3年內正式商用。
三星新Neon項目終於揭開面紗:一個人形AI聊天機器人
據外媒CNET報導,三星全新的神秘項目Neon終於在 CES 2020 揭開面紗。據悉,這種人形AI聊天機器人由三星技術和高級研究實驗室(又名STAR Labs)開發。該公司將其Neon技術描述為「通過計算創建的虛擬人,其外觀和行為類似於真實的人類,並具有表達情感和智慧的能力。」
現場製作色拉,三星在 CES 上展示廚房機器人
三星今年還展出了一臺廚師機器人,現場為觀眾製作小吃。這位廚師工作的樣子非常認真,它能控制膠囊咖啡機、擠辣椒醬、切豆腐並在鍋中翻炒,等等。雖然動作有點慢(甚至還一晃一晃的),但其實它已經很努力了。三星在展區提供由廚師機器人製作的色拉供參展者試吃,只是最後的裝盤工作是由工作人員來完成的。
三星展示 AR 眼鏡原型和 GEMS 健身用外骨骼
除了生活伴侶機器人,三星在 CES 2020 上還展示了他們的 VR/AR 野心。三星介紹了重新設計的 Gear VR頭戴式設備和GEMS外骨骼套件,現場演示者佩戴上三星的 AR 眼鏡,跟著 AR 世界中的健身教練做動作。不過產品基本都是概念性的,所以短期內我們在市面上應該還見不到它們。
達美航空採用Guardian XO外骨骼,為勞力員工「撐腰」
達美航空(Delta Air)與Sarcos Robotics合作,在CES 2020上展示了Guardian XO工業外骨骼機器人。Sarcos表示,Guardian XO是一種電池供電的全身外骨骼機器人,旨在增強人類的表現和耐力,同時幫助防止受傷。Guardian XO可使工人一次連續舉起200磅(約90公斤)重物持續最多八小時,不會感到勞累或疲勞。由於Guardian XO支持自然、流暢和直觀的移動,因此需要相對較少的操作員培訓。該公司表示,使用者可以在30秒內穿上或脫下外骨骼。
送廁紙機器人亮相CES 化解尷尬情況
衛生紙生產商Charmin在CES上提出了一系列基於技術的浴室解決方案。該公司於周日推出了Rollbot,這是一種自平衡的機器人,它可以連接到用戶的手機,並且可以幫助用戶化解無廁紙的尷尬情況,在他們最需要時提供新的捲紙。
豐田將在富士山打造「未來樣板城市」 測試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技術
據TheVerge消息,豐田表示,計劃將把日本一家前汽車工廠的175英畝(約0.71平方公裡)的土地改造成一個「未來樣板城市」,在這裡,它可以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創新的街道設計、智能家居技術、機器人技術和新的移動產品,這些都可以在真實的人群居住環境中測試。豐田執行長豐田章男在CES上表示,該公司預計將在2021年底破土動工。
醫療設備公司Microsure攜手術機器人MUSA亮相CES 2020
1月7日-1月9日,2020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0)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舉行。Microsure展示了其專為開放式顯微外科手術設計的手術機器人MUSA。MUSA手術機器人可為外科醫生提供微觀水平的運動縮放,消除震顫和增強靈活性。
可自我清潔掃拖機器人亮相CES 完全解放雙手
機器人吸塵器已經投放市場多年,但是目前只有一個據稱可以自我清潔:Narwal T10。該公司代表告訴CNET,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20上展出的Narwal T10內有一個乾淨的水箱,因此它既可以吸塵和擦拭地板,又可以自我清潔。Narwal的箱形結構中,內部有兩個水箱:一個用於清潔水,另一個用於髒水。它用乾淨的水擦拭地板,並從地板和拖把頭上吸走汙垢。該公司發言人在CES上對CNET表示:「這是完全解放雙手的清潔體驗。」
比薩餅機器人亮相CES 一小時能做300張
美國一家企業在2020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推出一款比薩餅機器人,它1小時最多可以做出300張直徑12英寸(30.48釐米)的比薩餅。這家企業名為「野餐」,總部設在西雅圖市。比薩餅機器人主要由傳送帶、傳送帶上方配料添加裝置以及烘烤箱等三部分組成。一段視頻顯示,一張未經烤制的白色麵餅經傳送帶移動,先是傳送帶上方第一個噴嘴在餅面上均勻噴灑醬料,然後第二個噴口撒碎奶酪,第三個噴口有序撒下香腸片。之後,麵餅進入烘烤箱,等再出來時,已是熱乎乎的成品。
家電品牌SharkNinja宣布戰略併購中國機器人技術公司速感科技
月9日,家電品牌Shark Ninja及控股母公司JS Global對外正式宣布對中國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技術創業公司「速感科技」的戰略併購。速感科技與Shark Ninja公司的整合將於未來3年內逐步完成。期間,速感科技將繼續保持相對獨立運營與獨立匯報關係,創始人陳震繼續擔任公司CEO,負責Shark Ninja機器人事業部相關產品的中國研發團隊運營與項目管理。
「Virtual Incision Corporation」獲2000萬美元融資
近日,據外媒報導,「Virtual Incision Corporation」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Bluestem Capital領投。Virtual Incision Corporation的主要產品是「MIRA」(「微型體內機器人助手」),專為微創腹部手術而設計。
物流系統供應商「Vecna Robotics」獲得5000萬美元B輪融資
據外媒報導,近日「Vecna Robotics」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Blackhorn Ventures領投,新的投資者Highland Capital和Fontinalis Partners以及現有投資者Drive Capital和Tectonic Ventures參投。Vecna Robotics是一家開發自主移動式搬運機器人的公司。
雷射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宣布完成1.73億美元C輪融資
禾賽科技今日宣布完成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光速聯合德國博世集團領投,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啟明創投、德同資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融資總額1.73億美元。禾賽科技起源於矽谷,專注於研發和製造用於機器人和無人車的雷射雷達。
AI家庭機器人公司「Trifo」完成近千萬美元的B1輪融資
AI家庭機器人公司「Trifo(遠弗科技)」已完成近千萬美元的B1輪融資,本輪投資由醫渡雲領投,南京江北佳康產業基金、經緯中國、華登國際跟投、A+輪清研AI產業基金可轉債於本輪轉股,由本初資本獨家擔任FA。資金將用於產品的規模生產、渠道拓展,新一代產品的研發、以及公司團隊建設。Trifo成立於2016年,主攻智能家庭場景,目前主要產品是智能掃地機器人。
加州初創公司FarmWise獲1450萬美元融資 2020年部署第一批商業機器人
日前,加州一家初創公司FarmWise稱機器人技術和機器學習將使農作物更加美味和健康,公司希望利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使農業更加可持續和美味。這項說明得到了投資人的瘋狂打Call,也使得該公司在最近的一輪融資中籌集了1,450萬美元,並計劃在2020年部署其第一批商業機器人,其中會有10多臺機器為薩利納斯山谷的農民服務。
HaptX獲1200萬美元A輪融資 為VR和機器人打造傳感器手套
據外媒報導,VR觸覺技術提供商HaptX宣布與Advanced Input Systems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獲得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這項融資將為下一代HaptX手套的生產提供資金。HaptX正在為VR和機器人應用程式製造一種帶有傳感器的手套,可以為企業用戶模擬觸覺和阻力反饋。
我國機器人產業走出頹勢企穩回升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份,工業機器人產量達16080臺,同比增長4.3%,這是繼2018年9月份工業機器人產量開始陷入負增長後,連續兩個月回正。專家表示,長期來看機器換人大勢不可逆轉,未來機器人產業還將保持高景氣度。不過,工業機器人增長將放緩,服務機器人將保持高位增長。
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大繁榮 政府報告首提「智能+」
自2015年,《中國製造2025》以來,對於機器人製造產業以及相關智能產業,我國都推出了大量扶持政策,在核心的規劃中也常有涉及,2019年,政府報告中首次出現「智能+」,並提出要利用「智能+」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服務機器人行業前景一片大好。
除此之外,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也正處於大熱之中,根據IFR數據,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98.2億美元,其中服務機器人佔31%,約為92.5億美元。
從2013-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的銷售規模來看,2013-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處於逐年增長的態勢,尤其是自2016年起,年增長率在30%左右且還在逐年上升。2018年年增長率為32.3%,可以說全球服務機器人行業一片繁榮,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之一,在國內技術、投資、政策以及需求的刺激下,服務機器人行業必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珠三角和長三角是移動機器人主要聚集地
據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發布數據,珠三角和長三角仍然是AGV的主要聚集地。2018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移動機器人企業佔比均在30%左右;其次是華中地區,佔比為15%左右。由此可見,AGV的區域市場集中度近於壟斷狀態,AGV區域集中度逐漸提高。綜合來看,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等區域未來可能是中國AGV行業重點發展區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